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69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69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关口上的西北军团长也下达了命令。这命令可不是要死守壁垒和满清拼命。

只要壁垒被轰塌,守卫士卒就立刻撤退!

层层防御,以消耗敌军实力为主,同时也得保存自己的实力。

毕竟己方兵力有限,第一道关口的防御战就打的这么惨烈,后面的战斗恐怕就更加激烈,他们得保存兵力,将来还要守卫赫图阿拉老城呢!

壁垒上面的冰层就是再厚,在鳌拜命令大炮不计代价猛轰之下,总有被破坏的时候。

只要冰层被破坏,壁垒离倒塌也就不远了。这时候,士卒在守卫壁垒的班长带领下,在敌人攻上壁垒之前,带着所有物资,包括牺牲战友的尸体,悄悄撤离,回总关口集结待命。

总关口失陷之前,他们就会退回赫图阿拉老城休整,为保卫这个最后的堡垒做准备。

牛方亮让各团轮番出击防御,都和清军打一仗,就是为了让大家顺顺手,可不是让大家把命丢在这些关口上。

又耗时一个半时辰,死伤无数,鳌拜终于拿下了第二道壁垒。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了,鳌拜传令,大军就在第二道壁垒前露营,第二天天一亮接着干。

山口寒风凛冽,清军没有御寒之物,只能四处砍树,点起篝火取暖。

远远看去,从关口到萨尔浒方向,到处篝火明灭,通红的火焰排出去几十里地。

而山上壁垒里的西北军士卒,却死气沉沉,丝毫看不到取暖的火星。

鳌拜就纳闷,这么冷的天,这些西北军士卒怎么不点火取暖呢?难道,他们不怕这严寒天气?这怎么可能!

他不知道西北军有鸭绒睡袋和煤油炉子。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解释。

山上建壁垒时砍光了树木,又把容易上去的缓坡上的泥土乱石给清除掉。士卒在壁垒上,除了通往下一道壁垒的小道,实际无路可行。

所以,他们无法出去找树木点火取暖。这样下去,到下半夜他们就会给这严寒的天气冻僵!

如果我下半夜发动偷袭,必然可以消灭掉壁垒里冻僵的士卒,快速占领壁垒!

他哪里知道,人家壁垒里的士卒,除了留下放哨的监视着他们,其余士卒钻在睡袋里,这时候睡的正香呢。

下半夜,清军借着地上积雪的反光,偷偷从侧面和山下同时发起了进攻。

这一回,清军以为壁垒里的西北军士卒冻僵了,胆子大起来,小路和山下崖壁上,都聚集了大批士卒,试图一下就攻进壁垒。

侧面小路上的士卒一个挨一个,猫着腰前进。刚刚接近壁垒一箭之地,壁垒的所有枪口上就冒出火光,枪声骤响,清军死伤一片。

人站得太密集了,躲都没地方躲,往往人家一枪就能串糖葫芦一般打死两到三个清军。

前面的清军只能站着挨打,跑都没处跑。四周都是险峻的山坡,离开小路,很快被地上的积雪滑倒,摔下山去,不死也得摔个头破血流,断胳膊断腿。

后面的清军直接给吓傻了,黑夜里四处乱跑,又失足掉下山去,摔死一片。

山下的清军更惨,壁垒下边和周围,修建的时候就刻意弄成了悬崖绝壁,为的就是不让你爬上来。

这下好,被人家几颗开花弹甩下来,在人群里直接爆炸,只炸的血肉横飞,惨叫哀嚎,都骨碌到山下去了。

这一战,清军死伤比白天攻打壁垒死的还多。

鳌拜这个窝囊啊,你说好好的我晚上没事干攻的什么山啊?王烁的兵都随王烁,一个个的诡计多端,他怎么能让我占这个便宜呢?我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可他就是弄不明白,你说他在这山顶上,风这么大,天这么冷,他怎么就不怕冻呢?

弄不明白就弄不明白吧,反正他得教训了,和西北军打仗,你最好按部就班的来,别耍小心眼儿,不然,死的会更惨!

得,咱不玩悬的啦,明天还是继续,山下大炮轰,山上侧面攻,轰塌壁垒咱们就胜利啦!

可这个打法,得多少人和炮弹往里填啊!

第593章 武功强大称大清 没有老城没满洲

第二天,峡谷里再次响起攻山的炮声,整整一白天没有间断。

整整三天,死伤两千余人,鳌拜终于攻克了前往赫图阿拉老城的第一道关卡。

他没有下令往第二道关卡进攻。二十万人,前边累了后面的接着上,这倒不成问题。

关键是他带着的火药用完了。没了火药,大炮不响,指望人去攻打第二道关卡,那不是攻关卡,那是送死。

他不得不命令部队停下来,等待重新从盛京运来火药。

那边西北军通过第一道关卡的防御战,总结了经验,到处搜集积雪,弄大锅木柴烧化了往壁垒和城墙上灌。

大锅灌水,比煤油炉烧水快的多。这回这些防御的墙体冰更厚了,让鳌拜看见,估计能把他给气哭了,这不欺负人嘛!

不光墙体冰加厚,在能过人的陡坡和壁垒间的小路上,西北军的士卒也给泼上水,小风一吹,水就变透明冰冰了。

这下好,山坡上能走人的地方,全变溜冰场了,人上去根本站不住,直往下出溜。

鳌拜等来火药,率军来到第二道关卡,看着满山的冰溜子,鳌拜死的心都有了。

这是成心和他过不去呀,王烁的兵和王烁一样,忒特么损了!

手底下几个参军章京就给他出主意,再这么强攻下去,估计咱把盛京的火药都用光了,也打不到赫图阿拉。

咱没必要非沿着大道走啊,有好多小道也通赫图阿拉,要不咱走小道得了。

鳌拜嘿嘿干笑两声道:“这主意我早就琢磨过了。”他用手一指天上道,“看见那是什么了吗?西北军的热气球!人家在天上看着咱们呢!

走小道,小道都让雪给埋了,就算能找着,走起来也费劲,而且大炮辎重,战马过不去。

派步军偷袭?咱在地上走,人家在天上看着,咱去了哪里人家门儿清!

人家要是在最难走的地方埋伏,把咱的步军给断在那儿,冰天雪地里,你除了送死,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护国公说的有理。可咱非得白天走让他给看着吗,咱晚上走他不就看不着了吗?

鳌拜这个气,你脑袋让驴给踢了啊?白天小道都不好找,晚上你找的着吗?

这晚上东北大烟泡一吹,四下里雪白,到处都一个样,你自己的脚印一会就给大烟泡吹没了,你不迷路啊?迷了路在这深山老林里,你特么还出得来啊?

知道咱东北为啥到冬天要猫冬,躲在屯子里不出来吗?因为你出去就迷路,回不来,非在外面冻死不可,尸首都找不着!

明知道你走丢了也没人敢去找你,直到明年开春化冻,大家才能出屯子给你收尸!

还晚上走,想什么呢你们,活够了是不?

众参军让他训斥一顿,全都不言语了。

可这小道不能走,在这儿这么着拿着大炮打冰冰玩儿,也不是办法呀?

不是办法你也得打呀,难不成还把老家让给王烁吗?那就直接没有退路了!

鳌拜下令,让进攻士卒搜集过夜点篝火时烧的柴禾灰,还有河边的沙土,掺合到一起背在身上,边进攻边往地上撒这些东西防滑。

大炮给我瞄准了再打,别特么瞎打。铁丸打出去还能收回来再用,火药打没了咱们上哪淘弄去?

同时,他派人回盛京,向坐镇盛京的索尼说明情况,督促工部火器坊加紧制造火药。

索尼闻听鳌拜的奏报,也是一筹莫展。

满清现在看着好像铜墙铁壁,万众一心一般,实际却不如汉人那样团结,一旦赫图阿拉不属于大清,大清必然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这“大清”两个字,不是汉语,而是蒙古语“战士”的意思,是皇太极继位之后起的国名。

从这国名也可以看出来,整个满洲也不是如汉人一般的一族一地,而是多个部落在强权之下的被迫联合。

当年努尔哈赤只不过是建州女真的一个首领,而这首领的位子,也不被其他女真部落认可,因为他不是正出的法定继承人。

建州女真,只不过是以赫图阿拉为根据地的,众多女真部落中的一部而已。除此之外,女真按照不同意义的划分,还有数不清的大小部落。

当初势力最大的海西女真,就瞧不起努尔哈赤,认为他根本就不应该是建州女真的首领,他的位子不合法。

因此,叶赫、乌拉、辉发、哈达诸大部落,曾经联合起来,要消灭建州女真。

是努尔哈赤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勇武,逐步分化瓦解掉部落联盟,用武力强行统一了女真各部。

这征服过程中,难免结下不可化解的世仇。叶赫部首领费扬古临死前就曾经发下毒誓,只要叶赫还有一人,必灭爱新觉罗!

女真各部直到皇太极继位,宣布敕令,统称满洲,才逐渐放弃部落之分,成为统一的“大清国”。

那也是因为爱新觉罗氏强大,在强大的武力面前被迫统一的。

如今,王烁已经进军辽东,爱新觉罗的发祥地赫图阿拉都被王烁占领,这在满洲来说,震动之大,是无以伦比的!

好多人会据此以为,爱新觉罗完了,“大清”也要完了。

那么,过去的部落间的仇恨,就会有人重提,叶赫、辉发等等那些与努尔哈赤有世仇的部落,就有可能东山再起,甚至主动去联合王烁,合力消灭以爱新觉罗为首的“大清”!

王烁当初去攻打赫图阿拉,只是考虑到可以以此为据点,绕过辽东各坚固卫所,直接攻击满清都城沈阳。

他不知道,他这一刀,正好戳在满清整个统治集团的软肋上。

没有赫图阿拉就没有“大清”,没有“大清”,哪有什么满洲?就得都叫女真。

女真不是一个民族组成的,而是许多民族的大融合,女真各部就多了去了,那还不四分五裂,各玩各的?

所以,赫图阿拉必须属于“大清”,必须救回来,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闻知鳌拜进攻困难,索尼连忙进宫求见圣母皇太后大玉儿和皇帝福临,他必须得把赫图阿拉的重要性对他们讲清楚啊。

实在不行,放弃辽东南边一些卫所,把兵力抽回来,也得先帮着鳌拜把老城给夺回来!

第594章 各部离心战士死 为求生存问文程

大玉儿已经在满清二十多年了,如何不知道赫图阿拉对满清的意义?

“大清”,蒙古语读“代青”,“战士”的意思。

无论“大清”攻占了哪里,在哪里建立统治,他永远不是汉人的“大清”,他是所有蒙古人和所有辽东各族的“战士”。

“战士”的故乡就是赫图阿拉,没有赫图阿拉,就没有“战士”。

如今,“大清”已经威势不在,各族已经不愿认这个“战士”为自己的盟主,“战士”的故乡再丢了,还有多少人会承认这个“盟主”呢?

她的本族已经不把“大清”放在眼里了,各盟都不再派使者过来,每年也不向盟主缴纳战马、毛皮这些个贡品。

她曾以皇帝的名义派使者去蒙古各盟责问,人家倒是好吃好喝招待了使者,却不提贡品的事。

现在人家王烁那里有茶马股市,我们有东西还惦记着换回自己需要的茶叶和粮食呢。

给你们进贡,你们给我们什么?海东青吗?我们要那么多老鹰干什么用,吃尸体吗?我们不和你们掺合,就不会死那么多人,用不着海东青。

大玉儿知道,蒙古,大部分部落已经被王烁给拉拢过去了,置身事外,完全不把他们这个盟主大清当咸菜了。

老家要是再丢了,估计北边的女真各部也不会拿他们当咸菜了。

海西女真,海东女真,野人女真,通古斯女真,他们都在赫图阿拉北边,都有能力出兵,帮助大清夺回赫图阿拉,可他们都没有动作。

他们的首领,都是大清任命的将军,甚至是贝勒、国公,但此刻都装聋作哑了。

必须夺回赫图阿拉,必须重振大清雄风,然后再慢慢收拾这帮吃里爬外,不听调遣的东西!

这个当然最好了,可大清还有这个实力吗?

放弃辽南,万一王烁趁机进兵怎么办?

现在,必须保留住足够的地盘,将来无论战降,才有足够的实力说话。

大玉儿考虑半天,还是让太监去召体弱多病的范文程进宫,看这位老臣有什么办法?

范文程能有什么办法?王烁这人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他攻占赫图阿拉,肯定是走朝鲜,从海上登陆的。

他能把大军运到朝鲜东北岸边,能让大军在冰天雪地里完好无损的,在蜿蜒千里的长白山脉里走到赫图阿拉。

不说别的,仅凭这一点,就说明他有多大的战争实力?这完全不是大清能够抗衡的!

不能抗衡怎么办?和谈?

嘿嘿,王烁这小子讲诚信吗?你和他和谈,他肯定同意。那什么,你先把让你们驱赶到辽东的中原百姓给我放回来吧。

你把那些中原百姓给他放回去,他立马就会翻脸,把刚刚签订的,他按上手印脚印的和谈协议一把撕毁,肆无忌惮的攻打辽东,不把满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