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25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25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烁坐在地上直咧嘴。心说还是耍嘴的舒服,下次自己再穿越,一定得找好地方,看准了,穿成个文人,再不可变这武夫了。

这一战,虽然大自然帮了大忙,但守御山口,顺军也伤亡两千多人。

王烁休息过来,便令中军统计死亡的人数,掩埋顺军遗体,把统计的阵亡名单交给他,便于他将来设法抚恤。

顺军受伤士卒也不少。鲁小钰跟着阿依古丽在总部医院里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候拿出自己的随军治疗箱,帮助军中大夫治疗受伤士卒。

给受伤士卒冲洗伤口,酒精消毒,缝合外表,甚至可以麻醉,手术接骨,给失血过多者输血,把所有的军中大夫看的一愣一愣的。

这时侯,王烁军队的医疗手段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许多顺军大夫觉得已经没有救的士卒,被鲁小钰轻松救活,甚至一点残疾都留不下。

鲁小钰神医的名声不胫而走,连自称精通医术的宋献策都深为惊奇。

鲁小钰这下给王烁长了脸,王烁高兴。想起战前谈论学校时的话题,趁机笑对宋献策道:“如何,服不服?等你到了西北,去我总部医院看看。鲁小钰这就是学员的水平,根本称不上大夫,顶多算个护士。”就问,“让你先去学习,不算埋汰你吧?”

不是亲眼所见,宋献策简直无法相信,那透明的针管从别人身上抽出血来,然后输进伤员身体里去。那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断气的伤员竟然很快活了。

那针管和针头是怎么造出来的?消毒,防止细菌感染,血型配对,这些东西他听都没听过。

他顾不上理会王烁的嘲笑了,追在鲁小钰屁股后面问这问那,最后就把忙的一塌糊涂的鲁小钰问烦了,说他道:“问左果毅将军去,这些都是他发明的。”

守着人,鲁小钰也不敢暴露王烁的身份,只能以李自成封他的官职称呼。

宋献策直接傻了。这个王烁是什么变的,妖精吗?他怎么什么都和人不一样?

他本性就见不得自己有什么不懂的东西,这下王烁遭殃了。

为什么要消毒,什么是细菌,人和人的血液为什么不一样……?

王烁也烦了道:“将来自己学去!先说正事。”就问他道,“咱们现在怎么办,走还是留在这里?”

宋献策此时不敢得罪王烁,怕他不教他,让他揣着这些疑问一路憋到西北,那还不憋死他了?

于是想也不想说道:“当然是走啊,你还想这洪水能挡多尔衮一辈子啊?五天就不错了!”

王烁想想又道:“哎,你说多尔衮会不会被咱们就此唬住,不敢来了?”

宋献策摇头道:“这不可能。多尔衮和皇太极一样,是个极有抱负的人。中原对他来讲,就是一块放在饿虎嘴边的肥肉,多尔衮就是那饿虎。这么一大块肥肉放在他嘴边上,他会忍住不吃?”

王烁琢磨半天,宋献策的话很对。那就撤吧,利用多尔衮过不来这几天,他们可以轻松赶回北京。

至于李自成能不能在这几天里集中起自己的军队来对抗多尔衮,那就是天意了,他没有任何办法。

宋献策认为,即便是李自成能够集结起军队,也很难战胜多尔衮。

李自成的军队太乱,太复杂了。指望这么一支乱做一团的军队和剽悍的满清八旗对阵,还指望能够取胜,无疑痴人说梦。

还是按他对李自成说的计策,退回陕西整军,让出中原,让明朝的军队和多尔衮拼去,自己趁机发展,才是生存下来的最好办法。

“闯王的精锐已经拼完了,”宋献策感叹道,“没有了精锐主力打头阵,剩下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能打仗!”

宋献策所料不错,他们往回撤退,走至三河,李自成的使者已经等在那里。

使者告诉他们,陛下在京师没有等到各营到来。现在,已经向真定进发。

左营刘方亮将军已经到达真定,不过兵力不多,只有三万人。前营袁宗第将军也集结了三万人,正在向真定进军途中。

陛下要李岩将军带中权亲军后营,立刻向真定进发,在那里和刘、袁二位将军汇合。

宋献策问那使者道:“各营都是十万人马,为何只集结了区区三万?”

那使者道:“各营原先收编的前明军队,闻听陛下战败,便纷纷反水。有自立为王的,也有重新投靠南京监国,福王朱由崧的,都不听指挥了。刘、袁二位将军急着进京救驾,无暇与他们计较,只能聚多少兵就算多少,匆匆赶来。”

宋献策顿足道:“不听我言,现今后悔晚矣!”又问道,“李过和刘西尧两营呢,有消息没有?”

使者摇头道:“许多明军反水,好多隘口被他们占据,山西那边的路已经不通了。李、刘二位将军,至今还没有消息送达。”

李岩问道:“为何非于真定聚集?京师城高墙厚,岂不更利于防守?”

宋献策苦笑道:“这还不明白吗?真定正是三叉路口。北可至京师,南可到河南,西可入太原。

陛下是打算在真定和多尔衮干一架,胜了可以再回占京师,不胜则就此南下河南,西进山西。他这样安排,就是考虑到胜算渺茫。

呵呵,他自己也知道,根本就打不赢,为什么还要徒耗兵力去打呢?这些兵也损失了,如何守住榆林,如何守住潼关!”

王烁却不管这些了,他已经替闯王挡了一阵,后面怎么办就应该闯王自己靠天命了。

他的意思,是大家就此脱离顺军大队,带上太子朱慈烺,速回西北。他也得回去整顿,准备对付满清的铁蹄。

宋献策还在犹豫,他毕竟和李自成有感情,不想看着他就此一败涂地。

第297章 战永平身份暴露 骆养性星夜传警

宋献策还想跟随后营到真定,劝闯王不要决战,迅速撤离。

撤退沿途,闯王还可以凭借自己素日的威望,收拢更多的部队,缩回陕西,凭险据守。

他让使者先回去回复闯王,他和李岩待军队稍事休整,随后就出发。

这样,军队便在三河驻扎下来。三个人在三河街里找了个饭馆,偷偷躲进去,假装吃饭,商量怎么办。

王烁坚决反对宋献策去见闯王。李岩在永平演了出临阵换将,很可能已经惊动了闯王。

万一他知道了王烁的真实身份,杀不杀宋献策不说,宋献策再想跟着王烁回西北,绝对不可能了,闯王绝对不会再放他出来这是一定的。

和宋献策相处将近一月,王烁是越来越喜欢这老头了。一点没有架子,幽默机智,看事入木三分,是个难得的智囊型人物。

关键还和他投脾气,使这古代什么先进娱乐都没有的枯燥生活,平添不少乐趣。

他不能没有这老头。其实宋献策并不很老,还不到五十岁,只是长的黑些,那年头没什么保养措施,显得有点老。

李岩也感觉宋献策去见闯王有些不妥,但他心里装着国家民族,也不想让闯王就此失败。

他道:“要不然,我陪军师一起去见陛下,待和陛下阐明不可与满清决战原因,立刻就走。大将军可带手下,在沧州等我们会齐,然后就直奔西北。”

王烁就急了。他知道李岩不是跟李自成有感情,而是为了保存下李自成的军队,抗拒满清。

可命都保不住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历史上李岩就是在李自成退出北京以后被杀的,这去见他,岂不是自己找死吗?

他声音就大了道:“绝对不行!你们都跑李自成那里去,万一他把你们都抓去杀了,你们这不是坑我吗?

合着我放下我的军队,政务,跑北京溜溜呆一个多月,什么也没捞着,净让你们牵着我鼻子转着玩了?不行,说什么也不行!”

宋献策就笑道:“瞧瞧,还没说三句话这就急了,你这像个大将军的样子吗?也不知道你那帮手下怎么会选择跟着你的。”

王烁就道:“大将军小将军的无所谓,要不然回去以后你们俩当大将军,我给你们当手下。但你们要去见闯王,绝对不行!”

王烁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现代社会里时,很难结交真正的朋友。大家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奔忙,甚或为个人利益不惜损害朋友的利益,他真正的朋友不多。

但对真正的朋友,他绝对可以做到倾囊相助,真正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来到这乱世,他奋力拼杀,自己开拓出一片地盘,他是老大,剩下的都是他的手下。

大家都尊着他,很难有人可以真正成为他的朋友。好容易有个鲁胤昌,还让贺锦给杀了。

能算做朋友的,也只有李岩和宋献策两个人了。

他是在他们还不是他的手下时认识的。一月来,两个人看他年轻,唯恐认错主人,不断的考验他,和他探讨治国的道理,在一起互相争辩,理论,谁也没有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基本是平等相处。

一月来,三个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熟悉,互相摸底,真正成为了臭味相投的朋友。

就是不考虑别的,仅仅是因为大家是朋友,王烁也不愿意李岩和宋献策去冒险。

李岩和宋献策见王烁着急,心里也明白,王烁不仅仅是怕失去他们这两个人才,他更是为他们的安危担心。

王烁如此关心他们的安危,他们心里也很感动。

可是,目下中原空虚,除了闯王,就再也没有一支像样的力量来对抗鞑子,前明军队更加腐败,指望不上。

一旦闯王失败,满清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争论,施大柱进来,说门外有个人,自称姓骆,王烁认识他,要见王烁。

王烁知道,是骆养性来了。

骆养性家中父母都年纪大了,不能离开京师跟王烁走,只能潜伏下来,等王烁杀回来。

他平日尽量隐藏行迹,唯恐被别人注意,惹出麻烦。没有重大事情,他是不会找到这里来的。

王烁忙让施大柱把骆养性领进来。

骆养性进门,看看在座的三个人,知道说话无妨,就直接说道:

“大将军的身份暴露了。我在宫里的暗探报告,有人从前方回来,将李将军假传圣旨,将后营交给大将军的事情对闯王讲了。

闯王连夜招牛金星进宫,牛金星早已注意李岩将军和大将军的行踪了,猜到了大将军的真实身份。

现在,闯王已经认定李将军和宋军师投靠了大将军,背叛了他。

闯王原本打算,将三位诓到北京杀掉。他北京没有多少军队,怕后军已经被李将军策反,才和牛金星商议,带军队去真定与刘方亮汇合,然后诓你们去真定解决。

现在,闯王连原本要在京师祭天承统的仪式也取消了,匆匆往真定去,就是怕你们回来和他为敌。你们千万不要去真定,不然,定然落入虎口!”

骆养性这个消息送的可谓太及时了,怪不得他会不顾暴露的危险,匆匆赶来。

这样反倒好了,宋献策就不用心怀侥幸,打算去真定见李自成了。

王烁问北京现在的情况如何?

骆养性叹息道:“我出来的时候,皇宫被点着了,整个紫禁城浓烟滚滚。

闯王已经率领亲军营出城了,顺军用来拉金银和物资的大车排了将近十里地,络绎不绝的望南而去。

现在还有许多军队在城里,有投降的前明军队,也有衣衫不整,结队而行的,也自称是顺军。

城里许多大商铺和富户被抢劫一空,房子都给烧了。到处都在杀人、抢劫,火枪声不断。北京这几百年的故都,就这么完了!”

三人听了都默默无言。

李自成这一出京师,接下来就是一败再败,最终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住。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自成成不了朱元璋呢?

第298章 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

李自成为何不能成为开朝立国的明太祖朱元璋?

论受的教育,闯王出身驿卒,朱元璋出身和尚,绝对高不过李自成多少。

论辅佐的部下,李自成文有宋献策、牛金星、李岩这样的,不次于刘伯温、胡宗宪的有识之士。

李岩还文武双全,那传遍天下的儿歌、童谣,不见得刘伯温就能想到。

论武将,李自成有刘宗敏、刘方亮、贺锦、袁宗第、李过、刘西尧、蔺养成等等的这些大将,象郝摇旗、党守素、辛思忠这样的都排不上号。

一个辛思忠都能横扫西北,可说是战将如云,并不比朱元璋手下的徐达、李忠、常遇春等人差到哪里去。

可为什么李自成就成不了朱元璋呢?难道这就是天意?天兴大清,非人力可为?

想到这些,王烁有些疑惑了,不由就看看李岩和宋献策,他们也正望着他。

从他们的眼睛里,王烁读到了和自己心里一样的想法,不由得不寒而栗。

骆养性不敢久留,说完正事立刻告辞。

大家不再争论去不去劝李自成,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各自回去收拾,准备启程便是。

王烁当然还带着他五十人的卫队,李岩和宋献策各自只带几个常年跟随自己的亲随。

李岩因为有亲兵和红娘子的二十个女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