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67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67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西北军的照顾下,已经吃饱喝足穿暖,驱走了身上的寒冷,力气倍增,见到满人问也不问,一顿乱棍打死算完。

看着满城的混乱和屠杀,李定国还要制止。失去了战友和搭档的军长牛方亮,第一次抗拒李定国的命令。

这城里居住的,都是满洲的贵族,他们手上占满了咱汉人的鲜血,都该杀!

最为关键的是,满清的援军就要到来,留着这些祸害,咱们守城的时候他们捣乱怎么办?

最后这个原因打动了李定国,他让卫队出去,组织那些奴隶们,不要杀害孩子和女人,更不许像满清一样,祸害女人。

剩下的,他也懒得管了。他必须组织城墙的防御,迎战即将到来的满清骑军。同时,他命令牛方亮,派五千部队出城,向西前进,选择有利地形,先给满清骑军迎头来个伏击,消耗一下他们的战斗力。

牛方亮亲自带着五千士卒出城了,他的好战友和好搭档死在了满清手里,他要多杀几个清军,为冯绮山和死去的士卒们报仇!

城内的李定国则安排兵力防守城池,同时派人清点满洲人留下的粮食弹药和辎重。

看来,满清已经考虑到在辽东有可能会失败了,把个赫图阿拉老城修的坚固无比不说,粮食辎重也储存的无数,而且是挖洞储藏,怕重演北京济尔哈朗的悲剧。

出城的牛方亮也传来消息,通往萨尔浒方向的道路两侧,清军沿途利用关隘险阻,修建了许多军事要塞,只是这要塞防守兵力有限,基本都是十几个当地百姓在看管。

牛方亮令侦查大队化妆成清军,沿途骗开要塞关卡,已经大部占领了从赫图阿拉到萨尔浒一线的关隘。

这些关隘的防御方向,都是对着沈阳方向的,对赫图阿拉这边,反而不起作用。

李定国闻听通讯兵的报告,无声的笑了。

在后方遭到攻击之前,满清不愿拿出前方兵力来白白浪费,竟然征调百姓看管暂时用不上的地方。

看来,满清兵力实在是有限了,在我强大攻击之下,失败已成必然。

这回,满修建这些要塞,倒便宜了李定国。

原来他还担心派出部队层层阻击清军,自己损伤过大,会坚持不到明年开春西北军的大部队到来。

这下好了,有了这些要塞,他完全可以层层阻击。满清这回是自己把自己给坑惨了。

可惜的是,满清料不到自己会快速失败,虽然修建了要塞,但并不配备要塞炮和粮草,他还得自己调运粮食过去。

粮食好办,满清在赫图阿拉老城存的粮食够他吃十年的。关键还是防卫要塞用的大炮。

自己的大炮还在路上,不能及时运到。这玩意儿毕竟十分沉重,比不得他步兵前进的速度。

他部队的火枪和开花弹,加上地势险要的关隘,估计也够满清喝一壶的。

他立刻改变计划,留五千西北军和部分跟随的百姓和奴隶守城,自己则率领一万部队和大部分强壮百姓出城,带上足够的粮食,前去追赶牛方亮。

他要利用这些要塞,层层阻击清军。每一个关隘,要一直守到不能很好的保护他士卒的生命了,然后再放弃撤到下一道关隘。

如此层层阻击,守到明年开春,绝对不应该有任何问题。

牛方亮得知李定国带大部队前来,大吃一惊。

这里毕竟是满清的老家呀,这些关隘和道路,咱们不熟悉,满清熟悉。

你把大部队都带出来,万一满清利用咱们不知道的小路,绕到咱们后面去,咱们就危险了!

李定国笑了。你忘了,咱们有热气球啊?以后我会令热气球部队轮番升空,不间断侦查,我就不信,他满清的部队在下面走我会不知道。

只要他试图绕路攻击咱们后方,热气球就一定可以发现,我就一定会知道他们在哪里。

同时,我把热气球侦查到的,能绕过咱们防御的关键隘口,都派上士卒驻守,发现敌情立刻鸣炮示警。

小路本来就艰险,他绕到那里,进攻困难,逃跑也不容易。一旦被包围在那些地方,必死无疑!

我不是怕他绕小路进攻,我是就怕他想不起这主意来!

牛方亮一听,得,这位李定国将军,要论使坏的本事,恐怕不比他们大将军差到哪里去。

自己还真小瞧他了,怪不得大将军这么赏识他,原来他比咱们坏多了,不服都不行。

第589章 官制混乱耽误事 丢了老城不知情

赫图阿拉老城那都统向盛京派出的一队报信士卒,一路打马飞驰,在当天巳时末就已经抵达了盛京。

这种事情,他们不可能直接去皇宫找皇帝汇报,连找内阁大臣汇报也没资格啊。

他们得去兵部,先找郎官汇报,然后由郎官向上层层通报。

这满清的官制,进关之前是很乱的,进关之后,在范文程一力倡导之下,才融合了前明官制,不过也保留了部分满人在关外的习惯,还是乱七八糟。

直到康熙朝在中原坐稳了江山,这官制才慢慢稳定下来。真正沿袭至清末的官制,是雍正朝以后,又经乾隆朝几十年不断更改才形成套路。

可如今满清没等到康熙大帝登基,就给王烁重新给撵到关外去了,那就没什么套路了。

基本就是设六部,每部有一个满人主事,称承政,然后下设左右参政,正副理事,还有什么章京一类,明清官名混用,大致是范文程的套路。

六部之上,是内阁,什么殿什么阁的大学士,就是范文程、宁完我、英额尔泰这些人了。

范文程已经六十多了,体弱多病,这会儿又改索尼和鳌拜这帮人了。

这帮人更乱,随口定一个官,也不管是满制还是明制,用着顺手就成,这就更乱七八糟了。

所以,您听着官制不对的时候,也别和老余较真儿哈。

这事儿到了兵部,先由一个章京接待,了解情况。

主要就是山里野人造反,攻打赫图阿拉老城,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可以。

按说,老城是朝廷拟定的最后抵抗的根据地,储存着大量的粮草辎重,事关重大。可几个野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估计也不可能攻破赫图阿拉坚固的城墙。

这时候,索尼、鳌拜和苏克萨哈等几位内阁主政大臣,都在南边广宁一带对付王烁大军的袭扰,研究对策。

范文程、刚直等人年纪大了,并不经常值班坐朝。

章京觉得,这种算不得太大的事情,没必要惊扰朝廷。没准儿自己巴巴的赶到管事儿的满洲承政那里,汇报上去,还得挨一顿训斥,屁大点事儿也来打扰,养你们干什么用?他还落一身不是。

他把这事对值班理事讲了一下,值班理事便用了自己的大印,着盛京兵备道相机处理。

这盛京兵备道就是个招兵买马的衙门,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武装部。

他没有正规军,手里只有管理治安,防备盗贼的一般治安士卒,战斗力不强。

盛京兵备道以为让他带军进山抓盗匪呢,也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才带上自己的三千步军,向赫图阿拉进发。

三千非正规军,如何是西北军精锐的对手?这就为李定国巩固赫图阿拉老城和通往盛京的各要塞留出了时间。

直到第二天下午,盛京兵备道才拖拖拉拉的带军过了萨尔浒。

得知敌人步军来援,李定国命令把守前方要塞的牛方亮,务必全歼敌军,不许放一个敌人回去报信。

牛方亮是闯军时期跟随过左金王贺锦的大将,打仗经验丰富,手下又有五千火枪军精锐,对付三千非正规军,那还不是跟玩儿一样?

他命令士卒换上看守要塞的百姓服饰,把三千敌军引到山中峡谷间一块平地上,然后伏兵四起,把敌人包围在中间。

一轮火枪射击过后,没死的清军就都乖乖缴械投降了。

盛京兵备道一去不复返,直到几天之后,有人在兵备道衙门等着办事,左等右等,等不来这位兵备道大人,大家才意识到出事了,赶紧跟吏部汇报。

这兵备道怎么又归吏部管了呢?要不说满清乱呢,到底谁管谁都闹不清楚。

其实跟吏部说这事儿也对,官员好好的找不着了,当然得管官的吏部去管了。

这吏部的满人承政还不糊涂,立刻程文去兵部,问兵备道去哪了?

那几位当初决定这事儿的理事章京们,到这时候还没当大事来办,给吏部说兵备道剿匪去了。

可剿匪都这么多天了,结果如何你也得给我们个信儿啊,怎么这么不会办事,连个音信也不知道往回传?

兵部理事又派几个人去赫图阿拉打探情况。结果,这几个人也是一去便杳无音信。

李定国占领赫图阿拉的目的,就是为了坚守到明年开春。他多聪明啊,做的第一步就是封锁消息。

你给他这么多时间,他早把部队派到周围,把散在山里居住的百姓都给归拢到城里去了,人只许进不许出,你上哪儿得消息去?

这会儿功夫,那些山里居民在赫图阿拉老城里有吃有喝,用不着挨冻受饿,还能洗热水澡,都跟西北军混熟了,他们才懒得给满清报信呢!

李定国溜溜儿占了赫图阿拉老城一个多月,满清竟然毫不知情,直到民间议论纷纷,说见不着山里出来的老民来盛京赶集了,家里亲戚好长时间都不来了,这才有人注意到不正常。

老臣扬古利的孙子,领内侍卫大臣爱星阿,他家里有老辈亲戚住在赫图阿拉老城,过去经常来他府上串门走亲戚,这会儿一个多月愣是没人来。

他就奇怪,怎么都不来了呢,我没得罪你们啊?就出门满世界的打听老城那边到底怎么了?

结果一问,不光他家这样,好多人家都这样!

爱星阿领的是个虚衔,平时没什么正事儿,就跟满清在北京时的那帮黄带子,旗人老爷们一样,混吃等死,吃喝玩乐的主儿。

可他是扬古利的孙子啊,有能耐去皇宫见皇帝。他就去皇宫找顺治问去了。

你们是不是在赫图阿拉有什么事儿啊,怎么那边的人都不出来了呢?

顺治这时候成年了,尽管脾气性格和他娘大玉儿不对付,大玉儿很少让他参与政务,可他是皇帝啊。

他就下旨问兵部到底怎么回事儿?

兵部满人承政也是稀里糊涂,可皇帝有旨意,他不敢不问明白,就问下边到底那边怎么了?

问半天,才知道赫图阿拉那边确实出事了,赶忙跟顺治汇报。

顺治是很聪明的,他立刻就察觉出这里面有问题。几个主政大臣不在家,他只好委托范文程来追查这事。

范文程没等听完兵部汇报,脸都黄了,这赫图阿拉可丢不得!

他立刻进宫,找皇太后大玉儿和皇帝顺治,把了解的情况逐一汇报。

山里没人出来,进去剿匪的兵备道也没了消息,这不可能是山民造反那么简单,这是有准备有预谋,有组织有纪律的正规部队的军事行动!

第590章 预感老城出大事 鳌拜率军攻要塞

范文程预感到老城赫图阿拉出大事了,他要大玉儿紧急召回在前线的索尼、鳌拜和苏克萨哈的同时,立刻调精锐骑兵一万,迅速进山,直达赫图阿拉,看到底那边怎么了?

这个时候,李定国已经完成了赫图阿拉到盛京方向所有要塞的防御,要塞需要的大炮都从赫图阿拉运过来了。

他自己的大炮也运到了赫图阿拉,并且,南京军区的部队,已经冒着积雪和寒冷,开始修建从南边港口到赫图阿拉的道路。

只要明年开春土地化冻,王烁的大军就会迅速抵达赫图阿拉,然后从山中出击,包围满清盛京。

那位说了,王烁现在进兵不成吗?

不成。一是港口已经封冻了,大船靠不过来,碰上封冻的冰碴子,木头船能立刻粉身碎骨。

二是严寒中行军,没有那么多御寒装备。能配备先遣军两万人的装备王烁就尽力了,他不是老美,富的流油。光煤油炉和热气球需要的煤油他也提供不起。

就是南京军区的两万士卒修建道路,也是得先建兵站,有了御寒的房屋,然后才能一段一段的修,修到明年,能完成一半修过长白山就不错。

书归正传。

一万满清骑兵,在有要塞和大炮的西北火枪军防御之下,连第一道进山的防线都突破不了,让西北军给揍了个屁滚尿流,人马损失大半,跑回盛京了。

不管怎么样,这回赫图阿拉的情况算是弄清初了。

赫图阿拉让人家给夺去了,连沿途修的关隘都变人家的了。

从对方使用的武器和穿的军服来看,占领赫图阿拉的,是王烁的西北军,人数还不少,光防守第一道关隘的,就不下五千人!

至于西北军怎么就跑到他们大后方去了,是飞过去的,还是土遁过去的?就不知道了。

这时候,在前线的那三位主政大臣都回来了。

大后方都丢了,把前边防的再好有个屁用?

鳌拜这个气,把兵部从承政到章京,全给弄大狱里去了。

养你们这帮废物有什么用?光会耽误事了!

要不是索尼在一边拦着,他能把兵部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