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23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23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微微一笑道:“久闻吴王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伏威恭敬的说道:“陛下谬赞了。些许虚名,都是江湖朋友抬举、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李渊疑问道:“吴王兄,雄踞江淮,拥兵数十万,怎么会决心归顺我大唐呢?这是朕一直以来的疑惑,望吴王兄能够为我解疑。”

    杜伏威回答道:“大唐从占据关中开始,已经奠定了天下一统的根基。“鬼才”李孝基智谋无双,秦王殿下长于军事,更得关陇贵族集团全力支持。恕臣直言,如果治世,关陇贵族集团或许不如山东豪族、南方世族,可是如果乱世,山东豪族、南方世族联手则也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对手。关陇贵族集团敢死战,耐苦战,人人以参军为荣,以军功大小排定座次,军事素养最高,军功与家族利益更是联系最为紧密。陛下得关陇军事贵族相助可谓是一步妙棋,也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实力保障。武德二年,虽然大唐形势危急,可是臣却觉得大唐根基稳固,形势愈是危急,关陇贵族集团的潜力反而是更容易被激发出来。结果不出臣所料,仅仅用了三年,在秦王殿下的指挥下,大唐相继击败定杨可汗刘武周、郑王王世充,夏王窦建德,一统天下。而臣起自微末,只希望一生荣华富贵、衣锦还乡,却无奈为时事所逼,以至于此。故大唐大军所至,臣唯有自保归顺。望陛下能够念臣老迈,保我余生,得享富贵。”

    李渊听到杜伏威所说,笑道:“吴王兄,还请放心,些许要求,朕必会予以满足。”

    杜伏威大喜道:“臣多谢陛下。”

    不久,杜伏威离开了太极宫。在宫门口,杜伏威感慨道:“陛下乃是宽厚大度之人,吾后半生无忧矣。”

    而太极宫内,李渊看着杜伏威离开后,感叹道:“杜伏威有帝王之器量,帝王之才华,却无帝王之志向。可惜了。”

    夜鹰统领突然从柱子后面走了出来,向李渊问道:“陛下,那对吴王的监控?”

    李渊沉吟后说道:“外松内紧。在不能让他察觉的情况下,监控力度要和魏公李密、郑王王世充一样。他毕竟是一代枭雄,他所说的,听听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全信。朕要时刻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属下明白。”说着,夜鹰统领行礼后就瞬间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四十四章 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夜鹰统领离开后,太监总管王德向李渊禀报道:“陛下,此次护送吴王杜伏威进京的,乃是我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的副将李飞虎将军。他说他有赵郡王的秘折要亲自呈给陛下。如今李飞虎将军正在太极宫外等候,期待陛下的召见。”

    李渊沉吟道:“哦?孝恭的秘折?宣。”

    王德又用他那尖利的公鸭嗓喊道:“陛下有旨,宣李飞虎将军觐见。”

    李飞虎缓缓的走入了太极宫,对着李渊恭敬的行礼后说道:“臣李飞虎拜见陛下。”

    说罢,便将李孝恭的秘折呈给了李渊。

    李渊打开一看,竟然是李孝恭保荐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的内容。

    李渊看着李飞虎说道:“秘折上的内容,你知道吗?”

    李飞虎回答道:“臣猜出来了,离开岳阳时,又从大都督那里得到了确认。臣知道秘折上的内容。”

    李渊又问道:“这是你们大都督的意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飞虎回答道:“因为大都督认为永安王实在是陇右李氏皇族、是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想看到永安王因为政治毁了自己的前途。”

    李渊感叹道:“你家大都督有心了,让永安王离开长安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永安王因为朕的两个儿子之争,前途尽毁,朕也舍不得。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朕内心里是同意的,可是此事,朕不能乾纲独断,还需要听一听其他朝廷重臣的意见。你就在长安先呆着,等候廷议的结果。”

    “是。”李飞虎恭敬的回答道。

    不久,李飞虎就离开了。

    李渊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喃喃自语道:“李玄离开长安也好。只要他不和世民在一起,朕还是很欣赏他的。他毕竟是孝基的独子啊,孝基对我大唐贡献太大了,定关中,收关陇贵族集团为吾所用,居功至伟啊。李玄培养培养,也定然是大唐朝堂未来的栋梁,可堪重用啊。”

    随后,李渊下令道:“召太子、秦王、左仆射裴寂、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进宫议事。”

    半个时辰后,太子、秦王、裴寂、封德彝、萧禹相继走进了太极宫。

    落座后,李渊拿出了李孝恭的奏折,对众人说道:“都看看吧,看如何回复赵郡王?”

    奏折在太子、秦王、裴寂、封德彝、萧禹的手中传过。

    太子建成一看,竟然是李孝恭举荐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的奏书,面色阴沉。

    秦王李世民看过后,则面带犹豫,仿佛陷入了沉思。

    左仆射裴寂看过后,却看向了太子建成,看到太子阴沉的脸色,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右仆射封德彝看过后,看看太子,又看看秦王,最后则看向了皇帝李渊。

    御史大夫萧禹则看过后,直接看向了右仆射封德彝。

    李渊收回了奏折说道:“都议议吧。”

    太子建成起身说道:“东南道行军大总管职位重要,关系到我大唐南方局势的安危。儿臣以为永安王从无从政经验,实在不易担当如此重要的职位。”

    李渊不置可否的说道:“哦。”然后,看向了秦王。

    秦王李世民依然在沉思,似乎内心里十分纠结,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一直支持太子的左仆射裴寂则起身奏道:“老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永安王年纪不过十五,实在是不能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如此重要的职位。”

    听到裴寂如此说,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左仆射怎可以年龄判定永安王是否适合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这一职位?我十五岁领军,二十岁做到了统领大唐数十万军队的天策上将,六年来南征北讨,相继击败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如今也不过二十六岁,陛下当初也没有因为我年龄小,就不任命我为天策上将。而如今整个天下,更是没有人敢说我天策上将做的不好。左仆射,乃是朝廷重臣,怎可有如此糊涂的想法,为国家举才?”

    裴寂顿时面红耳赤。

    李世民则恭敬的对李渊说道:“儿臣同意赵郡王的建议,也举荐永安王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李渊诧异的看着李世民说道:“你真的决定同意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不让他留在你的身边,为你出谋划策?”

    李世民回答道:“儿臣同意。永安王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尚可为我大唐建功,而留在长安,只会遭受各种卑鄙的陷害和无耻的攻击,不能得展所才。”

    看着李世民如此表现,李渊面带欣赏。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务实,世民做到了。

    之后,李渊看向了右仆射封德彝和御史大夫萧禹。

    封德彝站起身,奏道:“恕臣愚钝,还请陛下圣裁。”

    萧禹亦站起身,奏道:“请陛下圣裁。”

    李渊看着封德彝笑骂道:“老滑头。你是右仆射,说说你的想法吧。”

    封德彝恭敬的站着,可是脑子却在飞快的运转。

    陛下最近一直支持太子,看到李孝恭的奏折应该第一时间予以驳回的,可是如今,他不但没有驳回,还煞有介事的召开内廷会议;如今太子、左仆射裴寂纷纷反对,只有秦王一人支持,局势明显对于太子有利,可是陛下却非要听听我的想法。莫非陛下转变心思了,开始支持秦王了?随即他又否定道:“不可能的,陛下不会没有任何征兆的就转而支持秦王的。那问题就出在李玄身上,或许陛下也十分欣赏李玄,只是不喜欢李玄介入太子、秦王之争,前一任的永安王李孝基应该也是一个原因。陛下心里是同意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的。

    得出这个结论后,封德彝看向了太子,之后对着李渊奏道:“老臣以为东南道行军大总管这一职务,目前来说,只有永安王李玄最为合适。”

    李渊淡淡的笑道:“哦?为什么?”

    其他几人也十分好奇。

    封德彝回答道:“因为东南道行军大总管这一职务,如今十分特殊。它是我大唐吴王杜伏威原来的官职,统领着江淮三十六郡,数十万江淮军队。朝廷派遣任何人去做这一职务,都需要仰仗我大唐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所统领的大唐二十万精锐。如果没有赵郡王支持,任何人去统领数十万刚刚投降的江淮军队,都无异于一个天大的笑话。数十万江淮军队提出任何条件,只要赵郡王不支持,或按兵不动,朝廷委派的那个人就只能同意,他不同意也不行,他没有实力,自己一个人是怎么也不能抵挡数十万和他不一心的军队的?这个位置,赵郡王决定性作用很大,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赵郡王的建议。最好是同意赵郡王所请。”

    听完封德彝的话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太子建成说道:“李孝恭大胆,他竟然敢要挟朝廷。”

    李渊眼含忌惮,缓缓的说道:“他有这个实力。”

    最终,皇帝李渊同意了李孝恭的奏请,同意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封德彝离开太极宫时,李渊对他投过来了一道欣赏的一瞥,欣赏他分析透彻,深体朕心,看到了自己都没有留意的一些问题。

    刚走出太极宫,年轻威严的秦王早已等在了殿外,对封德彝躬身一礼道:“多谢右仆射相助。”

    封德彝坦然受之,低声说道:“殿下,以后多加小心。”

    李世民拱手拜谢后,转身离开。

    不久,太子和左仆射裴寂也走出了太极宫,封德彝对太子行礼后,说道:“太子殿下,陛下在召开内廷会议之前,已经打定主意让李玄出任东南道行军大总管了。老臣本想推辞,可是陛下却执意让老臣说出。希望太子莫怪。”

    “父皇,竟然在之前就有了主意?”太子建成陷入了思索。

    不久,他想明白了,他看向了左仆射裴寂。裴寂暗暗的点了点头,表示封德彝所说是真的。

    太子建成安慰封德彝道:“封相,当时也是无奈。既然父皇动了心思,谁还能阻止他乾纲独断呢?”

    说罢,三个人一起离开了。

第四十五章 自己的路() 
廷议后不久,皇帝李渊就在太极宫召见了刚从天牢里放出来的李玄。李渊对李玄说道:“现在,朕任命你为东南道行军大总管,总管整个江淮事宜。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做的很好的,希望你能把整个江淮之地、江淮之军尽快彻底的变为我大唐的领地和军队,必要时朕允许你使用强力手段弹压。朕的大唐朝廷和赵郡王李孝恭统领的二十万大唐精锐,就是你坚强的后盾。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出,朕会酌情予以满足的。”

    李玄回答道:“我要全权处理江淮问题的权力,另外我还需要陛下能够放了一个人。”

    李渊说道:“全权处理江淮问题的权力,这个没有问题。朕向来用人主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我任命你为东南道行军大总管,自然会给你相应的权力的。需要放哪个人,你说吧,朕会考虑的。”

    李玄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夜鹰断刃。”

    “他?你为什么会为他求情?”李渊疑问道。

    李玄回答道:“断刃谎报的情报,是我借他的口传的。”

    李渊不禁站起了身问道:“他所说的那些情报,是你借他的口向我禀报的?”

    李玄回答道:“是,那些情报都是假的,是我编造的,我让断刃认为那是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

    李渊叹口气道:“哦,原来如此啊。高陵于家、关中于家被灭,与朕、与断刃都没有什么好处,你才是最大的赢家啊。最想灭了高陵于家、关中于家的,是你啊。只是朕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玄默然无语。

    李渊看到李玄不愿意说,便让李玄离开了。李玄离开后不久,李渊就对夜鹰统领下令,释放断刃,让他重新进入夜鹰,为自己效命。

    秦王府,秦王李世民的书房。李世民对李玄说道:“京中凶险,父皇和太子都不会允许你帮我的,不如你借此次赵郡王举荐,就此离开。待局势有所变化,再返回相助于我。此去江淮,预祝你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李玄对李世民诚恳的说道:“此去江淮,臣要为殿下做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