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22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22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刃也很郁闷的说道:“我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把我押入天牢。我如实的将亲眼看到的事情禀报给了陛下,结果陛下不久就将我关起来了。关了一段时间,他们告诉我陛下要放了我,结果刚见到陛下,陛下就又让人把我再次押进来了。很莫名其妙。”

    李玄略显尴尬的挠了挠头,心中暗道:“断刃被押入天牢,估计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植入记忆,那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虽然断刃一直坚信是真的,但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被皇帝发现,肯定是迟早的事。”

    看着憔悴的断刃,李玄拍着胸脯道:“断刃大哥,只要我能出去,我肯定会把你救出去的。”

    断刃拒绝道:“谢谢你一片好意。可是这是天牢啊,想出去难啊。”

    李玄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断刃突然间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断刃的?我们应该没有碰过面吧。”

    李玄面带尴尬,但是他随即反问道:“我们没有碰过面,可是你又怎么认识我的?一见面就能叫出我的名字呢。”

    断刃低头不语。

    皇宫延禧宫,李晴刚回到皇宫,就得知李玄夜宿自己的寝宫,今早已经被父皇押入天牢了。想到李玄躺过自己的床,她不禁羞得面色通红。可是想到李玄因为自己竟然被押入天牢,她又暗自为李玄担心了起来。

    李晴向自己宫里值守的宫人仔细的询问了昨晚的情况,方得知竟然是自己宫里的人将李玄接入自己寝宫的。

    她冷冷的看着那位将李玄抬入自己寝宫的宫人,说道:“你是受谁指使?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宫人闭口不言。

    李晴下令道:“把他关起来,严加看管。”

    李晴判断李玄应该是被人陷害,而陷害他的人,应该是太子。太子不仅想陷害李玄,还想败坏自己的名声,给亲近二哥的人一个警告,好狠毒的计策啊。

    稍事思考,李晴就下令道:“摆驾乾元殿。”

    乾元殿,大唐皇宫的主殿,高大宏伟,气势雄浑,是皇帝李渊举行朝会的地方。

    此刻,乾元殿里群臣们议论纷纷,都在讨论李玄夜宿延禧宫的事情。

    “永安王太过分了,竟然擅自闯入九公主的寝宫。”

    “对啊,实在想不到了,李玄竟然是这种人。”

    “延禧宫的宫人是怎么当差的,怎么能够让李玄进入九公主的寝宫呢?”

    “李玄神通广大,手段繁多,延禧宫的宫人怎么能够拦得住他呢?”

    “幸亏九公主不在寝宫,如果在的话,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祸事呢?”

    “陛下驾到!”一声尖利的声音后,皇帝李渊身穿龙袍,头戴平天冠缓缓的走到了龙椅之上,坐了下来。

    群臣们停止了议论,纷纷躬身行礼,三呼万岁。

    看到李渊到来,太子建成面露喜悦,而秦王李世民则面色阴沉。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高高在上的李渊,心中暗道:“怎么会这么巧?怎么能这么巧?为什么深夜李玄会突然被父皇招进皇宫饮宴?为什么饮宴后,无人护送他出宫?为什么李玄会喝得烂醉,出现在与自己交好的九公主的延禧宫内?这一切都太巧了,似乎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一股势力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而做为整个皇宫的主人,自己的父皇应该是知情的,不可能一个外人能够在皇宫内的延禧宫中睡了一夜,还没有被人发现的。那样的话,守卫皇宫的左、右千牛卫,大唐黑暗中的精锐夜鹰也太无能了。”

第四十二章 九公主() 
朝会上,皇帝李渊提起了永安王李玄夜宿延禧宫的事情。太子建成,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等一致要求严惩胆大妄为的李玄,以正大唐国法。秦王李世民、吏部尚书高士廉虽有意替李玄辩解,可是李玄确实夜宿延禧宫九公主的寝宫了,触犯了大唐律法。很多中立的大臣们也一致支持太子,要求严惩李玄。

    李渊看到时机成熟,便暗下决定罢免李玄永安王爵位,打入天牢,以作惩处。

    尚未开口,突然一位太监急匆匆的跑进了乾元殿道:“陛下,九公主如今素衣赤足正跪在乾元殿外请求面见陛下。”

    “素衣赤足?这是请罪呀。九公主为什么这么做啊?”

    “莫非李玄夜宿延禧宫,还有什么隐情?”

    “大概是如此了,不然九公主何必在朝会时,素衣赤足求见陛下呢?”

    群臣们议论纷纷。

    一丝阴沉浮现在太子建成的脸上,他想不明白李晴这时候来乾元殿干什么?莫非她想凭她自己一个人为李玄翻案?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一个小毛丫头罢了,会有如此能耐?

    皇帝李渊也认为李晴无法为李玄翻案,便说道:“宣。”

    太监总管王德用他那尖利的公鸭嗓高喊道:“陛下有令,宣九公主李晴觐见。”

    李晴一身白衣,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举止出尘娴雅,乌发如漆,肌肤如玉,如仙女下凡一般,缓缓的走到了大殿之上。

    对着李渊行礼后,用异常动听的声音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看着李晴问道:“晴儿,你这是何意啊?”

    李晴回答道:“儿臣素衣赤足,这是向父皇请罪的。”

    “请罪?你何罪之有?”李渊疑问道。

    李晴回答道:“昨日儿臣夜游皇宫,在御花园中,看到了烂醉的永安王躺在冰冷的地上,不省人事。而当时皇宫已经落锁,外人根本出不去。于是,儿臣便擅自做主,命令跟随自己的延禧宫宫人将沉醉的永安王抬入了延禧宫,而儿臣则去了宫外平阳公主的府里借宿。今日早晨,儿臣返回,才得知永安王竟然因为夜宿儿臣的延禧宫,被父皇押入天牢了,儿臣顿时感到心急如焚,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于是便素衣赤足向父皇请罪。”

    “原来是九公主将喝醉的永安王安置在自己的延禧宫的,不是永安王擅闯的呀。”

    “按照九公主所说,永安王是冤枉的了。”

    “当然是冤枉的,他喝醉了嘛,都醉得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了,怎么擅闯延禧宫呢?”

    “我一直觉得永安王是位谦谦公子,为人守礼忠义,怎么会做下擅闯延禧宫,夜宿九公主寝宫这种禽兽行为呢?”

    “我也这样认为啊。”

    群臣们议论纷纷。太子建成则心中暗喜道:“李晴,为了救李玄,你就撒谎吧。一会儿我必然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揭穿你的谎言,让你彻底的声名狼藉。”

    李渊也没想到李晴竟然会如此袒护李玄,甚至不惜编造如此混淆视听的谎言。于是,他严厉的质问李晴道:“晴儿,你可敢保证你所说的是事实吗?”

    李晴挺直了身子的回答道:“禀报父皇,儿臣敢保证所言句句属实。”

    太子建成听后,顿时喜上眉梢,心中暗道:“李晴,就等你这句话了。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撒谎,看孤不接穿你。具体怎么回事,孤会不知道?”

    李晴突然看向了太子建成,用斩钉截铁的声音继续回答道:“父皇,儿臣延禧宫的宫人可以为儿臣作证,当时就是他听从我的命令将永安王抬入我的寝宫的。父皇如若不信,现在就可以找我宫里的宫人询问。”

    听过李晴的话后,太子建成原本一脸的喜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惊愕。他心中暗道:“该死的冯立,怎么能够让李晴宫里那个被我收买的宫人还活着?还留在了延禧宫?这不是主动把把柄交给李晴吗?如果那个宫人被父皇招进乾元殿询问,他肯定会一五一十招了的,那样本太子就完了。绝对不能让那位宫人出现在乾元殿,绝对不能。”

    皇帝李渊心中暗道:“晴儿,路是你自己走的,是你要让朕召见你宫里的宫人的,你的谎言要被揭穿了,不要怪朕,朕绝对不允许李玄和世民在一起,破坏我的计划。”于是,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宣。”

    太监总管王德又用他那尖利的公鸭嗓子高声的喊道:“宣延禧宫………”

    话未喊完,只见太子建成出列,对皇帝李渊奏道:“儿臣愿意担保九妹所言句句属实。望父皇能够顾忌父女亲情,相信九妹吧。”

    李渊诧异的看着信誓旦旦的太子建成。以他多年的政治经验,他判定了:“太子这位主角将戏演砸了,那位延禧宫的宫人或许是太子的人,不过现在应该在李晴的手里面。”

    李渊面露无奈,叹了口气道:“既然太子如此顾及兄妹情谊,朕就不在询问那名延禧宫宫人了。至于李玄,暂时关押天牢。容朕考虑后,再放他出来。”

    说完,李渊看向了太监总管王德。王德高喊道:“退朝。”

    面色阴沉的太子、满面喜色的秦王李世民带领着文武百官们向李渊行礼,恭送李渊离开。

    文武百官们都面带诧异,他们都想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为和秦王交好的九公主担保?要担保也是秦王殿下啊,怎么能够是太子呢?莫非这中间有什么隐情?”

    秦王李世民则惊喜交加,他没想到自己的九妹竟然如此厉害,一个照面,竟然将太子打败了。

    太子建成则恶狠狠的盯着李晴,心中暗道:“李晴,咱们走着瞧,今日之仇,改日我必定加倍还之。”

第四十三章 吴王杜伏威() 
退朝后,李渊气冲冲的回到了太极宫,异常气愤的说道:“不堪重任,不堪重任啊。朕亲自暗中配合,事情还是让他办砸了。建成比不过世民也就罢了,这次竟然栽在了晴儿的手里,让晴儿拿住了他的痛处,他只能乖乖就范。难道朕的太子就如此不堪,就真的如李玄所说,他不合适吗?难道朕真的错了吗?”

    太监总管王德看着李渊心情不好,便拿出了一份奏折,走到了李渊的近前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刚收到的奏折,我大唐吴王杜伏威进京了。”

    听到大唐吴王杜伏威几个字,李渊心情逐渐好转了起来。天下义军三大首领,瓦岗山魏公李密、河北夏王窦建德、江淮楚王杜伏威三个人如今或俘或降,都归于大唐了,天下一统就在眼前了。

    想到杜伏威,李渊就感到这个人有意思。瓦岗山魏公李密是和洛阳王世充相争,遭遇惨败,手下大将或降或叛,自己孤身一人,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投靠大唐;而河北夏王窦建德也是率领着自己的四十万精锐和大唐决战于虎牢关前,结果兵败如山倒,惨败被俘,也算是一条汉子,拼尽全力搏了一把;而江淮楚王杜伏威拥有江淮三十六郡富庶之地,精兵数十万,却从未与大唐打过一仗,而且从武德二年开始,大唐讨伐占据江都的割据势力——李子通,杜伏威不但出兵出粮,而且亲自领兵擒获李子通献俘于大唐。武德二年,当时大唐建国不到两年,北有刘武周进攻龙兴之地晋阳,东有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步步紧逼,屡屡攻打大唐河南之地,导致整个大唐,函谷关外的城池尽数丢失,整个山西老巢晋阳之地,城池更是丢失殆尽,仅余关中一地,却要面对两方重敌,真可谓四面楚歌,生死未明,可是就在此时,天下三大义军首领之一、拥有雄兵数十万的杜伏威却投靠了实力弱小的李唐,可谓眼光独到,出人意料。而如今,大唐二十万大军仅仅是摆出了渡江的架势,而拥有江淮数十万精兵、手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的杜伏威竟然不战而降了,而且面对大唐征召其入京这个极其苛刻的条件,他也毫无反抗的同意了。李渊感到很好奇,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啊?李渊决定见一见这位大唐新一任的吴王。

    杜伏威被王德领入了太极宫。

    杜伏威四十七、八岁左右年纪,外表朴实,眼含精光。身穿大唐大红色一品王服,身上却弥漫着一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霸气。虽然只有他一个人站在大殿之中,可是他的身后似乎跟着文武百官,金甲护卫似的,所有人都众星拱月般的衬托着他。他似乎犹如天生的霸主,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极其耀眼,引人注目。

    李渊看着杜伏威感慨道:“好一位英雄人物。杜伏威,名不虚传。”

    而杜伏威也看向了李渊,李渊和自己年纪相仿,外貌却苍老了一些,身穿金黄色龙袍,头发花白,面容宽厚,可是坐在龙椅之上,却不怒自威,十分的自然,让人观之,也十分的舒服,好像他就是这天下,老天最宠爱的王者。那把龙椅,除了他,其他人都没他坐的适合、好看。

    杜伏威在大殿站定后,对李渊躬身行礼道:“杜伏威拜见陛下。”

    李渊微微一笑道:“久闻吴王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伏威恭敬的说道:“陛下谬赞了。些许虚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