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26部分

天下珍玩-第526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带你看几件精品。”鬼叔说着,带着他们到了一家店铺。店铺老板本来正在计算器上噼里啪啦算账,一见鬼叔带着两个人来了,“鬼叔?好久不见,您可是不大回村里了。”

    鬼叔呵呵一笑,“带两个朋友来看看。”

    老板看了一眼唐易和冯青山,虽然是生面孔,但还是说道:“里边请吧!”

    冯青山本来还在纳闷,这店铺外面摆的东西,都是些大路货,这算什么精品?这才知道,原来好东西在里面。

    让进里间,货架上的东西就让他眼前一亮了。这家店,主做康熙官窑青花和明代民窑,光是康熙官窑青花笔筒,就摆了五六个,康熙青花将军罐,桌上摆了三个。

    冯青山拿起一件康熙官窑山水画片的青花笔筒,“这个怎么卖?”

    “您跟鬼叔一起来的,我还能要谎吗?青花笔筒,五千一个,随便挑!”老板很爽快地说道。

    冯青山仔细看了看,做工真是不错,他看了半天,也只是有所犹疑,但却找不出真正的毛病。这样的官窑笔筒,上拍的话,再怎么着,也是几十万的东西。

    冯青山想了想,真掏了五千块钱买了一个。他这进村以后,已经掏钱买了俩“康熙官窑”的青花笔筒了,第一个几百块,这个五千块。这俩一对比,工艺水准天上地下。不过,正是在这对比之中,才更能学到东西。

    鬼叔和唐易也没阻拦,这种东西,买了玩玩,或者研究一下,行里人常这么干。

    “看来您不是买了出手!”老板看了看冯青山,“前两天,有个拍卖公司瓷杂部的主任,从我这里买了十几件东西,我给打了个八折。”

    三人笑着离开,冯青山感慨道,“我真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鬼叔的表情变得严肃,“老兄,这事儿到你这儿就到头了,你可得守住嘴!”

    “放心放心,我这点儿数还没有么?!”

    走着走着,冯青山看到了前面一家挂着“旧瓷修复”的店铺,“去看看?”

    “这是老六家的店铺,现在老六不大上手了,都是他儿子小六来干。”鬼叔介绍道。

    正说着,小六出来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结实汉子,“哎呦,鬼叔,怎么?有东西要‘增光添彩’?”

    鬼叔拍了拍小六的肩膀,“你小子,带客户来看看你的手艺,以后有活儿就找你了!”

    “好说好说,里边请。”小六把三人让进店里,顺手从柜子里拿出一件乾隆官窑斗彩小盘,“喏,正好,这是有个高丽棒子让我修的,这斗彩填的,您老看还行吧?”

    唐易接过来看了看,的确是乾隆官窑,不过之前的斗彩脱落,是后填的彩料再复火,出窑再做旧。活儿细,一般人一准儿就被蒙了。

    而且这瓷胎和青花勾边那是真的,要是有人想钻孔取料鉴定,还鉴定不出来!

    冯青山又接过来看了看,他更是一点儿破绽也看不出来!这一路走来,他都想回山州再看看自家店里那些个东西了!是不是也有问题?

    出了店,鬼叔又介绍道,“老六的绝活儿,是画款儿,清代官窑的底款儿,无一不精。光凭这个,他一年就有几百万的收入!有一次,他替人画一件顶级雍正珐琅彩的款儿,出来那效果绝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雍正年制’四个字儿,笔画一共才多少笔?人家给了五十万!合着一个笔画,一秒钟的事儿,过万了!”

    底款确实是瓷器高仿很关键的地方,看瓷器先看底,这一关都过不了,其他的地方再高明也没用。

第1077章 高仿渠道

    冯青山心想,那可不是,像雍正珐琅彩或者成化斗彩这样的重器,底款上不对,其他的地方就白做了!几十万不亏,真要是上了大拍过了关,那都是以亿论价的东西!

    鬼叔继续说道,“这画款儿,整个瓷里村无人赶得上老六的手艺,他儿子小六这方面还在学着。不过,这填彩补釉的本事已经学到家了!”

    三人继续逛。这瓷里村,简直就是个混杂的瓷器博物馆,各个朝代的仿品,无一漏缺。想找什么都能找到。

    “现在大部分人面对进货的货主,都不杀猪(注:以假当真坑骗买家)了,基本上会告诉你这不是老货。因为现在不比二三十年前那会儿,现在信息太发达。”鬼叔指了指冯青山手里拎的袋子,“现在谁还会相信几千块钱能买一件康熙官窑呢?”

    “我看,主要还是因为能进村的,都是行家。要是在村外的瓷都市场上,还是杀猪的多。”冯青山笑笑。

    “市场就是另一码事儿了,不杀猪,指着什么活?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其实,就算天天开张,该杀猪还是杀猪,这个行当千百年来一直这样,改不了了。”鬼叔接口道。

    冯青山若有所思,“其实,这做高仿的人,赚的还是辛苦钱,真正的大头,是被拿货的又有渠道的人赚走了!就像我买这个笔筒,五千块,就算制作成本再低,他们也就只能赚几千块,但是一旦上了拍卖会按照老货拍出去,至少几十万的利润就来了!”

    “对喽!”鬼叔点头,“小生意怕歇,大生意怕跌。作坊只有不停生产才能保证利润。那些真正赚钱的古玩商,一年来上几次,只要能按照老货出,古玩的市场不落,那就是大钱。”

    “现在这出货的渠道也在变化。我听说不少人从瓷都拿了货,出国走一圈,变成回流的东西,就更容易出了。”唐易跟了一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鬼叔叹道,“不要说三十年,就是十几年前,外国人根本不相信国内有人有如此高明的高仿手段。那时候,有些古玩商从瓷都进了货,专门做外销瓷,卖到国外,着实赚了不少。为什么现在在国外的古玩店也能买到高仿,就是那些年出去的。除了瓷都的瓷器,还有各地的各种古玩高仿!”

    这些,冯青山也大体知道一些。这一行,水太深了,有多少人被淹死了!

    鬼叔说着说着,突然笑道,“十几年前,我还亲身遇上这么一件事儿。”

    当年,有个古玩商进了鬼叔做的几件高仿瓷,基本都是明代官窑。这个古玩商,他主要就是做外销瓷。说白了,拿着国内的高仿当老货,糊弄外国人。

    结果,他的这几件“明代官窑”过海关的时候,被查扣了。海关人员请来两个专家,一鉴定,文物!这个古玩商,自然因为涉嫌贩卖文物被扣留审查。

    要是面对买家,他肯定会一口咬定这是实打实的明代官窑,估计是从什么祖上当过明朝大官儿的故事都能编一堆。但是面对执法者,他当然大叫冤枉。说,这是工艺品!出口工艺品不犯法吧?

    他这么说,被请来的两个专家根本不信。其中一个专家一脸不屑,推了推厚厚的瓶子底儿黑框眼镜,“这能有假吗?从器型到釉色到纹饰,都是典型的明代官窑特征!”

    没办法,这个古玩商最后只能打电话给鬼叔,说好了再加一笔钱,让鬼叔再做几件一模一样的。

    最后,见了鬼叔做的一模一样的“明代官窑”,专家彻底傻眼了。不过,缓过劲儿来之后,又开始质问鬼叔为什么要制造假冒文物?

    鬼叔老油条一个,让他做的时候就早有准备,一幅痴迷艺术的样子,号称特别喜欢华夏古代瓷器艺术品,一直在研究制造,接着煞有其事地指出了和真正的明代官窑不同的几处隐秘细节。

    而后又一脸惊讶地看着专家,“您二位都是专家,不会这个也看不出来吧?我这是仿古艺术品,可不是假冒文物!”

    专家被说得哑口无言。没办法,顶着专家的名头,但是技术实力和鬼叔不是一个档次,最后臊红了脸,承认了这是仿古艺术品。

    那个古玩商就这么被放了回来,东西自然原物归还。

    冯青山听了哈哈大笑,朝鬼叔竖起了大拇指,“真有你的!”

    唐易也开玩笑道,“现在的顶级高仿,比鬼叔你当年那几件估计水平还高,有的专家还是会打眼!”

    “有的所谓专家,纯粹学院派,就知道器型纹饰什么的搬弄教条的东西,根本不了解日新月异的造假手段。说实话,那眼力,比起盗墓贼和文物贩子,差大了!”鬼叔笑道。

    走了两步,鬼叔继续说道,“不过现在呢,行情变了,没人做外销瓷了!因为外国人也知道了,华夏的高仿水平,那真不是吹的。”

    现在反过来了,不做外销瓷,改从外面回来了。买来高仿,为了有个传承有序的“身份”,先送到国外去溜达一圈,镀镀金,再回来。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顶级高仿,最终是要卖大价钱的,所以不惜成本,来圆满各种说法和手续。

    什么在民国某年流失某国,再于哪年交易,后来又被某个外籍人士收藏,而后又是怎么回购,最终又回流。加上海关手续,齐活了。这样上拍,成功率就高多了!

    大致看了一圈,冯青山便提出不看了。一开始,他兴趣很足,但是越看越觉得心里别扭。

    鬼叔仿佛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对于有眼力但是还达不到顶级的人来说,看着分辨不出的高仿,而且还是大量的,心里不舒服在所难免。

    “好吧,那咱们就撤吧。”鬼叔笑笑,“其实,现在除了仿古,瓷都还有新兴的一种高仿,那就是仿冒现代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不过这个和仿古有区别,单纯地仿制古代艺术品,并不违法;但是仿冒现代大师的作品,那就是直接的侵权了!”

    “这个咱们古玩行里的人也不感兴趣,主要是糊弄一般消费者。”冯青山点点头。

    “行了,明天让唐总带你一起去见识下瓷都市场的鬼市吧!”鬼叔笑道。

第1078章 瓷都鬼市

    “瓷都也有鬼市?”冯青山一愣。

    “有。”唐易接口道,“正好我来了几次瓷都,也没去看看。就在陶瓷市场边上的广场,一周一次。”

    鬼叔接着说道,“其实也是个噱头,现在真东西哪里都少。不过不比瓷里村,还是有真品的。”

    的确,瓷都这个地方,建立在历朝历代的窑口窑址之上,别的不说,光是地下挖出来的东西就不少,这些东西虽然完整器少,但是有些瓷片与残件却也是好东西。

    晚上回去一起吃饭的时候,冯青山试探着问陆知行,能否见识一下他的作品。

    陆知行没拒绝,正好他也做出了几件,不过,这几件是在底部加了“火圣”小圆章的,算是试验样品。

    当然,不能都拿出来让冯青山看,陆知行拿出了一件康熙釉里红团花苹果尊。

    陆知行的手段,岂是市面上那些高仿所能比?不说别的,这东西一摆出来,那种古风气韵一下子就扑面而来。

    鬼叔拍案叫绝,“陆先生的高仿,是真正的顶级艺术品!这个窑厂,真是大手笔啊!”

    唐易笑了笑,对小顾说道,“你把你做的仿陈鸣远紫砂壶也拿出来,让老爷子欣赏一下吧!”

    小顾确实做了一件仿陈鸣远的甜瓜壶,就是在窑厂烧的。既然唐易说了,他便也去拿了出来。

    陆知行的东西虽然惊艳,但是冯青山也算有心理准备。但是小顾太年轻了,这紫砂壶一拿出来,他是真的被惊呆了。

    陈鸣远是清代的紫砂大师,名头太大。仿制他的作品,一般人哪敢来?

    甜瓜壶,是陈鸣远的代表作,现在在金陵博物馆呆着呢。壶身那两句“仿得东陵式,盛来雪孔香”,一下子就让人很有感觉。

    小顾的这件仿品,是做了又砸了七八件之后最满意的一件。虽然气韵上还稍微能透出点儿生涩,但说是一流高仿,也绝对不为过了。

    “小顾是陆先生的高徒,不过他是学紫砂出身。”唐易介绍了一句。

    “老朽沉浸古玩数十年,自忖走南闯北,见识不少。今天见了陆先生和小顾的作品,这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冯青山感慨道,“小顾这个年纪,就有如此成就,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陆知行笑了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小顾要感谢唐易!”

    冯青山哈哈大笑,“痛快,今天当浮三大白!”

    冯青山晚上喝了不少,不过临回房间前还念念不忘“鬼市”的事儿,反复提醒唐易别忘了叫醒他。

    结果,第二天他自己醒过来了,反而先去敲的唐易的门。

    唐易和冯青山到了鬼市的时候,正好五点整。鬼市所处的位置是个广场,这个时候,一个个的地摊已经摆放齐整,这时候天短了,还没亮,一道道手电筒光束子来回乱窜。

    瓷都的这个鬼市,和潘家园的鬼市,还有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