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47部分

崇祯大帝-第47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入城的时候,马士秀和郝效忠两人都还以为,何腾蛟作为左良玉的好友和副手,不准外地将领带兵入城,只是为了武昌城的安全考虑罢了。

    他们没想到,何腾蛟本质上跟左良玉其实并不是一路人。左良玉一死,何腾蛟就在考虑如何接任武昌军区总司令的位置,准备一展身手了。而马士秀、郝效忠等人,已经上了何腾蛟的清洗名单,将会被赶出武昌军区。

    因此,当马士秀两人通过吊篮,被拉到城墙上后,就被守军给直接控制了。直到这时,两人才如梦方醒,知道武昌城变了天,何腾蛟背叛了总司令。

    随后,正在家中守护父亲遗体的左梦庚也得到了马士秀、郝效忠被何腾蛟扣押的消息。

    在昨天左良玉刚刚死的时候,何腾蛟来过一趟,然后就以要处理军务为由离开了。当时左梦庚正处于失去父亲的悲恸之中,监军黄澍也没察觉到何腾蛟的异常。

    现在,当马士秀和郝效忠被何腾蛟扣押的消息传来后,跟左梦庚在一起的黄澍才猛然醒悟过来,对左梦庚道:“不好,这何腾蛟不可靠。”

    左梦庚收起悲伤的情绪,惊咦了一声,问道:“怎么了?”

    黄澍道:“我们都道何腾蛟是总司令的至交好友,却不料他跟总司令并不是一路人。总司令不幸病逝,何腾蛟就昨天中午来过一趟,然后就借口要处理军务,急冲冲的离开了。当时我和你都没有在意,现在想来,却是何腾蛟在准备夺权了。”

    左梦庚一听,也反应了过来。按大家之前的想法,左良玉的权位,自然是要由左梦庚来继承的。黄澍、马士秀、郝效忠等人,都是报的这种想法,也支持左梦庚继任左良玉的位置。

    何腾蛟虽然是军区副总司令,但他却只是左良玉的好友和助手,无法取代左梦庚的作用。他可以继续当副总司令,然后辅佐左梦庚坐稳武昌军区总司令的位置。

    比如原来的福州总兵、现在的福州军区总司令郑成功,就是从一介书生直接继承他老子郑芝龙的官位和部队的。而郑芝龙的弟弟、第一副手郑鸿逵,却并没有与郑成功争权夺利,而是毫不犹豫的选择甘当绿叶,辅佐郑成功。

    正是因为有郑成功的例子在前,加上何腾蛟又是左良玉的至交好友,在前两个月的工作中也掩饰得比较好,让大家都没有怀疑他。却没想到,何腾蛟并不想当绿叶、当助手,去辅佐左梦庚。

    现在,当何腾蛟扣押了马士秀和郝效忠后,两人也想起,在军区司令部里面,还有好几个平时就对左良玉死心塌地的将领,昨天也并没有来探望左良玉的遗体。想来,也是跟马士秀和郝效忠一样,被何腾蛟扣押了。

    想到这里,左梦庚就感到一阵惊慌。要知道,自己手里除了守卫将军府的一个团的兵力外,其他外援都在城外。如今武昌被戒严,那自己就得不到外援支援了。

    黄澍也支招道:“我们去质问何腾蛟,让他交出马士秀和郝效忠等人。以你的身份,我想他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左梦庚怀疑地问道:“你确定?”

    其实黄澍也不确定,何腾蛟会不会对左梦庚下手。但现在如果不赶紧行动,时间拖久了,何腾蛟完全掌握了局势,那左梦庚就更不可能翻盘了。

    如果现在去司令部质问何腾蛟,或许在司令部里还有一些左良玉的旧将会支持左梦庚,左梦庚就有一拼之力。

    因此,在黄澍的鼓动下,左梦庚带着父亲的警卫团1千人离开将军府,直奔军区司令部而去。

    左梦庚的动作,自然瞒不过何腾蛟。因此,当左梦庚和黄澍来到军区大门口时,看到的是何腾蛟带着司令部的警卫部队拦在了门口。

    看到这种架势,左梦庚感到有点紧张。他怕大家真的一言不合打起来,他根本没把握打赢何腾蛟的司令部直属警卫部队。

    而黄澍则不管那么多,直接对何腾蛟喊道:“何副司令,总司令待你不薄,马士秀和郝效忠来看望总司令的遗体,你却要扣押他们,居心何在?”

    何腾蛟道:“总司令病逝,为了武昌军区的稳定,我才以司令部的名义下令外地各位将领不得离开驻地,前来武昌。因此,马士秀和郝效忠两人违抗军令,是被军法处逮捕的,不是我要扣押他们。”

    黄澍不屑道:“那司令部的几位参谋呢?他们平时跟总司令交情很好,总司令病逝,他们不可能不去探望。这几位为何至今不见踪影?”

    何腾蛟答道:“他们也是违反军纪,被军法处逮捕了。”

    “违反的是哪一条军纪?”

    “无可奉告!”

    最后,黄澍道:“强词夺理,我看,你是想造反夺权!”

    何腾蛟道:“笑话!我作为武昌军区副总司令,总司令病逝,我就是武昌军区的最高首长,何需夺权?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刻返回将军府。武昌城已经戒严,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否则,引发任何后果,军区概不负责。”

    黄澍道:“简直是笑话。左将军作为武昌军区总司令,他的儿子带着他的警卫,竟然不能在武昌城出入了,简直是贻笑大方。”

    左梦庚附和道:“不错,我父亲作为武昌军区总司令,我带着他的警卫,哪儿去不得,要受你的限制?”

    左梦庚和黄澍想冲入军区,营救马士秀、郝效忠和其他将领,但何腾蛟却不会允许。

    双方扯了半天的皮,却谁也不敢当真动手。最后,何腾蛟还是拒不交出马士秀等人,左梦庚也只能无奈返回了将军府,一筹莫展。

    武昌城被戒严,外面的军队进不来,左梦庚和黄澍根本就是独木难支,无法与何腾蛟对抗。而何腾蛟也不能轻易跟左梦庚开战,他怕自己掌握的部队里有人出于对左良玉的畏惧、对左梦庚的同情,出工不出力,到时候打了败仗就亏大了。

    因此,最好的结果,就是控制住武昌城,等待朝廷的圣旨。只要朝廷任命他为武昌军区总司令的公文一到,就一切好办了。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二更求推荐票!】

    ;

第97章 九江总兵袁继咸() 
当何腾蛟控制了武昌府,严禁其他将领入城,也不准左梦庚出城的时候,二月十九日傍晚,两名手持锦衣卫令牌的骑士通过层层关卡,出现在南京紫禁城乾清宫暖阁外面。

    杨毅正在暖阁一楼由侍女服侍着进行洗漱,准备休息了,外面却传来了敲门的声音。然后,一个值守侍卫的声音道:“禀皇上,驻武昌锦衣卫紧急求见陛下。”

    杨毅心里一动,暗道:“武昌锦衣卫求见,莫非左良玉死了?”

    想到这儿,杨毅挥手示意侍女们退下,对外面说了一句:“进来!”

    然后,两名风尘仆仆的锦衣卫就推开暖阁大门走了进来,正是杨毅派往武昌监视左良玉、何腾蛟等人的数十名锦衣卫中的两位。

    杨毅坐到暖阁里的龙椅上,等两名锦衣卫向他行过礼后,才向两人问道:“你们不是应该在武昌吗?紧急回京求见朕,有什么急事?”

    左边一人道:“回皇上,武昌军区总司令左良玉已经于二月十八日早上巳时病逝。根据皇上的命令,左良玉一死,我们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回来,向皇上汇报了。”

    听到拥兵数十万的左良玉终于死了,杨毅不由暗自高兴。但他还是再问了一句:“消息确认吗?”

    这名锦衣卫指着右边那名锦衣卫答道:“当时正是属下和这位兄弟潜伏在将军府,监视左良玉的。我们亲眼看到左良玉断气,亲耳听到大夫给出左良玉已经断气死亡的诊断。因此,这个消息下属可以担保,百分之百准确无误。”

    右首那名锦衣卫点了点头,表示左边这位没有说谎。

    杨毅这才满意地说道:“好,朕知道了,你们下去休息吧。”

    两名因为八百里加急赶路而风尘仆仆、累得半死的锦衣卫退下后,杨毅当即下旨,连夜召见最亲信的人,司礼监提督王承恩。

    王承恩来了后,杨毅和他商量了一晚,再次确认了任命何腾蛟为武昌军区总司令的既定方针。根据这两月对何腾蛟的监视和秘密通信了解,杨毅和王承恩都相信,何腾蛟可以完成掌控武昌军区的任务。

    当然,杨毅必须以皇帝和朝廷的名义,在政治上给予何腾蛟最大的支持,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出任总司令职务。然后,以这个身份去争取湖广、江西两省爱国将领和中间派的支持,将左良玉的心腹将领赶出武昌军区,才能完成对武昌军区的掌控。

    第二天,二月二十日,何腾蛟派出的加急信使也抵达南京,向大明中央朝廷通报了武昌侯、武昌军区总司令、中将左良玉病逝的消息。

    杨毅马上召见所有内阁成员,向他们通报了这个消息。然后,杨毅以一种独断专横的气势,直接宣布了任命何腾蛟为武昌军区总司令的命令。

    从程序上来说,副总司令顺位接替总司令的职务,没有任何问题。

    但问题是何腾蛟在两个月前,都还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湖广巡抚。仅仅两个月后,就连升数级,直接出任武昌军区总司令,掌控湖广、江西两省军务。几位内阁总理纷纷发出疑问,这样做恰不恰当?

    而且,任命何腾蛟为总司令,继承左良玉的权位,那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和那些心腹大将会同意吗?他们会不会造反?

    这些疑问,杨毅并没有详细解释。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

    杨毅在将政务全部下放给内阁的同时,也将所有军权收回,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黄道周、史可法等几位内阁成员,现在对军事方面的事情都只有建议权,已经没有决策权了。

    杨毅只是告诉他们,自己心中有数,不会让武昌军区产生太大的内乱。将此事通报给内阁,只是因为事关重大,有必要让内阁成员知道而已。

    见皇上主意已定,黄道周等人也无可奈何,只是提醒皇上要未雨绸缪,防备左良玉的儿子和亲信谋反作乱。这一点,倒是获得了杨毅的赞赏。

    起码,这几位内阁总理,没有盲目的拍他的马屁,只要是他提出的决议都全部支持。他们知道这个任命会让左良玉的儿子和心腹大将不满,有可能产生叛乱。这一点,就比较可贵了,让杨毅很满意。

    随后,杨毅就下令,由司礼监提督王承恩亲自前往武昌,传达杨毅的旨意。

    因为事情紧急,不敢耽搁。王承恩中午就带着皇帝的圣旨,和数名锦衣卫一起,离开南京,向江西九江疾驰而去。

    因为可以在沿途驿站换乘马匹,又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日夜兼程赶路,仅仅一天之后,崇祯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下午酉时,王承恩就赶到了距离南京700多里的江西九江府。

    九江府已经得到了武昌军区总司令左良玉逝世的消息,作为左良玉至交好友的九江总兵袁继咸,是很想去武昌奔丧的。

    虽然,左良玉最近几年变得有些拥兵自重,不将皇上、朝廷放在眼里,与袁继咸忠君爱国的思想性格大不相同。但是,左良玉始终是袁继咸的好友,对他的病逝,袁继咸是很想去哀悼一番的。

    不过,因为武昌军区司令部下达了不许任何将领离开驻地、前往武昌的死命令,袁继咸也只能继续留在驻地、镇守九江了。

    虽然不能前往武昌亲自吊丧,但袁继咸还是在自己后院给左良玉烧了些香烛钱纸,表达了一番自己对好友的哀悼之情。

    二月二十一日下午,九江总兵府,袁继咸处理完今天的公务后正准备回家给左良玉上香烧纸,就看见一名身着一品宦官官服的中年人带着数名锦衣卫闯入了总兵府。

    总兵府卫士长连滚带爬地跑到袁继咸身前,哭丧着脸向袁继咸解释道:“大人,他说他是南京司礼监提督王承恩,强闯总兵府,属下不敢阻拦啊!”

    听到来人是南京司礼监提督王承恩,袁继咸吃了一惊,挥手制止了卫士长的解释。然后,袁继咸迎面走了上去,对那名据说是司礼监提督的中年宦官道:“本官九江总兵袁继咸,请问来者何人?”

    来人正是日夜兼程赶了700多里路的王承恩,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圣旨道:“本官南京司礼监提督王承恩,奉圣上皇命,前往武昌督办军务。既然你是九江总兵袁继咸,那你就先接旨吧!”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一更求推荐票。前面听信谣言,说腾讯文学那边的打赏作者收不到,现在网站辟谣了,证明我错了。因此,腾讯文学那边的书友们,如果觉得本书好看,要打赏支持的话,也是可以的。感谢起点“吾道何方”、“暗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