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26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26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烁当然还带着他五十人的卫队,李岩和宋献策各自只带几个常年跟随自己的亲随。

李岩因为有亲兵和红娘子的二十个女兵,人多一些。

宋献策只有一个书童和两个家人,家眷和亲属则早就藏在不知什么地方了,跟农军其他将领都是一样的习惯。

再就是太子朱慈烺,还有跟着他的那位翰林院侍读李淳之。

离开军营之后,还是走王烁来京时的路线,由三河奔沧州,到德州,然后沿黄河回西北。避开李自成的行军路线,免惹不必要的麻烦。

之所以要带上那个李淳之,是因为这人跟太子熟,这几日就靠他照顾抚慰太子,太子也听他的话。

李淳之已经知道王烁的身份,并信誓旦旦的表示忠于大明,愿冒死协助王烁救出太子。

既然他忠于大明,王烁又没说自己不是为大明效忠,大家目的一样,也就好办了。

李岩去找后营果毅将军吴汝义,告诉他,他们要去公干,不跟随大军行动,让他带领后营所有官兵,去真定和闯王汇合。

吴汝义是后营的带兵官,相当于常务领导。在后营没有战斗任务,只驻扎营地和训练的时候,就是由他主持工作,让他带军去真定也没什么不妥。

吴汝义什么也没说,痛快答应了。其实,他手里已经接到一份闯王的密旨,要他寻机抓捕李岩、宋献策和王烁。

王烁在永平重申军纪,要求军队善待百姓,并答应抚恤阵亡将士,这些做法都做到了他心里。

他心里明白王烁是好人,也为那些死去的弟兄家属,将来能得到王烁的抚恤,并不愿抓捕王烁。

他心中也十分尊重李岩和宋献策,权衡再三,还是放他们走。

他也不愿意背叛闯王,回真定就和李自成说他们偷偷跑了,估计李自成也不能把他如何,毕竟他把完整的后营给带回来了。

李岩和宋献策的亲军,加起来还有一千多人,却并没有跟随他们出征。

亲军的任务,就是在部队打仗的时候看护老营里的军队家属和资财,这是顺军老早就有的规矩。

由于李自成打到哪里,家属营就跟到哪里,家属营便日渐庞大。

这里面有军官士卒的妻儿老小,平日生活,所有一切都在家属营里,就像一个现在社会的难民营,老人孩子妇女俱全。

象李岩这样的重要将领,部属和自己的亲眷加起来,家属营是十分庞大的,他就有资格在闯王的老营里有独立的营寨和保卫这营寨的军队。

宋献策不带兵打仗,手下人少,就和李自成一个营寨,也没有几个亲兵。因此在北京维持秩序,封锁城门不让大军进城捣乱的时候,就只能向李岩借兵了。

此刻,他们的家属营都在北京,跟着李自成的老营行动,就没法带他们走了。

好在宋献策亲眷并不跟着他,红娘子一直跟着李岩行军打仗,家属营里没有直系亲属,估计李自成也不会拿他们如何,也就不必过于担心。

大家一起收拾好,向沧州方向出发。

这时候,王烁却猛然想起一件事事来,他这回是重义轻色,京城里还有个陈圆圆在等着他呢!

其实,在骆养性来了之后,他就想起陈圆圆来了,守着李岩和宋献策他不好意思说,怕这俩人为此心里骂他沉湎女色,不是好领导。

须知,他这可是从刘宗敏手里夺陈圆圆啊。

在那个时代,在李岩和宋献策这样的正人君子看来,在这个紧要关头,为个女人去北京冒险,绝对不是做大事的好人应该干的勾当。

收拾行装出发的时候,他表面上假装平静,心里早就急翻天了。

京师大乱,圆圆还不知怎么样了?这个还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子,能应付的了这混乱的局面吗?

直到大家收拾好,出了三河后军的大营,王烁才想出去北京的理由。

就说回去安排骆养性的情报系统,以便将来他回西北以后能够及时联系。

这种机密的事情,他当然不希望别人知道的太多,李岩和宋献策也不便于往深里追问。

他俩要是知道他去北京接陈圆圆,估计打死都不会让他去。

施大柱要分出半数卫队跟着他,王烁拒绝了。

现在这帮人,除了他的卫队,基本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红娘子的二十个女兵,打仗不敢指望,不捣乱找人保护就不错了。

这帮人里面有宋献策和李岩,还有那个倔太子,都是重要人物,五十个人能不能把他们看好还难说呢。

他告诉大家,他只是进趟城,布置好联系方法立刻就赶回来,不会有任何危险,让大家放心。

李岩和宋献策也觉得,三河离北京就两步路,再说王烁现在穿的是顺军大将盔甲,顺军没人敢找他麻烦。

京师也没有多少正规顺军了,王烁又武艺高强,还有骆养性在,应该不会有危险,就答应让他自己去。

王烁又多牵了两匹马,和众人约定,在南面的小城香河汇合,就急匆匆的走了。

第299章 蝴蝶翅膀已煽动 无奈英雄是多情

王烁和李岩、宋献策在永平阻击住多尔衮,李岩和宋献策跟他回西北,他实际上已经在改变历史,至于能不能挽狂澜于即倒,现在还是未知数。

但他在西北的部队已经开始装备近代火枪,这是一个绝对的优势。

有了李岩和宋献策这两个大战略家,以后怎么办估计就不用他发愁了。

要知道,他的部队虽然武器上比满清稍微先进了一点,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乱世待这么久,王烁的见识和战略思想已经和现代做屌丝股民时有了天壤之别。

他完全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战略出发点和好的政治手段辅助,如李自成一般,优势迅速转化为劣势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即便你拥有先进一些的装备,也不见得管用。

就象李自成,大军百万,民心归顺,因为没有执行一套完整的好政策,战略上不巩固后方就盲目的去进攻北京,短短一年,优势急剧转化为劣势,面临着失败。

近代的朝鲜战争,武装到牙齿的老美比起小米加步枪的新中国,武器不知要先进多少倍,最终的结局,恐怕除了伟人,没有任何人可以相信和接受。

李岩不会被李自成杀掉,宋献策不会最终无奈投降多尔衮,而是都跟他在一起,为一个新的中华而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这时候,蝴蝶的翅膀,算是真正开始煽动起来了。

想到这些,王烁的心里是激动的。但什么事不到最后时刻,都有再发生意外的可能。

他之所以把卫队的所有人都留下来,一个人去北京,就是怕再发生什么意外。

临走,他把卫队的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告诉他们,李公子和宋军师,比任何人的性命都重要!

在他回来之前,这两个人一定要保护好,一个寒毛都不能丢!特别是不能改变行军路线,不能让他们去见李自成,必要时就是采取强制手段,也要等他回来!

不是为陈圆圆,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李岩和宋献策,但他和吴三桂一样,就是舍不得,这不是他自己可以说了算的。看来,他还真算不上英雄。

想起吴梅村老先生那首“圆圆曲”里“无奈英雄是多情”这句,他也只有苦笑了。

王烁挂记陈圆圆,打马急赶,当晚亥时未过就赶到北京东城下。

城外静悄悄的,只巨大的城郭在暗夜里愈发显得黑暗,一直向四周的黑暗中延伸,直至和这黑暗融为一体。

东边的广渠门城门口仍旧有顺军把守。王烁走至近前,不待那守门的士卒询问自己,便主动开口问道:“城内还有谁未走,你们是谁的手下,为何还在守城,不跟随大军撤离?”

那负责的哨总见他穿着顺军大将服饰,忙过来施礼道:“禀将军,我等是亲军营刘友将军部下。刘友将军令我等守在这里,有事立刻回报。等刘将军出城时便派人来告知我等,现在还未得到撤离命令。”

刘友是刘宗敏的亲军队长,还和他打过架,这个王烁是知道的。只要刘宗敏没走,陈圆圆就应该还在。

他大声问道:“我乃后营左果毅将军王夔光,进城找权将军。权将军可曾出城,伤势如何了?”

果毅将军可是比这哨总的上司刘友的官大了许多,至于后营有没有这位果毅将军,哨总也搞不清楚。既然对方要找刘宗敏,估计是自己人差不了。

哨总答道:“权将军已经清醒,伤无大碍,只是不能骑马。我们过来的时候,权将军的车已经出了将军府,此刻怕是快到永定门了。”

坏了,陈圆圆肯定是跟刘宗敏在一起,如果刘宗敏带着他的三千亲军,自己要把陈圆圆抢出来就难了!

他问那哨总道:“将军还有多少人马,一路可安全?”

哨总答道:“我们回来了不到五百人,就这么点人了。城里城外都是咱们自己的人,还没发现敌人,应该安全。”

王烁大声骂道:“放屁!五百人如何保证大将军安全?待俺前去保卫大将军。”

说罢催马进城,向着永定门方向疾驰而去。

只有五百人,不算多。只要他能发现陈圆圆,抽冷子偷袭,抢了陈圆圆就跑,应该可以办到。

至于那两个丫鬟秀红和红秀,他实在是无能为力,只有对不起她们了。

他打马飞驰,刚跑到棋盘街头上,就远远望见从北边过来大队人马,他急忙下马,找个街角黑影躲避进去。

紫禁城方向的大火,照亮了四周很大的区域,那队人马从前门那里过来,正好在火光里,他可以看的十分清楚。

几百骑军,排成两列纵队,从宣武门那边,沿着城墙走至前门,然后就拐向了前门大街。

一员大将,手提大刀走在前面,正是大将刘友。

队伍中间,是一辆带蓬的马车,里面坐着一人,身材魁梧,应该是刘宗敏,四周是骑兵护卫。

再没有其他车辆,也没有随行的女子。

圆圆呢?王烁不由大急。

难到,刘宗敏先把圆圆送走了?也许,圆圆她们在后面?

可后面显然已经没有其他人了,除却这一队人马,四周静悄悄的,只是一地狼藉。

是向前寻找还是向后去将军府看看?王烁犹豫一下,还是决定先去将军府,找不到再向前搜寻。

他悄悄牵马退回来,到崇文门那里,那里已经没有士卒把守。

他打马进崇文门,沿着观世音胡同,一路向西去了。

历史上,吴三桂是重新找到了陈圆圆的,说明圆圆应该没有先刘宗敏出城。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刘宗敏已经抛弃了她,把她扔在将军府了。

刘宗敏的将军府前,排了十几辆马车,装满了东西,黑乎乎的也看不清到底装的什么。

看到有两辆蓬车,王烁放下心来。这篷车应该是给妇女坐的,说明陈圆圆还没走。

一队顺军有二三十人,已经守在马车周围,一个部总站在门口台阶上,大声用西北话向门里喊道:“行了么,做甚还不出来?”

门里一人应道:“快了,快了,哎呀,这女人就是麻烦。”正是府中管家的声音。

圆圆果真还在府中,王烁不由大喜。

第300章 府中才见心中人 危险接踵跟随来

王烁躲在暗影里,听那部总不耐烦对管家道:“再墨迹天都亮咧!”

王烁从暗影中出来,快步走到那部总跟前,出声问道:“夫人还没出来?”

王烁也说西北口音,那部总没有起疑,顺口答道:“可不是,都墨迹一黑夜了。”

王烁道:“我去看看。”说罢上台阶进府门。”

部总听的声音陌生,这才反应过来,问道:“你是谁呀?”

待看清对方穿的是大将服色,吃了一惊,没敢再往下问。

王烁回身答道:“后营左果毅将军,奉大将军之命,前来保护家眷撤离。”

王烁一口西北口音,显然就是跟着李自成起义的农军首领的形象。他又穿的大将铠甲,那部总就是心里怀疑他为何孤身前来,也不敢多问。

再说这仗打败了,死那么多人,连大将军的亲军都没剩几个了,一个果毅将军变成光杆也不算新鲜。

当下部总陪笑道:“那,那就麻烦将军咧。”

王烁点头道:“把蓬车留下,带上辎重,在前面开道。我接出夫人,立刻就去撵你们。”他当头当惯了,说话就有一种不容别人不从的气势。

部总陪笑道:“遵命!”就去招呼士卒赶车先行。

马车轱辘转动的声音陆续传来,王烁转身进将军府。

这下还真省事,他可以直接接上陈圆圆和两个丫头,一路出城,奔香河了。

陈圆圆和两个丫头已经到了前厅,她想尽一切办法拖着不走,就是心里记着王烁答应一定会来接她的话。

刚才,等不到王烁,她实际上已经绝望了。

记得在苏州的时候,董小婉曾经对她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相信的,就是男人。他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追腥逐臭,在利益和女人面前,他们永远不会选择女人。

吴三桂如果真的舍不得她,他不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