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398部分

大汉光熹-第398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择了一直使用的三石强弓。

三石强弓威力惊人,射程足可达到一百五十步,射程远远超过了一般弓箭的一百步标准,加上精确的射击技巧,这就让公孙瓒的白马义在和异族战斗中从立足于不败之地。

“杀”

看到敌人即将进入射程,公孙瓒早早算准了强弓的提前量问题,取出三石强弓对着一百五十步外的鲜卑人射去,随着公孙瓒的动作,他身后的一千五百名白马义从立刻弯弓搭箭,急速对着和连亲卫队连射了三箭。

三箭射完,一千多名和连亲卫队顿时又减少了三百多人,伤亡如此之小,还得感谢他们身上那些从汉人那里得到的铠甲。若不然,以他们几乎人人身上都留下箭矢旋转敲出的凹点来算,估计此刻他们已经全部阵亡了。

公孙瓒三连射的时候,鲜卑人也在匆忙中对公孙瓒实行了还射,可是公孙瓒白马义护身瘊子甲岂是凡物,加上他们惊慌失措中准头有些失准,居然没有给白马义从制造出任何伤亡。

以和连亲卫队的固性思考,白马义从三连射之后,由于距离拉得过近白马义从就应该抽出武器正面厮杀了。可是白马义从却出人意料的放弃了正面厮杀,而是在他们面前四十步的时候,以一个难度非常高的转向动作,向一旁驰去,硬生生将他们给绕了过去。

更令他们意想不到,公孙瓒在带领白马义从高速转向后,竟然不看前面路况,转身挽弓对着他们又射击了一轮,结果这一轮齐射给纷纷抽出武器准备近身作战的鲜卑人以重创。四十步距离,三石强弓已经可以撕破明光铠,那就更不用提一些射中铠甲结合处的致命杀伤了。

又是三百多鲜卑人带着遗憾饮血落马,还有一百多鲜卑人被这轮打击给弄成重伤,从而失去了作战能力。望着同伴短时间减少以一半,剩下的鲜卑人脸色晦暗无比,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今天就是他们的末日。

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况眼前这些鲜卑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战士,既然知道今天结果已经注定,他们彻底放弃了逃亡的念头,纷纷萌发死志要和白马义从死战到底。

精锐的精锐确实极不简单,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和连亲卫队就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他们几乎以甚至比白马义从还要快一点的速度挽弓射箭,决心要给这些后背即将漏给他们的白马义从一个教训。

可惜,事实又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这些马上就要将那个后背漏给他们的白马义从,竟然很为反常的转身回射。这样,双方的弓箭几乎同时离开弓弦,白马义从队伍最后倒下六人,而白马义从这个令鲜卑人出乎意料之举,却又给鲜卑人制造了两百多人的伤亡。

望着逐渐远去准备转向杀回来的白马义从,剩下的三百多名鲜卑人没有再鼓励士气准备作战,而是先是露出不置信的神色,最后变成了苦笑。

背后回身射击,这个动作看似很简单,当然,如果是一个人做这样的动作,确实很简单。可是要很多人同时做这个动作,不伤害自己人还能杀伤敌人,这一点就不寻常了。不管亲卫队以前拥有如何辉煌的历史,无论他们以前拥有多少的骄傲,他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他们做不到。

他们做不到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是草原人,不管是匈奴最为强大的时候还是鲜卑后来的崛起,草原上不会大量设立常备军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草原上也不全是青草,就算是全是青草,可是青草变不出粮食来。当一个部落微小的时候,只要拥有足够大的草场,就可以养成很多食用的牛羊,保证他们可以填饱肚子。可是随着草原上人口不断增加而草场却因为过度放牧而沙漠化,他们只有跑更远的地方才能保证他们吃饱饭。

吃饭这个问题就决定了牧民必须每年管理好他们的牛羊,吃饭这个问题也决定了草原之主不可能拥有大规模常备军。

如果非要穷兵赎武,草原牧民的负担就要大大增加,草原牧民可不像汉人那样有固定居所,一旦他们受不了自然就逃之夭夭,保证让草原之主找不到他们。失去了草原基层支持,草原之主唯一的前途就是侵略汉地了,可是汉地有漫长的长城防线,只要他们不能短时间取得战果抢来大量粮食,半年要不了,所有的士兵全部会因为吃不饱饭回家放牧去。

没有制度化的常备军,就不可能出现制度化的士兵操典,没有士兵操典也就不能保证所有士兵遵循同样标准训练,那就更不可能催生出更为高级的技战术和意识。

匈奴人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认为正面骑射和侧面骑射就让他们吃尽了苦头,继承了匈奴草原霸主位置的鲜卑人也是这样想。

前边说过,骑兵大规模射击必须散开,让每一个士兵前后左右都保持一定位置,要不然就会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也就是说,想要培养大规模正面骑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取得成绩。

正面就有一定难度,侧面射击的难度就更高一些,因为射击时一瞬间大家就看不到前方的路况,这样就会有问题发生。至于后面转身射击,那就更有难度了,大家都知道射击前必须有一个瞄准的时间,再加上转身动作比侧身更需要时间,为此发生问题的几率相对也最大,大得很多骑兵试验几次伤亡很大后,都放弃了对此的摸索。

匈奴人没有,鲜卑人没有,甚至连大汉北军也没有,那就更不用提建军时间非常短暂的刘谦军了。眼下刘谦军正面齐射算是掌握了,侧面骑射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只能取巧采用不瞄准的覆盖射击们,这样才能保证射击时不会自残友军。至于后面转身射击,刘谦还没有来得及望这个方面思考。

可是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却掌握了,而且从杀伤鲜卑人而自身没有损伤这一点看,他们是真正的掌握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眼下残剩的和连亲卫队绝对是内行,他们一眼看出这种射击方法的难度,找他们分析,白马义从没有三到五年的苦练,不付出自身很大的伤亡,他们绝不会如此娴熟的施展出来,并且成功的杀伤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百多位人人带伤的鲜卑强者,都带着一脸无奈的苦笑,望着转向后到达他们身前一百五十步纷纷拉开弓弦的白马义从,也艰难的举起了等同于他们生命的角弓,在生命即将凋谢的时刻,显得是那么的悲凉雄壮。。。。

五百八十二章 朴刀如林锋如电

“咻咻咻咻”

三石强弓独有的厉啸在阴山山谷中回荡,一千三百六十一具鲜卑最骄傲的勇士尸体,永远留在了这里。

没有惨叫,只有无言的挣扎,片刻后这片忍受了千万年的土地,又重新恢复了趁机。

公孙瓒看着这些慷慨赴死,为了证明他们是真的勇士,至死也没有发出可耻惨叫的鲜卑人,目光中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收回手中的强弓,右手握成拳头庄重的放在了胸前。

不管是任何军队,素来都敬重勇士,最后这些鲜卑人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自己,从而获得了白马义从的敬意。既公孙瓒之后,白马义从也纷纷握拳扩胸向这些死去的勇士致敬。

简单向勇士致以敬意之后,公孙瓒吩咐手下在死去鲜卑人中搜索起来,和连大旗在此,死尸中肯定有和连的尸体。

不久后,战士们发现了和连,并把和连带到了公孙瓒面前。

此刻的和连因伤势过重已经生命垂危,失血过多的面孔犹如白纸一样苍白,公孙瓒盯着和连脖颈中那支贯入胸膛的利箭,忽然凝神向第一道封锁线望去,仿佛看到了张辽挽弓放箭那一刻的神采。

数秒后,公孙瓒微笑着收回了目光,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杀死和连这个大功劳他不要了,不争了。

他公孙瓒是个堂堂男子汉,绝不会拾人家的牙慧,绝不会贪图张辽的功劳。

“有救吗?”

明知道和连这个状态恐怕神仙也难救了,只是想到和连价值太大,公孙瓒还是问出了一般他不会问出的废话。

“回禀校尉,救不活了。”

刚刚被公孙瓒招来的军医,认真观察了和连的伤势之后,这名华佗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军医面露难色,最后还是给了和连一个死亡诊断。

知道结果不出所料,公孙瓒也没有难为军医,吩咐手下把和连拖到防御工事后边最为安全地带,然后立刻召集所有的三千名白马义从,打出公孙瓒的旗号,列开阵型,严严将山谷大路给堵了起来。

公孙瓒白马义从列好阵型不久,鲜卑溃军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了。

“白马公孙瓒”

“白马公孙瓒?”

“天杀的这个杀神咋会出现在这里?”

“上苍天我们可是从来没有亵渎过您老人家,每天都发自内心虔诚向您祈祷,您老人家今天为何不再庇护我们?为何要将我们交给公孙瓒这个杀神手中?”

与和连亲卫队的感受差不多,这些溃军好不容易从张辽封锁线逃出来,三魂七魄早就丢失了一半,刚刚觉得逃出了生天,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看到汉军严阵以待等他们自投罗网,他们脆弱的心理马上就崩溃了。

如果说他们与和连亲卫队感受差不多,是汉军又一次堵截粉碎了他们的信心,那么在应对公孙瓒这一点上,他们的表现就不如亲卫队了。

和连亲卫队相当于汉天子的御林军,地位决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比拟,能加入亲卫队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骄傲。再者,亲卫队由于身份特殊,从来没有参与过幽州狩猎,就算听说公孙瓒如何了得,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和公孙瓒亲自交过手,就没有面对公孙瓒作战时的感受。

这些鲜卑人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数先后亲身参与过抢掠幽州的行动,也先后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给教训过,公孙瓒怪异而高超的战术和对待异族极端残酷的手段,他们大多都亲身领教过,故而当他们看到了公孙大旗下的公孙瓒本人,他们脆弱的心灵世界顿时消化了。

“汉军威武斩尽胡虏”

公孙瓒看到鲜卑人畏惧不前的惊惧眼神,心中禁不住生出了一种莫名的快意,这种快意立刻又转化为着了魔般的肆虐杀意,强烈的杀意迫使他仰天狂吼一声,然后催马扬弓直奔待在四百步外不敢再往前边一步的鲜卑人杀去。

公孙瓒非常享受这种着了魔般的快意,这种快意在和汉人战斗中是找不到的,故而公孙瓒不喜欢待在内地,而偏爱待在边疆任意厮杀异族,因为公孙瓒每每看到异族对他惊惧的眼神,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

待在边疆公孙瓒根本不用掩饰内心的冲动,尽情享受异族在惊惧中残忍的被他消灭,待在内地就不同了,毕竟他知道大汉讲究仁爱,他心中这种魔王般的阴暗心理实在不足以对外人道,要不然一定会换来士大夫阶层对他深深的鄙视。

当然,公孙瓒天生并不是一个好杀之人,或者说以前他这种魔性被很好的压制在内心世界的找不到的角落里,使他自己也不了解他心中还隐藏着这样的魔性。

熹平六年大汉出塞战败,辽东变成了异族的游乐场,二十出头的郡吏公孙瓒,亲眼目睹了异族给汉人制造的悲剧,他更是在汉人眼中看到了对异族的畏惧。素来主张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信条的公孙瓒,非常讨厌汉人这种内心深处对异族的畏惧,这种畏惧深深折磨着刚刚冠礼之后公孙瓒的民族心。

少年书生意气也罢,拥有远大志向也罢,当时公孙瓒指天立誓,有生之年一定恢复大汉对异族的强势地位,一定让异族看到汉军内心也发出最深的畏惧。

不久后,公孙瓒建军了,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对待异族俘虏格外的血腥。公孙瓒并没有立刻将俘虏杀死,他只是打碎俘虏身上主要关节,让这些俘虏永远变成废人,来实现他心中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目的。

此后,随着军事力量的壮大,公孙瓒在打碎异族主要关节基础上,又相继采用宫刑劓刑等残忍手段,这些手段逐渐吓怕了异族,从而让异族开始恐惧公孙瓒。

公孙瓒主要采用的手段,目的性都很明确,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刘谦这厮大肆赞扬。

打碎异族关节,在当时医学条件下,这些异族就是被救回去也只能成为废人。草原生存不易食物匮乏,养废人很不现实,这些被救回去的废人,最后不是被同族丢到野外喂狼就是被同族亲手杀死。短时间,这种手段还看不出什么来,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让异族离心最好的手段。

至于宫刑,那就不用多说了,从根本上杜绝了异族男子减少时想从废人身上借种的可能性。还有其他刑罚,无一不是别有居心,这样的刑罚综合到一起,就起到了相当恐怖的作用。

也许正是刘谦对公孙瓒这种真正的理解,让公孙瓒感到世上终于找到一个了解他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天下知音难觅的心态作祟,而让公孙瓒和刘谦彼此惺惺相惜,也从根本上保证不管谁对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