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50部分

水浒大宋-第250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使用的时候,士兵只需要从弹药罐里取出纸筒,咬开封口,把内中的黑火药一部分倒进发火池里,把子弹和剩下的少量火药用膛条塞到枪管中。这般使用,火枪兵的射击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倍,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尽管不是什么新技术。

    火枪兵在战场上的射击速度提高一倍,意味着战斗力至少提升了一半,而且子弹沾了油脂,减少和枪管的摩擦,大大提高了火枪使用寿命。

    张林下旨奖励了这个研发团队十万元,另拨下二十万元专款支持他们继续研发,让匠人们备受鼓舞,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技术能挽救回多少士兵的性命。

    军器监里,内阁大臣们跟着元武陛下视察完火器装配流水线后,俱都对未来的战争有了充足的信心。

    军器监的负责人乃是朝廷公职人员,是军械总署管辖下的地方署长,名叫包希仁。

    包署长把陛下一行人领到另一个装备车间,让工人们随即从组装流水线上留下一个已经打包好的箱子,然后在众人面前打开展示,并详细介绍。

    “陛下,各位大人,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火枪兵单兵装备。里面有一支燧发枪、两个弹药罐、五十个纸筒弹药、轻棉甲一套、军服一套、包铁头盔一顶、刺刀一柄、60升帆布背包一个、救急食物罐一个、火石两套、急救止血药粉一小包、五米行军绳索一条合计五十三斤。”

    “除了火枪枪管和纸筒弹药为军器监制作,其余全部是采购回来的标准件,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每一个配件都有数字标识,可以查到负责生产的私商工厂。”

    张林点点头,道:“救济食物罐里面装的是什么?”

    “暂时为空,其中东西由后勤部另行下发。按照规定,里面是食盐二两、蔗糖二两、麦芽糖条三根、风干肉二十条。总重为三斤五两。”

    张林对国防大臣陈良以及一干内阁大臣笑道:“朕都忍不住想看看种师道接收这批战备物资时的表情,怕是要站不稳当了,他西军在前朝爹不疼娘不爱的,咱们这一批战备可是紧着他西部军区先来。”

    “陛下垂怜西军世代功勋,乃是他们的福气。”

    陈良感慨道:“这一套火枪兵单兵装备放在前朝,怎么也得小两百贯钱了吧,足抵得上一个指挥使。有这样的装备,加上前线战士们辛苦训练,臣真想不出有何理由吃败仗。”

    “这也是咱们朝廷穷的都要当裤子的原因啊。”张林对旁边笑笑,打趣道:“是吧,朕的财政大臣?”

    “陛下说笑了。”林守成苦笑一声,露出一个无奈至极的表情。

第473章 商业带动() 
中华帝国自开国以来,经济发展不错,税收也大有起色,但财政一直吃紧,这种火枪兵单兵装备就能看出来。

    钱都花在工业带、工业区、工建工程和军械装备上了,维持着五十多万规模的常规军。北地河内行省,原辽国西京道,两国军队还在不停地耗损军费,互相伤害。

    张林不懂什么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他对于战争却有本质上的认识,比拼国力,用钱砸死金国和西夏,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炮弹如雨,什么才叫中原大国的底蕴。

    现在财政吃紧不要紧,只要不破产就行,再说还有国债这一招没用起来呢,必要时可解燃眉之急。开战后,军部也将执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彻底断了北方游牧民族复兴的希望,把他们的根子都给烧掉。

    在张林的计划中,国土扩张战略要持续很久,他要在有生之年里替后世把周边威胁彻底根绝。

    东面的高丽国没有存在必要,日本国人口太多,是必须要瓦解,这其中琉球国是个很好的利用对象。把高丽和日本当外海抵御前沿,把海军直面太平洋。

    南面像后世的老挝、越南柬埔寨什么的国家也要并入行省,马六甲海峡周边的领土收入囊中,把海军直面印度洋。

    西面的高原和山脉是天然防御地带,只要把印度给分裂掉,就有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

    至于北面,由于版图太大,张林还没想好,反正至少金国的地盘得吃下来,还有外蒙古。

    毕竟后世俄罗斯西伯利亚那么大的版图,在这条件极为落后的古代,想要往冰天雪地里进行移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球说小很小,说大也大,没必要建立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国土不是越大越好,版图太大了很容易内部垮台,只要扼守住西方文明入侵东方文明的战略要地就行。

    后世常在贴吧论坛里看到什么十字军东征的帖子,好像就是发生在十一世纪,听说最远打到了印度。

    张林经常恶趣味地会想跟这帮领主贵族兵碰一碰,看看谁的胳膊粗,但怎么想都有点大人欺负小孩的感觉。

    在宣州市巡视了五天后,赶在正月底回返皇城,内阁大臣们自然负责处理繁琐的事务,张林则准备休息几天,再去视察明州市位于定海县的镇海船厂和舟山岛在建的东海舰队。

    当然,去巡视明州不是简单地直接去,肯定要对周边地区展开突袭检查的。作为皇帝陛下,时间是宝贵的,可不会干耗在行程上。

    值得高兴的是,去岁的各项改革政策在风气为之一变的官员们努力下得到了落实,尤其是针对国内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女人闲置劳动力。在这个以劳力输出为主的时代,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耕地新器械出现,但男人依旧是农业的主力军。

    很多女子只能在家做些纺纱织布的活来补贴家用,在中华帝国现在跟金国和西夏国的贸易几乎断绝,导致纺织业的前景堪忧,商人们也缩减了工人和生产规模,很多棉布降价销售后不得已地积攒在仓库中堆积如山。

    这些布、棉、绸、帛,亏本卖是不可能的,商人们宁愿烧掉它都不可能亏血卖。不过在新年战略产业北上的背景下,民间都知道国家即将对金国和西夏国开战。

    这是令人唤醒鼓舞的消息,只要开通新的商道,积攒在仓库里的布货就不愁销路啦,大家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就眼下来说,民间大量女子失业依旧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育教总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招聘和培训女老师以及女学生。商务总署也制定政策,让民间商人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聘用女子,比如酒楼里的女服务员,布行、店铺里的女售卖员等等。卫生总署也颁发政策,接受一大批女子培训成护士,一部分安置在民间医院里,一部分送去军校当医疗兵。

    另外,针对民间很多地方依旧在采用前朝的计量单位比如宋斤、宋尺等现象,内阁制定政策从各地商会源头抓起,但有发现商人们或者店铺沿用旧制单位,一律罚款。

    现在财政很吃紧,但并不意味着国家穷,看看繁荣昌盛的商业就知道了,看看民间百姓还在增涨的工钱就知道了,钱都在民间呢。

    在正月底的时候,上一批战争债券完成回兑后,朝廷又发行了新一轮国债以及战争债券,这次债券的规模是空前的。在前一次回馈良好且国家军力强盛的基础情况下,民间购买债券的热情非常高昂,第一批一千万元的债券不到三天就如泥牛入海般地投入市场。

    针对这股热潮,第二批两千万元发行也在计划中,按照内阁的评估,债券控制在八千万元以下是最保险的,否则将会拖累经济发展。

    这笔债卷款项自然大部分投资在工业带和民生建设上,加大对沿海地图捕鱼业的投资,尤其是超过三千料的大型捕鱼船,鼓励百姓发展远海捕鱼,顺便替国家测量水文地理。

    料这个船只计量单位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在正常情况下长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间,直径约二三十公分之间。由于这样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载三个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多斤左右。

    古人是把料数来计量船只大小。

    在排水量这个概念普及后,尤其是船只设计的工匠们掌握了浮力承载量的计算方法,各地船厂一律采用排水量来代替原先的料数。

    毕竟,排水量的大小也就代表船只的承载能力,比料数更能直观有效地体现出船只的实际大小和装载能力。

    6000料的大船约合两千吨排水量,实际载重量在一千吨左右。按照新计量单位,目前国内已有排水量超过千吨的大船超过两千艘,各地船厂中在建的新千吨大船足有两百多艘。

    朝廷自从允许私商拥有千料大船后,沿海捕鱼业就兴旺发达起来,新年初始朝廷又把船只规模不设限制的制度颁发下来,意味着商人们可以购买更大的船只用于商业,进一步刺激了沿海经济发展。

    不过朝廷也明确立法,超过五百吨排水量的渔船禁止在近海(一千里路内)展开捕鱼作业,这虽然加大了渔民作业的难度,但能买得起这么大船的基本都是商人,因此也无伤大雅。

    同时近海沿海的捕鱼制度也跟着调整,严格规定渔民捕鱼所用的渔网目数高能于四百,保护鱼仔繁殖的可持续发展,并派人在沿海一带进行教育宣传,设立渔政司、渔政所来官吏。

    国内的渔网规格也随之变化。

    这时代的百姓一方面受限于经济环境,捕鱼业并不发达,另一方面民间百姓也没有滥捕滥杀的念头,所以这个制度实行起来只是以防后患罢了。

    伴随渔业发展的则是沿海大大小小的私商食品加工厂,鱼干丝、鱼油、腌鱼罐头各种各样的食物也往大江南北售卖,物美价廉味道也不差,极大促进了民生经济。

第474章 海军建设() 
一月初,张林从宣州回来后在宫里只休息了两天,就立刻启程去视察明州一带。

    皇后扈三娘心疼他的辛苦,劝他多休息几天等过完元宵再去,但毕竟拗不过在某些事上犯牛脾气的元武陛下。

    张林这厮向来是主张今日事今日毕,能提前搞定的事绝不拖拖拉拉,早干完早歇工。他宁愿前一天夜里熬夜把事情干完只为了睡个懒觉,也不愿意拖到第二天。

    上面是什么办事风格,底下自然是有学有样,内阁大臣们也尽量跟着陛下的节奏走。皇帝都这般东奔西跑不辞劳苦,他们焉敢躲在家里偷闲享福?

    沿着钱塘、萧山、越州郡、上虞、余姚、慈溪抵达明州,一路上工厂林立,民间兴旺,市面上物价平稳,百姓安居乐业。

    这让张林很是欣慰,他每到一地,必然要找商会通气。官署可以欺骗弄假,但涉及切身利益的商人们是绝不会错过这个大倒吐水的机会,跟元武陛下哭诉着纺织业的困境。

    失去了金国和西夏国的两个大市场,光靠日本、高丽、吐蕃、大理、交趾等贫穷国家很能吃下他们的货物。产能过剩,布匹卖不出去,积货仓库。原纺织商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始转移向其他新兴行当,不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张林只能是宽慰他们,朝廷将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货物,鼓励商人们多往新兴的军功副产业方面发展,尤其是新兴渔业和农场。

    两浙多是分散的水田,山地茂密,根本不适合大农场建设。也唯有北方和西部地区了,皇上这在变着法儿地怂恿他们多投资西、北部呢。

    一月初七在明州巡察完后,张林一行人搭乘三千吨排水量的镇海号炮舰从甬江前往镇海国营船厂。

    明州本就是造船中心,镇海船厂的规模比泉州船厂还要大,拥有工匠一千八百余人,并且还在进一步扩建,以满足供不应求的五百吨以上的渔船生产。

    当然,渔船只是附属项目,镇海船厂主要是建造沿海炮舰,从去岁六月到现在,已是为海军总署建造了十艘千吨规模的炮舰,完成了首批订单。

    金国为什么日子越来越难熬?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夷南舰队对金国辽东湾沿海城池的袭扰,实行禁海策略,并且组织过多次登陆抢掠,把金人沿海城池攻破后杀掉他们的当地官员,并且掳劫走当地作威作福的女真族人。

    海军大臣赵长河甚至组织过舰队在渔民的帮助下绕过高丽,进入了日本海,从背后袭击女真族的腹地……长白山一带。尽管取得的战果不大,但给与金国朝廷的震动是巨大的。

    这表示汉人有能力组织万人规模的军队对女真族腹地进行攻击,若是不提前防备,待得开战后只怕要吃大亏。

    在渔民的帮助下,海军亦是沿着渤海、辽东湾、黄海、济州海峡、对马海峡到日本海的郁陵岛建立了一条可以直通女真腹地的海路航道和补给据点。

    这年头不论是前朝宋国还是高丽国、日本国,亦或者是前朝辽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