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201部分

一世唐人-第201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却是用的汉语,毕竟这是在大唐的领地上。

    囊日论赞一愣,继而忙是说道:“殿下请讲,但有所知,必定不敢隐瞒”。言辞形态甚为恭敬,完全不是一个君王该有的姿态,只因为李破军会说蕃语,在他眼中,是一个博学的少年骄子。

    唐俭等人也是支起耳朵听闻,也是好奇,博学多才,媲美古之神童的殿下会有什么疑惑会请教番王呢。

    李破军道:“我向向赞普打听一个人,此人应当是贵国王室子弟,名叫松赞干布,不知赞普可知此人情况?”

    唐俭等人听了,原来是打听人啊,还是吐蕃王室子弟,难道是殿下的朋友嘛,殿下交友,真是广泛啊。

    那囊日论赞听了却是愣住了,李破军见了,只以为是松赞干布不叫这个名字,毕竟译名颇多,又是说道:“噢,我等中原可能叫法不同,此人还有可能叫器宋弄赞、弃苏农赞,弃宗农”。

    也得亏李破军熟悉这段历史,连松赞干布的其他译名也知道。

    囊日论赞听了却更是惊讶,直张目咋舌的,他……他怎的……怎的不仅知道我儿名字,还知晓我儿乳名,要知道我儿方才九岁,从未出过甲马王宫(吐蕃王宫)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殿下真乃神人也() 
367。

    殿下真乃神人也

    李破军看着愕然不已的囊日论赞也是有点疑惑,怎的我问个人就这个样子了。

    直挥挥手道:“赞普,莫非是没有听过这人?”

    囊日论赞反正过了,直惊讶道:“我的天赤诸王啊,这……,殿下,你怎么知晓我儿姓名的?还知晓我儿的乳名弃宗农啊”。

    天赤七王是指吐蕃王统的第一代至第七代赞普。因他们的名字中均带“赤”字而得名。因为历代都修习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此七王因具有断证功德,便以彩虹之光为道登成就(即大圆满虹化),故称为天赤七王,吐蕃王室多钦拜这天赤七王。

    囊日论赞这话一出,该李破军愣了,啥玩意儿?我儿?松赞干布是这家伙的儿子?

    这么凑巧啊,刚好松赞干布他老子这就来大唐朝拜就碰上了。

    对于囊日论赞这么吃惊,李破军也只得忙敷衍说道:“原来松赞干布是赞普的王子,我却是不知”。

    囊日论赞脑子里还在嘀咕,这位唐国太子是如何知晓我儿的乳名的,要知道这乳名只有他阿玛啦(母亲)会喊的,而且松赞从未出过甲马宫的。

    “不知道殿下何以晓得我儿松赞的姓名的?”囊日论赞是个直汉子,不懂就要问。

    李破军闻言只得随口说道:“曾经遇见过一支吐蕃的商队,曾言吐蕃有一杰出少年,名叫松赞干布,文韬武略,堪称人中俊杰,甚是了得,呵呵,神交已久,故而才有此一问,却不知此等人杰竟是赞普之子,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囊日论赞一听,眉开眼笑,虎父无犬子?对对,就是如此,唐国的语言真是精辟。

    番人豪爽直接,不知道客气,听着李破军的赞美话竟然是笑着受了,看的唐俭等人都是脸疼不已,麻蛋,就不知道谦虚点。

    “不知松赞现在何处?甚想与他把酒言欢”。李破军看着已经问了,就得问点有用的啊。

    囊日论赞闻言脸一扯,直说道:“呃……殿下,小儿年才九岁,现在大蕃王宫呢”。

    李破军听得一愕,松赞干布这时候才九岁啊,原来比我要小一点啊。

    当即也是说道:“他日赞普定要让松赞来我大唐游玩一二,听闻松赞喜好我汉家文化,我可与他一同前往国子监进学”。

    李破军作为地主,做出了邀请。

    囊日论赞听了忙是喜不自胜的应着,李破军见着左右无事了,便和唐俭等人告退一声便走了。

    李破军刚走,正打算跟唐俭说话的囊日论赞又是一怔,喜好汉家文化……他,他怎么知道我儿喜欢唐国的文化。

    天赤王啊,难道又是那些可恶的商队说的吗,我王宫之事他们怎么这般清楚,不行,回去得下令严查王城里的商贩了。

    唐俭这时上前邀道:“赞普这边请,宴会已准备多时了”。

    囊日论赞应着抬步走了,忽的,又是回头看向李破军远去的背影,好奇的问道:“唐大人,不知贵国太子殿下多大年龄?怎的如此博学,我大蕃语言说的如此通畅,更是知晓我大蕃习俗文化”。

    唐俭等人听得一阵恶心,那么点边疆小国,荒蛮之地,吐蕃而已,竟是敢称大蕃,还文化,尔等夷狄,不识圣人教化,蛮夷而已,有何文化。

    当然,这只是唐俭等人心中所想,李破军却是不这么想,这是个时代的狭窄见识,在唐俭等士人眼中,吐蕃是蛮夷之地,可有可无,而在李破军眼中,那却都是炎黄血脉,民族大/融合,乃历史潮流,发展必然,浩浩汤汤,不可阻挡还要促进。

    唐俭听了那囊日论赞的问话,淡然一笑,抚须笑道:“太子殿下年不过十二三岁也”。

    囊日论赞听了又是一惊,直惊呼道:“怎么可能?不说如此博学,怎的生的高大”。

    唐俭听了脸一垮,挑眉说道:“赞普还当本官诓你不成,太子生辰,自不是秘密,可自去打听便是。我大唐太子殿下,三岁习文作诗,《悯农》《将进酒》《望长安》等传世名作,不知凡几。

    至于赞普所说的生的高大,嘿,不瞒赞普,太子殿下年不过十三岁,双臂便是不下数百斤力气,使一把六十九斤霸王戟,数十人便皆不敢当之,如今便是统领了三千虎贲将士,如此人物,我中原数百年也是难得一出啊”。

    囊日论赞听的呆呆的,这么厉害,继而又是一震身躯,哼,我儿松赞也是不差,我是不如秦王殿下,他日再看看,松赞与你,孰强孰弱。

    深深的朝李破军远去的方向看了几眼抬腿便是进鸿胪寺了。

    等到囊日论赞一走,唐俭在原地抚这胡须浅笑,这外交之事,占一上风,属实爽快。

    这时那通译在一旁措着眉头说道:“殿下何曾去过国子监求学啊”。

    唐俭听了,瞪了他一眼便走了,去没去要你说啊,只不过是场面话而已,非要揭开,搞得那通译在一旁摸着脑袋有点懵。

    “殿下,你可真厉害,那叽里呱啦的番语,你都懂”。陈康直在一旁竖着大拇指喝彩道。

    李破军背着手溜达呢,听了也只是装13的一笑,“那有何难,东至高丽倭国,西至大食天竺,几国语言,我都会”。说着一扬下巴,颇为得意。

    其实这在前世信息通达的二十一世纪通晓几国语言当然简单,何况李破军这种经过专门培训的特种兵种,会说日语汉语英语阿拉伯语几种常用语言很是正常,但是在这个时候,这可说是绝无仅有了,少数人通商的商人也只是懂得一点点而已,多少人对于这几个国家别说去过,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懂得其语言了。

    陈康听了自是愕然,这吐蕃语言要说难,懂得人少但毕竟隔着大唐最近,隔着长安都进,过了秦凤松几州就是吐蕃了,有许多通商的,会吐蕃语言的并不少,但是这高丽倭国,还要那啥大食天竺的,可就真是少之又少了,殿下自不会说谎的。

    直双眼冒星星的钦拜道:“殿下真乃神人也”。

第三百六十八章:登基大典(一)() 
368

    。

    登基大典(一)

    李破军溜达了一会儿皇城,见着不管是三省还是几部衙门,都是人来人往的行色匆匆的,人家都是忙活着明日的登基大典呢,见着他来了还放下手中的活儿去拜见他,好不耽误。

    有些机灵官员说什么恭迎太子殿下莅临指导工作之类的,搞得李破军都汗颜了,只得慌忙逃窜。

    自觉无聊的李破军又是回到了东宫,一夜无事。

    次日,还未天亮,怕是还没过卯时,即便一向早起的李破军也是还是没醒来,就被小秋儿推搡醒了。

    “郎君,郎君,快点,快点起来啊”。小秋儿急道。

    李破军迷迷糊糊的揉揉眼睛,翻个身道:“还早着呢,干甚呢”。

    小秋儿只得将李破军身上的绸被一掀,急道:“郎君快快起来,大家都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内侍在外头等着呢”。

    李破军听着一愣,“登基大典?”继而清明过来一瞪眼睛就是翻身起来了,这登基大典他这个太子殿下要是迟到了那可就丢人了。

    出来洗漱之后,便是好几个内侍拥上来,吓得李破军一跳。

    然后又有内侍用托盘将太子冕服端上来,一一为李破军穿戴上,花费足足一两刻功夫,方才将其穿戴好,幸亏李破军八叉闭目站着就当是站军姿了。

    “殿下,穿戴好了,您看看宽容合不合适?”一个眉清目秀的内侍低声问道。

    李破军扭扭脖子,嗯,虽是头上冠有点重,但是也就这样了,他总不能将上面的饰物还取掉吧。扭扭胳膊,衣服系得还行,也就点了点头。

    一个稍年老的负责的内侍说道:“殿下,准备好了便随老奴前往太庙吧,卯时天亮便要祭祀了”。

    李破军闻言问道:“父皇呢?”

    “大家已经先去了”。

    李破军要点点头就抬步走的,忽的,小秋儿拉拉李破军的衣袖,又是朝那老太监说道:“还请王公公外间稍待一二,殿下这边就来,不会误了时辰的”。

    那王公公见状也是一礼便是出去了,开玩笑,这位小娘皮跟着殿下多年,亲昵得很,说不得就是未来的太子侧妃呢。

    等老太监出去了,李破军直疑惑的看向小秋儿,小秋儿直狡黠一笑,溜到一旁桌上便,将桌上一个蒙着绢布的托盘端过来,李破军很是好奇这托盘里是什么,只见小秋儿变戏法般的扯开绢布,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桂花糕。

    “嘻嘻,郎君容易肚饿,我昨夜便是将桂花糕准备好了,这大典可是得要一大天呢,郎君先吃点垫垫”。小秋儿眨巴着眼睛说道。

    李破军听了不由得心中一暖,还是秋儿体贴啊,将秋儿一把拉过拥入怀中,小秋儿嘤咛一声,便是忙说道:“哎呀,郎君快点吃点,王公公他们还有太子车驾可还等着呢,别误了时辰”

    。

    李破军忙是饿死鬼一般的塞了七八块桂花糕,咽下去,又是端起茶壶来灌,小秋儿看的直捂眼,这郎君吃东西怎的总像军中丘八一般,狼吞虎咽的,真丢人,又是上前夺过茶壶,“哎呀,别喝多了水,大典可不能如厕”。

    李破军一愣,直是苦笑,就要出去,小秋儿又忙是几步赶上来用手绢擦擦李破军的嘴角残渣。

    李破军推出房门,阔步走去,外间的王公公等人眼前一亮。

    只见得李破军头戴通天冠,额上白珠垂九旒,两边红丝带做帽带,头顶犀角簪导一头黑发,青绵当做两耳旁饰物,一身红黄明袍,腰系玉带钩,脚蹬云头锦履,这太子冕服着在一表人才的李破军身上甚是威风。

    王内侍见此眼中敬意更甚,直弯腰上前问道:“殿下可准备妥当了?”

    李破军面色古怪的忍下去了一个嗝笑道:“准备好了,走吧,有劳王公公了”。

    “不敢不敢,殿下随老奴等车驾吧”。说罢躬身给李破军引路。

    李破军第一次登上了属于他的车乘金辂车,整个车是金红之色,金路者,雕金镶红,车厢描绘着苣文鸟兽,在车轼前,设有鄣尘,上有朱黄顶盖遮风遮光,轮画朱牙。

    左边竖起旗九旒,迎风飘展;右载戟五支,旗首挂着金龙衔结绶铃,鸾门有两个金铃,金方,风一吹叮当作响。

    整个车驾华丽高贵,李破军恶意想到,那啥英吉利皇家用车劳斯莱斯,宾利,比起这个来也是low爆了,这个多有品味,多有文化内涵。

    王内侍见得李破军安坐车中,左右无事,便是高喝一声,“太子殿下起驾”。

    而过,车驾便是被四匹同色的高头大马给慢慢拉着走了。

    左右两排长长的持戟卫士步步紧随。

    车驾摇摇晃晃的走的很慢很稳,一路过东宫正殿嘉德殿,出得嘉福门,又转向承天门,从承天门过三省而去前往太庙。

    来得承天门过了三省,便是听得了一阵喧闹之声。

    李破军掀开车帘一看,前头好不热闹,太庙之前熙熙攘攘的全是人,这应该都是要参加祭天大礼的人了。

    虽说太庙广场甚广,但是看着这么多人各自分布着,这么大的车驾也是不易进入,刚想说吩咐停车,步行过去的。

    便是听得王内侍那尖细的声音高高响起,直穿过整个太庙广场。

    “太子殿下驾到”。

    李破军一笑,这么高调吗,不过这便是身份了,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