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307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307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的人物,反而是一位心思缜密、十分精明的人物。

    十几年来,大汉朝廷上层的权力中枢,一直处于种‘主幼臣强’的状态。一代强横、霸道的帝王,孝武皇帝的眼光就是毒辣!由于当初的皇位继承人、后来的孝昭皇帝刘弗陵还处于稚龄,为了避免出现‘子幼母壮’、后宫干政的局面,孝武皇帝极其狠辣的赐死了,孝昭皇帝的生母钩弋夫人;选择了在其死后,以霍光为主的臣属辅政这条路。

    而自孝昭皇帝即位以后,一直采取低调、雌伏状态的张安世,在孝昭皇帝驾薨的当口儿,却一改往日的低调,以一种极其强势的姿态出现。他十分强硬的率羽林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配合霍光等重臣,把昌邑王刘贺强行拉下皇帝宝座,驱逐出京城长安,后来又参与拥立刘病已上位的决策;不声不响地成为了,隐藏在霍光背后的第二号人物。

    霍光死后,他又积极向皇帝靠拢,保住了手里的军权。

    由此可见:张安世的审时度势、控制机会的能力极强,并且在关键的时刻,还极其擅于决断!同时,张安世还十分的善于自保。试想如果他出头得过早,很可能就也要步上官粲、桑弘羊等人的后尘、成为霍光窥视绝对权力的垫脚石!

    像张安世这样一位,秉性上与其粗豪的外貌十分迥异,狡黠如狐、出手如虎的老辣人物,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刘病已诏书中的含义,也完全的洞悉了,刘病已和陈汤这两位年轻人,所欲实施的谋划的意图。

    所谓眼见为实。如果陈汤只是想要获取,更加优裕的生存条件,利用仕途上的发展,来进入上流社会阶层,张安世就是看在陛下的旨意上,也会对陈汤有所帮助。但涉及到陈汤,想要图谋甚大的成就,一番不俗的作为,人老成精的张安世,就不得不谨而慎之的,对陈汤进行一番考察了!就是出于自保的考虑,张安世也会尽可能的小心从事。

    因而,在陈汤前来报备以后,张安世仿佛出现疏漏似的,并没有马上安排陈汤的具体职司,让陈汤立刻融入御林军中去,而是把陈汤留下来要考校一番。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张安世有想进一步,了解一下陈汤的能力、看看陈汤是否是堪当大任的因素在里面。

    陈汤陪他笑了两声,才接着说到:“兵者、国之重器也!圣上委抢晚辈,编练出一支军中的精锐,晚辈不敢辞!然之前晚辈由于面见圣上时,心情过于亢奋了些,而在言语上有所疏漏,并未曾向圣上言说。今日参见张将军,晚辈想一并禀明张将军,以备练军之用……。”

    有些事,彼此双方已经心知肚明,现在陈汤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向张安世剖析,练军的目的了。因而,陈汤也就毫不迟疑的,直截了当切入了正题。陈汤如果说得过多,涉及到某些朝廷中枢的内幕。反而要显现出,刚刚升任校尉的陈汤,太有些自不量力了!

    “不然、不然!……”老脸上兴奋笑容,余韵未消的张安世,连连的摇着苍首说到:“我大汉向来不缺少,以江山社稷为己任的,忠义双全之人。缺少的则是如开国之韩信、孝武皇帝时之骠骑将军,一样的具有着超常军略天赋、又心性坚毅果敢之人。可惜呀!天不假年,骠骑将军英年早逝,至今令人不免扼腕叹息!否则,安能让‘胡人’仍然嚣张至今?“

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人为本() 
“不过,现在把你小子,比作骠骑大将军,还为时过早。你小子如果以后,还能如此的“持之以恒”,成为我大汉如骠骑大将军,一样的守护神,并非妄想!你小子放心!此后老夫绝对会尽其所能的,对你加以襄助,也绝不会,令你的才华有所埋没!在圣上面前,以后老夫也会,对你适当的加以举荐。不过,你小子稍有所成就之后,可不要像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呀!那可就白白的辜负了,老夫对你看重、甚至也辜负了,圣上对你的无限信任哪!”

    兴奋之余、老怀甚慰的张安世,不仅在言语上,显得十分亲切的,表达出了自己,对陈汤能力的肯定和殷殷期盼,同时也以一位过来人、父辈的身份,对陈汤进行着谆谆的告诫。

    “张将军放心!陈汤以往既无如赵括一样深厚的家世,又无人前张扬、‘’哗众取宠‘’的喜好。仅仅是因为考上了举子,得到了面见当今圣上的机会、以及对我大汉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该发誓许愿的时候,就要发誓许愿!陈汤“一本正经”、“信誓旦旦”的,双目直视张安世到:”陈汤此后亦会,多向张将军恭请教益、竭尽心力的为大汉尽忠,决不会辜负了张将军、乃至当今圣上,对晚辈的信任和重托!”

    “呵、呵!好、好、好……!”连说了几个‘好’字的张安世,话锋一转,神色也庄重了许多,旧话重提到:“陈校尉何不尽言?让老夫也可以对陈校尉的才干,多有一些了解?”

    张安世半带着相激的话语,也显现出了“老谋深算”的他,并不是轻易,就可以用“花言巧语”,所能够打动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刘病已对陈汤的肯定,则大部分是出于感性上的认可。而陈汤如果是想要完全的,得到张安世的肯定,还必须要以实际的能力上,加以认证、从纯理性的角度得到认可。本就是行伍出身、军略极其精通的张安世,如果对陈汤,加以完全的肯定,那也就等同于,陈汤是真有两把刷子的、也同时会让刘病已对陈汤的肯定,从感性转变到理性上。这样一来,陈汤也就会更近一步的,得到陛下的信任、也会被赋予更多的权利。

    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的陈汤,心里也明白刘病已,就如一位急需要,拥有人为其卖命的主人,而张安世则就像是,刘病已这位主人,所委任的遴选仆人的主考官一样。最后刘病已这个主人,能否接受并加以任用陈汤这个仆人,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张安世这个老辣的主考官。

    明白这个道理的陈汤,认真的整理了一下思绪,才慎重的说到:“任何事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亦需要长期的磨合、训练才能适应并运用娴熟。张将军统帅军旅多年,自然明白,最为重要的,还是作为我大汉国之重器的军旅本身、即军卒本身所具有的诸般能力和条件。……”

    “简单来说:我大汉的军卒,不仅要有为江山社稷‘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胸襟,而且还要有,能够发挥出军械最大效用的体力和技巧。故而,军卒自身能力的提高,仍然乃是重中之重!正如陛下所言:以人为本,方为至理呀!“

    因为说得有些绕口,陈汤话语顿了顿,尽可能的让张安世回味一下、听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之后,陈汤才又进一步的接着说到:

    ”晚辈就是基于此点,才向圣上自请,先为圣上编练出一支,个个如军中猛虎的军中精锐。当然,先期的编练,也只能是遴选出来几百人而已。待这几百人有所成就后,那这几百人,也就可以成为大汉军旅的种子,会在军中遍地开花结果。那时,就不愁我大汉军旅,可以达到纵横天下、无往而不胜的境界了!……”

    “陈校尉今日可真是让老夫惊奇无比了!好一个以人为本!老夫、甚至圣上,还是都把陈校尉看得太过简单了!……”听到此的张安世,不禁又脱口感叹着;并且还以一种复杂的、意味深长的目光凝视着陈汤。

    万事难以求全,做任何事都可能是利弊参半?听到张安世再一次不吝言辞的赞许、以及从凝视着自己的,“老谋深算”的张安世眼中,留露出来的,某种莫名的含义中有所警觉,陈汤内心里,不仅没有了初战告捷的兴奋、反而心里一凛的感到了一丝的不妥?

    这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明白人不需要过多的言语点拨。张安世是看在圣上的面子上,对自己予以提醒、还是张安世在内心里,对自己已经产生了疑虑?只有天知道!内心里产生了少许纠结的陈汤,不禁暗想着,也为自己近期的际遇巧合,而感到了一丝不安。同时,也不免在暗自的告诫着自己:

    在仕途和权力面前,情感和理智,向来都是一对儿,相互对立的矛盾。在权谋的漩涡中,任何不经意间,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会掀起滔天的波澜!投身其中、“如履薄冰”已属必然。最为关键之处,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字!无论张安世、乃至刘病已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自己以后,都要尽可能的,适当控制好自身的言语、作为。

    张安世目光中,隐含的难明意味,瞬间不免让陈汤自我感觉,今天在张安世面前,显现出来的,自己个人能力方面有些过了!最为关键之处则是在于:自己所言的‘以人为本’上!

    人与人之间的权谋博弈,本就是身处于上位者,所必须要注重的,最为重要的一项。而陈汤之前,还曾经言到‘他所编练的军中精锐,会在大汉军旅中,开花结果’。这样,难免就会让、特别是让一生都沉浮于诡诈宦海之中的,张安世产生‘所谋非浅’的疑虑。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张安世,习惯成自然的,也会对拟要托付重任的人,其内心深处,进行着不由自主的窥视!

第三百九十三章 笑傲群胡() 
自己同这些宦海的‘老油条’相比,还是有些毛躁啊!

    “张将军有些太看得起晚辈了!晚辈也仅仅是在想:要不负自身所长,为大汉的江山社稷,尽到自身的一份心力而已。陈汤年少家贫,‘孑然一身’,‘穷困潦倒’的来到长安后,无意间得到了陛下的垂青。”

    暗自感叹着的陈汤,现在也只能是,尽量的加以补救:“晚辈既是在感念陛下的隆恩,也因为面对的是,张将军这样对晚辈,关怀备至的父执之辈,故而才毫无保留的,道出了心中的所思所想。其中也难免,因晚辈的浅薄,而有所疏漏,也望张将军,予以多多教诲;晚辈定当诚心受教的,以张将军的高风亮节,作为此后立身处世的楷模。”

    “好、好!”含笑不住的点着苍首的张安世,望着陈汤的目光仿佛是在说:”您小子还算知趣儿!也不枉老夫对你,寄予厚望的一片苦心。“

    陈汤内心里的暗自分析,张安世此刻的思法,应该是:”小家雀儿安能斗过老苍鹰?你小子暂时还逃不出老夫等的掌控之内!”

    张安世不住的点着头,几乎是经过了对陈汤,一番十分严格的考察,此时才进入了正式的具体实施话题。“老夫安能不明白陈校尉的心意?何况,昨日圣上已经下旨予老夫。陈校尉之前所言,老夫认为十分的妥帖。然世事也确非‘一蹴而就’的!想来陈校尉对圣上,所委练军之事,心中已有定计。陈校尉就一并的说予老夫,老夫也好予尔以适当的安排。”

    想到之前自己坦露的心胸,有些过于张扬,陈汤斟酌了一下词句,才缓缓的正容说到:“晚辈之前确实经过了一番的筹思。然晚辈毕竟是涉世尚浅,其中如有不当之处,亦望张将军适时的加以指正,以免晚辈因浅薄而出现不虞……。”

    考虑再三的陈汤,虽然在言语上,已经在尽量的控制着自己;但由于想要圆满的完成重任,有些安排,还是必须要坚持的,因而首先要尽可能的,给张安世打着‘预防针’。

    在张安世含笑的,颌首示意下,陈汤才接着继续的说到:“按晚辈的估测:圣上虽然没有给晚辈,限定出时日。但以晚辈想来:圣上也是希望,能够尽早的练成此军,以便偶遇变故时,可堪一用。故而,晚辈在编练此军时,就要尽可能的,摒弃一切的掣肘,而独立的、倾尽心力的投入到其中去。张将军以为晚辈说得可对?”

    吸取了之前教训的陈汤,并没有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而是在想办法,用话‘套牢’老谋深算的张安世。

    “呵、呵!”不由自主的,笑了两声的张安世,用颇为玩味的表情,望着陈汤调侃到:“你小子是在拿话挤兑老夫吧?好!陈校尉还是接着说吧!呵、呵!可能的情况下,只要老夫能做得到,老夫自然无不应允的!”

    陈汤再一次被张安世窥破心思,不免脸上一阵发热,有些讪然的答道:“晚辈不敢!实是晚辈已经感到了压力重重,故而才不得不,恳请张将军多加以看故。……”

    嘴上这样说着的陈汤,心里也不免腹诽:你还不是在不遗余力的,帮衬着皇帝陛下?让我出力,你还想啥都不管?妄想吧你!

    “按晚辈的思虑,具体的安排当如是行之:

    其一、当由张将军亲自主持,从羽林(御林军的简称)的预备人等中,遴选出千余人,并配属相应的战马,交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