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202部分

一世唐人-第202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驾到”。

    李破军一笑,这么高调吗,不过这便是身份了,众人听得这个声音再看着这偌大的太子车驾,也是赶紧避让一旁。

    车驾缓缓移动,直到了太庙正前。

    李破军下得车驾,便是听得一阵山呼,“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李破军也是在车轼前手臂一伸,“诸公请起”。

    而后便是没有多耽搁直进了太庙去拜见李世民了,你皇帝老子都在里面呢,你在外面接受众臣拜见总不能上瘾吧。

    跨进正门,进的太庙里头,当面便是一排排敬天法祖的神位,左右两边侧殿供奉着一些历史名臣及已故的有功大臣。

    却是没见李世民等人,身后的王公公说道:“殿下请这边来,大家和诸位大人正在侧殿稍歇”。

第三百六十九章:登基大典(二)() 
369。

    登基大典(二)

    李破军随着王内侍去了侧殿,来到侧殿休息之所,还未进门,便是听了尉迟恭那粗大的嗓门儿了。

    “哈哈,至尊今日登基罢了,就该是我等讨赏之时了,程胖子,你想要点啥?”

    李破军闻言绝倒,居然还有当面要赏赐的,这尉迟恭真是心大。

    又是听见程知节那正义凛然的声音:“哼,就你这无知的铁匠,天天想着赏赐,我等这是辅佐圣主,开创千秋基业的,能用赏赐来衡量吗?”

    李破军听得又是一愣,这程知节不愧是世家子弟出身,正经起来说话还一套一套的。

    这时,那王内侍对着李破军一礼便是转进询问道:“大家,太子殿下求见”。

    王内侍一问过后,便是听得李世民那恢弘气度的声音响起:“噢,来了就进来吧”。

    李破军这才转进门去,对着主位端坐的李世民拜道:“孩儿见过父亲,父亲早安”。李世民早已经习惯了这特殊的请安,挥手说道:“好啦,坐会儿吧,过不一会就要祭天了,别又跑没见了”。

    李破军摸着鼻子退下了,这话说得,搞得我跟个皮娃子似的。

    又是对着右边首位端坐的白白胖胖的长孙无忌拜道:“见过舅舅”。又是团团一拜道:“诸公有礼了”。

    方才在李世民下首找地坐下,一坐下却是尴尬的发现,方才在门外听得的热闹场景,此时却是安静的很。

    李破军咳嗽一下抬眼一看,却是看见尉迟老黑程胖子几人都是眼睛巴巴的看着他。

    呃……这个,虽说我跟你们不是一代人,但是代沟也没这么大吧,咋我一来你们就不说话了。

    “呃……这个,我可有何不妥之处”。说着低头环视自己一眼。

    啪~程知节忽的一拍蒲扇大的巴掌,啪的一声吓得李破军一愣,直听得程知节击掌喝彩道:“威武俊秀,威武不下子龙,俊秀不逊卫阶,不愧是龙子龙孙啊”。

    呃……这话一出,在场之人,都是楞了,继而纷纷失笑,李世民也是嗤笑的点指着程知节,也是早就知道了程知节的嘴花花。

    尉迟恭摸着头说道:“子龙某是知道,常山赵云嘛,厉害是挺厉害的,但是比起殿下来还是差那么一点的,那卫阶是何人?还能和殿下相比?”说着一挑眉。

    众人见着尉迟恭这不要脸的吹捧又是捂脸。

    偏偏程胖子还附和道:“也是,那卫阶虽是英俊豪爽,素有风度姿容,但必定也是不如殿下英姿的”。

    李破军闻言不由得满头黑线,你能想想几个胡子拉渣的彪形大汉对你点头评足的说你如何如何英俊之类的吗,不由得觉得菊花一阵寒气袭来。

    李世民见着李破军的囧样也是笑道:“好啦,你们两个混球就别戏弄他了”。

    李破军也是笑道:“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死后当功名传于竹帛也,不然空有面皮何用?”

    “好,殿下这话说的给力”。

    “好彩,殿下之言甚是豪气”。

    “殿下果是才高八斗啊”。

    “殿下出口成名文……”。

    ……………………

    李破军本来就是随口说一句的,谁能想到这话一出,竟是有如此大的反响,引来一阵阵喝彩。

    连舅舅长孙无忌和房杜几人都是不停的点头咀嚼道彩。

    转念一想就是明白了,这句话是《三国演义》里面东吴太史慈和关羽说的,换而言之,就是罗贯中老爷子说的,这时候隔着《三国演义》还有着好几百年呢,这等豪言自然就成了李破军的原创了。

    李世民也是抚须点头咀嚼道:“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死后当功名传于竹帛也。不错,颇有男儿之气。”又是对李破军正颜说道:“只愿你莫要负了此等豪言才好”。

    李破军也是默默的一拱手。

    这时,福总管过来喊道:“大家,时辰到了”。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噢,到了啊”。继而又是转头和蔼的对着老李福说道:“老福,你真的没问题嘛?这时辰挺长的,朕唯恐你身体吃不消,不若让敬忠来吧”。

    满头鬓白,身躯佝偻的李福听了神情动容,跪拜道:“大家就让老奴做完这最后一次吧,老奴身子虽差了,但这半天一天的还是能够坚持的”。

    李世民见此也是叹了一声就是点头同意了,又是向一旁侍立的王公公吩咐:“敬忠,你在老福身边帮衬点”。

    那王内侍听了忙是不迭的点头。

    原来那王内侍名叫王敬忠,这名字倒是不错,李破军看来,估计是李世民找来的接替老李福的位子的,毕竟老李福身子骨也不那么硬朗了,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了,这忙前忙后服侍人的活儿也是做不久了。

    李世民起身,在座众人也都是随之起身。

    只见李世民伸出双手喝道:“往昔全赖诸公,方有今日;今日一过,当与诸公共享富贵”。

    众人闻言喜笑颜开,都是抖擞精神应道:“谢陛下”。李破军自也是在其中。

    众位中枢的众臣跟在李世民身后,众人出得偏殿。

    来到了正殿前,殿高三丈,只见得此时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在地平线上升起了,染得天边好大一片红霞。

    太庙广场前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全是人。

    在李世民一声令下,祭祀典礼便是开始了。

    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波云缥缈,高烛影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庄重的感觉。

    李世民一身冕服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焚香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李世民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然后又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咸平之章”回拜位。

    然后李世民又是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第三百七十章:登基大典(完)() 
370。

    登基大典(完)

    接下来李世民这位皇帝陛下就更为劳累了,因为他要献爵舞剑。

    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众臣回位。

    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

    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奏“熙平之章“。

    文武百官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最后众人一起观看焚烧祭品,又奏起“佑平之章“,乐止完,仪式宣告结束。

    近午时时分,一整套繁琐的祭祀仪式终于算是整完了,但是现在还是不能回去的,因为要在这里进行加冕仪式才算完。

    太庙圜丘祭祀礼完成后,宿卫军将军李君羡一身白色亮银甲,甚是耀眼,参观的士子番人看着这个将军也是纷纷喝彩,我大唐俊杰应是如此。

    李君羡一众禁军抬着一座属于皇帝的金塌放在于圜坛前,东南方向放着,再在金塌前放置一个皇帝的案桌,然后李福带着一溜内侍疾步上前,将几个托盘放在案桌上,托盘里装着皇帝冕服。

    这个时候尚书左右仆射萧瑀,封德彝两个宰相出班,直走向案桌,两个文臣老大都出去了,文武百官自是紧随着,萧瑀,封德彝二人率着诸位大臣、百官望座位跪拜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于是乎群臣就是扶拥着李世民到金塌上坐着,文武百官又是分列两班站着。然后几个内侍拥促上前,取了衮冕,该穿的穿,该戴的戴,不一会儿本来一身黄袍的李世民便是加了一身冕服。萧瑀,封德彝两位尚书仆射通赞唱道:“排班”。

    在李破军懵懵中,跟着一众大臣小碎步一般站整齐了,排班齐后,众位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如此三次。

    三次跪拜罢了,李福从一旁的捧宝官手里接过一个金木盒子过来了,李破军有点好奇,这啥啊?这么谨慎,还用这样的盒子装着。老李福打开盒取玉宝(即皇帝的玉玺),李破军一看,原来是传国玉玺啊。

    李福取出玉玺却是没有给端坐的李世民,而是双手捧着转身给了右仆射封德彝,封德彝神情严肃的接过,双手捧宝高声喝道:“皇帝陛下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一众大臣随即一同拜道。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身后一个尚宝内侍出去恭敬的接过玉玺,又是小心的将其收入盒内,再是放在李世民右手边。

    李破军看的满头黑线,将那个玉玺拿过来拿过去的,就为了这么一个流程,有点懵。

    这时老李福又是扯着嗓子嘶哑着声音唱道:“皇帝臣公就位,拜,平身”,文武百官按指引拜、平身。李福再唱道:“礼毕,复位”。

    文武百官又是归位列班。

    众位大臣退下归班之后,这加冕之礼算是完毕了。

    看到这一幕,如行尸走肉一般有样学样学着做的李破军大松一口气,总算是完了。

    李世民走下案桌,亲自扶起前头的两位百官之首——尚书左右仆射萧瑀,封德彝两位白发老臣。

    而后随着李福一声“皇帝摆驾太极殿”,李世民一步当先的登上了龙辇,李破军也是登上了他的太子金辂车。

    众位大臣德高望重的,官位足够好的自然是有车架坐,不够格的自是跟着两侧的卫士一起徒步走了,一些番王自是有资格坐车的,毕竟这太庙隔着太极殿可是不近的。

    一路慢悠悠的走着,一路步行跟着的其他官员居然也是没有落下,几乎一齐到了太极殿。

    李世民身着衮冕龙行虎步的下了龙辇,走进太极殿。在龙案的陛前转身面对百官。

    于是乎令李破军愕然的事儿又发生了,只见得百官好似排练好了的一般一齐上表称贺。其声朗朗可震寰宇。

    尚书左右仆射领着百官各就位,在众臣的称贺中李世民穿着穿衮冕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陛,升御座,大乐鼓吹,就在李世民一屁股坐在金塌上的一瞬间,乐止。

    李破军甚是佩服,啧啧,这甚至跟前世的军乐队相比也是丝毫不差啊,跟升国旗似的,无聊至极的李破军恶意的猜想,李世民那慢悠悠的坐下,肯定是能把握节奏的,嘿嘿,要是我,我就一屁股唰的一下坐下,让你控制节奏,看看你能不能一齐停下,李破军恶意的看着左右的乐舞人想到。

    而后又是李君羡这个最佳门面将军卷帘,李福捧怀中的玉玺放在李世民的龙案上,然后下到陛前,将文武百官引到陛下拜位中,向北立着面向李世民。这时,又是音乐大作,一阵轰鸣,百官在李福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礼。

    跪拜完毕,皇帝登极礼算是完成。

    这时众臣脸上都是喜笑颜开的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李破军也是笑了。

    只是李破军笑的是,这繁琐复杂的仪式终于是要结束了。

    百官笑的是,终于要封官许愿了。

    李破军也是没耽搁,一挥手。

    王敬忠出班了,手捧着圣旨,大概是李福年纪大了,喊了一上午嗓门也是不行了,就换了王敬忠这个年富力强的内侍上了。

    “敕曰:

    维贞观元年年,皇帝遣使某官某册

    命曰:

    於戏。

    位亚长秋,坐论妇道。

    听天下之内治,序人伦之大端。

    御于邦家,式是风化。惟尔赠已故司空、上柱国、齐国公长孙晟长女长孙无垢。

    履礼维纯,有冲敏之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