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23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23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的对练完成之后,大军全体吃饭休息。紧接着的下午,的兵士都由千人将自行安排训练课程。可以休息,可以训练,这个时间段里吴铭不多加,给足了兵士们自由的时间。

    但在吴铭私底下的指引下,有些千人将就带着自己的一千人开始寻找另外的千人将进行挑衅,两千人进行一场友谊的比斗,从力气、速度、长跑、再到最后的格斗等,一样样的比试总是乐此不彼的进行着。

    每次吴铭在军营里总是能够听见某某人威武,某某小队最强,以及拼斗时的各种嘶吼声响等。

    而这些在无形之中,更是增加了兵士们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即使没有人看着,那些个情况比较差的兵士也会自己努力,毕竟每个正常的人都不想被别人给比下去,每个热血的男儿更是都有一个强者的梦想。

    至于吴铭,在简单的吃过一些东西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另外的一件事情。

    家乃是战国时期个个城池中存在的‘说书先生’。他们一路上道听途说,又爱编造列国故事,讲起话来还有声有色,民间对各国朝堂的了解大多也都出自他们的口中。

    而眼下吴铭要找的就是这么一类人。

    他要通过这些人的嘴将一个消息的传到河东个个城邑与村庄。而这件事情说出来着实让很多人不解,因为吴铭要他们通告百姓,有人花钱购买鸡鸭猪牛等家禽甚至是野兽的皮毛。

    购买牛皮在这时代并不少见,毕竟中原兵士用的甲胄大多都是牛皮。

    可鸡鸭猪这些家禽的皮毛却是没有什么人要,也根本想不出他们有什么作用。通常来讲,这些东西扔在路边都没人捡,如果有人肯花钱收购,这如何不让人觉得惊讶呢。

    不过这个出钱的人自然也是吴铭自己。

    将消息散播出去的同时,他还特意令兵士扮作商人游走在个个城邑与村落之间收购家禽的皮毛。

    家不愧是到底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人,他们的宣传效果在这个时代还真就不是一般的好,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吴铭所需要的家禽皮毛基本上就已经收集的齐备了。

    至于以后有没有百姓在家里准备这些东西等着被收购,吴铭倒是不怎么在意,毕竟这本来就不值钱的东西,有人肯出钱购买自然是好事,没人买,那该扔的接着扔,总之没有亏损就是。

    看着堆积起来占地足有五米方圆高三米的家畜皮毛,吴铭微微的点了点头,挥手对着边上的几个兵士道:“将这些东西摊开来,晒晒太阳,每天反转几次,再过段时日这些东西当有大用。”

    “是。”几个兵士将手中兵器往前一拄,微微点头。

    吩咐完这些之后,吴铭又令人找来了麻绳以及他特意让五峰山尚坊铁质挂钩一起送到中军帐里。

    麻绳是那种足够吊起一头牛,且有一定的耐磨性粗麻绳。

    至于那铁钩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爪子,在一个兵士的配合之下,吴铭亲手将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

    这玩意赫然便是后世行军攀爬用的绳索,只不过在长短上被吴铭改造成了适合当前大多数城邑的长度。而且头部的铁爪要比后世的大上一些,都是依照如今城防的特点所设计的。

    在兵士协助之下将飞爪捆绑牢固之后,吴铭趁着天色还没有黑,便独自一人骑乘快马奔向了附近的城邑进行最后的实验。++你还在用网页版追吗?还在因为广告问题而烦恼吗?OUT了你使用的,、、,,、、

第四十五章 风雪() 
利用飞爪攀登城墙这一件事情,在吴铭看来还是非常可行的,毕竟如今的城墙并不算高。再三思索之后这一个项目也就成了日后魏卒精锐必须要会的一个项目。

    ……

    一转眼时间便已经过去了十天,这十天里河东军营的很多兵士都有一定的进步,虽然并不显著,但吴铭知道这些事不能强求。

    毕竟万事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训练更是需要时间的磨砺。虽然距离自己要求的还很远,但这里的一万五千名兵士已经可以举起长剑做基本的砍杀与冲刺。

    半日可急行军百里,单手握剑,另外一手再举着盾牌,还可以连续战斗一个时辰者才是吴铭心中的长剑兵。

    之所以要一手持剑,一手持盾牌,考虑的是长剑兵在攻击距离上不如戈、戟以及长矛兵。

    当然此起动作单一的长戈、长矛兵来说,长剑兵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受其他兵种的限制也更加的弱。

    经过十天的空手光膀子赤膊之后,吴铭又将中午的训练项目一分为二,先是一对一赤膊的热身,再后面就是带着甲胄、盾牌手持长剑对着木桩练习臂力。

    当然这也只是让兵士们更快的到自己的不足,该如何去努力。至于成果,莫说是十天半个月,只要半年的时间里能有初步的成绩吴铭也就觉得欣慰了。

    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吴铭还是懂得。

    说白了河东军营里的一万五千兵士不过是吴铭对未来武卒规划的一个试验品。

    ……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倪涛大军却是依旧装备的长戈与府库新出来的长矛。

    四万大军,按照编制有一万长矛兵,一万弓弩兵,另外的两万则都是使用的长戈。

    因为魏国地处中原,这个时代的骑兵也并不发达,而作为平原战争之王的战车则因为建造不易、造价昂贵、且在冲锋时容易损坏、对地形要求严格等一系列的缺点,在三家分晋格局战国以来就已经退出了主战场的舞台。

    所以倪涛此番所带领的四万魏军全是清一色的甲胄步卒。

    易城与丰俞的排列准确的说是从西南像东北的排列顺序,两座城邑相距不出五十里,因为魏韩多年来并没有交恶,而且韩国的国力根本没有办法与魏国比肩。所以两座城邑中间的土夯城墙已经是多年的失修如今几乎等同与没有。

    带着四万大军赶来的倪涛按照在河东军营里吴铭的指令一万大军在易城的正北,丰俞的正西约四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与易城、丰俞两城程三角的形状布置,这样无论韩军先进攻哪一方,这一万大军都可以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去支援。

    其余三万大军则分成两队分别在易城、丰俞两座城池加固城防,准备守城所用的巨石滚木等。

    时间在匆匆忙忙的准备中极快的运转。

    约莫二十天之后的国都都迎来了新一年的来临,也就是公元前341年,各国百姓无不是载歌载舞,吃着一年来最美味的一顿饭食,观看着各种各样的杂耍。神州大地上一片新气象。

    然而,就在这年的第三天里,一场大风夹杂着鹅毛般大小的雪花在一夜之间覆盖了中原魏国、赵国、韩国等大片的土地。

    ……

    大梁王宫里,风,穿梭在那辉煌霸气的楼宇之间。

    一身貂皮裘衣的魏惠王站在宫殿外的围栏内侧。仰着头,他椅栏俯视着天空中白茫茫、飘飘然的片片雪花。

    “雪送祥瑞,这雪,加上吴爱卿与陈爱卿治理的河东,今年的秋后定然是个好收成吧!”微微蠕动的嘴唇中散发着那带着轻叹且欣慰的声音。

    一生的起起伏伏,作为一个励志要超越先君建树的国君,他已经记不起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几次飞黄腾达,几次跌落深谷。

    但这一次次的起起伏伏却是已经让一颗心变得波澜不惊,人以老,心中的豪气多少随着岁月流逝了一些,但那一生的梦,一个强大魏国,霸主中原,将魏国推向“王”国列国承认魏国等同于周朝的地位。

    这个梦魏惠王做了数十年,如今看着这飘飘然的雪,梦似乎醒了,自拜庞涓为将以来,魏国做到了乱世战国中第一次围困大国之都的壮举。魏国武卒对邯郸城的一年封锁,这足以让他骄傲的面见先君。

    这丰功伟业,他自称为王,却只有卫、宋等几个小国不得不承认他的王位。伐赵最终的失利,伐韩的彻底失败,秦人趁机夺取河西大半的土地。这一件件的事情砸在这么一个君王的心头,如鲠在喉,不吐实属不快。

    吴铭的出现,西退秦军,救魏国与水火之中,武能退敌安邦,文能治国。晚年得此英才已然让惠王觉得欣慰。

    今时今日又长了一岁的他,在看着这满天的雪花,如今的心中只想着恢复魏国以往的雄风,心中除了强国之外,已然淡化了的仇恨。

    那一双极目天边浑浊的眼睛里终于露出了将近一年都不曾见过的欣慰笑容。这,才是发自内心的笑。

    “君上,韩、赵已于三日前昭告天下,两国缔结盟约,于今日午时三军祭旗,一南一北,征伐我大魏。”乳白色的栏杆围绕的走廊里,大梁城守双手呈上一份加急的奏报,低着头,小声禀道。

    “知道了……”头也不回的挥了挥手,那双眼睛依旧看着天空,嘴唇轻启之间,魏惠王已然释然:“下去吧,寡人,想一个人待会。”

    “是。”

    ……

    千里之遥的韩国郑城。

    三十里城外,一匹枣红色的快马已经被鹅毛大雪将背部覆盖成了统一的白色。

    不远处仪仗队淅淅沥沥的松松散散的排列的如同一条长龙,穿梭在树林之间的官道上。

    黄罗伞下,韩昭候带着撩起那宽敞的黑色衣袖,在一旁宦官端着的木制长盘里端起盛满了酒的酒嚼。

    转过身,他看着面前不远处一身甲胄,腰间佩戴着长剑的公仲侈:“你我君臣对饮此嚼,接下来,寡人心中的一口恶气能不能出,就全看爱卿的了。”

    一语说完,韩昭候双手举起了酒嚼一饮而尽。

    “微臣,定不负君上重望。”放下酒嚼,公仲侈躬身拱手。

    转过身,他擦去马背上叠加着的层层白雪,翻身上马,拨转马头,迎着风扬鞭崔马而去。】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四十六章 星火燃起() 
听着那渐去渐远的马蹄声,一直看着那我已经化作黑点的背影彻底的消失,韩昭候这才整理了下自己的衣袍。

    在宦官小心的搀扶之下他缓缓转身,登上王撵,在上千人的仪仗大队的前簇后拥之下徐徐返回。

    ……

    狂风在肆虐了一夜之后终于停了。

    第二天的清晨,艳阳高照,虽然不见得多么温暖,但至少没了那阻挠一切的片片雪花。

    此刻的南阳城已经彻底的成了军队的大营,的百姓尽皆临时迁移。

    巨大的高台之上,公仲侈身穿战袍,一双浓眉微微的眯起,那脸上不怒自威的神情赫然如同昨夜的风雪人敬畏。

    在他的边上,一个半人高的大沙漏缓缓的滑落着沙粒,那一旁伺候着的参将翰举,两只眼睛正一眨不眨的紧紧盯着。

    日上三竿。不大的时间里,那紧盯着沙漏的翰举猛然站起了身子,两步来到公仲侈的侧身后,恭敬的弯腰拱手,道:“将军,巳时已到。”

    高台之下,正对着公仲侈排列整齐的六万大军,在看到翰举的动作之时无不是内心一紧,一种莫名的急促与异样弥漫着全身。这一刻人的面孔都变得冰冷庄严。

    没有回头,公仲侈环视着下方肃然起敬的人群,抬起手,向后用力一挥,冰冷的话音也在这一刻脱口而出:“祭旗。”

    “是。”翰举应过。

    起身,在几步的小跑之下翰举已然来到了附近的另外一处高台,“传将军令,开始祭旗。”

    那透露这无尽威严与冰冷的话音,响彻在每一个将士的耳边。

    此处高台上,三个被蒙了眼睛,全身被五花大绑的男子正与一猪一牛站在一排,听了那话音不由得全身一震。

    庞涓伐韩,守卫南阳的一战他们做了逃兵,能够活到此时才受罚,对于三人来说已经是老天爷格外开恩了。

    可此时,这一生的尽头,反倒让三人觉得心中轻松了不少,仿若一个欠下了巨款,在这一刻他们的债终于要还清了。

    光着膀子的刀斧手不由分说,将手中的利刃高高举起,那冰冷的锋利,在日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亮。

    下一刻,随着两声短暂又参差的嘶吼,一猪一牛连带着三人的血划过虚空,高高的飞溅起来,无力的激打在刀斧手的脸庞,泼洒在那淤青色的“韩”字大旗上。

    祭旗以毕。看着那飞溅出来的鲜血,六万将士的内心仿若被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心胸激荡。

    公仲侈,依旧威严着面孔扫视六万兵士,挥剑直指魏都大梁城的方向,那朗朗的声音传经南阳的上空,“出征。”

    六万大军齐齐转身,并迅速的为他让开一条道路。

    公仲侈,以及翰举、暮枫等几个参将快步走下高台。在数万人投射而来的目光之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