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80部分

天下珍玩-第580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毕竟是修补过。”司马六应道。

    “这个修补手法很特殊,按说蒜汁加蛋清,过水就容易不牢固,结果那个于老板用肥皂水刷过,一点儿事儿没有,说明后期处理很高明。再说了,虽然是残器,但是毕竟东西是真的,如果价儿不高,收来作为研究之用,也可以。”唐易想了想,“不过,当时咱们是不可能出手了。”

    “你的意思,再找个人去拿下?”司马六问道。

    “嗯,可以琢磨一下。你要是不想要,我可以找个人去试试。”

    “我是不想要,我玩古都是收藏,本来也不太喜欢黑陶,加上是残器,心里别扭。”司马六沉吟,“你打算找谁去?”

    “不用着急,明天再去,闷他一天。我看,让老庞或者老侯去就行,如果能压到一万以内,那还真不错。”唐易想了想,“这个回头再说吧。”

    司马六点点头,“走吧,继续看看!”

    两人又逛了一会儿,路过一家店面。这店面也是书画为主,不过,唐易从门口瞅了一眼,却发现里面显眼位置,好像摆着一面与众不同的插屏。

第1187章 关于爱情

    “进去看看。”唐易对司马六说道。司马六顺着唐易的目光瞅了瞅,“你是说那面插屏?”

    进店一看,这插屏是一块青花瓷板。高约半米,宽约一尺多,上部两个边角呈现花纹式凹进,下面的边角看不到,是因为底下配了个紫檀架子。

    这插屏上靠近四边有青花双线,双线里侧是缠枝花卉,中间圆形套菱形纹饰,菱形纹饰里面,写满了阿拉伯文。

    唐易看着这块插屏,指着底部的横向楷书款儿对司马六说,“得,说完了成化和弘治,接着下一个来了。”

    这块青花瓷板插屏,底部的横向楷书款儿正是:大明正德年制。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儿子。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的,而且也遵循了相生的规律。朱元璋的儿子是第一批按照五行来的,都是木字旁,比如永乐皇帝朱棣朱棣;木生火,下一个洪熙皇帝朱高炽;火生土,再下一个宣德皇帝朱瞻基。

    弘治皇帝朱祐樘也是带木的名字,同样,木生火,正德皇帝朱厚照,“照”是火字底,现在有人念四点水,其实本质是火。

    这家店的店主是个红光满面的圆脸男子,一看唐易和司马六看这块瓷板,立即上前,“两位真有眼力,我们店主营书画和文房用品,这块插屏,算是珍品!”

    唐易一听,露出一丝苦笑,因为这块瓷板很开门,老板又懂行,基本没什么便宜可赚。

    司马六看了看唐易,明白了,不过还是问了一句:“老板,这东西什么价儿出?”

    “两位要是看好了,真想买,咱们就详细谈谈,几百万的东西,说多不算多,可也不算少。”老板满脸笑容。

    这话说得圆转客套,但是意思很明显,要是没下决心买,这价儿就不详细说了,毕竟不是便宜东西,没事儿啰嗦浪费彼此的精力。

    “您忙您的,我们就是随便看看。”唐易接着笑道。这东西,按照行价,他并不想买。正德的东西,带有阿拉伯文的不少,这种瓷板插屏说实话,观赏性还是比瓶罐尊一类的东西要差。

    这时候,司马六好似也琢磨起来了,“你刚给我说了永宣青花,受外来文化影响,也有带阿拉伯文的,不过不多。但是我好像记得,正德青花,带阿拉伯文的特别多,而且好像还是正德皇帝要求御窑厂做的。”

    “是这么回事儿,这个学界说法不一,我确实也有点儿心得,咱们出去说吧!”唐易点点头。

    这老板一看,嘿,一个中年人向一个小青年讨教,而且这个小青年好像还挺稳,挺有个气场。这正德青花瓷多阿拉伯文,玩瓷器的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很多人却说不清楚,这老板对常见的一些说法也觉得不周全。

    “这位先生贵姓?如果方便,在店里喝口茶?您二位探讨的事儿,我也挺感兴趣。”老板向唐易开口道。

    唐易本不想在店里多说,可司马六走得有点儿累了,而且这个又不是什么鉴定秘诀,他觉得无妨,便怂恿道,“坐下说吧!”

    “我姓唐,如此就叨扰了。”老板邀请了,同伴也说了,弄得唐易也没法走了。

    老板把他们让到店里面的八仙桌旁,吩咐伙计倒上茶。

    “老板对这件事儿有什么看法?”唐易坐下后问道。人家说感兴趣,肯定研究过,先问清楚了最好,这也算种礼貌。

    “都说正德一朝,对外贸易发达,瓷器出口到东南亚还有欧洲某些信奉***教的国家比较多,所以才导致了正德朝带有阿拉伯文的瓷器特别多。”老板应道,“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口,不可能明代绝大部分带阿拉伯文的瓷器都出自正德朝。而且都出口了,怎么会留在华夏还这么多?”

    唐易一听,老板这的确是思考过,“您有见解。而且,就比如这块瓷板,还把这阿拉伯文直接当成主要纹饰。”

    “看来唐先生确有高见了!”

    唐易喝了口茶,“算不上高见,只能说是从历史上能找到些端倪,算是心得吧。正德皇帝曾经写过一首御制诗,涉及到宗教内容的,里面特别推崇***教。”

    “噢?这是为何?”老板问。

    “恐怕是关于爱情。”唐易想了想,开口道。

    这个正德皇帝,从小就被宠坏了。弘治皇帝自己的童年很悲惨,而且只有一个老婆张皇后,张皇后一共就生了俩儿子,朱厚照是长子,次子朱厚炜还夭折了,所以朱厚照也是没谁了。而且他很聪明,所以干的事儿也就很各色。关于他的种种作为,各种史料和评述实在是太多了,也有很大分歧,不多说了,只说阿拉伯文的事儿。

    正德皇帝朱厚照喜欢乱搞,这个是没错的,比如弄个豹房。而且不光在豹房搞,出去也乱搞。重点来了,有一年他去边关,看上一个歌女。但是这个歌女呢,是人家的老婆。他是皇上,人家的老婆他想搞照样能搞,就弄到身边来了。

    弄到身边不要紧,他还真喜欢上这个女的了。

    “这个女的,正史上,没有出身来历,没有具体名字,只说姓刘,太监们都叫她刘娘娘。”

    这个女的其实在宫里没有正式名分,却被和皇后一样称为娘娘,可见地位之高。地位高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厚照让她高,她才能高。

    “正史没有说,但是野史有说,刘娘娘是个回人,能歌善舞,性子洒脱。”

    朱厚照喜欢到处晃悠,自此出去的时候,一直带着这个刘娘娘。有一年他带着刘娘娘去南京,竟然下诏:不准养猪杀猪!

    我去,这个吃猪肉是汉人多少年的生活习惯了,这算哪门子事儿?

    这段正史,似乎也印证了野史的说法:刘娘娘是个回人!因为她是个回人,朱厚照带她去南京的时候,才会下这种怪诏。

    综合种种,朱厚照虽然喜欢乱搞,但是对刘娘娘应该是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的。正德死的时候才三十,大小伙子也容易动情。

    “都能下令禁制杀猪了,让官窑烧制大量带阿拉伯文的瓷器,让心爱的女人高兴,那就更正常了!而且,正德一朝,不仅是瓷器,还有很多铜器也带阿拉伯文。”

第1188章 不太地道

    啪啪啪啪!

    老板听完,不由自主鼓起了掌, “既然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为什么不能有正德皇帝为刘娘娘御制***器物呢!唐先生真是让我耳目一新!说句不当的话,这么年轻却有如此见识的玩古的,如今在这四九城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唐易被夸得差点儿飘起来,但终归没飘,他起身拱了拱手,“老板过奖了,就此告辞,多谢茶水。”

    老板见唐易要走,立即掏出一张名片,“不知道唐先生大名,能否留个联系方式?”

    唐易接过名片一看,上面的名字是:葛成章。

    “哎呀,原来是葛先生,久仰久仰,您的多才多能,我可是早有耳闻!”唐易立即也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这个葛成章,在古玩行里的确有些知名度。他祖上是旗人,而且清代出过官品不低的人,传下来不少好东西。结果,这些好东西最难得的是都保住了,所以手里的东西很多。到了葛成章这一代,赶上了好时候,着实发了一笔。

    同时呢,葛成章打小受到了比较深厚的文化熏陶,对字画很有研究,在燕京古玩圈里,有个外号,叫做葛三眼。什么意思呢,不管什么古字画,他最多看三眼,就能给断了。

    这个唐易早就听说过,后来侯如海也给他介绍过,不过一直没见过也不认识。

    葛成章书画的底子自不必说,而且对陶瓷也很有研究,这块正德瓷板插屏就是个明证。所以唐易才说他多才多能。

    接过唐易的名片,葛成章也是脸色一变,“哎呀,我说呢,会是什么人有如此的眼力和见识!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唐眼!唐先生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啊!”

    得,在圈子里都有点儿名头,两人对上话了。唐易又把司马六介绍了一下。

    “来了就别走了,今儿中午我安排下。”葛成章说着,招呼伙计,“这茶怎么能给唐先生喝?去,把我那锡罐儿里的好茶拿出来!”

    司马六一看,这葛先生这么热情,也没法催唐易走继续逛了,只好跟着一起聊了起来。

    “唐先生手里拎着的东西,方便让我看看么?”品了会儿好茶,葛成章终于开口道。他早就看到唐易拿着的黑塑料袋子了,虽然比较随意,但是知道了他是唐易之后,自然认为可能是好东西。

    唐易也不好不给看,就递了过去。

    葛成章一看,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弘治鸡油黄!唐先生这是想出手,还是?”这么问,是他觉得不会是在市场里买的。因为如果是大店买的,不会是这个包装;可要说小摊或者从溜号的手里捡的漏儿,他压根没敢想。

    “有个溜号窜货的,当高仿卖我了。”唐易淡淡应道,一副逼格挺高的样儿。

    “啊?”葛成章眼珠子一瞪,不过好歹是行家,一会儿便平静下来,“哎呀,唐先生,按说呢,这行里高品低走的事儿也常有,但是您这运气,可实在是太好了!我在琉璃厂开店这么久了,也没碰上这好事儿!”

    “您光看好事儿了,还有件龙山黑陶,残器修补过,幸亏他看出来了,要不然我就打眼了!”司马六跟了一句。

    “龙山黑陶?司马先生说的莫非是墨趣苑里的东西?”葛成章忽而皱眉。

    “哎?您怎么知道?”司马六一怔。

    “这个大于!”葛成章一拍桌子,“今儿早上是我给他看的,他说在潘家园捡了漏儿,让我掌眼。结果我仔细一瞧,好手段,蒜汁蛋清接的,铅灰补的,然后焊枪陶土修了,最后再对修补的地方打磨做旧,手法又精又细!要不是我祖上遇上过这种修补手段,代代当个事儿传下来说,我也看不透!”

    “原来是找您给看了啊!”唐易笑了笑,“这下彻底验证了,纯粹就是想蒙人啊!”

    “大于做字画生意就不太地道。本来我看东西,不会看这么细、说这么多。但是,他一口一个老大哥叫着,又同在一条街上开店,我就没抹开面子拒绝。没成想他知道了是残器,还想着蒙人赚钱,闹出这一出!要不是碰上了唐先生这样的高人,换个人说不定就真吃亏了。”葛成章摇摇头。

    “他这样,迟早得吃大亏。”唐易摆摆手,“各有各的活法儿,葛先生别想了,这事儿本质上和您没关系。”

    “嗐!他吃过好几次亏了,不长记性。”葛成章道,“琉璃厂开店的都知道,前年他得了一幅明代蓝瑛的梅花镜心,本来就是捡漏来的,必定是赚大了。结果呢,他见纸本厚实,愣是找高手揭裱成两幅!一幅卖给了南方人!另一幅送拍去了港岛!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那个南方人买了之后,居然也送到了港岛同一个拍卖行!”

    “不用说,结果拍卖行也找他,买画的南方人也找他,不仅赔了钱,名声还臭了!这缓了两年,生意刚刚有点儿起色了,居然又玩儿这手!”

    “真是够尿(sui)!”司马六一听,乐了,挺解气,“葛先生,再说说,他还有什么倒霉事儿?”

    葛成章一愣,心想这位司马先生够八卦的。

    唐易却道,“葛先生对他好像有点儿恨铁不成钢,有交情啊!”

    “别提了,我俩年纪相仿,早些年他比较潦倒,我帮过他两次。”葛成章接口道,“这个受人恩惠的有白眼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