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30部分

昭昭大明-第30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时时注意着每一个部件的品质。

    一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够让全家老小吃上若干天的!

    长弓和强弩上的各种器具,则被王瑞分解成不同的小组去制造。初看到这个状况时,马举甚至担心最后能不能组装得了。这各造各的,最后能拼到一起?

    马举可是和各种铁匠木匠打过交道的。他知道,这些匠人们,谁没有自己的一套规尺呢?

    但这个问题,却被王瑞完美地解决了。每个环节的墙上,都挂有一套全新的规尺和称盘。每个环节前后,都有一个王瑞称之为“品检员”的红衣人,拿着相同的工具在称量。

    如果换到现代,王瑞军器作坊的管理可以说是最为严酷的血汗工厂。

    每个人制作的部件都有识字的少年用“蚯蚓”般的数字作好记号,如果品检发现有失误或是疏忽,制作的工人,就会被鞭打罚钱。而罚下来的钱,则会成为品检员们的奖金。

    品检员和每个环节的组长检查完,才可以传往下一个环节,下一个环节的品检员又要进行相同的品检。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上一个环节的品检员,则会被被鞭打罚钱。罚下来的钱,又会成为另一个品检员的奖金。

    如此严酷地环环监控,层层品检,确保万无一失!

    “三弟!你这可是秦制?”马举问道。他少年时也曾跟着家中经商的长辈走过一些地方,可谓见多识广,觉得王瑞的这一套和古代的秦制很象。

    后世考古研究人员发现,在秦国的兵器上刻着一些文字,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相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制造的物品上面。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正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

    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的保证。

    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蛮和蒙昧包围时,我大汉民族先秦人就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想到这里时,王瑞不禁一声叹息:纠纠老秦、煌煌大汉的子孙竟被野人般的满虏欺凌屠杀,另一时空中更是被西方邪教组织矮化为一朵狗尾巴花,成为低贱的四等公民!

    叔叔可以忍,婶婶不能忍!老子要以杀止杀!老子要让历史在这里转个弯!王瑞眼露凶光的暗暗发着誓。

    “三弟!你又怎么了?”马举见王瑞又习惯性发呆,知道他的思绪又飘到了九天之外。

    不过,好在马举做人非常宽容达观,所以,也不会非要问一个明白。

    “哈哈,我又走神了!是秦制,是秦制!只有我大汉先祖,才能建立起如此高效的工匠制度。我只不过是照抄而已。”王瑞急忙打着哈哈。

    两人刚走出工坊,陈铭就跑了来报告:“大哥,三哥!军营内的会场布置好了!下午就可以开庆功会了!”

    “军属都请来了吗?”王瑞问道。

    “请来了!按你吩咐都请到了。现在他们正等在军营外呢。”陈铭回答道。

    “好!大哥!我们都去看看!可不能让乡亲们等久了!”王瑞高兴地招呼着马举一同前去。

    “嗯。三弟,把这些士兵的家人请来干吗?会不会惊动乡里?”马举的性格在几兄弟中是最稳重的,所以总能时时对王瑞进行提醒。

    而这一点,恰恰便是王瑞现在最需要的。因为有了马举随时随地的帮衬和提醒,他才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改变这个时代!

    “会。还会有轰动!不过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王瑞得意地笑着说道。

    “王大人到!”执勤的亲卫队员一见王瑞马举一行走来后,就一同大声为两位大人呼喝开道。

    军营外广场上的老老少少,一听有大官来了,都吓得诚惶诚恐地跪了下去。

    今日千户大人的亲兵们到了众人家里,说是千户王大人要请他们前去开会。这些旧军户,老百姓,都是没有太多见识的,也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事,哪会相信真的是千户大人有请呢。

    许多人一路上就心上心下地犯着嘀咕,是不是自家儿子或是男人在军中犯了事?

    “诸位乡亲!快快请起!快快请起!”王瑞笑着一个虚托,示意大家站起。

    待众人乱七八糟地站起来后,王瑞又大声说道:“这次请大家来,没有别的事,就是请大家过来吃个饭。同时呢,也到军营里看一看、了解一下,你们的儿子、你们的丈夫,在本官的军营里,日子是如何过的。”

    “啊!”众人悬在嗓子口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王瑞又回头看着陈铭,笑着骂道:“四弟,你这怎么搞的?笨蛋!怎么让乡亲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还不快快送上茶水吃食来。”陈铭红着脸一挥手,十多个辅兵马上抬出七八个大木框跑了过来。

    放下大木框后,士兵们便从框子里拿出一个一个的大木托盘,装上各种吃食一一分给大家。

    每个托盘里都有一小碗咸菜加肉,一个鸡蛋,一个大饼,一碗小米粥。

    一些人拿到托盘后,立即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们夹一块肉,吃一口饼,吃得满嘴流油。而另外有些人,则忙着要把蛋和大饼塞进衣服里,好带回去给家里人。场面一片欢乐的混乱……

第42章 军营一日() 
“二妮!你就不能省着点吃?把鸡蛋给你弟娃儿带回去!”人群中一个模样还算俊俏的小媳妇儿对着自家女儿吼道。

    “娘,我要吃嘛!我要吃嘛,哇!呜呜呜!”这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儿哇哇大哭了起来,紧紧抓着手中的鸡蛋不放。

    孩子的哭声顿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便一边吃着盘子里的东西,一边笑呵呵地看着这对母女傻乐。

    “二妮,快拿来!二妮吃大饼,二妮乖!”小媳妇儿继续对自己的女儿软硬兼施地忽悠着。

    “不嘛,我不嘛!我就要吃鸡蛋!呜呜呜!”这个叫二妮的小女孩儿继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大哭着。

    “你这死妮子!你还要反了天不成?”小媳妇生气地大吼着,就要上前强拿。

    “嗯,嗯!呜呜呜!我不,我不嘛!”二妮双手抱着鸡蛋,一下子赖在了地上,拍打着两条小短腿儿,哭得成了一个泪人儿。

    王瑞和马举也注意到了这有趣的一幕。这个让他觉得既欢乐又感伤的情形,立时把他带回到了前一时空的童年里。

    王瑞前一时空是两兄弟,他自己是老大。他记得自己小时候,他那偏心眼的老妈就和这小媳妇一个样,可没少和他软缠硬磨地耍过花招。

    想到这,王瑞苦笑着摇了摇头,走过来微笑着道:“大嫂!给她吃!一个鸡蛋嘛!等下还有的。”

    “大人,这,这……”小媳妇的脸一下子成了一块红布,结结巴巴地不知道该些什么。

    “尽虏,给我拿两个鸡蛋来!对了,叫饮事班再多煮些鸡蛋!”王瑞当即吩咐道。

    王瑞将龙尽虏拿来的鸡蛋塞进二妮手里,又摸了摸她的脑袋,看到她小脸上满是鼻涕眼泪,便掏出手帕细心地给二妮擦去。

    王瑞一边擦拭,一边轻声地哄她道:“二妮吃!二妮快吃!回去时,叔叔再拿几个给弟弟拿回去!好不好?”

    说完后,他蹲下身来,耐心地给二妮剥了鸡蛋,然后满脸微笑地看着二妮美美地吃了起来。

    “大人!好人呀,大人!”小媳妇看到这一切后,鼻子一酸,哭着在王瑞面前跪了下来。

    其实一个作父母的,那有不心疼自家儿女的呢?只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一年也未必能吃上一次鸡蛋!所以,她才会想着给更小的儿子带回去。

    其他的人仿佛也受到了提醒,都手忙脚乱地放下托盘来,乱哄哄地跪在王瑞面前,感动地叫喊道:“大人仁义呀!大人!大人公侯万代呀!”

    王瑞急忙满脸笑容地将众人扶起,然后又找了一个木框站了上去。

    他看着感动万分的人群,和蔼可亲地对众人说道:“大家慢慢吃,别着急!吃完后呢,我再领大家去参观!家里离得远的,还可以留宿在家属接待区。这次呀,就是军营一日游!希望大家都能耍得高兴。”

    “军营一日游?”王大人嘴里冒出来的这个新鲜名词,所有人都没有听明白。

    不过呢,众人看这王大人为人和蔼可亲,便估计肯定也是好事。

    浮山前所新军营的操场上,此时正在进行各种训练。不过,王瑞却并没有带他们过去细看。

    这些士兵都穿着相同的衣服,戴着相同的帽子,又隔得远远的,所以也没有人能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儿子、哪个是自己的丈夫。

    王瑞和马举先带大家去了军营的宿舍。看着这通透漂亮的房子,整齐厚实的棉被,以及摆成一条线的洗漱用具,大家都忍不住啧啧称赞不已。

    比如这尹大伯,就禁不住地悄悄问起了自己的老伴:“娃他娘,俺们大弟就住在这里?”

    “可不是嘛!大人都说了,这当兵的呀,全都住在这里。”尹大娘回答道。

    说完后,她看着边上的人离得都有点远,这才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哎,要早知道来的人,都能有这些个好的吃,俺就该把小弟和小妹都带来了!”

    参观完宿舍,王瑞和马举又带着众人到了家属接待区的房里。

    因为还得要小半个时辰才到时间开中饭,王瑞便又令人端来茶水糕点,陪着大家说话聊天。

    这些军属都是这周边苦哈哈的民户和军户,平时哪里吃到过这许多的好东西。所以,许多人也顾不得王瑞和马举这两个当官的大人就在现场,一个个的象“鸭子下秧田”一样,又是吃又是拿。

    至于王瑞马举和人聊天说的话,众人也都顾不上细听了。

    王瑞身边的亲卫们都相视发笑,不过却并不制止。今天这些人是王大人请来的客人,用大人的话说,就是要让大家玩得开心。

    几十个老老少少的人,开心地吃着东西聊着天,觉得自己好象是呆在一个美梦里。

    首批端上来的东西很快吃完后,王瑞又叫亲卫们送上来了十多盘。这帮人便又一次的“鸭子下了秧田,又是吃又是拿”!

    裤兜、腰间,大家把自己能装东西的地方几乎全都已经装满了。

    不过等到中午吃饭时,很多人就后悔之前吃多了!因为王大人中午举办的招待宴,那端上来的可全是大鱼大肉。而且呢,还是上了一盘又一盘,管饱!

    很多人见此情形后,都是后悔不已。原因嘛,便是上午吃的甜点大饼太多了,肚子装不下了。

    “哎,娃他娘!要早知道中午全是肉菜,我真不应该吃那四个大饼!”李老汉一边苦笑着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压低声音对李仁军他娘说道。

    “可不是吗,傻老老头子!你看那河边村老屋基的陈老挑,还不是和你一个笨样!”李大娘白了自己当家的一眼,继续专心致致地对付着碗中的一大块红烧肉。

    这在王大人军营里吃饭的事,后来让大家回去后述说了好多天。有说自己吃了多少好东西的,有后悔自己没能多吃肉的。

    反正呢,就是是花样百出,有趣的笑话连天。

    众人午饭时,还是和之前吃东西时一个样,那便是:又吃又打包。很快,每个人的身上都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等众人吃完之后,他们又被带去参观了士兵们吃饭。看到这些士兵们吃的和自己刚才吃的一样好,盘子里都是有油有肉的,每个人都高兴不已。

    众人心道:“自己家的儿郎当这王大人的兵,还真算是当对了!”

    午饭后不久,众人这才被领去观礼今日的重头戏:“浮山军功表彰大会”。

第43章 庆功激励() 
王瑞站在浮山前所演兵场高高的点兵台上,身后一面“王”字大旗迎风飘扬。

    马举陈铭领着十多名军官侍立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