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200部分

一世唐人-第200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即由衷的叹服道:“孙少监真乃大才也,能想出如此妙法,当真是厉害啊”。

    哪知道孙暨一听却是一脸尴尬,黑乎乎的脸都红了,只不过被烟灰挡住看不见而已。

    只是咳嗽几声说道:“呃,殿下,这个分工协作并非下官所创,这分工之法早在先秦时期便有,始皇帝麾下的秦军所用兵器箭镞之类,都是分工而作业的,且各人所造之兵皆有各自独特编号标记,一旦质量不合格,则所造之匠人便是斩首。此等方法着实巧妙,下官便厚颜屈用了”。

    李破军一听,也是有些尴尬,心里又很是叹服,古人之智,不可小觑啊,原来早在公园前的先秦便是有流水线作业出现了,当真是厉害啊。

    李破军又是说道:“孙少监能想出此法,也是熟读群书啊,佩服佩服”。

    一阵客气之后,二人回到了大堂,李破军又是问道:“不知如今陌刀,甲具各完成多少了?”

    孙暨闻言抖擞一下说道:“好教殿下得知,经我军器监上下百数人四昼夜努力,今以完成陌刀一千八百把,山文甲六百余套”。

    李破军一听,一千八百把?还行,短短四日就完成了这么多,还是昼夜不停歇的,那些工匠怕也是累个不轻的。

    当即说道:“孙少监辛苦了,匠人们也辛苦了,告诉他们,等任务全部完成后,每人赏银十贯,但是得必须我保证质量了”。

    孙暨一听大喜,钱财嘛,谁不爱啊,而且李破军这一打赏,那些王八蛋们也就不会骂我压榨他们了,听得了这奖赏保证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似的。

    “回头将打造好的陌刀甲具装车,我派人来运回去”。

    又在这儿吩咐了一阵,李破军便是回去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吐蕃赞普() 
365。

    吐蕃赞普

    出得军器监,无聊的在皇城里溜达,路过公务繁忙的尚书省,又路过人来人往的礼部院,明日就要登基大典了,这礼部却是最为繁忙的,来到了供奉香火,祭祀天地的太庙,明日应该就是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的,而此时,一向冷清的太庙门口竟是听到了阵阵喧哗。

    李破军一看,原来是前头对面的鸿胪寺。

    陈康一眼惊讶道:“殿下,那边好像有番人”。

    李破军一看,呵,还真是,一大帮子身披毛曷毛(氆氇一类)、皮裘,足穿脚尖朝上的牛皮靴子的少数民族的人氏,后面还有七八个腰悬弯刀的武士,人人辫发。前头一个红绢包头,头戴金边毡帽的青年番人正和几个大唐官员边说边笑的走进光禄寺衙门里。

    这种服饰是……藏?吐蕃人?

    当下李破军便是抬腿向那边走去。

    对于这个七八世纪能与盛唐抗衡的国家,李破军也很是服气的,这么个小国家,气候恶劣,土地并不富庶,国家人口也不多,却是能够成为强盛一时的吐蕃帝国!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炎黄的血脉果然不是盖的,即便是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也是猛的一塌糊涂,李破军对这个强大的民族是非常敬佩和敬重的。

    公元7世纪吐蕃取代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地位,并与阿拉伯人展开激烈争夺。双方战争不断,但是阿拉伯人同样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战胜的对手。

    大唐和阿拉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都是东征西讨,灭国无数,唯独对吐蕃人只能干瞪眼。而且吐蕃人的强盛体现在它所面对的是全胜时期的大唐和阿拉伯帝国(后来是回鹘人),这几个国家在7…8世纪处于军事顶峰,却都未能在吐蕃人身上占到便宜。相比其他强盛一时的游牧民族,比如蒙古人崛起时亚欧大陆上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对手,因此蒙古人的扩张是顺势而展的。

    但是吐蕃人面对强盛时的大唐和阿拉伯人也左右开弓,毫不逊色,有时还是三面开战,后期还要和回鹘人死磕。翻一翻蒙古称霸之前的世界历史地图,在中亚地区你能找出一个像样的对手吗?

    吐蕃人从一支小部落发展到同时抗衡唐朝和阿拉伯人的大帝国,耗时200多年,从6世纪后期到9世纪前叶,一路伴随唐人、阿拉伯人和鹘人走过了它们的全盛时代。

    李破军不由得不对他重视,只因这个民族后来还几次的攻陷了大唐国都长安,是一个可怕又可敬的对手,特别是对那个一代英主松赞干布更是神交已久,如此人物,说不得要较量一番了,刚好,此时的松赞干布应该是与他差不多年纪的。

    那个华服青年正与鸿胪寺寺卿唐俭在说笑呢,忽的敏锐的意识让他向右一看,只见得对面过来好大一群人,几十着甲带刀的护卫整齐的在一个少年人后面跟着,左便一个猛壮的勇士抱着两个大棒槌跟着,右边一个汉子手握腰刀步步紧跟。

    再看那为首的少年,嚯,当真是人中俊杰,一袭白衣,衣袂飘飘,腰佩玉环,背着手走开,直觉得一股子气势油然而生,青年更是觉得这少年那目光似乎正是看着他。

    这时莒国公唐俭见得青年挺住脚步,笑问道:“赞普,可是有何事?”

    那红膛脸青年优雅的一笑,侧身一让,直看着李破军来的方向,“不知这是?”

    原来唐俭走在前头带路,这红脸青年又是身材高大,挡住了李破军等人,唐俭一看,眉头一挑,恭敬说道:“赞普,走来的这位乃我大唐储君,太子殿下李破军,不知赞普是在此稍等,容下官前去拜见便来,还是一同前往?”。

    这里唐俭说罢目光烁烁的看着这红脸青年,那红脸青年听了脸色一愣。继而脸色一扯,似乎很是复杂,而后却是隐忍一笑说道:“原来是贵国太子殿下,小王自是应当一同前往拜见”。

    说罢又是如沐春风的欠身一笑道:“还是唐大人引荐一番,唐大人请”。

    唐俭闻言哈哈一笑,抚须笑道:“哈哈,这是自然,这是自然”。说罢又是一手伸道:“赞普乃一国之君,自当先请,请”。

    那红脸汉子听的一国之君的称呼又是面皮一扯,还是笑着欠身一下就抬步迎向了李破军。

    身后的唐俭还有一众鸿胪寺官员见状都是笑了,一个魁梧无须的官员上前赞道:“大人厉害,我大唐正当如此”。

    唐俭闻言也是毫不掩饰的笑笑说道:“走吧,拜见太子殿下”。

    原来这红脸青年就是吐蕃的赞普,这赞普也就是藏王的称呼,是正儿八经的一国之君,只因明日要举行贞观皇帝的登基大典,这些番王才都来朝拜的,观摩大典的。

    而唐俭一番话语却是让这位赞普藏王去拜见李破军,要知道这位可是一国之君的,是与李世民对等的,而李破军只是一国储君,还不是国君的,赞普去拜见太子,这不是自降身份了嘛。

    而前头走着的红脸青年却是不自觉的将裘衣里的手捏紧了拳头,本就是红膛膛的脸此时更红了,不过也得亏本就脸红也是看不出来,脸上仍有笑意,甚至略微带着恭敬之色。

    只是心里屈辱难当,唐人,我们一定强大起来的,我,和我的骄子松赞,一定会让吐蕃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让你们任何人都不能轻视我们,会享用你们的良田美女,珠宝美玉,中原的花花世界,我们吐蕃人有朝一日一定也会有的,一定会的。

    李破军也正是诧异,那番人是何人,怎的过来了,那后面是莒国公唐俭?

    这时两人快要对头了,唐俭几步赶上了。

    “唐俭见过殿下”。唐俭一个躬身拱手行礼道,身后的几个官员也是行礼拜见。

    李破军也是伸手扶起年近五十,两鬓微白的唐俭,温言说道:“唐公何须多礼”。扶起唐俭后又是拜道:“见过唐公,唐公有礼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吃惊的囊日论赞() 
366。

    吃惊的囊日论赞

    唐俭见了李破军还是如此讲礼,堂堂储君还跟他见礼,心里也是一暖。

    一旁的红脸赞普见了这君臣二人如此和睦有礼,心里也是不由得向往,这才是中原王朝啊,我们吐蕃要学的还有很多啊,怪不得我的骄子松赞如此喜欢唐国文化了。

    这时,唐俭倒是也没忘记他外交部长的职责,也是不敢失礼将一国之君给晾在这儿。

    只见得他刚要跟李破军介绍的,却是眼睛一转直向那红脸赞普介绍道:“赞普,这位便是我大唐储君,太子李破军殿下”。

    那红脸赞普见得唐俭如此介绍,心里也是暗骂,但是也由不得他,只得温和一笑,上前一步,有模有样的拱手的拜道:“小王吐蕃赞普囊日论赞见过上国大唐太子殿下”。

    李破军听得一惊,吐蕃赞普?那不是吐蕃国君嘛。

    向我行礼?一看唐俭等鸿胪寺官员那洋溢的笑容,李破军心中一动,嘴角也是一扯,这些外交手段真是软刀子啊。

    当即侧身让过,风度的回了一揖,“原来是吐蕃赞普阁下,有礼了”。

    唐俭见得李破军侧身让过了也是心底暗赞一声,殿下果真聪慧过人啊。

    如果李破军硬是接受了囊日论赞这一礼,虽是没多大问题,但是被那群言官知道了怕是少不得又参一笔了,毕竟人家是国君,你是储君,这可是差得一个级别呢,人家吐蕃再是一个小国,倒也是有些主权的一个国家啊,还没有向薛延陀几个部落那样称臣呢,人家的国君可是名义上跟李世民是对等的,你生受了人家君王之礼,这可是僭越了的。

    囊日论赞见得李破军这般风度,也是心中顿时一暖,他没想通李破军为啥不受他的礼,只知道面前这位太子殿下谦谦有礼,翩翩风度,当真是俊杰啊,我们吐蕃怕是只有我儿松赞能与他比较一二了。

    当即便很是热情的与李破军寒暄着,李破军也是从容的应对着。

    李破军也没忘了一旁的唐俭,这位可是大唐重臣呢。

    “不知唐公和赞普这是?”

    李破军指着鸿胪寺衙门说道。

    唐俭闻言回道:“殿下,赞普为参加观摩我大唐登基大典,连日来一路风尘昨日方到,今日臣鸿胪寺设宴招待,以洗赞普风尘”。

    囊日论赞也是在一旁的微笑着赞美道:“上国繁华美丽,简直就是如同我们吐蕃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一样的神奇”。

    李破军听了一挑眉,香巴拉王国?这不就是香格里拉吗,藏地传说中的圣地,在吐蕃心中,香格里拉就是所有美丽的自然景色的结合——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美好理想的归宿。香格里拉就是吐蕃人心中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

    李破军前世在藏地高山雪川中训练多时,基地便在哪儿,也是精通藏族的,知道这些本地传说。

    当即眉头一挑,笑道:“是吗,香格里拉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

    然而李破军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是愣了。

    唐俭等大唐官员一脸惊讶的看着李破军,而囊日论赞一愣之后,惊呼道:“太子殿下,您会说我们的大蕃语?”

    李破军笑着点了点头,直说道:“久仰吐蕃之名,自当学之一二”。

    囊日论赞敬佩的喝彩道:“来时便是听闻大唐太子文武双全,果真不凡,你真是位博学的俊杰啊”。

    唐俭等人在一旁听得晕头晃脑的,只有一个通译也是有点懵的敬佩的看着李破军。

    因为李破军说的是藏语,虽是隔着近千年,语言口音有所变化,但是吐蕃久居住高原一带,并无迁移,语言也是变动不太大,囊日论赞还是听得懂的,尽管有些口音不同,但是毕竟李破军是唐人,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唐强大,有番人会说汉语并不奇怪,但是会说番语的却是少之又少的。没见那位半吊子鸿胪寺通译都是听的有些晕乎呢。

    那通译见着唐俭等人面露疑惑,上前小声说道:“大人,殿下在和番王说番语呢”。

    唐俭等人也是猜到了,纷纷叹服,唐俭也是喝彩道:“殿下之博学,我等汗颜”。

    李破军听了也是谦虚一笑,说道:“唐公既有公务在身,我便不打扰了,告辞了”。

    唐俭等人也是恭送李破军,李破军回礼又是对囊日论赞用藏语说道:“赞普阁下,请尽情享用我大唐佳肴去吧,我便不打扰了”。

    囊日论赞也是行了一个规矩的藏礼,恭送李破军,李破军抬腿便走了,忽的,李破军心中一动,顿住脚步,又是回头对着站立原地恭送的囊日论赞道:“我有一事想询问赞普,可否方便?”

    这回却是用的汉语,毕竟这是在大唐的领地上。

    囊日论赞一愣,继而忙是说道:“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