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46部分

崇祯大帝-第46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作为左良玉至交好友的湖广巡抚何腾蛟,却没有跟左良玉成为一丘之貉。左良玉死后,他反而笼络了部分左良玉的部下将领和士兵,一直坚持抗清斗争,直至1649年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这么性格迥异的两个人,杨毅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好友,也不想去深究。但历史的结果会证明,左良玉最后当了叛贼、儿子左梦庚也投降清朝当了贰臣,而何腾蛟却成了抗清英雄。

    按历史上的记载,左良玉应该在今年(崇祯十八年)四月死于出征南京的途中。但或许是杨毅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现在都到崇祯十八年的腊月了,左良玉却还未死去。

    不过,根据锦衣卫的秘密调查,左良玉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即使不用杨毅来对付他,他也活不了几个月了。看来,蝴蝶效应只是让他晚死了几个月,却并不能给他治病。

    为了不激起湖广、江西两省太大的军变,杨毅干脆将计就计,任命其为新设的武昌军区总司令,授予中将军衔,节制湖广省、江西省两地所有军务。

    然后,何腾蛟湖广巡抚的临时职务被撤销,转任武昌军区副总司令,协助左良玉处理武昌军区军务。这个任命,不管是左良玉还是他的亲信部将,都没有任何人发表不同意见。(ps:明朝的总督、巡抚都是临时职务,不是常设官职。)

    因为,大家都知道,何腾蛟是左良玉的至交好友。没有人想到,杨毅的这个任命,就是等着左良玉死后,由忠君爱国的何腾蛟来接替总司令的职务。

    以何腾蛟的身份来当这个继任者,就不会遭到左良玉部下的拼死抵抗。可以让左良玉的数十万大军顺利交接,让杨毅间接掌控住武昌军区。

    如果没有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来执掌武昌军区,杨毅恐怕连最新的大炮、步枪都不敢给他们发下去。

    反正左良玉死之前,杨毅是不会给他发步枪大炮这些先进武器的,只是让他根据军事会议的决定先进行军衔、军制的改革。

    除了何腾蛟以外,杨毅心里还准备了另外一个人,去接任何腾蛟武昌军区副总司令的职务。这个人,同样是左良玉的好友,却也是历史证明的忠君爱国之士,跟何腾蛟情况相似。这样的任命,也不会遭到左良玉部下太过激烈的抵抗。

    接下来,就等着左良玉自己嗝屁归西,然后任命何腾蛟接任就行了。

    这次中央军事会议,作为手下掌握陆军人数最多的一个地方军阀,左良玉本来就是万众瞩目。被皇上任命为新的武昌军区总司令,中将军衔,也算是众望所归。

    因此,会议结束,大伙离开皇宫后,左良玉的副将、好友纷纷上前恭贺。

    副将马士秀拍马屁道:“恭喜总司令,现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湖广、江西两省所有军务了。”

    老态龙钟的左良玉由儿子左梦庚扶着,咳嗽了一声,微笑道:“能得皇上信任,正式出掌两省军务,是我左良玉的荣幸,也是我们大伙的荣幸。”

    “那是,那是!”马士秀和郝效忠等副将纷纷赞同。

    史可法、何腾蛟、黄得功等朝廷大臣和地方将领也走过来,对左良玉进行了一番恭贺。而马士秀和郝效忠等人,也满脸堆笑的恭贺何腾蛟出任武昌军区副总司令。

    因为,从今往后,何腾蛟也是他们的上司了。

    何腾蛟不光跟左良玉是至交好友,跟马士秀、郝效忠等人的关系也不错。因此,他们都不反对何腾蛟来出任军区副总司令。

    以何腾蛟和左良玉的关系,他们相信,这一正一副两位司令一定能精诚团结,搞好武昌军区的所有军务工作。而他们,也愿意听从何腾蛟的命令和调遣。

    何腾蛟客气了一番,心里其实也有些激动。他与左良玉是好友不假,但他也有自己的抱负。

    他也想掌握军队,也想挥斥方遒,而不是当一个名不副实的湖广巡抚虚职。现在正式出任武昌军区副总司令,即是皇上对他的信任,也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以自己和左良玉的关系,他相信左良玉不会对自己进行太多的掣肘。而左良玉日渐虚弱的身体,在很多时候反而要依靠自己来处理日常军务。

    可以说,在五大军区的所有副职中,武昌军区副总司令的职位是最有含金量的。皇上这样的安排,让何腾蛟很满意。本来就忠君爱国的何腾蛟,现在心里更是扎下了要报效皇上的根子。

    中央军事会议结束后,各位武将带着中央的各种改革文件,回到了自己的驻地。左良玉也带着何腾蛟、左梦庚、马士秀、郝效忠等人回到了湖广省。

    左良玉本来就是重病缠身,加上小冰河期冬天寒冷的天气,去南京转了一圈回来后,就直接病倒在-床-上,根本不能下-床-了。

    而武昌军区的实际军务,就被副总司令何腾蛟实际掌控了起来。

    而因为何腾蛟与自己的好友关系,病-床-上的左良玉更是吩咐儿子左梦庚、副将马士秀、郝效忠,以及监军黄澍等人,都要乖乖的配合何腾蛟,进行军衔、军制的改革,不准阳奉阴违。

    转眼间,时间进入了崇祯十九年,包括武昌军区在内的大明五大军区基本完成了军衔、军制的重新制定、编制,准备开始按照新的部队操典开始训练。

    结果,春节过后不到两个月,崇祯十九年二月十八日,武昌侯、武昌军区总司令、中将左良玉,因患病久治不愈,病死在家中。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二更求推荐票。谢谢“jie俊少”的打赏支持。另外,向书友们认个错,明朝在1567年已经由“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这才是明末海外贸易发达,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真相。作者开书的时候没查到这个资料,就以为明朝一直到崇祯年间都还是实行的“海禁”,是作者的疏忽大意,请原谅。不过,为了不影响情节的连贯性,前面写好的就不修改了,大家在这里知道真实的历史就行了。最后,谢谢书友“飞逝琴”对作者这个错误的指出矫正。】

第95章 武昌戒严() 
被朝廷任命为武昌军区副总司令的何腾蛟,在左良玉病入膏肓、无法处理军务的情况下,成为了武昌军区的实际掌舵人。

    原来何腾蛟跟左良玉的交情很不错,但也没有深入左良玉军中视察,不是很清楚左良玉部下的情况。

    而现在,当他当上副总司令,深入左良玉军中执掌日常军务后,就发现了左良玉治军的一些不妥之处。

    左良玉部下官兵人数达数十万,却全是乌合之众。高级将领如马士秀、郝效忠等人均是溜须拍马之辈,军纪松弛、战斗力低下。

    如果不是李自成跟满清对峙了起来,无法南顾,而是南下攻打湖广省的话,何腾蛟怀疑左良玉根本顶不住。

    不过,马士秀、郝效忠之辈,都是左良玉的心腹大将,在左良玉未死之前,何腾蛟却不便整治他们。

    而且,马士秀、郝效忠等人还将何腾蛟看成了代替左良玉掌军的替身,万分尊重,执行命令也毫不含糊,何腾蛟就更不便发落他们了。

    因此,在大家回到武昌后的两个月内,何腾蛟除了主持军衔、军制的改革外,表面上没有展开其他任何工作。给外人留下的印象,好像就真的是代替卧病在-床-的左良玉履行朝廷交代的军事改革工作而已。

    但是,何腾蛟内心的抱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要训练一支铁军出来,收复北方,报效朝廷、报效皇上。

    可是,现在他只是副手,左良玉没死,他就不敢擅动。除了两人的朋友之情外,他也怕自己擅自处置马士秀等人,会引来左良玉的反弹,那就危险了。

    因此,何腾蛟只能采取一些小手段,将某些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有才能的中层军官提拔了几个,却也不敢大范围的调任。

    如此,给左良玉也好,其他将领也好,留下的印象就是,何腾蛟还是很懂规矩,很尊重总司令左良玉的。

    但是,实际上何腾蛟已经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暗地里做了很多工作,拉拢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将领,随时准备接掌武昌军区了。而他的这些动作,也被杨毅安排的锦衣卫看在眼里,传到了杨毅的耳朵里。

    得到锦衣卫的汇报,杨毅暗叹何腾蛟不负所望,然后写密信向何腾蛟暗示,如果左良玉病逝,那朝廷肯定会任命他为武昌军区总司令,执掌湖广、江西两省军务,请他做好准备。

    因此,二月十八日左良玉一死,何腾蛟即派出加急快马,向南京朝廷报信。此举是就为了获得朝廷的支持,让皇上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任命他为武昌军区总司令。如此,今后他做什么动作,都是师出有名了。

    同时,何腾蛟还下达严令,武昌军区防区内任何将领都不得擅离岗位,跑来武昌拜见左良玉遗体,违抗者以军法论处。要奔丧的,等朝廷的旨意到了再说。

    在这两个月的军衔、军制改革中,因为左良玉无法出面,都是何腾蛟在操作,已经让他竖立了一定的威望。加上副总司令的身份,对普通军官也是有很大威慑力的。

    因此,何腾蛟的命令发出去后,绝大多数将领就真的执行命令,没敢擅自离开驻地,跑到武昌来看望左良玉的遗体了。

    但是,作为左良玉的亲信心腹,马士秀和郝效忠两人,却并没有在乎何腾蛟的这个命令,得到左良玉病逝的消息,就立马带着自己的警卫跑到武昌来了。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左良玉一死,何腾蛟就下令武昌全城戒严,增加了城防守备部队,禁止任何部队入城了。

    因此,二月十九日傍晚,当马士秀和郝效忠带着数百人的警卫士兵冲到武昌城门外的时候,看到的是紧闭的城门,和城墙上严阵以待的武昌守军部队。

    看到紧闭的城门,马士秀和郝效忠不由面面相觑。

    作为左良玉的亲信和心腹大将,武昌城从来就是他俩横着走的地方,还从来没遇到过被城门阻拦在城外的情况。

    当下,两人就叫警卫去喊话,道明自己两人的身份,叫守城的军官开城门,让他们去见总司令左良玉的遗体。

    结果,守城的军官回答,根据副总司令何腾蛟的命令,天黑后任何人不得进出武昌城。何况,马士秀两人还带着数百人的警卫,那更不可能放进去了。

    听到这个回话,马士秀两人不由怒火中烧,当下对守城军官大骂了起来。言道如果不马上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事后定要守城的官兵好看。

    守城的军官当下就为难了起来。

    左良玉一死,何腾蛟就已经成了名正言顺的最高长官,他一个小小守卫城门的军官,是不敢违抗副总司令的命令的。而马士秀、郝效忠两人的身份,他也是知道,他也怕两人秋后算账,找他的麻烦。

    于是,考虑了一下后,不敢擅自做主的这名军官告诉马士秀两人,让他们稍后,他去报告何腾蛟。马士秀和郝效忠自然大为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的何腾蛟,却并不在左良玉的将军府,而是在军区司令部,发布各种命令,加快掌握军队的步伐。

    经过两个月的经营和拉拢,在军区司令部这一块,很多人已经跟何腾蛟站在了一起。少数几个左良玉的亲信心腹,左良玉一死,就被何腾蛟关了禁闭,其职位由其他人代替。

    武昌城驻军、司令部直属警卫部队,在一天之内,就被何腾蛟掌握在了手中,除了由左梦庚统帅的左良玉将军府警卫部队,无法掌握。

    接到城门守军的报信,知道左良玉的亲信马士秀和郝效忠来了后,何腾蛟考虑了一下,下令让他们把警卫留在城外,两人单独进城。

    听到城内提出的要求,马士秀和郝效忠气得半死,却也毫无办法。如果不照办,他俩根本就进不了城。最后,只能将警卫留在了城外,两人孤身入城了。

    ps:今天看到腾讯文学那边有书友打赏了,但本书首发在起点,腾讯文学那边的渠道只有订阅分成,打赏的钱作者是收不到的,所以腾讯那边的书友只看就行了,不用打赏。如果喜欢,上架后请订阅支持正版,就不胜感激了。然后,说一个很喜庆的事,就是我家今天杀年猪了,作者要从早忙到晚,是不可能有时间写作了。今天的两章都是昨天码到半夜2点的成果,发完就没有了。因此,今天有保底两更,但明天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只能说争取不断更!

第96章 何腾蛟夺权() 
直到入城的时候,马士秀和郝效忠两人都还以为,何腾蛟作为左良玉的好友和副手,不准外地将领带兵入城,只是为了武昌城的安全考虑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