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397部分

大汉光熹-第397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次来往奔战,由于重骑防护力很好和张辽威风凌凌的玩命突击,他们每次都把刚刚逃出缺口的鲜卑人恰好堵住,然后利用重骑兵优势无所畏惧将鲜卑人绞杀干净。

不过,这支鲜卑人毕竟是檀石槐带出的王牌部队,刚开始在张辽面前失败,完全是因为不了解重骑兵的威力和小看了少年张辽,为了捍卫他们的尊严而选择消灭张辽。经过观察之后,他们看出张辽取胜的依仗所在,于是他们就一边派人纠缠住张辽不和张辽决战,而另一些鲜卑人则连忙护卫着昏迷不醒的和连,利用轻骑兵跑得快的优势,慌忙逃窜而去。

鲜卑人改变战术之后,张辽望着纷纷逃命而去的鲜卑人,他也只有看着鲜卑人快速离去,因为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后边,反正也不在乎和公孙瓒争夺军功,有公孙瓒在他后面,他相信这些鲜卑人一个也逃不了。

张辽考虑的很对,等和连亲卫队过去不久,就有大批大批的鲜卑人来到了他们面前。

这些鲜卑人由于人数众多,起初他们还被张辽依照老方法消灭之,后来一些鲜卑人急于逃命而没有注意壕沟,于是很多鲜卑人都掉入壕沟,时间一长就把壕沟给填满了,这样就给了在封锁线北边阻击鲜卑人的张辽很大的压力。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赞呗。

赞呗不知道汉军在前边还有一道封锁线,而那一道封锁线足以保证将和连亲卫队全部留下来,他以为和连等人离去后一定不会绕过他,故而他就死心塌地的决定跟着汉军混。聪明的赞呗知道,想在汉军中混得好,他就该更加卖力的给汉军做事,而眼前就是一个他立功的大机会。

于是赞呗适时站出来,第一向鲜卑人宣扬和连死去的消息,为了让鲜卑人相信,他还拿出和连的玉玺给鲜卑人观看来增加他的说服力。第二,赞呗利用离去在五原时的承诺,卖力忽悠眼前的同胞,力争让鲜卑同胞相信放下刀剑归顺汉军未来只会更加美好。

赞呗是和连大舅哥,由于他的身份和他手中和连的玉玺,所有鲜卑人都相信和连已经死掉了。在赞呗指引下,大家有看到了和连亲卫队留下很多的尸体,更是对和连死去深信不疑,同时对轻易绞杀和连亲卫队的汉军,从心底中有了胆寒的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曾经对刘谦许诺动心的鲜卑人,看到和连大舅哥身份的赞呗已经向汉军投诚,也开始放下手中的武器,在赞呗引导下成批向汉军投降。

虽然很多鲜卑贵族或者为了生活习性问题,或者是担忧汉军不会诚心对待他们,最后依然选择了武力对抗这一条路,可是在赞呗说服下投降汉军两万多鲜卑人后,张辽第一道封锁线的防守压力还是下降了很多。

而张辽和他身后的三百重骑兵,虽然只剩下了一百多个,并且是人人带伤,但是他们依然死死卡在山谷中间,一直战斗到刘谦的到来。

因为张辽这一道防线阻击,人数过多的鲜卑人一时间甚至为了抢夺狭窄的逃命之路,而展开了激烈的内讧,致使数万鲜卑人一时间拥挤在这里不能离去,这样也算是成功达到了刘谦当初定下来的战略目的。

刘谦在鲜卑人溃逃之后,第一时间就展开了对鲜卑人的追击,路上一些逃不了的鲜卑人,看到汉军追杀过紧,早早就向刘谦军投降了。

刘谦一边安排一些人看管近一万人的战俘,一边毫无停止的向前追击。

通过战争实践,刘谦知道眼前是最佳击破鲜卑人的机会,如果不趁鲜卑人士气散尽的时候打败逃命,一旦等鲜卑人逃离,未来他们依然会是侵犯汉人的主要力量,于是刘谦就将宜将剩勇发挥到极致。

了解一点解放战争史的刘谦知道,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解放军正是发挥了不要命的追击,让国民党军队没有集结的机会,解放军才会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清理了南方河山。在解放军追击中,很多解放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很多解放军战士由于日夜追击,都是衣衫褴褛向乞丐一般,鞋子全部磨破赤着脚将国民军俘虏了数十万。

故而,这次绝不能放弃追击的大好时机,利用两道封锁线以最大可能把惊魂不安的鲜卑人给消灭干净。

鲜卑人的尾巴前脚刚到封锁线,刘谦三万多士气高昂的骑兵就袭杀而来,配合张辽对数万鲜卑人形成了包围。

很多鲜卑人见前有狙击敌人后有强势追兵,再加上赞呗不予余力的宣传,见无路可走鲜卑人又成批成批的向汉军投降,战后统计,由于张辽顽强的狙击,第一道封锁线攻击迫降鲜卑人共三万六千人。

张辽在见到刘谦来到,只感到全身再也没有一点力气,方才在鲜卑人中钢铁铸就般的汉子,软泥一般的晕倒了。。。。

五百八十一章 白马义从

第一道封锁线因为张辽顽强的意志,成功阻止住鲜卑溃逃的脚步,致使刘谦获得了很大的胜利。可是鲜卑这次一共来了近十万人,除了在五原战场战死了万余,又被汉军中途迫降万余和张辽阻击投降之外,大概还有一半的鲜卑人最终还是逃出了第一道封锁线。

这样,公孙瓒第二道封锁线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刘谦当初把最大的重担交给公孙瓒,公孙瓒又没有想到张辽能够如此能干,为他分担了很大压力。为此,公孙瓒不但要求属下挖了壕沟,而且还在壕沟后边做下了简单的防御工事。

第一批到达公孙瓒防线的是和连的亲卫队,这些原想已经逃出生天的鲜卑人,根本没有想到汉军还有第二道封锁线,就在他们松口气准备医治和连时,他们却遭到了公孙瓒主动打击。

两道封锁线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也就六七里地,时刻注意着南方动静的公孙瓒,早早就发现了这股全身是伤的鲜卑人,同时更发现了他一直很上心的象征和连身份的大旗。

看到只有一千多鲜卑人,素来主张进攻为主的公孙瓒干脆离开了防线,主动出击杀向这些鲜卑人。

刚刚从失魂状态恢复过来的鲜卑人,根本没想到汉军还有封锁线的和连卫队,当看到公孙瓒出现的那一刻,全部的信心就崩溃了。

他们之所以崩溃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意想不到而信心跌入低谷,因为方才汉军的阻击就让他们吃尽了苦头,现在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他们都处于低潮。这时候,淬不及防的汉军忽然出现在面前,顿时让他们生出插翅难飞的挫败感,让他们心理开始崩溃了。

第一个原因则和公孙瓒有关。

自从汉军熹平六年败在鲜卑人手中,汉军丧失了机动性能,只能驻守关隘防守鲜卑,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不让鲜卑进一步深入汉境,如此一来,幽州和并州便成为鲜卑人欢乐的乐园。

这种情况一直到公孙瓒的崛起和丁原入主并州,情况才逐渐得到了好转。丁原到了并州,重用老将军孟益,在孟益支持下在原来边军基础上重新打造了并州铁骑,使并州有了机动部队从而逐步将鲜卑人赶出汉境。

公孙瓒崛起的难度则更大,丁原投靠大将军何进,有何进支持,丁原在军马粮饷方面不用操太大的心,而当时的公孙瓒还是辽东一个小小郡吏,就算在对抗异族上有一点建树,但是在天下人眼中他还是一个无名之辈。

一个无名之辈,而且还是小妾所生的庶子,这些都影响了公孙瓒的崛起,好在公孙瓒有一个好丈人,当时任太守的岳丈大人大力支持公孙瓒,这才有了让公孙瓒崛起的一点点资本。

不错,如果岳丈对公孙瓒的支持和何进相比,那就真的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了。由于资源有限,公孙瓒刚开始只组建了五百骑兵,而组建这点人马,就耗干了公孙瓒的全部资源。

英雄自有英雄的崛起之路,公孙瓒正是依靠五百骑兵,在当年秋天成功保全了辽东郡的百姓没有遭到鲜卑乌桓人侵扰,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白马公孙瓒在幽州打响了名声。

当年冬天到第二年开春,只剩下两百多人的队伍,由于辽东豪杰竞相加入生生翻了十倍,让公孙瓒手中终于有了两千多兵马。这些豪杰中大多都和异族有相当大的仇恨,见朝廷软弱为了保卫家园只有各自为战,后来听说公孙瓒名声之后,纷纷自带马匹武器加入了公孙瓒的队伍,不但让公孙瓒没有为武器粮饷发愁,还因为他们都有相当不错的身手和对异族的刻骨仇恨,反而让公孙瓒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一大截。

此后,公孙瓒带领这支队伍,活动范围一点点在辽东扩大,由于对异族作战不断胜利,公孙瓒的名声就越响,也就让更多的豪杰主动投奔公孙瓒。第二年底,公孙瓒从一年前起家时的五百人,扩展到了八千多人。

随着兵力逐渐雄厚,应属下和辽东诸郡请求,公孙瓒将打击异族的范围从辽东一郡,扩大到了整个大半个幽州,从某种意义说,因为公孙瓒在辽东的崛起,他一个人保全了大半个幽州的平安。

按照鲜卑人地域划分,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北部就活动着东部和中部鲜卑人,鲜卑人活动区域东边还有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乌桓,乌桓的东边还有夫余等异族。如此多的异族,每年秋天对幽州侵犯的力度有多强,也只有遭遇异族祸患的辽东汉人知道。

但是,不管这些异族究竟是鲜卑乌桓还是夫余,公孙瓒从来没有因为敌人强大而气馁过,依托辽东汉人对公孙瓒无私的支持,公孙瓒以八千人马硬是顶住了所有的异族。

当然,如果公孙瓒每次不是以少胜多,而且对待异族手段相当血腥,就以他八千人马无论如何也不是任何一个异族的对手。

公孙瓒又和刘谦不同,刘谦自带兵打仗就开始玩弄阴谋,每次战役中都能在刘谦那里看到无数的阴谋,公孙瓒则是每次作战都是正面开战,依靠高昂的士气和军队高超的战斗力,从正面堂堂正正击败任何的敌人。

有人说过,公孙瓒的军队每次作战都减员很大,可是谁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公孙瓒军队如何减员,只要回到驻地一点时间,不久后又是满员的铁军。大量的战斗会有很大牺牲,可是在频繁战斗中,公孙瓒军也获得了其他军队获得不了的战斗技能。

辽东靠近异族,辽东的汉人几乎人人都会骑射,他们所缺的只是一个能够领导他们不断打胜仗的将领。原来就有一定基础的新兵,在接受战斗经验丰富老兵倾囊相授之后,他们很快就变成了合格战士,并且是技战术超过其他骑兵的合格战士。

军队战斗力是一个方面,公孙瓒优秀的骑兵指挥也是一个方面,这些都保证他们可以轻松战败异族,从而让和公孙瓒交过手的异族害怕。而最后一个让异族害怕公孙瓒的地方,就是公孙瓒和刘谦一样对待异族残酷无情了,但凡被他打败的异族从不留活口,而且屠杀的手段相当残忍。

故而,公孙瓒不但在辽东汉人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辽东地区的异族中公孙瓒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名字,据说一些异族见孩子哭闹心烦,马上吓唬说公孙瓒来了,哭闹的小孩立刻就停止了哭泣。

异族对汉地的侵犯,一般情况下都是各个部落自己的事,异族首领是不会轻易出手的,因为他们一旦出手立刻就变成了国与国的战争。和连亲卫队一直跟随者檀石槐和和连,没有机会到辽东和公孙瓒过招,可是公孙瓒这个名字他们可是早就听得耳朵生茧子了。

如果是在平时,他们就算是遇到了公孙瓒,无非是心中忌惮一点而已,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失去和公孙瓒交手的勇气。可是在眼下连连失败阴影下,在浑身是伤体力消耗严重的局面下,尽管公孙瓒只带了一千多人,和他们人数基本相等,但是他们却他们胆怯了,害怕了。

公孙瓒没有使用刘谦军一直赖以取胜的连弩,而是采用他们一般的正面作战方式,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对着鲜卑人冲过去。

当初公孙瓒在冀州失败,只剩下三千多兵马,可是这三千多兵马是他多年积蓄的老底子,而深知这一点的刘谦也没有将这些人改编走的想法,为此这些人一直跟着公孙瓒转战南北。由于刘谦军每次都是因为高人一筹的战术,打起仗来格外顺利,故而公孙瓒这支人马伤亡并不是很重,现在仍然还有三千人的编制。

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使用的弓箭和汉军稍微不同,白马义从本身出身辽东精于射术,公孙瓒根据这一点,就重点训练白马义从使用强弓。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军队能够使用三石强弓的都属于神射手级别,可是在白马义从中,使用三石强弓只是一个基本要求罢了。

如果刘谦没有研制出连弩,弩箭射击速度根本没法和弓箭相比,白马义从最高射击速度甚至达到过弩机的十二倍,也正是因为弓箭设计速度快,可以更好杀死敌人,所以公孙瓒干脆在他的军队中丢弃了弩机,而选择了一直使用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