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

第5部分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第5部分

小说: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早看到CD来上班感到极不习惯,他和蓓蓓平时都是中午才到的那种,之所以这么早也许是因为公司最近在抓考勤吧。 
我一直反对一个公司非常严格地抓考勤纪律,尤其是广告公司。广告人承担的工作压力已经够大了,还是不要额外给他们加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果是一个单纯的广告公司还比较好控制,老板大多也是广告公司出来的,很多时候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但是难办的是这种附属在其他公司下的广告公司,例如公关传播。这样的公司里,很多制度都是按照公关公司的要求来制定的,用公关模式管理广告本来就很不科学。更麻烦的是,老板和行政人员大多都没有广告行业的从业经历,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经验理所当然地去理解和管理广告公司。 
这样的结果就是,弄了个畸形的管理经营模式。这样的公司,有个性、有资历的广告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广告公司营养不良,无法长大甚至会半途夭折。 
2006年10月24日
  “正规军”与“独行侠”
“正规军”、“地方武装”、“军阀”、“杂牌部队”、“散兵游勇”、“独行侠”,等等,这么比喻目前的各类广告公司形态倒也挺贴切。 
正规军是指那些合资或外资公司,方方面面都比较成熟规范,而且实力雄厚,资源丰富,装备先进,兵强马壮;地方武装和军阀可以说是有着各种背景或靠山的本土公司,他们起步很高,基本不愁客户资源,活得很滋润,而且还有可能和正规军合作,或者通过收编,给自己弄个洋番号;杂牌部队不但数量庞大,而且鱼龙混杂,他们有的挂靠在某面大旗下,有的连旗帜也不需要,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写字间、商住楼和居民区里,彼此间常常为了争夺客户,不计成本互相厮杀到两败俱伤,有的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当然也有的公司通过不断拼杀、壮大,成为割据一方的新军阀;散兵游勇和独行侠在广告大军中比较另类,他们或临时或长久地不归属于任何公司编制,像雇佣军一样,为正规军或地方武装甚至杂牌军充当杀手、救火队员,在前线冲锋陷阵。当然,散兵游勇有时候会被收编,或者临阵脱逃,但是独行侠却一贯我行我素。 
年景好的时候,大家都能混到饭吃,大餐小吃各得其所。如果大环境差了,最难受的是正规军,粮草供给不上,几百号人吃饭都成了问题,只好发放路费纷纷遣散人员。而一些杂牌军倒是没感到什么威胁,甚至有的还活得更好了些,因为客户雇不起正规军打仗了。 
好多广告从业人员都愿意甚至想尽办法进正规军,盘子大、粮饷高、名气响,即使做个小兵,走到哪儿都可以狐假虎威。 
正规军的广告人往往比较擅长集团军作战,各兵种互相配合,拿下敌人。慢慢地有些小兵通过各场大大小小的战役,立功并向上提升,成为纵队的司令员,当然大部分还都在前线拼杀。 
但是大多数在正规军待过的广告人,很不习惯去和军阀、杂牌军为伍,甚至有的离开集团作战就不会打仗了,或者只会纸上谈兵,光说不能练。这一点在军阀和杂牌军混出来的兵就强很多,他们特别善于单兵作战,勇猛异常,吃苦耐劳,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只是路子有些野,时间长了,有些像长歪的树,没法直过来了。 
作为一名即将入伍的新兵,去正规军还是地方军队,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看这支队伍是否给了你一个顺畅成长的环境,是否有位负责任的甚至想带好你的班长。许三多如果没有遇到两位好班长,也许在那片大草甸子上直接就退役回家了。 
独行侠相对来说比较来去自由,没有任何军规限制,谁雇来就用谁的番号,干完一单活儿,点钞票走人,而且常常比待在正规军军饷还多。只是独行侠需要一定的能力、名气才行,否则朝不保夕,经常要饿肚子,所以不是谁都愿意或者都能成为独行侠的。 
前段时间听说台湾等地的正规军为了省军饷,开始大量雇佣独行侠干活,虽然有时劳务费不少,但是也少了长期养兵要付出的各种保险之类的大笔开销。 
这次经济低迷,由于正规军裁员,只好招来大批学生兵干活,对大学生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练兵机会,因为他们在军校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兵法。在这边如果做好了,就有可能拿到正式的编制。 
这段时间独行侠一下子成为了正规军的主力军,一个兵顶一个班用,阵地战、巷战、空战,冲锋陷阵回来还要当工兵、跑后勤。独行侠打了胜仗是应该的,一不小心踩了雷,还要自己背。想要编制基本没门儿,就算有机会转正,军饷不但不给增加,而且从顶一个班变成了顶好几个。不知道有几个独行侠愿意这样被收编,反正我是不喜欢。 
有的人乐于做个独行侠这么战斗下去,因为自由自在,不用被那些条条框框的军规束缚;有的也许有了新的想法或者计划,就去了正规军应征。虽然一时半会儿那些条条框框比较令人头痛,但是为了赢得新的战役,也只好暂时忍耐和适应了。 
2009年12月5日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 第二章:当一只广告的“走狗”
夜行三种人
早些时候北京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夜行三种人,妓女、嫖客、广告人。这句话从两方面概括了广告行业的特点,一个是广告也属于“服务性行业”,一个说明了广告行业是要经常晚上加班干活的。 
加班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属于家常便饭,广告人不是正在加班就是正走在加班的路上。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在大北写字楼办公的时候,经常有人通宵达旦地加班,麦肯就被戏称为“麦肯永远光明”。 
我以前在加信奥美前身公司时,有一个月不怎么忙还加了一百四五十个小时的班。很多时候都是加了一夜班没忙完,第二天接着干。有的同行所在公司因为要比稿,不得不连着几天几夜在公司苦熬,困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或者铺几张报纸在地上、办公桌上凑合着睡会儿,如果公司有张大沙发,那是幸运的。阳光前身的公司比较体贴,还为加班的同事准备了睡袋。 
女孩子不太适合在广告行业做创意,每天都后半夜回家很容易被误会成第一种人。在广告公司做设计和文案的女孩子都显老,尤其是女设计,各个面如菜色,双眼无神,二十几岁看着就像三十多似的。女孩子做设计的职业寿命也很短,如果二十七八还没混上个组长、总监什么的,就只有转行了。 
有时候我去职高、大学培训讲课的时候,面对着台下那些立志不做总统非要当广告人的学生们,我都会向他们表示我的钦佩与感动,然后真诚告诉他们广告行业的真实情况,并好言奉劝他们洗心革面,别往火坑里跳。如果还有执迷不悟的,那就没办法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竭尽全力把他们弄进广告公司成全他们的夙愿。 
广告公司之所以加班狠,有诸多原因。最初是国内做广告的和找广告公司干活的,都以为做个平面、拍个TVC很容易。很多公司的老板,为了赚钱或低三下四或理直气壮地跟客户说“我能”,结果就苦了这些打工的。还有就是很多企业没有计划性,对手把火都烧到自己家门口不救不行了,才想到找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就成了消防队,这样的情况就不〖JP+2〗得不加班了。更有一些鸡贼老板,一个员工当几个人用,累个半死一脚踢开再换个新的。再则从创意的角度来讲,由前期策略到执行,很多时候是无法具体量化时间的,也许不到最后的期限都无法落实执行,这也导致了无限期的加班。 
广告从业者虽然额外要付出很多加班时间,但是几乎赚不到加班费,这好像成了行业的惯例。不但没有人去劳动部门投诉,反而乐此不疲。好一些的公司会付给打车费、饭补,同时可以倒休——其实因为下一轮加班,倒休几乎很难兑现。据说早年间电通是有加班费的,结果就有一些人白天不干活,专等着晚上加班,因为赚的加班费比工资还多。 
现在随着行业的规范,客户方管事的人不断专业化,双方大体上会协商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当然,这是在客户很人性、时间不太紧的情况下。据说现在一些广告公司也开始倡导高效率工作,尽量减少加班,只是我感觉有些路漫漫其修远兮。 
2007年4月15日
  江湖论剑 用平平实实的文字说事儿
伍毓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术总监 
一直对广告行业心存敬意,倒不是因为这个行业多崇高、多伟大,而是因为这个行业里的年轻人将大把的青春生生地撇在里面而毅然不顾的那份决绝。 
我不行,我懒,我还有诸多占用时间的爱好,都与这个行业格格不入,以至于虽然我认为自个儿特应该做广告但最终退缩。 
黄大,男,无性病、妄想等疑难杂症,做广告的,我的一个非近非远的兄弟。当然了,既然是兄弟,我也抽冷子地扮演他的客户,这种关联你应该懂的。 
黄大生来应该是拿笔的,写文案,开博客,在论坛做斑竹,都与笔杆子有关。当然如果你非跟我矫情,说写博客和做斑竹只敲键盘不用笔杆子,我也无语,肯定有人会大嘴巴抽你。黄大爱书,常为了一单工作去踅摸相关的书,钱挣没挣到不说反正先投入了那是真的。所以我估计他家里没用的、根本不看的、看了就不想再看的书一定很多很多。 
黄大出书了,可喜可贺。他的文字是平实的,或者说至少不浮华、不装大尾巴狼,这已经很难得了。现在能用文字平平实实地说一件事的文章越来越少了,倒不是说一定要平实的文风,重点在于你是不是有不平实又幽默尖锐的本领。这个本领王朔有,李承鹏有,我同事的老公(《心理月刊》的发行人)也有,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人都有,但终归是极少数,因为我在各种媒体上实在是看多了不会好好说话的作家、记者。黄大没有,所以他朴朴实实地叙事,朴朴实实地讲他要说的还貌似不一定全对的道理,朴朴实实地感悟所谓的人生。黄大就是在写字、记录,并且乐此不疲,让我羡慕。 
希望黄大出书不是意淫,而是真的想把实实在在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我一直认为书可以让思想、感受等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变得真实。 
当然了,也希望黄大的书能卖到他博客点击量那个精彩的、让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奇妙的数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公司PK某外资客户,客户方要求48小时内提案,时间周日早上九点。周六晚上,客户忽然电话告知,提案取消,无限期延后。 
CD说:白忙活了。要是在他们外资本埠,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 
给外国老板做事和给中国老板做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状态。譬如,你周末参加了某休闲活动,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周一发给你的外国老板,并为此提了些对自己产品的推广建议,可能很纲要。外国老板会对你的行为大加赞赏,先不说你的建议如何,首先认为你在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为公司做事,说明你非常敬业。 
如果是一个本土公司,那周末你参加活动,仅仅拍了照片是不行的,回来还要写一个完整的策划书,要细到具体操作过程,否则就别给老板看——也许老板根本不会看,看了也未必实施。 
CD说他有个朋友,属于那种很没效率、没责任心、不认真的人,后来出国在某软件公司做事,居然成了“劳模”。那家公司原来有许多国家的人,一段时间后,就只剩下中国人和印度人了。中国人和印度人能力都超强,而且互相铆着劲干,搞得主管居然无所事事,成了一个虚位。并且,他们看起来似乎应该忙得没白天没黑夜的,实际依然很悠闲,周末可以开车去海边钓两天鱼。 
活儿永远是那么多那么急,加班对我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如果一段时间没加班,就会觉得手足无措,似乎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在国外,如果你经常加班,老板就会觉得是不是你的工作效率有问题,或者工作量安排得不合理。如果到了下班时间活儿没干完,尽管打卡走人,明天接着干。如果遇到特例必须加班,老板就会亲自道歉问候,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如果这个老板到中国、印度或者日本开了分公司,那么就会立刻入乡随俗。 
是我们都喜欢加班自虐,还是因为老板喜欢用加班施虐呢?什么时候我们本土公司也能像欧美的外企一样呢?
2007年11月22日
  “头脑风暴”
从上午到下午几乎都在会议室,几个AE轮流进来,讨论明后天要给客户的创意,压榨我们的想法。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大夫,病人一个个进来叙述他们的症状,然后让我给他们一个个开个满意的方子。 
广告公司里管这个叫brain storm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