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26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26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李岩还真得服,毕竟这都是王烁亲手创造的东西,经过河南、江淮不断的战争获胜,李岩才渐渐明白这些理论的深深含义,才逐渐掌握了熟练运用的真谛。

可眼看着这整个天下都要打下来了,王烁好好的让李定国学这些东西干吗?

王烁神秘一笑道:“无需多问,寡人自有妙用。你只记住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打下辽东,消灭满清,你都要不断教李定国学这个,还有那个郑成功,都得让他们学会!”

李岩是老实人,既然王烁不让问,他肯定有不说的理由,他也就不问了。

可是郑成功呢?常委会的命令中怎么没提郑成功,也没提他和李定国带过江的那二十万军队呢?王烁把他们弄哪里去了?

这就是王烁和李定国、郑成功谈话的时候,突然想到的那个主意了。

他要学学麦克阿瑟,给满清来个“仁川登陆”了。

满清济尔哈朗也算个人物,他沿黄河布置的防线不可谓不严密,但指望他的这些防线挡住王烁拥有先进武器的大军,他自己都知道不可能。

但如果王烁像总攻击命令发布的那样,一味强攻,凭借着大炮和火枪,肯定也能将清军防线击溃,可伤亡就不可避免要增加。

最重要的是,济尔哈朗层层设防,防不住就有序向后面的下一道防线撤退,完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伤亡和混乱,保证他的军队完整,甚至可以全军完整的撤到关外去。

这可不是王烁想要的,他的目的,是要在中原就消灭掉满清的残余主力,彻底打乱济尔哈朗的部署,让他即使退回辽东,也无法再组织起有效防御。

待西北军整顿好中原,出击辽东的时候,济尔哈朗不是投降就是灭亡!

所以,他暗暗和郑成功商量,让他把自己的所有战船和运输船调到北边来,他和李定国带来的那二十万大军,在训练好之后,就坐他的战船和运输船,还有梁安国任海军司令的那六艘铁甲战舰,绕开近海,悄悄向天津前进。

天津现在的清军提督是骆养性,那是自己人,早就在秘密筹备迎接西北军了。

除却明着的总攻击命令,他的另一道命令,就是郑成功任总指挥,梁安国任总政委,组成秘密兵团,自天津港登陆天津,一路向北京攻击前进。

自北京至天津,济尔哈朗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个方向会遭受攻击,几乎没有军队设防。

这个方向遭受攻击,北京必然不保,济尔哈朗的整个中原防线,必然就此被彻底打乱!

第505章 灭清总攻击开始 前线西北军渡河

登陆天津,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船在海中行驶,又不能靠近沿海,被清军发现。

在远海里行船,船速受风浪影响很大,何时能到天津附近,是个未知数。

而要想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和两边默契配合,王烁就必须要知道郑成功何时抵达天津,何时发动攻击。

在天津郑成功即将发动攻击,向北京前进的时候,黄河沿线才能够开始总攻,让济尔哈朗无法从前线抽兵支援天津。

天津到黄河,上千里地不止,指望人工传递消息和猜测是不靠谱的,信鸽传递消息那叫胡说八道。

所以,王烁需要电报机,他才不惜和吴朗西翻脸,不惜一切代价,也得在总攻击发动之前,让这黄胡子老家伙把电报机给他弄出来!

有了电报机,所有设备和材料早准备好了,生产就快了。

不出一个月,十几台电报机就配备到各集团军手里,保证每一路攻击兵团都可以凭借电报机及时联络。

各攻击兵团早已经厉兵秣马,随时等待总部下达攻击命令。

王烁迟迟不下令,就是等郑成功和梁安国到达天津。

1654年农历七月十二,留守总部的电台,终于收到了从天津外海铁甲战舰上发出的信号,译电员快速记录,将电报原稿迅速送达留守的王烁和宋献策那里。

电报只有两个字:到达。署名是郑梁。

在大军行动之后,王烁才将郑成功的去向告诉宋献策。

这个他背着常委会玩的小花样,让宋献策大吃一惊,怪不得他始终不同意发动攻击!

这个计划十份厉害,但宋献策从这个计划里,却看到了王烁的能量。

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竟然调动了海军和郑成功的二十万大军,而且,没有人敢泄露他的秘密。

王烁的威信是任何人无法超越的,他要当皇帝谁也拦不住。

宋献策严肃起脸来,看着王烁道:“下不为例!”他已经看到了没有皇帝的好处,也不赞成王烁独断专行了。

王烁就孩子一般,跟在宋献策屁股后面解释,这不为保证突然性,不让满清知道嘛。

你这不是不让满清知道,你这是背着常委会擅自行动,后果严重!必须在全体常委聚齐的时候,做深刻检查,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

哎,保证,我保证成了吧?不过,这次就算了吧?

不行!待战役告一段落之后,常委聚齐,我要通报你的擅权行为!

得,好心没好报,白磨叽半天。

王烁要在郑成功发动对天津港的攻击之前,首先发动黄河沿线的总攻击,把满清主力牵扯在黄河一线。

待济尔哈朗发现天津失守,郑成功大军已经向北京前进的时候,他想调兵围堵也来不及了。

七月十三辰时,设在河南黄河岸边的西北军前敌指挥总部,总指挥李岩,根据王烁的后方指挥部指示,向各攻击兵团下达了总攻击命令。

此时正值初秋,早上天气不热,晴空万里无云,正是渡河作战的最好时机。

随着前指命令下达,自山西榆林穿越河南,一直到山东济南,蜿蜒两千余里的黄河上,顷刻沸腾。

岸边升起一排排蓝烟,“嗵嗵”,震耳欲聋的炮声经久不绝,无数发带着尾迹的炮弹飞跃黄河,向着对岸清军的防线飞去。

那尾迹是炙热的弹体穿过空气时发出来的,同时伴着刺耳的尖啸。

片刻沉寂之后,对岸清军防线上便传来巨大的,接连不断的爆炸声,随后爆炸声连在一起,大地为之震颤,对岸一片火海。

清军防线上一个个火球接连爆炸,掀起几丈高的泥土,天女散花一般随着爆炸升上天空,又缓缓落下。

升上天空的不仅仅是泥土,还有人的四肢、内脏和碎肉,岸边用来阻挡船只前进的木桩、铁链、沙袋也被炸的粉碎,随着炮弹冲击波四下飞扬。

清军费心劳力挖掘的战壕,被顷刻夷为平地。

为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西北政府豁出去了,所有库存炮弹都在往前线运输。

中原缺人啊,大将军说啦,宁可打光炮弹,也要尽量减小人员损失。

摧毁清军岸边防御阵地之后,炮火延伸射击,阻挡清军放在二线的骑军前进,而整个两千余里的黄河上,千帆竞渡,军号嘹亮!

上万各式船只,载着西北军士卒,向着黄河对岸冲击前进。

终于,船只到达对岸,船上火枪手们纷纷跳下船来,趟着及膝的河水,向岸上前进。

侥幸躲过炮击的清军,已经组织起来,利用没有被摧毁的残余战壕和炮弹炸出的深坑,用弓箭,火铳,对着登岸的西北军士卒射击。

距离太近了,想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

通过和西北军的不断作战,清军也总结经验,再像过去一样列阵进攻是不行了。

人家有大炮,士卒密集聚在军阵里,等于是去送死。

所以,清军也得挖战壕,设掩体,把士卒分散开,以免被对方大炮一网打尽。

一轮火铳、弓箭之后,西北军中许多人倒下了,鲜血染红了黄河水。

没有被击中的士卒,开始寻找建制,成排的组织起来,在排长指挥下,三波段不间歇射击,边射击边前进。

火枪军的武器优势显现出来,不间歇的子弹打在战壕、弹坑边的泥土里,发出“啾啾”的声响,压的清军抬不起头来。

接近开花弹投掷距离,西北军士卒纷纷自腰际掏出开花弹,拧开铁盖,拉燃导火索,将开花弹扔进清军隐蔽的掩体。

这开花弹,其实就是现代的手榴弹。比之手雷,上坡攻击的时候,它投掷出去不容易翻滚回来炸伤自己,所以,西北政府几经考虑,还是生产开花弹,只生产一小部分手雷,供特种兵使用。

在开花弹不断的爆炸声里,残余清军纷纷向后逃命,再也无力阻止西北军抢占河滩。

大批的西北军士卒端着刺刀冲上河滩,将顽抗的清军捅死在河滩上。

对放下武器投降的清军,西北军没再杀害,而是交给后方的收容队处理。

王烁这回要俘虏了,他也是没办法。

中原大地到了这个时候,人口损失已经接近五分之三了,他偌大的地盘上,人口只有区区五百万,黄河以北更惨,仅仅只有三百万,都让满清杀光了。

他又要种地出粮食,还要发展工业搞工业化,没人不行啊!

第506章 苦苦支撑拖时间 等待王烁出漏洞

西北军占领黄河滩涂,扫清残余清军,远处二线的清军骑军,也突破了炮火拦阻,接近了滩涂。

西北政府还没那么富裕,沿途运输还要用马车,想让大炮组成火力网,直接跟美军那样不计成本,那根本做不到。

能把清军炸零散,暂时形不成进攻力量,给抢滩的火枪军留出消灭满清前方步军的时间,已经是很不错了。

黄河上运力有限,敌军骑军占着优势,抢占滩涂的西北军士卒只能组成松散阵型,以火枪来阻挡清军骑军前进,等待自己的大部队陆续到来。

清军也知道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在将领们的身先士卒之下,冒着西北军的炮火攻击,奋死前进。

刚刚突破火炮防线,集合起队伍,前方面临的,又是密集的火枪子。

到了这时刻,为了大清不亡,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前进!

马蹄声轰鸣,火枪击发声密集成一片。

成批的战马在冲锋中倒下去,士卒被后面上来的战马踏为肉泥。火枪子在冲锋的队伍里乱飞,鲜血迸溅。

没有人后退,大家只能拼死冲锋,没有后路。

十万满清骑军,能冲过火枪和大炮的屠杀,冲进西北军火枪阵的,不足两万人马,其余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敌军破阵,火枪手不再装填弹药,端着上好刺刀的火枪,和清军进行冷兵器搏杀。

整个河滩上,兵器撞击,呼喝酣战,战马嘶鸣,惨号不断。

火枪军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大批的西北军骑军正在坐船过河,在滩涂上集结,然后便撒马杀向混乱一片的战场。

整个黄河沿岸,许多地方西北军的滩涂阵地再次失守,火枪手被满清骑军屠杀干净。

但还是有经过奋力抗击,守住了滩头阵地的。这些地方,很快就成了西北军的突破口。

由点到面,一点突破,扩展至全面。西北军的军官都经过军校学习,战略战术方面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西北军不断加强保住的滩涂,骑军,火枪手,就通过这些坚守住的地方不断被运过来,然后就凭借着先进武器,将占领的地方不断扩大,最终扩大至整个滩涂,把清军驱离黄河沿岸。

然后,成建制的骑军和火枪军不断过河,大炮也被运了过来,渡河作战第一步,抢占滩涂顺利完成。

然后,就是后续生力军部队越过渡河首批部队,向纵深,向着敌军第二道防线攻击前进。

济尔哈朗坐镇真定,快马不断的给他传来前方的消息。

河北黄河防线,一个个适合渡河的码头先后失守,清军死伤惨重。

他不断的计算着自己部队损失和西北军的损失,基本上是自己死三个人,对方死一个人。

这还是西北军渡河作战,清军有黄河天堑可守的情况下。

现在,黄河已经完全落入王烁手里,下一步的阵地战,估计己方伤亡会更大,自己死五个人,能换取对方死一个人吗?

照这样子打下去,待他的主力退至真定,基本也就没什么人了!

前方来报,敌军抢占黄河沿岸后,停止了攻击。

他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人家是怕黑夜中产生混乱,所以才停止了攻击。

而这时候,远处山东黄河防线失守的消息,才刚刚送来。

不送来他也猜到了。从兵力上看,王烁布兵很分散,不会只在河北这一个地方攻击,他是采取从山西到山东全面的攻击手段。

这种强大的攻击力量,除开王烁,别人也不会有啊。

可这么长的战线上同时动手,他如何协调各军队间的攻击速度呢?

他肯定无法协调。那我就保存住主力,看他哪个部队前进过快,从大队里凸显出来,我就把主力全部用上,彻底消灭他一支主力,把他的进攻阵线打开缺口!

只要打开一个缺口,我的满清八旗,可以在他身前身后纵横驰奔,那就是一个乱局。

到时候前后一片混乱,咱们谁也无法奈何谁!我就不信,当你无法把握战局的时候,你还会蛮干,不和我谈判?

只要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