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79部分

天下珍玩-第579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古玩行怎么净是些坑蒙拐骗的事儿?”

    “哪个行业都有阴暗面,只不过古玩行最要命的老传统就是出门不认账,现在倒是也有不少找后账的,可是人家一样给你顶回去。比如这东西你买了,过几天拿回来说修补过,这于老板指定说在他手里是完好无损的,谁知道是不是你自己打碎了修补的!”

    司马六摇了摇头,“我也是服了,有你这眼力的有几个?不打眼的又有几个?”

    “别这么灰心丧气,慢慢来,水平不到的时候多看少买。”唐易道,“别想了,既然来了,就逛逛吧!”

    “刚入行的时候老羡慕有人捡漏,这入行久了,打眼的比捡漏的不知道多出了多少倍!”司马六接口道,“现在这假货遍地都是,不要说捡漏儿了,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件真东西,都有点儿像中彩票了!”

    “你有这种心理准备,是好事儿啊!”唐易笑了笑。

    琉璃厂大店多,这逛起来不如逛地摊有那么多趣味,两人逛了一会儿,也没发现什么太合适的东西。

    因为是周六,街上也出现了一些摊点,但大多是店面延伸出来的,不过,这街上的人倒是不少。

    两人走着走着,突然有个背着包的中年男子探头探脑地挤上来了,“两位,有好东西,看不看?”说着,还拍了拍背的包。

    这样的人,古玩市场里不少见,唐易本想拒绝,司马六却好似有了兴致,“有什么好东西?”

第1185章 弘治娇黄

    中年男子眨了眨眼,“换个地方看?”

    唐易扯了扯司马六,“算了吧,你刚才说什么你忘了?”

    这样的人,通常都是背着东西在古玩市场转悠,看到空着手的,就会上去碰运气。因为是“打游击”,所以手里基本没有真东西,而且也容易讲故事。但是交易完了,想再找着人都难。

    司马六却道,“我记着你的话呢!多看。”

    唐易一看司马六的样子,只好点了点头,“也罢,走吧!”

    三人到了一个僻静处,这中年男子从包里拿出了一只盘子。

    盘子不大,器型也很平常,但是这釉色,却是鸡油黄!

    鸡油的颜色,杀过鸡的人感觉最直观,从鸡肚子里掏出的鸡油的颜色。别想鸡油,光想那色,娇嫩鲜亮,却又不是很重,有一种淡雅的美。

    看了看底,白釉闪灰,青花双圈楷书款:大明弘治年制。

    司马六一看这款儿,立即摆手,“算了算了!”接着看了一眼唐易,“早该听你的。”

    喜好瓷器的玩家,一提黄釉,首推弘治。弘治鸡油黄,因为娇嫩,又称娇黄,堪称黄釉之尊。到了清代,仿品就哗啦啦出现了很多,而从民国到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太多了!

    弘治黄釉,少见价高,仿品又多,所以司马六一看,立即就不想多研究了,肯定是假的!

    但是唐易却笑道,“要么就不看,看了就问问呗!”

    中年男子一愣,但很快露出了意会的模样,“就是就是,发财的路子很多嘛!价儿好商量!”这一两个会合下来,他也看出来了,这两位不是外行,所以唐易这一说,他还以为虽然认出了是高仿,但是依然可以买了再想办法蒙出去赚钱。

    唐易拿着盘子,又仔细看了看,“什么价儿?”

    “这件水准不低,您给个整数吧!”中年男子说道。

    “我最高给这个数儿!别还口,还口你找别人!”唐易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司马六有点儿愣了,这高仿的弘治娇黄盘子,干嘛还要费劲儿?不要是多看少买么?

    那中年男子面露难色,“您多少给添点儿,让我有口嚼裹儿!”

    “不少了!”唐易说罢,扭头就要走。

    “得得得,给您,也算我今儿开张了!”中年男子一拍大腿,“成交!”说着还从包里掏出一个黑塑料袋,准备还挺周到。

    交易完了,中年男子拿了三千块钱,就像小偷儿一样没影了。

    司马六左右看了看,“我说,你这是干嘛?”

    “捡漏啊!”唐易道,“真是撞大运,头一回啊,这种人手里还有真东西!”

    “什么?!”司马六差点儿蹦蹦儿,“真的假的?”

    “你怎么会觉得是假的?”唐易笑问。

    司马六想了想,“第一,自然是这弘治娇黄太少见了,这个卖法儿哪能碰上真的?第二么,我觉得这盘底白釉不对,发灰!不都说弘治娇黄的底釉,早期偏白,后期闪青,仿品发灰么?有这两点还不够吗?”

    唐易摇摇头,“我不知道这人是从哪里弄来的,估计肯定也当成高仿了,想法应该和你一样。看弘治娇黄,先看款儿,款儿的‘治’字,仿品三点水大多和‘台’齐平,真品的三点水要低于‘台’字。”

    “这个我知道,但是现在高仿水平太高了,这个都能做了!”司马六接口道。

    “这一点没问题了,再看颜色,这盘子颜色也没问题。接着就是底足,弘治瓷器,底足低矮,光滑。最后,就是看这个底釉!”唐易解释道。

    “对啊,问题是底釉不对,有一点不对,就能给全否了!”

    “你说的没错,弘治娇黄的白色底釉,早期偏白,晚期闪青。但是中间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发灰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弘治皇帝一直倡行节俭,御窑厂曾经停了,官窑瓷器也很少,只不过黄釉通‘皇’,意义非凡,大部分还是祭器,所以再节俭工艺也不能马虎,但是材料上有一段时间出现过缩减开支,出现了底釉发灰的器物。不过发灰确实不好看,持续时间不长,后期又改良了一些,但是仍旧达不到早期的底色,又变得发青了!”

    “原来如此!”司马六恍然大悟之际,突然跺脚,“这还是我坚持要看的,结果又让你捡了漏儿!”

    唐易正要说话,司马六却摆手道,“不过我服!你这学问太厉害,这没辙!”

    “这东西的确太少见了,你放心,我肯定不出手,回头就放博物馆里,你天天看也没问题!”唐易笑道。

    “先别说这个了,你说这个弘治皇帝,节俭是怎么回事儿?节俭到御窑厂也停了?”

    “嗯,弘治皇帝的品性的确值得一说,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我就愿意听这个!正好,咱一边逛,你一边给我说说!”司马六历史方面的确有点儿欠缺,特别愿意听唐易说历史。当然了,不是纯粹的历史,是和古玩有关的。而且唐易说起这个,是他自己独有的东西,和教科书不一样,司马六觉得特别有意思。

    闲着也是闲着,唐易就给他讲了讲。

    明代瓷器有个说法,叫永宣不分,后面呢还有一个,叫成弘不分。成,成化,弘治他爹。成化瓷器有斗彩,弘治瓷器有鸡油黄,除了这俩,其他的瓷器风格上的确很接近。

    成化和弘治,这俩皇帝的童年都有过悲惨经历。成化皇帝朱见深,是老爹朱祁镇被鞑子掳走了,皇叔朱祁钰当了皇帝。朱见深童年日子可想而知。成化皇帝的畸形恋情这个都知道,有个宫女万氏比他大十九岁,守护着他长大,最后嫁了他。

    后来朱祁镇夺回了皇位,朱见深当然是太子,后来就是成化皇帝,万氏就成了万贵妃。

    大十九岁啊,成化皇帝二十来岁,她就是万大妈了,但是成化皇帝依然对他宠爱到极点。这时候万大妈不能生了,却霸统后宫,哪个妃子怀孕了,她想办法打掉;生出来的,就想办法弄死。很变态,但没人管得了这位看着皇帝长大的宠妃。

第1186章 独特经历

    这种情况下,弘治皇帝被生出来是很难的。当年,广西纪姓土司叛乱,被平了,族内有个少女长得漂亮,被俘获送进宫,当丫鬟使用。结果成化皇帝有天无意中见到了,哎呦,不错哦!就临幸了。皇帝嘛,临个女人还是很简单的。

    结果就这一次,纪姑娘怀孕了!

    这事儿,自然逃不过万贵妃的耳目,她就找人去给纪姑娘堕胎。

    这个时候,纪姑娘的特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特长,就是人缘好!不是一般得好,所有宫里认识她的人,没有不夸她好的。这个去堕胎的人没忍心下手,回来给万贵妃汇报,说哪是怀孕了,是肚子里长瘤子,估计也活不长了。

    就这么着,纪姑娘在大伙儿的保护下,生下了这个孩子。

    他,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

    万贵妃气彪了,又派了一个叫张敏的太监,让他溺死朱祐樘。太监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太好,但是这个张敏还真有点儿义薄云天的意思,他不仅没溺死朱祐樘,而且伙同很多后宫的人,把朱祐樘藏了起来。

    朱祐樘可是皇帝的儿子啊,结果像个孤儿一样,吃百家饭长大了。

    直到朱祐樘六岁那年,张敏给成化皇帝梳头,成化皇帝叹息:朕都这个年纪了,还没有儿子!愧对列祖列宗啊!

    张敏这才说出了实情!

    于是乎,六年了,成化皇帝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朱祐樘。一见面,根本不用鉴定,成化皇帝大叫:“这就是我的儿子!像我!”

    其实看画像,还真是不太像。

    接着,成化皇帝就昭告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封纪姑娘为淑妃!

    结果,没过多久,纪姑娘暴毙宫中,张敏也自杀了。不用说,万大妈在搞事情。这时候,成化皇帝的老娘周太后出面,把大孙子朱祐樘抱进仁寿宫,算是安全了。

    看看,朱祐樘的童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受了六年苦,终于认了亲爹,却又看着亲妈被被害死,心理上不出问题才怪呢!

    就这么一个人,他能不节俭吗?

    不仅节俭,他心理上还有点儿偏弱,也带着点儿柔韧。

    前面说画像,如果看过明代皇帝的画像,朱元璋,朱棣,朱瞻基这些早期帝王,看起来威猛豪阔一些,到了弘治皇帝,哎?显得瘦弱秀气,看弘治画像那个胡子,也是稀疏的。因为他母亲纪姑娘是土司家的,南方少数民族,血统变了。

    这牵扯到瓷器上,永宣瓷器,大气,强烈;而成化和弘治的瓷器,就成了淡雅,柔弱。比如有句话,成弘无大器。这些个风格,也是总体上的鉴定要点。

    弘治皇帝还有个特点,在华夏所有的皇帝中是唯一的。他一辈子就只有一个老婆,张皇后。没有嫔妃,没有再临幸别的女人。最起码史书是这么说的。唯一的一夫一妻制的封建帝王。

    独特的经历造就了成化皇帝独特的性格。他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奢华的瓷器,能省就省。不需要的时候,甚至御窑厂就停烧了。

    但是黄釉,这东西没办法,这是祭器!而有些黄釉实用器,也是代表皇家,所以不做不行!于是,在少而精的基础上,弘治黄釉就成了千古绝唱。

    即便是黄釉,也不是明黄亮黄,而是淡雅的鸡油黄。

    有些瓷器高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瞅一眼,“不对,这不是弘治鸡油黄!”其实呢,就是因为看过多了,同时对弘治朝的历史理解得深刻。

    唐易当时瞅了这盘子一眼,就觉得靠谱,再一看底釉底款,没问题了。只不过底釉发灰,弘治黄釉真品又少见、仿品又太多,导致这盘子居然一直被当成高仿,让他捡了漏!

    司马六听得入神。今儿这经历,起伏得厉害。先是碰了一件龙山黑陶残器,修补过了,于老板想蒙人。接着碰上了一件弘治黄釉,是真品,货主却当成了高仿。

    起伏之间,让他也不由感慨连连。若不是因为唐易,他自己来,可能就反过来了,买了修补过的残器,放了天大的一个漏儿。

    “回头我也得弄套二十四史系统看看。这不研究历史啊,古玩肯定玩不好!”司马六开口道。

    “你到这会儿了,记忆力也不行了,心思也多了,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人这一辈子,干什么都是分阶段的,有时候错过了,想补就补不回来了!”唐易说着,突然叹了一口气,因为他倏然间想到了林娉婷,这次错过,难道没有机会再补了吗?另一次行程,到底是哪次啊?!

    司马六自然想不到这个,“嘿?你才多大啊,老气横秋的。而且这是给我泄气啊!我还就不信了,我也没别的爱好,就认准这个了!”

    唐易看着司马六执着的表情,也忍不住笑了,“行啊,活到老学到老也对。”说着,唐易忽而好似想起了什么,“其实那件龙山黑陶,也可以拿下,毕竟真正的完整器太难见到了。”

    “可毕竟是修补过。”司马六应道。

    “这个修补手法很特殊,按说蒜汁加蛋清,过水就容易不牢固,结果那个于老板用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