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32部分

大哉大明-第32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

    练兵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凭借羸弱之师护卫得了国泰民安。

    要想练得精锐之师,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人,二是枪,就是器具,就是杀人、或者能够大规模杀人的利器。

    兵源只能从大明王朝内部解决,而器具却可以从外引进。皇帝陛下承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允许洋教在自己治下传布,所付出的几乎就相当于某些主权,而所换来的,当然也要物超所值。拿后世的话说,就是要他们用软实力做为回报。

    汤若望也已经开始向他们国内去信,征召愿意远渡重洋前来大明帝国效力的火器以及机械方面的专家。大明王朝在这方面不会吝啬,只要是确有真才实学,都以重金聘之。

    除了通报这些情况,徐光启还请皇帝陛下提前做些准备,指派精干人员负责接洽,指定适当衙门负责随后的督造事宜。

    皇帝陛下本来是想从锦衣卫中抽调人员协助其事的,但是后来自己却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锦衣卫的忠诚是没有问题的,事实证明锦衣卫也足为皇帝陛下所倚重。可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锦衣卫尚有更繁杂、更艰巨的任务。况且皇帝陛下的心中,枪炮器械的研制和生产只是暂时的,更多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此后都要囊括在内。因此,必得另专设衙门才能总其成。

    大明王朝并非只有锦衣卫,而锦衣卫也不就是大明王朝的全部。皇帝陛下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王朝所有的大小臣工、所有的黎庶子民、所有的山川河流、所有的走兽飞禽,都为皇帝陛下所倚重。

    皇帝陛下也应为这所有的臣民、走兽和山川万物提供庇护,这才是为人君者的胸襟和气度。

    “记得工部有个军器局,内监中也有个掌制造军器、火药等的兵仗局,应该有些可用之人,哎,对了,就是这么办……曹化淳?”皇帝陛下想到就做,他喊着曹化淳的名字,马上就要安排他次日先去了解一下这两个衙门的情况。

    “曹公公尚未回归,”听皇帝陛下呼唤曹化淳,门外侍候着的王承恩进来答道。

    “还没回来?去,看看他在哪里,”

    “万岁爷,骆养性有要事求见,”不一会儿曹化淳就回来了。可他进来之后,并没有先汇报安排之事如何,也没有询问皇帝陛下何事召唤,而是轻声向皇帝陛下禀报骆养性请求觐见。

    “嗯,让他进了吧,”皇帝陛下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着急了,反正是要明天才能办理的事情,不差这一会儿,因此就暂且把思绪丢开,也将手里的奏折暂且放在了一边。

    骆养性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职责之一就是掌管宫中宿卫。因此只要在宫门落钥之前,皇帝陛下特许他有事可随时觐见,宫中的太监接到骆养性觐见的请求,也不得延迟,必须随时禀报。

    安全保卫工作就是这样,真要是有了险情,别说是什么宫门已经落钥了,就是皇帝陛下尚在梦中,说不得都要硬拽起来,千重要万重要,都比不过逃命重要。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叩见陛下,”骆养性进来之后,紧走了几步,在皇帝陛下跟前扣头参见。

    “免礼,起来吧,”皇帝陛下轻声说道。

    “谢陛下!”

    “这个时间来见朕,有什么事啊?”

    “有佛郎机商人伊……格莱西斯、汉名任大华,倾慕吾朝物华阜丰,愿为吾朝贡献绵薄之力,”骆养性虽然对于泰西人拗嘴的名字很是陌生,可说起誉美之词可就流利的多了。

    这位任大华也着实有任性。

    自他打定了要与直营店铺东家结交的心思之后,就马上开始穷追猛打。

    在他的旁敲侧击,外加小恩小惠的交相攻击之下,那名小伙计终于败下阵来。

    “难怪!难怪如此!”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任大华恍然大悟。

    在大明混迹了多年,任大华不可能不知道锦衣卫的名号。知道了直营店铺的幕后老板就是锦衣卫,他反而觉得一切都符合常理,一切都顺理成章。

    毕竟是商人,任大华的嗅觉和执着到底远远强于常人。上午从小伙计那里得到消息,一下午的时间,就让他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锦衣卫的大当家、指挥使骆养性的门上。

    骆养性却不过引见人的情面,只好接待了这位慕名而来的胡商。但是听明白了这位胡商的来意之后,他心里竟然比胡商还要高兴。

    因为骆养性与皇帝陛下接触日久,知道他对商业也是非常重视。只不过当前最重要的事务就是陕甘地区的赈灾事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金。另外,即使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渠道也是个难题。

    现在,渠道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骆养性怎能不心花怒放。

    要知道锦衣卫是什么衙门,骆养性又是这个衙门的大拿,因此养气功夫自然最是特长,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骆养性沉吟了许久,然后才期期艾艾地对任大华说,因为兹事体大,假若有成功的可能,操作起来也不是他自己就能够只手遮天的,因此他要与同僚商议之后,再给他答复。

第1卷 第六十三章 合家之欢3() 
现在大明王朝的经济,几乎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而在朝廷中,这些世家大族又都有其代言人。因此,只要是朝廷有意增加商业方面的税收,这些代言人就马上跳出来,声称朝廷不该“与民争利”,每每使朝廷的政策半途而废。

    而他们所谓的“与民争利”中的“民”,其实就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与承担着整个大明王朝赋税重任的升斗小民是无关的。

    一直以来,皇帝陛下就非常想改变这种状况。可因为世家大族的势力根深蒂固,目前也是极其强盛,因此虽然朝廷似乎占领着权利的制高点,可要想触动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恐怕一时也没有成功的把握。

    说来着实有些可笑,做为堂堂的大明王朝,竟然无法与其治下抗衡,岂不令人笑掉大牙。可尽管可笑,但却是现实,而且是近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

    虽然这个残酷的现实,目前还无法改变,可也并不妨碍大明朝廷积极参与到热火朝天的经商事业中来。

    骆养性对此是有些了解的。可尽管料想到了,对于胡商任大华的请求,皇帝陛下肯定非常乐于接受。可当皇帝陛下表示,要亲自出面与胡商任大华详谈的时候,他还是吃了一惊。

    其实,皇帝陛下也不单单是年轻,喜欢新鲜事物,好处风头,他是想借此机会更多地了解大明王朝海外贸易的情况,也好为将来的整顿打下基础。道听途说终觉浅,还是亲自掌握来的情况更为真实可信。

    骆养性退出去之后,皇帝陛下兀自有些兴奋。

    那一世他虽然只是个县城的小公务员,也从未有经商的经历。可在大学期间,营销方面的课程还是上过一些的。其他内容已经非常模糊,只记得一个货源,一个市场或者客户,是商战中最应该把握的,有其一可立于不败之地,有其二几乎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只是遗憾的是,自己从未实践过。没想到这次倒是有这么个机会。

    虽然雄心勃勃想要涉足商业,可此前也只是一种要积极参与的意识。可真要开始行动,却是一点儿成算都没有。别说是具体的实施步骤了,如何着手都是一个难以落实的问题。

    现在好了,任大华真是个好同志,不远万里来到……大明,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当你要睡觉的时候,就有人主动送上枕头的精神……

    皇帝陛下越想越高兴,得意之余,自己个都不禁要笑出声来。

    “万岁爷,时辰不早了,该沐浴了,”皇帝陛下正在高兴着呢,曹化淳凑过来轻声说道。

    “好,沐浴沐浴,”

    皇帝陛下挥斥方遒地一挥手,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曹化淳马上开始洗澡的请求。

    一见皇帝陛下同意了,曹化淳和王承恩立即向前几步,然后与几个小太监一起,簇拥着皇帝陛下向隔壁新辟的一间浴房走去。

    “万岁爷,要不……就让她们过来侍候?”一边给皇帝陛下解脱着衣物,王承恩一边说道。

    “什么?”皇帝陛下装作没有听到,故意轻声反问,但是还未等王承恩进一步解说,他就扭头对着也在自己身边忙活的曹化淳说道:“明天一定想着,去工部的军器局和内监的兵仗局,也不要声张,随便借个由头,去了解一下……了解一下,哪些人是实心办事,哪些人是敷衍混日子,是尸位素餐,也不用着急给朕回复,总要了解到真实底细之后,就是多些时日也不打紧,”

    “是,是,微臣一定谨记万岁爷的嘱咐,”曹化淳一边听着皇帝陛下的吩咐,并且点头应和着,一边手里也不停息,双手麻利地伺候着,完全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可是,曹化淳的心里已经开始琢磨上了,“看样子,是又要有什么大些的动作了……”

    因为身份的缘故,对于大明王朝的大政方针大小国事,曹化淳他们是不能表现的太过“热切”的,否则下场很有可能惨不忍睹。但是,尽管如此,也并不妨碍他们暗中关切。毕竟这其中,说不定就意味着一些机会,而那些机会或许在眼前也只是一晃而过,自己抓不住那可怨不得别人,到时后悔也没人可怜。

    而眼下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收获颇丰的大好时机。

    自从登基以来,短短的半年时光,皇帝陛下的辰纲独断就已经给满朝的文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按照皇帝陛下的嘱托执行下去,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至少与前任比起来,说一句当今天子英明睿智是毫无拍马的嫌疑。因此,这样的皇帝陛下,是很值得追随的。

    而且皇帝陛下年轻,身体也是强健,看样子,这天下怎么着也要坐上个几十年。

    现在,锦衣卫可是炙手可热,深得皇帝陛下信任和重用。而锦衣卫也不含糊,接连替皇帝陛下漂漂亮亮办成了几件事情,一时引得满朝文武侧目。

    时下的大明朝廷,已经开始有些风凉话出现了,锦衣卫也隐隐有些要成为众矢之的的苗头。

    可话说回来,这还不是因为他们感到深受冷落,而发出的幽怨叹息吗!?

    “只要丢几块骨头出去,不信他们不信够一样上来疯抢……什么到的君子,什么仁义文章,什么平时袖手谈心性,全都是狗屁,只要是让他们看到有抢到骨头的可能,这些都可以统统抛到阴沟里去的……”

    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尽管机会诱人,可曹化淳也知道,皇帝陛下也是有着底线的。

    就像这次的差事,如果你从工部军器局和内监兵仗局那里,弄些歪瓜裂枣的推荐给皇帝陛下,即便你真的清正廉明,分毫不受,皇帝陛下也多半会把他们连你一起,都直接扔到承天门外的金水河里。

    若是你真的给皇帝陛下推荐一些精明强干、实心办事的人物,即便是小小的……嘿嘿,都知道的,就不说的过于明显了,反正……即便当时不能收获满满,至少也要放个大大的交情出去。

    “万岁爷,去玉坤宫吧,”看皇帝陛下已经沐浴完毕,曹化淳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嗯,好吧,”皇帝陛下知道,玉坤宫是袁妃的寝宫。一想到袁妃那风姿绰约的身影,皇帝陛下就有些按耐不住。

第1卷 第六十四章 合家之欢4() 
虽然同是信王府出身,也都是从小陪伴着信王长大,可因为毕竟年长一些,看人看事情也都深刻一些,因此曹化淳就比王承恩更加了解一些当今的皇帝陛下,或者说是当今的皇帝陛下身上发生的变化。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来,发生在皇帝陛下身上的变化似乎更加明显,他比以前更果决,比以前更睿智,也比以前更显羞涩。

    曹化淳认为,这是因为在登基之后,皇帝陛下经历的事情,比以前要复杂的多,也比以前严峻的多。信王府时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的性情也会随之发生某些改变。也算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皇帝陛下才更加的英明睿智起来。

    只是有一点变化不大,皇帝陛下对于女色依然不是很热衷。不,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变化的,就是皇帝陛下比以前更添了一些羞涩。

    曹化淳如此认为,并不单单是因为皇帝陛下最近从未踏进永宁宫和玉坤宫,而是因为在早晚请安看到袁妃和田妃时的那种眼神。那种眼神很是清澈,没有情意,没有爱意,没有家人般的感觉,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什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