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68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68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后方都丢了,把前边防的再好有个屁用?

鳌拜这个气,把兵部从承政到章京,全给弄大狱里去了。

养你们这帮废物有什么用?光会耽误事了!

要不是索尼在一边拦着,他能把兵部这些人问也不问,都给宰了!

现在咱们不是缺人手吗?你把他们都宰了,谁给咱们办事?

那就交刑部审问,把在这事上有责任的都宰了吧。

宰人事小,关键咱还得把赫图阿拉给夺回来。

咱们大半物资都在那儿呢,让王烁都给划拉了去,这仗就没法打了。

苏克萨哈又想到一个问题,王烁占领赫图阿拉,这是要从那儿进兵,从咱们后方包围咱们啊!

要这样的话,咱们在前边的兵力、人马和卫所就都没用了!

索尼琢磨半天道:“他占领赫图阿拉,只是瞅着咱们后方空虚的漏子了。不管他的部队怎么去的,他绝不可能有本事把大军都调那边去。

我琢磨着,他现在在赫图阿拉的兵力不多,要不然他早出山攻打盛京了。

咱们得趁他兵力不多的时候,赶紧把赫图阿拉给夺回来,把这条跑到咱后边的路给他堵死。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合计半天,还是由苏克萨哈返回南边,坐镇广宁卫,严防王烁大军进攻。索尼坐镇盛京,居中调度。鳌拜则亲率防守盛京的马步军二十万,进山夺回赫图阿拉。

三人进宫将计划告知顺治皇帝和皇太后大玉儿,得到批准之后,鳌拜便点齐兵马,带上二十门红衣大炮,气势汹汹,直奔萨尔浒而来。

从萨尔浒向东,直到赫图阿拉,二百多里的道路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

当初索尼也正是看重了这险峻的道路,才提出在沿途修建要塞。

万一盛京不能抵抗王烁的进攻,朝廷退入深山,这沿途的要塞就够王烁大军啃一阵子的。

要塞由索尼的儿子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监督修建,沿途险峻山岭,道路狭窄之关隘,或与道路正中修建关隘,或与山岭,半山腰处修建城墙壁垒,各要塞间互相照应,易守难攻。

想不到,这刚刚竣工没多久的要塞,不但没有成为抵挡王烁大军的固垒,反倒被人家利用,成为了人家安插在朝廷心口上的钉子。

鳌拜率军过了萨尔浒,迎头便碰上了第一道要塞。

这里道路两边山势险峻,极难攀登。要塞便依据山势,修建在半山腰和山顶。

半山腰是一个个壁垒,沿着道路蜿蜒而来。只要有人马从中间道路上经过,半山腰上的壁垒里石头和炮子打下来,道路上的人马必定损失惨重。

山岭上修建的城墙,则会有效阻止敌人从小路上山,占领山顶后攻击半山腰的壁垒。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鳌拜站在峡谷进口处,看着前方道路两侧半山腰上密布的壁垒,不由的苦笑。

时值严冬,这崇山峻岭上积着皑皑白雪,想攻上壁垒或者山顶,不用人家打你,只这积雪就能将你的士卒都给滑下来。

东北的雪不比中原。中原下了雪,无论地面积的多厚,没有几天雪就会化掉,变得无影无踪了。

东北的雪他不化呀,下一层就是一层,越积越厚,不到春天化冻,这雪就永远在那里。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攻打要塞和去送死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顾两边要塞的炮火阻拦,直接冲过去?道路上也满是积雪呀,士卒和战马在雪地上前进,行军缓慢。

等大军缓慢通过要塞,二十万人能剩下十万就不错!

关键是沿途不是只有这一座要塞啊,这样的地方还有十几处!

要是这么着强行通过,不用说走到赫图阿拉,走一半他就变光杆司令了,没准他也过不去,不知要倒在这些要塞的那一座前面了。

想过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强攻,拿下要塞!

他进兵前就考虑到这些困难,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他命令士卒,将鞋上缠绕草绳防滑,背上绳索,手持两头都是尖头的登山镐,从敌军的射击死角登山。

前边士卒登上山腰,再放下绳索,把下边的士卒拉上去,然后沿着险峻的山坡,向半山腰上的壁垒攻击前进。

占领一座壁垒,就以这壁垒为依托,从山下拉上更多的士卒,然后进攻下一座壁垒。

就是付出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伤亡,也要把要塞给我拿下来!

残酷的要塞争夺战开始了。

第591章 山上山下同攻击 代价惨重却值得

鳌拜命令士卒从两侧登山进攻的同时,又命令将红衣大炮推至山口,向要塞壁垒轰击。

只见清军士卒从中军推出一块块蒙了铁皮的长方形大木板,向山口前进。

那蒙了铁皮的大木板足有两寸厚,中间开一个豁口,用来架设大炮,下边则在两侧钉上两块横木,和雪地接触,以让大木板竖着在雪地上滑行。

很快,大木板被清军推至大炮射击距离以内。

山上壁垒的守军知道,这是清军为架设大炮做掩体用的,纷纷举起火枪向木板射击。

火枪的枪子打在木板上,因为有了上边所蒙铁皮的阻挡,根本无法穿透木板,只偶尔枪子射中豁口,将木板后面的清军打伤。

看看射击效果不佳,守卫第一道壁垒的下士班长命令停止射击。他们补给困难,子弹得节省着用啊。

要塞的大炮还够不到这里,投掷开花弹距离也过远,看来清军是有备而来。

班长只命令班里的神枪手射击,透过清军木板豁口,打后面暴露的清军。

清军只是偶尔暴露在对方枪口下,被对方射杀一两个人之后,就加强了警惕性,尽量不到能够暴露身体的位置去,射击效果也就不大了。

清军见木板墙起了作用,牢牢立住了,立刻推出大炮,冒着山上射下来的冷枪,将大炮推至木板墙的豁口处,调整射击角度,装填弹丸,对着山上的壁垒轰击。

山上的壁垒都是利用建壁垒时开采下的山石,干打垒茬起来的,一般弓箭火枪打不透,但扛不住红衣大炮打出的铁丸。

眼看着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架起了大炮,山上壁垒里的下士班长也着急起来。

这时候,一个士卒喊他,让他快看,要塞总关口上正在向他们这边打旗语。

那时候通讯落后,部队之间联络困难,王烁当然会让他的军事院校研究一套好记好用的旗语了。

班长问那士卒道:“团长说什么?”

防守这个要塞的是先遣军一个团三千人,团部就设在最后面的总关口上,可以对整个要塞一览无余。

士卒听班长询问,看着总关口上打出的旗语读道:“团长说,水,放,石,上面。”

班长略一思考就明白了,团长是让他们将水浇在壁垒的石头上,防御大炮的轰击。

这大冬天的,水浇在壁垒上立刻就会被冻住,那样,壁垒就结实了,可以抗住清军大炮弹丸的轰击。

可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儿去弄水啊?班长还不笨,地上有雪呀。

他让士卒用工兵锹,把周围的雪都铲到壁垒上,然后把班里煤油炉的灶头卸掉,直接在金属管上点燃,用点燃的火焰去烤化石头上的雪。

其他还没有受到攻击的壁垒也纷纷仿照,开始给石头弄上一层冰装甲。

这个办法应该管用,可是太慢了。不等他们化开积雪,山下清军的大炮就响了,四五个大铁丸带着哨音,直接飞上山来。

铁丸砸在崖壁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只打的崖壁乱石飞溅,烟雾弥漫。

只要铁丸打正,砸向壁垒,壁垒立刻坍塌出一块大缺口,壁垒后面的士卒也被打飞,鲜血崩流。

接连死伤四五个士卒,班长只得命令士卒离开壁垒,寻找敌人炮击死角隐蔽。

就在这时候,一个士卒大声呼喊:“班长,敌人从右边过来了!”

班长转头看去,就见自己右边的山崖上,七八个清军腰系麻绳,脚上缠着防滑草绳,在后方更高处的清军拖拽下,沿着陡峭的山壁,正向自己这边攀缘前进。

班长大声呼喊道:“射击,先把山上的敌人打下去!”

枪声从壁垒周边响起来,山崖上的清军中弹之后,双脚蹬踏不住山石,顺着绳索荡下山去。身体碰着山上石壁的,往往摔的头破血流。

更高山上的清军将绳索重新拽回,解下受伤和死去的清军,再把绳索系在另一个准备进攻的清军身上。

这清军在绳索拉拽下,再一次向壁垒前进。

清军这是不顾生死,要拿人命换壁垒呀!

班长大声嘱咐自己的士卒,看住右翼,绝对不能让清军靠近!

刚才他已经看到了,那些清军身上也有他们的开花弹,估计是过去打仗缴获他们的。

壁垒地方本来就不大,如果让清军靠过来,投出开花弹,他们根本无处躲藏,就全完了!

就在这时候,山下清军的大炮重新响了。

这一次,清军给大炮装的是散弹。

既然壁垒已经被攻破,西北军士卒失去了保护,清军当然要施放杀伤面积更大的散弹了。

“嗵嗵”的几炮打上来,铁子乱飞,碎石漫天,壁垒上的士卒个个带伤,但射击声并没有停止。

右侧山崖陡峭难行,清军在绳索拖拽之下,仍旧是行走艰难,前进缓慢,时不时的踏空掉落,再拽着绳索爬上来,调整好身体,继续前进。

清军这样的攀爬,就成了壁垒上守军的活靶子。只要壁垒里有守军活着,不断射击,山崖上的清军就无法接近壁垒,一批批的被击杀。

山下大炮不断射击,打的壁垒烟雾弥漫,山崖上的清军也一批批死去,被重新换过。

终于,壁垒的枪声渐渐稀疏,攀爬山崖的清军总算有强壮的,忍着中弹后的伤痛,勉强爬至壁垒附近,投掷出了开花弹。

“轰”的一声巨响,连投掷开花弹的清军士卒也被爆炸的气浪给冲走,飞落到山壁上,在绳索拖拽下来回晃荡。

爆炸过后,剩余的山崖上的清军攀上壁垒,将守卫壁垒西北军士卒的尸体或者还有一口气的士卒,一个个扔下山去。

士卒们的身体摔在积雪的陡峭山坡上,激起片片雪雾。

也难怪这些清军残忍,一个班,十二个守卫壁垒的士卒,让他们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价,这还不算操作大炮被冷枪打死的。

历时一个半时辰,消耗了无数火药和炮弹,鳌拜终于拿下了第一道关口的最前方,道路两侧的两个壁垒。

接着,他的士卒开始进驻这两个壁垒,以它们为依托,向更远的壁垒进攻。

山下的大炮,也沿着山路向下一对壁垒前进。

赫图阿拉必须夺回来,为此付出任何代价都只得。不然,大清将死无葬身之地!

第592章 关口前激战继续 玩悬的死伤更惨

索额图当初修建壁垒的时候,料不到有人可以从一侧石壁上攻占壁垒。

他以为,只要第一道壁垒保险,其他壁垒就不会从侧面受到攻击。

所以,他只注重敌人从山下攻击,根本忽略了壁垒侧面的防御。

这也歪打正着,为鳌拜攻克壁垒保留了一丝希望。

第一道壁垒拿下来,壁垒侧面就有通往第二道壁垒的小路,虽然难行,但比踩着崖壁进攻容易多了。

可是,西北军也接受了第一道壁垒被攻克的教训,早早开始融化积雪,把所有壁垒都冻上了厚厚的冰装甲。

远远看去,在阳光照耀之下,峡谷半山腰里所有壁垒一片晶晶闪亮的耀眼光芒,煞是壮观。

有了冰装甲的防御,山下清军的大炮想像刚才一样轰塌壁垒,就更加困难。

相反,躲藏在壁垒里的西北军士卒则可利用壁垒掩护,从容射击从侧面进攻而来的清军。

清军只要越过山脚,暴露在小路上,就会被壁垒枪口里射出的子弹击毙。

清军只能匍匐在小路上,缓缓前进的同时,防止身下积雪打滑,掉下山去。

这样的进攻,仍旧比攻打第一道壁垒时好不到哪里去,清军仍旧死伤惨重。

山上的清军,利用死去的同伴的尸体做掩护,推着死尸前进。但接近壁垒到一定距离,对方便会投掷开花弹,连死尸带活着的清军一同给炸下山去。

清军匍匐前进,扔开花弹用不上力,往往无法扔进壁垒里面去。

站起身扔,不要说站起来,就是头部稍稍高一点,暴露在对方枪口下,对面射来的子弹就会要了性命。

先遣军是西北军区挑选出来的精锐组成,个个枪法出众,弹无虚发。

让他们蹲在壁垒后面,毫无顾忌放心的射击,清军比平日训练时打的移动靶好打多了。

清军用的开花弹都是缴获对方的,数量有限,不能由着他们乱扔一气浪费,他们就只有当靶子挨揍的份了。

想攻破壁垒,还得指望山下的大炮把壁垒轰塌啊。可大炮轰塌带着厚厚冰层的壁垒,又不知要多消耗多少炮弹!

管他消耗多少,没了再从盛京运,给我往死里轰!

鳌拜也是豁出去了,总不能就被阻在这里,不去夺回赫图阿拉来。

总关口上的西北军团长也下达了命令。这命令可不是要死守壁垒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