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49部分

水浒大宋-第249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西夏国暗中使坏,但毕竟还没跟中华帝国断交宣战,朝廷也需要把南宋消化掉后,才能集中精力对付这金、西夏这两个最具威胁的国家。

    至少,全面开战时间得拖到明年的入秋,也就是中华三年十月之后,甚至是中华四年开春后。

    张林肯同意南宋小朝廷的过分要求以及秦桧的毒辣建议,也就是为了尽快解决掉南面的问题,把战备资源往北方转移。

    在这个关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大战略背景下,死几百人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哪个功成名就的帝王不是踏在千万人的尸骨上?

    军机署、锦衣卫联手派出人秘密潜入西夏,去与那些驻留在西夏国境内的西域使节们联系,带着元武陛下的承诺安抚他们,建立情报站不让丝绸之路彻底断掉。

    军部和内阁亦是开始谋划对北地用兵的战略,配合商务总署针对西部和北地进行民生开发和投资,督促国营和私营工厂生产战备物资,储备在边境上,以应对明年秋季或者后年开春后可能的全面大战。

    新一轮常备军募兵规模扩大了一倍,从各地招募了接近二十万青壮展开军事训练,到开战时间,这批经过一年时间训练的士兵将有力支撑起战争的人员消耗。

    今岁的常备军转为常规军后,算上新一轮募兵数量,中华帝国的军队人数已是突破了七十五万,其中常规军五十五万规模,财政亦是回到了开国初期的吃紧状况。

    尽管由内需带动的经济还在朝前飞速发展,但闭关锁国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金国和西夏国损耗十分元气,中华帝国亦是要损耗七分元气。

    在这种情况下,比的就是国家底蕴,无论哪一方撑不下去,只有发动战争这一条路可以走。从目前来看,金国是最先要扛不住经济恶化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不把矛盾通过战争途径转移,金人自家房子就要被百姓烧起来了。

    据军机署几个机构从敌国内部打探回的消息,金国元帅府已是借着调防名义往西京道大肆扩充兵马和军械粮草,贵族们都嗷嗷叫着攻打汉人抢夺财物和粮食。

    待得明年秋收马肥时,金国率先发难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471章 宿醉() 
按照目前的国力,最多能维持八十万的兵力。

    如果战争在正常情况下(不以战养战地掠夺敌对国家资源)持续打一年时间以上,财政就要破产,经济就会崩溃。

    所以,张林在临近年节的这些天里,开了数次大朝会,跟内阁大臣们强调全面开战必须是灭国之战。

    战争的结果,要么敌人死,要么中华帝国经济崩溃必须加税维持财政,绝没有和谈一说。

    并且,他也同意了军部提出的“以战养战”策略,同意军队在攻入敌国境内后实行一些“非人道”的做法,以减少财政军需压力。

    什么叫非人道?就是减少敌对国的潜在威胁,尤其是成年男性的数量,把敌对国的女人和孩童押回国内分散安置,从国内迁徙百姓过去接管他们的田地和牧场。

    按辽地的人口来算,约莫八百万左右,在战争进行到你死我活的艰难程度下,一旦实行非人道政策,辽地原居住人口将至少锐减到五百万上下。保留其地的女人和孩童,青壮男性将全部掳劫到国内进行劳力输出,直到死去。

    至于金国刨除辽地百姓后的女真族人口约莫在五六十万上下,比较分散,张林贵为天子自然是一言九鼎,计划以不公开的名义把这个民族的男性以及六岁以上孩童全部人道抹杀,只保留这个民族中适合生育的年轻女性。

    并且这个政策首次被内阁认定为针对敌对外族的方针,只留年轻女子和车轮高以下的孩童,其余族人全部掳劫到国内劳务输出,许多水利、民生、军用工程都需要庞大的劳动力。

    毕竟工程项目用汉人还要给不低的工资,财政实在是负担不起。

    历史上,不论是金国还是蒙古,都对汉人实行过人口屠杀以减少社会动荡。张林心地仁慈,不会屠杀他们,只会榨取他们的价值直到生命结束。

    政策方向制定了后,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内阁负责,张某人也能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地过个好年。

    既然外宾少,朝廷面上无光,自然会找其他方法弥补一下。

    张林索性放开了规矩,在皇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皇家宴席,邀请各个行当里有名声的人前来参加宴会。士农工商不管有无公职在身,只要有名声和贡献,都够资格来喝一杯皇家水酒。

    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个皇帝这般亲民过,为了争抢入宫参加宴会的名额,各地商会是挤破了脑袋往里钻,自然是少不了一番爱心捐款。

    当元武陛下亲自端杯跟他们挨桌敬酒的时候,这群在民间有身份、有名声的百姓们感激涕零地高喊万岁,满足了极大的虚荣心。

    尽管是掺了水的酒,张林在宴会上亦是喝得酩酊大醉,皇后扈三娘亲自出面,才把嘴里醉话连篇叫嚣着还要“与民同庆”的元武陛下给架回去醒酒休息。

    对异常爱惜小命的张林来说,很久都没这么醉过了,醒后也模模糊糊地记不起自己有没有失礼。好在御医们医术高超,倒是没有往常宿醉后的后遗症。

    超级大的龙辇上,张林在柔软温暖的被褥上滚了两滚挨在床边,轻轻叫道:“水。”

    话音还未落,不远处早就听到动静的侍女忙碎步移过来,把早就备好并且保温的茶汤端到跟前,伺候着皇上解渴。

    张林喝了半盏有了精神,忽而看向伺候自己的侍女,道:“你是谁?瓶花呢?”

    “回皇上,瓶花身体不舒服,皇后娘娘叫奴婢来接她的手。奴婢叫刘怀燕,进宫两个月了,最近才从内司调出来。”

    “唔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皇,皇上”刘怀燕颤声声地叫了一句,微微张着粉唇露出些许银牙,下巴随着男人的手指缓缓抬起,现出一张清丽的少女容颜。

    “多大了?”

    “回皇上,奴婢刚满十八。”

    “哪里人?”

    “回皇上,奴婢是苏州人氏。”

    “哦,那跟朕也是一样。”张林手指摩挲少女的脸颊,在她珠圆玉润的耳垂上拨弄几下,少女面皮迅速发烫,娇躯颤颤。

    “什么时辰了?”

    “刚过卯时。”

    张林闭了闭眼,少时又睁开,侧身支起左臂胳膊,右手轻轻拍了拍床沿,柔声道:“坐过来些和朕说话。”

    “是,皇上。”刘怀燕心跳砰砰地挨到床边坐下,水青色新式宫女的紧身服饰把她身材曲线勾勒的异常诱人,看得某人眼睛一亮,没想到这女子发育的这般好。

    许是醉酒的影响,当少女几乎零距离贴着他小腹坐下的时候,馨香扑鼻,激得张某狼轻轻一带就把少女柔软的娇躯给揽在身下压着。

    刘怀燕大眼迷蒙,楚楚可怜地颤声叫道:“皇上,奴婢”

    “嘘”

    张林先是在少女的脖颈处嗅了嗅,享受一番别有的清幽气味,随后爪子不安分地动起来,少女就如一件木偶般随着他的摆弄自然地回应着,娇羞里不敢有一点儿的反抗。

    “皇上,留吗?”

    “不留。”

    “是。”刘灯指挥侍女们收拾好床褥,替皇上清理激情后的痕迹。

    醉酒后的男人不适合行房,生出的孩子出现问题的几率很大(李太白两个儿子都是二百五),张林当然知道这些后世的常识性知识。

    不过作为九五之尊,他也没必要去跟个侍女解释太多。

    刘怀燕伤心难过地被内监抬走,用药汤和人工手段排出龙种,因为不留龙种,她便不能升作贵美人,只不过地位要高于普通侍女罢了。

    刚发泄完了的张林吃了些糕点后,又躺回床上继续补觉,天大地大,皇上最大,一点点的内疚感很快就消失无影。

    以至于他在一觉醒来后,连之前刚睡过的侍女名字都忘记了,只模糊地记得些她的容貌以及前凸后翘的诱人身形,和那压抑着痛苦的鼻音哼声。

    提起裤子不认人,拔吊无情帝王家。

第472章 单兵发展() 
皇上宠幸了个侍女却没留种,这不大不小的事情在宫中流传开来,不过却没人敢光明正大里说,侍女们既是羡慕,又有些幸灾乐祸。

    对于刘怀燕来说,她得到的只是单独居住的阁楼,也有了一面可以让皇上再次临幸的身份绿牌,至少,皇上会偶尔能看到她的名字。

    张林自然没那么多闲工夫关心后宫的事,年节七天长假后,初八就开了新年一次大朝会。

    主要是以财政总署、商务总署和军器监牵头,在津律郡、太原郡、河熙二郡,以这四个郡为中心,兴建大型工业区,以军工副产品的战略物资为主,用以保障今年入秋可能会出现的大战。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太长了,光靠车马船运耗费实在太大,还不如咬咬牙从紧张的财政里再抽调一笔专款用以在前线就近的地区开建工厂呢。既能盘活整个地区的经济,解决一部分闲置劳动力问题,又能及时地补充前线战争耗损。

    现如今都不用说了,只要商务总署明确下一步要开发哪个地区,商人们就会跟闻着鱼腥味的猫一样蜂拥而去,在周边开建朝廷核心技术以外的副业工厂。

    春江水暖鸭先知,朝政要干什么,商人们看的很准。根据商务总署的经济发展政策,许多百姓都能猜到朝廷是要对西北的党项人和北边的金人开战了。

    果然,开年第一次大朝会结束没几天,商务总署就放出风声,要在西北和北地四个大郡兴建规模超大的工业带,引得商人们大喜过望地纷纷托门路询问。

    工业带这个词是继工业区后新出现的,“带”的意思就是一系列产业,不是单单一项或者几项,而是涵盖吃穿住行的大部分行当。一旦与军工挂上关系,那必然规模不会小的,养数十万工人不在话下。

    因此,这回不是零散的单个商人合作,而是以商会为标准的合作要求,商务总署明确放出话,没有两百万身家的商人没资格参与跟朝廷的合股,跟在后面喝点汤就行了。

    所以,很多身家少的商人们不乐意了,只能是彼此抱团取暖地联合在一起,推出代表与商务总署接洽,希望能排上队伍。

    随着闭关锁国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明显不如去年,所以朝廷只能是把核心技术控制在手中,核心技术以外的产业项目全部放给商人们来投资。不过朝廷亦是派人进行标准化施工监督和工业带产业规划,不让商人们没头苍蝇似的乱跟风,而是统一安排。

    内阁在做出统筹安排后,底下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转向负责的大臣和官员,张林亦是带着内阁视察去岁搬到宣州市的军器监。

    军器监里的军械要比皇家科学城里已经研发出来或者正在研发的新技术低至少一代,而且军器监不是前朝那般只是个作坊形式,如今已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带了。

    按照标准化制造,周边工厂制造配件,核心配件有军器监制造,最后成品也在军器监内组装完成。

    这是划时代管理方式,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明白元武陛下为何要这么安排,直到工业带建设后以提高了一倍的速度完成订单,大家这才意识到陛下的先见之明。

    就比如一套火枪,他由木质枪托、钢制枪管、燧石击发器、扳机等,细分可以分出十几个部件来装配成火枪。火枪的配套配件有弹药罐、清膛条、背枪带、刺刀等等。

    一套火枪里除了核心的枪管、弹药为军器监负责,其余全部打包出去给私商工厂生产,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号码标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究到源头进行重罚。

    国家军工订单不是开玩笑的,商人们也都不敢在这上面耍手段,被查到问题轻则罚款,重则判罪,给你发配矿山劳役都是有可能的。

    制定标准化,就是有军器监统一下发标尺、模具、工人培训、流水线生产指导,对每个外包工厂都要定期检查和突袭抽查,严格管理生产环节和工厂环境。

    军器监的几个研究所已经抽调进了皇家科学城里,所以这个机构已衍变成大型国营军工厂。

    在化学火药研究犹如便秘的情况下,黑火药配比之前有少许进步,不过进步不大。不过新式弹药的发明,却让张林大为称赞。

    军器监改变了过去把弹药分开放,用丝绸包的制造方式,而是采用硬纸制成大号圆柱体形状,里面放置黑火药和铁丸、铅丸等。再把这个硬纸筒弹药装进弹药罐中,纸筒外抹油,士兵可以很方便的携带。

    要使用的时候,士兵只需要从弹药罐里取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