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669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69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与他的未来相比似乎并不算什么,给他送来李二诏书以及任命书人许敬宗说的很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太子殿下给他求来的。

    对于他来说能和太子攀上关系,李大亮又算的了什么,左右不过就是个举荐而已,大不了以后找机会还了这个人情也就是了。

    “义府在想什么呢?可是高兴的毁了?”许敬宗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家伙,不得不为他的好运气感叹万分。

    “许大人说笑了,义府只是自感才学疏浅怕是不能完成殿下交办的任务。”李义府眼珠一转,谎言张口就来。

    在他看来,许敬宗既然能够替李承乾送这种东西,足见其人深得太子信任,在他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恭敬也是该当。

    “义府,你现在贵为巡查使,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小吏了,外人面前万万不可妄自菲薄才好。”许敬宗老狐狸一样的觉色,察言观色之下隐隐猜出李义府想的是什么,立刻摆出一副前辈的架子。

    “是,晚辈受教了。”李义府受了封之后官职已经并不比被贬官的许敬宗差,可是为了表现亲近之意又不能不客气一些,想了半天只有从年龄入手。

    并不怎么熟悉上层官场的李义府错将许敬宗当成太子亲信。

    而许敬宗则是认为李义府是深受太子赏识,也乐得与他攀关系,两个唐初的奸佞之辈完全就是一拍即合,没用多长时间便已经成了莫逆之交。

    “延族(许敬宗的字)兄,您和太子关系亲近,不知能否指点小弟一二,这巡察之职到底要如何巡,如何察?”仅仅不到一刻钟,李义府与许敬宗两人已经兄弟相称,同时秘密的开始苟合。

    “刚刚贤弟的一番表述,为兄可以肯定,殿下这是要与世家全面开战的前兆,吾等要做的就是当好马前之卒。”许敬宗压低了声音小心的说道。

    这老家伙先是跟着李二,被贬官之后又改投到李承乾的门下,虽然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却对李家父子心中的‘梗’十分熟悉,拿来指点一下李义府自然不在话下。

    “延族吾兄,难道外面的传言都是真的?殿下真的是想要灭了……”李义府警惕的看了一下四周,用手比了一个五,又比了一个七,最后做了个杀头的手势。

    “此事不可轻言。”许敬宗摇摇头,对李义府说的事情不置可否,隔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切按殿下的授意去办便好,后续的事情自然有殿下来处理。”

    李义府也知道事关重大,当下不再问下去,只是向许敬宗请求道:“义府受教,不过……延族吾兄可否在进宫之后帮小弟问上一问,否则小弟是真不知道从何处手。”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明日贤弟听为兄的消息便好。”许敬宗答应的好不犹豫。

    就目前来讲他还是一个监工的身份,平时想见李承乾也有些费力,眼下借着帮李义府递送消息的名义插手进这件事情里,在他看来正是一个机会。

    ……

    长话短说,是日下午,东宫丽正殿李承乾书房。

    “延族啊,事情办的怎么样?那李义府可曾接了差事?”李承乾享受着下午茶的时光,顺便接见了前来复命的许敬宗。

    “回殿下,李巡察很感激殿下的赏识。”许敬宗半个屁股放在椅子上,小心的回答着李承乾的问题。

    眼前这位小爷眼下可是掌握着他的未来,容不得他不小心。

    有人说许敬宗又不是傻了,明明李二还在位为啥会去捧李承乾的臭脚,想要往上爬回去找李二不就好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李承乾并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瘸子,此时的小李不管是势力还是权力都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他可以比的。可以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老李百年之后,小李百分百可以坐上那张椅子。

    所以许敬宗改投小李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必竟早一点投靠地位也能高上一些,比那些等到老李百年之后再投靠的要强上许多。

    想想当初跟着老李参加玄武门之变的那批人现在小日子过的有多滋润,立刻就会明白从龙之功有多么值得珍惜,这便是许敬宗为何在小李面前兢兢业业的主要原因。

    李承乾拿起宫女放在一边的小小茶壶,在另外一只茶盏中倒上一杯茶,示意许敬宗不要客气,同时漫不经心的问道:“嗯,他就没说点别的?”

    “谢殿下。”许敬宗受宠若惊的站起来,双手拿起茶台之上的茶水但却没有喝下去,只是毕恭毕敬的接着刚刚的话题说道:“只是李巡察有些不知从何处着手,想让微臣在殿下这里帮他问上一问。”

    李承乾像是没有听到许敬宗后面说的那些话,只是默默的看着他,半晌之后才说道:“本宫既然给你倒茶,你就喝,在本宫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是,是!”许敬宗面色微变,想也没想,顾不得烫嘴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虽然李承乾嘴上说的好听,什么‘本宫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但这话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在这里他就是规矩,让你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别特么废话。

    看着许敬宗的表现,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两日之后会恢复早朝,到时候本宫会建议父皇整顿吏治,高层如何整顿不用你们来管,但是下面各县你们要给本宫统统查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鱼肉乡里的蛀虫。”

    “是,臣明白!”忍着舌头上传来的灼痛,许敬宗躬身答道。

    “到时候本宫会给你们一份名单,上面的人该照顾就照顾一下,懂了没有?”

    (本章完)

第1383章 终出手() 
    离开李承乾的书房,许敬宗吐着舌头,微凛的寒风中感觉舒服了许多,与此同时也在心中暗暗警惕,暗道身后宫里那位小爷似乎并不是那么好糊弄。

    一杯茶,一句话,将其霸道的性子表露无余,这与李承乾平时表现出来的淡然完全就是两回事。

    可是现在就算是想后悔只怕也晚了吧,那一杯茶喝下去之后,就代表了彻底服从,以后一定会按照那位小爷定的规矩来行事。

    当然,如果自认不是那位小爷的人,要在将来保持中立,他也可以不喝那杯茶,这代表着他许敬宗守的是大唐的规矩,不是太子的规矩。

    想着这些,许敬宗突然感到前途似乎并不如以前想的那样光明,命运似乎已经将他牵到了一个未知的方向。

    ……

    东宫,李承乾书房。

    “殿下,那老家伙好像不怎么老实,为何殿下要用他呢?”跟着李承乾,杨雨馨可以说是阅人无数,单从许敬宗那双乱转的眼睛便看出他的为人。

    李承乾指指前面的那些茶具,淡淡说道:“这些东西在烧制之前就是一些泥巴。”

    “臣,臣不懂。”杨雨馨漂亮的柳眉皱到一起。

    她知道李承乾说的是泥巴这种随处可见的东西都能有自己的用处,人亦如此。可是像许敬宗这种一看就不是好人的家伙,分明就是垃圾,垃圾能派上用场么?很明显是不能的。

    “时间长了你就会懂了。”李承乾啧了一声说道:“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思考的脑袋,你就会发现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

    时光流转,两日时光一晃而过。

    太极宫,太极殿,早朝如期而至。

    “陛下,臣等弹劾太子殿下,擅用私刑、罔顾国法……以致民怨沸腾,百官自危!”早朝刚开,卢承庆便站出来,向李承乾发起一阵猛攻。

    “太子……”李二陛下瞥了一眼李承乾。

    “父皇,儿臣建议重整吏治,所有五品之下进行任内审核。”李承乾对卢承庆的弹劾避而不谈,反而向老头子建议整顿吏治,以此向卢承庆还击,颇有大家一起死的架式。

    “陛下,擅用私刑此例不可开啊!”想想丁文财那颗被打烂的脑袋,卢承庆急声说道。

    “那依你该当如何?那些罔顾国法的家伙就应该逍遥法外?那些玩忽职守的家伙应该受到表彰?依本宫看来对那些坐在官员的位置上却不为百姓办实事的家伙就应该枪毙。”李承乾陡然转身,厉声喝道。

    “这……”卢承庆一时有些哑然。

    “太子殿下,即便如此,滥用私刑也是不妥,我大唐有律法,为何不依律法处置?”这次出来的是崔敦礼,不过言词却不是那么激烈。

    崔敦礼,说来这家伙应该是属于忠君之臣,自幼便仰慕苏武,所以说起来李承乾并不怎么反感这老头子,而且这老头儿也从来没有对小李指手划脚过。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李承乾的做法几乎激起了世家的公愤,为了家族,为了那些站在身后不断催促的族人,崔敦礼不得不站出来。

    “崔侍郎所言极是,今后本宫一定痛改前非,这次便罚俸半年如何?”李承乾的反应极快,卢、崔两人同时出班之后,他立刻顺势认了个错自请罚俸。

    朝堂上的事情李承乾算的很清楚,知道这些世家也好,士族也罢,在早朝上根本就不可能把他怎么样,弄死一个小小主簿的罪名根本不足动摇他太子的根本,跟他们纠缠下去只会显得小家子气,拿出半年的俸禄来平息早朝上的乱局才是根本。

    而且今天的早朝李承乾并不认为自己的事件的中心,因为他在搞掉万年县之后已经及时收手,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恶果。

    卢、崔两人在李承乾自请罚俸之后也有些无语,想继续说什么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原本卢承庆还打算与李承乾在早朝上好好辩上一辩,让他知道世家并不是那么好惹的,而且顺便再将这件事情可能引发的后果说上一说。

    但是现在李承乾竟然直接认输,让他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翻大道理无处可诉,不由气的脸色通红。

    而李承乾呢,认罚之后则是洋洋得意的瞥了卢承庆一眼,颇有一种你能拿本宫如何的意思,气的老卢更是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父皇,儿臣认为吏部考功司的考评并不准确,每次只是依靠下面各州县报上来的那些数据,并不足以作为任内评判的标准。”气够了老卢,李承乾旧事重提。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李二陛下对李承乾想干什么心知肚明,例行公事般的问道。

    “成立巡查组,深处各各地方,广泛收集民意,进行实地调查。”李承乾再次回头瞥了卢承庆一眼,挑衅的意思十分明显。

    “陛下,各路州县民风习俗尽不相同,治理的方式也不相同,这巡查组如何能够调查的清楚。”听到李承乾的建议之后,数位大臣集体出班,一致认为不可。

    就像李承乾当初说的,这些基层官员谁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净,或者说就算是干净,也不可能一点错处都没有,如果按照他的意思办了,天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而落马。

    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单独处理某一人便可以结束的,这种大范围的调查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就会牵扯出上面的某些高官,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不过李承乾却并没有给这些老家伙足够的时间来‘阐明厉害’,直截了当的说道:“父皇,坊间有句俗话,叫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使,其中足见下层官员的‘厉害’,若是加大对吏治的整顿,儿臣怕我大唐会重蹈前隋的覆辙。”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近百双眼睛全都盯在老头子的脸上,等着他的最后宣判。

    (本章完)

第1384章 打蛇七寸() 
    李承乾的言论占了大义,任何人都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仅依靠纸片上的记载的确不能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任何时候脚踏实地的调查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卢承庆抱着万一的心思提出一个问题:“太子殿下如何确定一个地方的官员汇报的情况是否属实?又如何保证巡查的人员不会徇私舞弊、公报私仇?”

    “司法独立,调查机构与审查机构分开,各自隶属于不同机构,巡查使负责调查,刑部负责抓人,大理寺负责审案断案,三者互不统属,不知道这样够不够?”

    李承乾对此早有打算,三权分立的概念想都没想就踢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三权分立的雏形,远没有后世那么建全的制度,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只要这个提议被通过,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来完善它。

    “那么巡察使要如何调查?难道要一户一户的走访?”此时站出来的是杜正伦,李承乾的提议事关重大,已经再局限在他与世家之间,一些关心时政的老家伙们也站了出来。

    “杜侍郎,本宫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乃是日前由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