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58部分

大唐天子-第58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又明白甚了?”武则天有些讶异,冲张说问道。

“默啜之所以要争取时间,是因为他来春要挥师北上,攻击九姓铁勒和回纥。”张说一语点出默啜的用意。

“挥师北上?”

“攻击九姓铁勒?”

“攻击回纥?”

“那不就是恢复**了么?”

张说的话一落点,群臣就是一阵惊呼声,个个一脸的震惊。

经过骨咄禄的南征北战,突厥恢复得差不多了,漠北的九姓铁勒和回纥还未被征服。只要这两部被突厥征服的话,突厥就真正的恢复了。

“默啜想要复国?他想明年复国?”武则天猛的站起,眼中精光闪闪,一脸的难以置信。

历史上,默啜就是在明年复国。而武则天没有洞悉到万岁通天二年,默啜对唐朝北方大举进攻的用意,错失了扑灭默啜复国的良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使得后突厥汗国威胁北方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你终于明白了,应该不会错失这良机了。”李隆基微微点头,大为欣慰。

只要武则天明白了默啜的用意,就不会让默啜得逞,就不会再留一个巨大的祸害。

“这就说得通了。”狄仁杰恍然,重重点头。

“是呀,一切都能说得通了。”王孝杰也明白了。

“呼。”武则天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剖析道:“默啜在北方大加屠戮,就是要把北方化为废墟,让朝廷在短时间内难以调集大军,对他进行征剿,他就可以挥师北上,征服九姓铁勒和回纥,好算计!”

默啜这一手虽然狠,却不能不说是很好的算计。

以唐朝强大的恢复能力,即使突厥把整个北方全部化为废墟,唐朝也能很快恢复过来。不过,这需要时间,若是破坏得很严重的话,唐朝要重建北方,也需要三五年时间。

默啜是需要时间,却也不需要三五年时间,能有一年半载就够了。

有了这一年半载的时间,他就可以从容挥师北上,征服九姓铁勒和回纥,重建**帝国,到那时,他就再也不用害怕唐朝了。即使唐朝调动数十万大军北上,他也可以与唐朝周旋了。

北方要是被破坏得严重的话,唐朝即使要调集大军进攻突厥,这粮草得重新从内地调拨,各种设施的重建,都需要时间,一年半载未必能完成。

“默啜,朕不会让你得逞的!”紧接着,武则天就是眼神凌厉,杀气腾腾:“血债必要血偿!你如今大加杀戮我边关百姓,他日朕必屠你突厥部众!”

“血债血偿!”众人齐声吼道,眼中杀气腾腾。

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也是怒吼。

“幸得三郎一语解惑,不然朕还被蒙在鼓里。”武则天赞赏的打量李隆基,脸上泛着笑容,很是欣慰。

原本只是让李隆基旁听,开开眼界就是了,没想到李隆基竟然有如此抢眼的表现,她这个奶奶特别欢喜。

“楚王见机极快,臣佩服。”狄仁杰抚着额头,好一通感慨,道:“军报臣也看了,却是没有发现这两份军报的异常,惭愧!惭愧!“

“是呀。”王孝杰大声附和一句,赞道:“楚王能从这极细微的异常处洞明原委,精明过人,心思细密,了得!了得!”

“恭喜陛下,有此贤孙!”群臣向武则天道贺。

“呵呵。”武则天发出一阵畅笑声,眼睛一眯一眯的。

“呵呵!”李旦也是欢喜不已,脸上尽是笑容。

他也没有想到,李隆基竟有如此抢眼的表现,给他大大的露了一回脸。

“张柬之,国老一再赞你善谋善断,朕还未深信,今日朕信了。你就与国老一道处置政务吧。”笑过之后,武则天冲张柬之道。

张柬之的年岁比起狄仁杰还要大些,却是不被重用。狄仁杰再三向武则天举荐他,武则天都不太想用他。直到后来很多大臣共同举荐,武则天这才不得不重用他。一用之后,发现此人真的是善谋善断,比起狄仁杰一点也不差,这才放心的用他。

如今,张柬之因为率先明白李隆基的意思,而得到武则天赏识,一步登天,与狄仁杰共同处置政务了。

“谢陛下。”张柬之大喜,忙谢恩。

“张柬之啥都好,才华没说的,就是有妇人之仁,留下武三思这个祸根。”李隆基瞄了一眼张柬之,再看看武三思,暗道:“最终张柬之也给武三思玩死了。”

“张说,不错,不错,不愧是策论天下第一!”武则天笑呵呵的冲张说赞道。

张说策论天下第一,本就得武则天赏识,今儿更是展现了他非凡的一面,更得武则天赞赏,武则天有意升赏他。

“陛下,边关军情紧急,还是先说说如何应对突厥入侵吧。”武三思因张说不为他作证一事而记恨在心,忙岔开话题。

“嗯。”武则天赞赏的瞄了张说一眼,心想这升赏之事,以后有的是机会,先把突厥这事处理好了再说。

“张说的才情真是不凡,不愧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李隆基对张说特别欣赏。

“三郎,来,坐过来。”武则天冲李隆基一招手。

武则天要李隆基坐过来,就是要他参与军机。要是在这事儿之前,此举必然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没人反对,狄仁杰他们更是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之事。

“陛下,我还是坐这儿吧。”李隆基却是坐着没动。

“过来。”武则天脸一沉,轻斥道:“少给祖母装。”

对这个孙子,武则天是很清楚的,没少在她面前装。

“那好吧。”李隆基一副不情愿的样儿,站起身,快步过来。

走到武三思身边,停了下来,问道:“陛下,我坐哪儿呢?”

“你……”还没给李隆基安排座位,武则天就要给他找个位置。

“陛下,这里挺好,是吧?那好吧,我就坐这里了。”李隆基抢着道,一推武三思,道:“让让。”

“我为甚让你?”武三思当然不会让的,一掀眉头,就要发作。

然而,李隆基已经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矮几一放,一屁股坐下来,大屁股还在武三思身上蹭了蹭,一副武三思是多余的样儿。

“你……”和李隆基坐在一起,武三思没那肚量,说不定会被李隆基气死,如同装了弹簧似的跳起来,走到一边去了。

他一走,武承嗣也坐不住了,只得离开。

就这样,李隆基又来了个雀占鸠巢,把武三思的位置给霸占了。

第八章李隆基献计

第八章李隆基献计

“呃。”武则天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翻翻白眼,有些无力的看着李隆基。

这小子,真是太会来事儿了,武则天就是想和他亲近点,他就来了这么一出,竟然把武三思的位置给霸占了。

武则天脸一沉,就要喝斥,只听李隆基道:“陛下,赶紧说说如何应对突厥吧。边关军情紧急,每多担误一刻,就多死不少人呢。”

这话听着和武三思刚才的话有些相似。

群臣拿眼把武三思瞄瞄,再看看李隆基,似有所悟,原来李隆基是给张说打抱不平。

张说对李隆基投来感激的目光,冲李隆基笑笑。

谁都看得出来,武则天适才有升赏张说的意思,却给武三思所阻。李隆基现在为张说出气,张说能不感激李隆基?

“小样的。张说是我的大臣,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我自然是要罩着他。”李隆基在心里暗道:“再说了,如此收买人心的良机,我怎能错失?”

“你找个座次坐吧。”武则天算是明白李隆基的用意了,对于被武三思所阻一事有些后悔,瞪了武三思一眼,要他自己找位置坐。

这等于承认了李隆基霸占武三思座位一事,武三思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却是无可奈何,只得自己找个末座坐下来。

武承嗣也只能坐末座了,二人真是晦气。

“既然已明默啜的图谋,那就好办了。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应对?”武则天原本拧着的眉头散开了。

正如她所说,只要明白了默啜的图谋,要应付就好办多了,她也不那么担心了。

“陛下,当调集大军征剿,一定要打掉突厥的嚣张气焰。”武三思出了丑,很是不爽,忙抢过话头,想要拔个头彩。

“是呀,陛下。”武三思脸上无光,武承嗣也觉得脸上不光采,忙附和。

“嗤。”二人的话刚落音,李隆基就是失笑出声,冷笑道:“这等屁话谁不会说?调集大军多少?粮草多少?如何出兵?如何号令?把突厥打到哪种地步,你知晓么?”

武三思的话听着有理,着实是屁话,等于没有说,大而空。被李隆基一抢白,顿时怒气上涌,冲李隆基喝道:“你有计较?有本事,你说出个好计较。”

“这事何须我来说,有王大帅在这里,听听王大帅的高见,不是更好么?”李隆基裂裂嘴角,冷笑道。

“是呀。”武三思本想反唇相讥,却见武则天重重点头,率先赞同。

“嗯。”狄仁杰他们深表赞同。

王孝杰是硕果仅存的老将、名将,德高望重,有关打仗的事儿不问他,你说什么看法?

武三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他虽然很想抢白李隆基,却是不得不承认,李隆基说得在理,非常在理。

“王孝杰,如何应对突厥,你可有良谋?”武则天冲王孝杰问道。

众人的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王孝杰,静等他说话。

“陛下,臣以为此战干系甚大,绝不能让默啜得逞,应当出兵二十万,迎头痛击。”王孝杰不愧是名将,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一仗,一是要打掉默啜的狂妄野心,二是要拿下黑沙城,三是要重创突厥,最好是全歼突厥的主力。”

这就是名将,一开口就有实际的东西,比起武三思那大而空的屁话具体得太多了。

默啜一心想要复国,打掉他的野心是必然之事。

黑沙城是突厥的“南牙”所在,其实是默啜的实际都城所在,唐朝一直想要收复,一直没有成功,若是拿下黑沙城的话,这对突厥的打击相当沉重。

能全歼突厥的主力当然最好,若是不能的话,就得重创突厥,使其在短时间内不能入侵。

这三点完全切合实际,完全能够实现。

“好!”武则天大为赞赏,一脸的欣慰,道:“王孝杰不愧是名将之才,一转瞬间,已是良谋在胸。”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说出如此具体的目标,出兵数目,的确难得,王孝杰当得这番赞誉。

“陛下,臣以为当派人深入漠北,与九姓铁勒和回纥联合,南北夹击。”狄仁杰出一策。

“好!就这么办。”若是能联合九姓铁勒和回纥,要这两部族从北方进攻突厥,唐军从南进攻,那就是南北夹击,突厥必败无疑,武则天大为赞成。

“臣赞成。”群臣没人有异议,齐声附和。

“你们都没异议,是吧?那朕就下旨了。”武则天扫视群臣,见群臣没有人异议,这事儿基本上是定了。

“陛下,不可。”然而,李隆基却是出声阻止。

“嗯。”众人大为惊讶,目光齐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三郎,为何不可?”武则天最是惊讶了。

这么多人都没有异议,就他有异议,她能不惊讶?

武则天这话正是众人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瞄着李隆基。

“三郎,休得胡说。”李旦更是脸一沉,轻声喝斥。

这是军国大事,虽然李隆基适才有抢眼表现,可是李旦也不会相信他能有比王孝杰更加高明的主意。

要知道,王孝杰驰骋沙场时,还没有李旦呢,李隆基能有他高明么?

“陛下,若是只是击退并重创突厥的话,王大帅的谋划自无不可。若是要彻底解决突厥的话,王大帅的谋划就不行了。”李隆基却是如同没有听见李旦的提醒似的,侃侃而言。

“彻底解决突厥?”武则天好看的小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一脸的震惊,打量着李隆基,很是难以相信,这话是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的。

不仅武则天震惊无已,就是狄仁杰和王孝杰他们也是震惊。

彻底解决突厥,武则天不是没有想过,而是做不到。要是能做到的话,武则天还不把突厥给灭了,哪会留下这么大的祸害。

李隆基只有十三岁,就有如此雄心壮志,这的确是太惊人了。

“三郎,休要说大话。”紧接着,武则天就是轻斥,道:“要彻底解决突厥,谈何容易。”

“是呀。”群臣齐声赞同。

突厥反叛十几年了,要是能彻底解决的话,还会任由突厥嚣张?

“陛下,要是在以往的话,要彻底解决突厥,是不太可能。如今嘛,却是天赐良机。”李隆基剖析,道:“默啜要想把北方化为废墟,必是倾巢出动,他的大军必是在漠南。若是朝廷大军北上的话,就能拖住他,只有找到战机,全力一击,就能彻底解决突厥。”

“楚王,你所说,老夫也想过。只是,这至少需要四十万大军呀,朝廷没这么多军队。”王孝杰双手一摊,一脸的懊恼。

唐朝全盛时期,也才五十三万多军队,出动四十万大军,这也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