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24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24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栅栏全数放倒,上万顺军一股脑儿杀下山来,借着自上而下的惯性,很快就把三千清兵赶到洪水里面去了。

多尔衮就在洪水对面,浑身湿透的看着他的士卒,被快速奔流的洪水一批批带走,毫无办法。

这个宋献策,人送外号智多星,果然有诸葛孔明之能!

多尔衮跟明军打了十多年的仗,还没有一支明军能够用出如此高明的计策,让他束手无策。

眼睁睁看着对面镶黄旗的士卒被顺军一个个杀死,或者绝望的被赶入洪水中,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他再也看不下去,下令回军山海关。

满清大军在没膝的泥水里艰难撤退,一路向东向北。

对方仅仅只有两万人,却能把他二十万大军逼入绝境。

李自成还能召集五十万大军,他这二十万人马,能击败李自成吗?

还要不要进军北京,和顺军争夺中原?他犹豫了。

回到山海关之后,多尔衮紧急派人去沈阳招在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商议。

范文程本是沈阳汉人,祖上做过明朝官吏。努尔哈赤占领抚顺的时候,他和哥哥范文寀主动去投靠努尔哈赤。

那时候努尔哈赤的部落还叫建州女真,尚未开化,属民大多愚昧无知。

努尔哈赤缺乏识字的人才,就收留了他们,有事的时候出个主意,没事记个帐,写点往来文书。

范文程颇为卖力,但在努尔哈赤时代,没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这大概与努尔哈赤是大老粗武把抄一个有一定干系。

到皇太极这一代,女真通过不断抢夺大明的土地、人口和资源,条件好起来,皇太极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识文断字了。

皇太极识字,自然就会喜欢识字的范文程。

范文程不仅识字,而且身材魁梧,持刀上阵也能杀汉人,这个是有记载的,在此不再啰嗦。

在女真那里,范文程这样的就算是文武双全,不得了了。

但要说他文采多么好,恐怕不具备说服性。

从最初范文程写给皇太极的奏章里,可以看到,他文字还是颇为粗鄙的,且条理性也有待商椎。

也许他怕写的过于深奥了,皇太极看不懂,惹这位主子爷不高兴也说不定。

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奏章就完全变了样,有大臣的样子了。

兴许是后世文人怕这位大人物原始奏章过于难看,传承后世丢了大清的脸面,帮他润色了?这个就只有天知道了。

总之,范文程受到了皇太极的格外恩宠,将他提拔为内书院大学士,世袭爵位也成为二等甲喇章京。

这里还得啰嗦两句满清入关前的官制。

女真人原来是在山林里以打猎为生的猎户,生活条件艰苦。

打猎靠单门独户的力量是不行的,就逐渐聚合在一起,形成部落,努尔哈赤就是建州部落的首领。

部落是有组织的,最基本的一层,就是牛录,一般三百户为一牛录。

牛录在满语中是大箭的意思。牛录的头领称牛录额真,额真意思是主,就是牛录的主人,也就是这一牛录三百户的爷。

五牛录为一甲喇,甲喇的爷叫甲喇额真,后来称甲喇章京。

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额真就得是皇族担任了。

范文程这个二等甲喇章京,就相当于一个二等甲喇的爷。至于甲喇怎么分的等,暂时还没找到资料。

二等甲喇章京,相当于明朝官制中的参将。

顺治迁入北京之后,甲喇章京这个爵位改为轻车都尉。这在投降满清的汉人当中,已经算是相当高的世袭爵位了。

因此上,范文程对皇太极那是终生感恩的,可谓忠心耿耿。

记载,当他老去快死的时候,曾经趴在皇太极的坟上,几次哭晕过去,那情形,各位自己脑补吧。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年幼的福临为帝。

努尔哈赤的大儿子,礼亲王代善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硕讬,竟然拍马屁拍错了地方,要暗中拥立多尔衮代替福临。

多尔衮不知哪根筋不对,或许是看不上硕讬这个傻鸟吧?愣是把把硕讬给抖搂出来了。结果硕讬因为暗中谋反被杀。

范文程原来是属于硕讬的正红旗的。正红旗大多是汉人组成,地位远低于皇族的镶黄旗。

多尔衮觉得范文程是个人才,就趁硕讬被杀,正红旗正乱这个机会,把范文程弄到镶黄旗去。

由地位低的旗调入地位高的旗,这叫抬旗,是个好事。

可是,这好事差一点就变成了坏事。

多尔衮那个亲弟弟,混球多铎那时在镶黄旗呢,那可是大爷!他看上范文程的老婆了,非要抢了去霸为己有。

在满清那里,爷就是奴才的主人,额真,想要你什么你就得拿出来,包括你自己的命也是爷的,要的话你也得给!

按理说,象范文程这么大的人物,多铎就得给他留面子。可多铎这色鬼当时就迷上范夫人了。

这也说的过去。那时满洲人刚从渔猎生活里混出来,就是再保养,他也得需要时间。

女真女人都饱经大自然恶劣天气的风霜,年轻的脸就像个红苹果。年纪稍大一点,红苹果立马变松树皮,到底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各位还是自己脑补。

要不多尔衮净娶外族的老婆呢,也不完全是为和亲。

开始是蒙古,征服一个部落,第一件事就是要人家给他送女人。后来朝鲜也跑不了。他唯一活着的女儿东莪就是朝鲜妃子生的。

后来,多尔衮连福临他娘,就是孝庄皇太后小博尔济吉特氏,也叫大玉儿,也划拉到自己房里了,还有豪格那福晋,后来也归他了。

有人说多尔衮没娶大玉儿,那是替大清脸上扑粉呢。你去查清使节与朝鲜官员的对话。再者,多尔衮敢称皇父摄政王,皇父什么意思?这个也能掩盖吗?

总之,满清不出漂亮女人。

第295章 一席长谈释疑虑 为邀大功坑同胞

满清出的,唯一一个漂亮女人,就是多尔衮的亲娘,大妃阿巴亥了。

好容易自家出个漂亮女人,当然就得属于大汗努尔哈赤了。

这努尔哈赤对阿巴亥可谓是宠爱有加,临死都舍不得放手,非要阿巴亥给他殉葬。

为这个,多尔衮和豪格、代善结了仇。父汗那么多女人,为啥就只让他娘殉葬?

他就觉得皇太极和代善是假传努尔哈赤的遗命,故意要弄死他娘,让他失去支持,无法迅速壮大起来。

其实这事本来跟豪格没关系,但豪格他爹皇太极是要阿巴亥殉葬的主谋。皇太极这么干,无非就是要压制多尔衮,为豪格将来继位打基础。

皇太极死了,多尔衮自然就把这愤怒转移到了豪格身上。

为此他一只耿耿于怀。代善是大哥,人也老实,他不好意思下手,但还是把他儿子硕讬给出卖了。后来,豪格也让他给弄死了,还抢了自己这个侄子的老婆去。

扯远了。但女真女子在满清刚刚兴盛的时候,确实很少有好看的,就是以后也没有多少。

从晚清格格、妃子们留下的照片里,也可以完全得到佐证。

汉人女子就不同了,特别是富贵人家的小姐,从小养尊处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个生的细皮嫩肉的,多铎见了范夫人眼馋,也就不奇怪了。

范文程眼看着媳妇让多铎给抢了去,实在给逼的没了办法,就只好去找多尔衮。

他哭丧着脸道,您老给奴才抬旗,按理说奴才该谢谢您才对,可我这抬旗抬的,老婆给抬没了!

多尔衮急问怎么回事?这时候他正用得着范文程给他出主意占中原呢,这是谁呀,这么大胆,连范章京的老婆都敢抢?老子宰了他!

后来一问,是他那活宝弟弟。宰了多铎他是绝对舍不得。他把多铎叫来训斥一顿,让他把范夫人好好送回去,又罚他一万两白银给范夫人压惊,再罚五个牛录,这事儿就这么完了。

多尔衮是觉得完了,处理的挺好,范文程可没觉得完了。

这事儿多铎没得手,还挨了罚,丢了人,他能算完吗?那可是爷啊,而且是大爷!

当奴才的范文程得罪了当主子的这位大爷豫亲王多铎,觉都不敢睡了,天天担心这位主子爷找他麻烦,忧虑成疾,道儿都走不了了,所以一直在汤泉养病,没跟着多尔衮进关。

多尔衮在永平损兵折将,退回山海关,急招范文程前来,范文程不敢不来。

他不但得来,而且得想法立大功,让自己的地位再高一步,成为满清立国的大功臣,才能不怕多铎报复。

这样,他在多尔衮那里有大用处,多尔衮离不开他,才能保护他,不让多铎欺负他。

这个大功,当然就是帮多尔衮打中原了。

多尔衮不打中原,要回去,那哪儿成?坚决不能让他再跑回辽东去,那他范文程说不准也就跟着完了。

想当初,皇太极征察哈尔,也是他出主意,征察哈尔不如打居庸关,抢汉人。

皇太极听从了,得了大好处,从那开始,才拿他当人才,重用他。

这一次,还得如法炮制,拿汉人的血来染自己的顶子。

他听了多尔衮失败的叙述之后,一笑道:“王爷,您怎么糊涂了呢?从这里到北京,不就永平那一座山吗?不就洋河那一条河吗?它能挡你几天?你过了这个地方,让宋献策再想办法挡你试试?能死他!

待洋河水退之后,咱先看住上游水源,然后再进兵。他要是还敢在山上待着,咱就把他包围在那里,不就完了?这多大点事儿啊,值得您退兵嘛!”

多尔衮听范文程如此一说,心情好了一些,接着就皱眉问道:“可是,李自成还有五十万大军呢,咱能打的过他?”

范文程道:“奴才上次在奏章里不跟您讲了吗?他那就是乌合之众,再有五十万也打不过咱们八旗铁骑!

何况,王爷您怎么又忘了呢?咱们派出去的那些武林高手,不在四下里联络那帮投了李自成的明军将领,让他们改投我们吗?

现在好多地方的总兵、提督,已经答应投我们了呀。

您仔细算一下,李自成除了他的五营亲军,还有多少兵,到底是咱们兵多,还是他兵多?

再说,他的亲军主力不是已经被您在山海关给灭了嘛,就剩下宋献策、李岩带的那两万人了。

除了这两万人算是能听他话,能打,剩下的,他还有什么呀?”

多尔衮不由点头,可不是,老子特么让宋献策给吓糊涂了!

他又问道:“可是,宋献策诡计多端,不亚于当年孔明,咱们对付得了?”

范文程又笑了道:“王爷您可别高估这老家伙,他没那么大本事。

他要有那本事,他怎么就没算明白王爷您在山海关,他跑密云去等您干嘛?

就算他有那本事,李自成不听他的他也白扯。

山海关,李自成败的惨不?进北京拷掠官员,他也不听宋献策的。打下的地方只破坏不发展,他也没听宋献策的。

宋献策再有本事,他碰上个昏君,有什么用?

王爷您不一样啊,您是明主,从善如流啊!再说,奴才范文程难道还不如一个宋献策吗?

就算他宋献策能耐比奴才打大,哪天您打进中原,把宋献策给弄来,您不又多一个谋士?

您还怕他本事大,叫奴才说,中原无明主,他本事越大您越高兴才对啊,他早晚是您的人啊!

到那时候,您伏龙凤雏都有了,别说黄河,就是长江,也不见得能挡住您!”

一席话说的多尔衮逐鹿中原的野心又重新燃烧起来。他当即决定,待洋河水退之后,全军向北京进发!

不过,范文程他是坚决不放他回沈阳了,离了他不成。

后来,多尔衮向北京进军,沿途官民畏惧杀掠,百姓大多都逃走了。

范文程扶病随征,草拟檄文曰:“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师律素严,必不汝害。”

这些檄文上署的,都是范文程的官阶姓氏。

其实,这范文程完全是瞪着眼睛说瞎话,狗能改得了吃屎吗?

鞑子糟蹋汉人还少了?哪次打进关内不都是一部汉人的血泪史?

还义兵,还师律素严,必不汝害,这屁放的,顶风臭出去八里地!

不过,这些檄文还是相当有效的,汉人自古好糊弄,好了伤疤忘了疼,民心很快安定下来。

可以说,范文程为多尔衮顺利占据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296章 治伤兵小钰施秒收 不听劝自成失京师

再说王烁他们。杀尽鞑子兵,看着遍地洪水,知道多尔衮一时半会儿是过不来了,总算松一口气。

王烁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山坡之上无法骑马,只能步下作战。激战大半天,又从山口一口气追鞑子兵到半山腰洪水岸边,这下累的着实不轻。

宋献策只动嘴不动手,当然累不着。此刻却是兴味盎然,指着正在退却的清军大队得意道:“我敢断言,五天之内,多尔衮过不了洋河!”

王烁坐在地上直咧嘴。心说还是耍嘴的舒服,下次自己再穿越,一定得找好地方,看准了,穿成个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