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蛇吞象 >

第36部分

蛇吞象-第36部分

小说: 蛇吞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书刊发行业撤退出来后,尹明善并没有一下子就找到新的商机,但是,他却拥有了重新选择道路的充分主动权。从事书刊发行业所掘到的第一桶金,既让他的生计有了保障,也使他拥有了投身于新行业所需的启动资本。    
    在人生事业上,主动性撤退与被迫性败走的区别意义,就在于处于前者的人们,重新再战时,能够从容地调动与使用自己已拥有的全部优势,包括自己清醒的智慧与极佳的竞技心态,并可以从容选择最佳的下一个方向;而处在后者状态的人,则常常既无法施展自己尚存的有利因素,也往往没有了重择道路的自由,而只能让自己别无选择地听任命运的安排。    
    人们陷入某种逆境时,常常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人会永远都处于绝境,相反,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有过办事得心应手的顺利时期。只是,相当多的人都难以像尹明善那样,想到并做到人们常说的“见好就收”,从而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与空间。经常见到的情况则是:或因缺乏明智的思维,故掌握不了撤退的正确时机,从而轻易地丧失了人生的主动权;或因贪婪所致,在思维中将“花无百日红”的古训抛得无影无踪,结果导致一些即便原本很聪明的人,也常常一下子就陷进泥坑,无法自拔。    
    幸好,尹明善既有因勤奋学习而具有的清醒头脑,又能有他以往的艰难经历所熔铸成的谨慎作风,这样,他才能在创业的每个阶段,始终牢牢地把握住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成功的尹明善,他的创业历程却能给人们不少有益的启示,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在退出书刊发行业后,尹明善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怀揣自己浪漫的商业梦想,从从容容地南下北上,东西考察,左寻右探,去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能令自己生根发芽、成长、发展的商机。    
    终于在1992年,他不顾家人和亲戚的反对,看准时机毅然投入到制造发动机的行列中。也许当年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力帆成了今天大名鼎鼎的力帆集团,一个注册资本只有20万元,只做点摩托车发动机和配件的小企业,成为今天中国摩托车“重庆板块”的主力之一,产品从摩托车发动机、整车一直延伸到通机、客车、商用车。2003年,力帆集团销售收入达到了45。8亿元,发动机产销量、出口创汇、专利拥有量、产销综合值四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力帆壮大了,尹明善成功了,但是他成功的背后是大胆的放弃、勇敢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两点也就没有今天的力帆。


《蛇吞象》 全身心地投入《蛇吞象》 一丝不苟的创业精神

    第九招全身心地投入    
    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专注;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只有专注才能把事业做精、做透。任何成就事业的人都不可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当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第六十七式 一丝不苟的创业精神    
    [彭奈]连锁店业的创始人。1903年间,他在美国怀俄明州开设了第一家零售商店,而他做生意的信条,是耶稣训示门下弟子的一句话:“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应先怎样待人。”在他的经营哲学中,“货真价实”的解释并不是“物美价廉”,而是什么价钱卖什么货。彭奈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做法,就是把顾客当成自己人,不赚不应该赚的钱。因此,虽然彭奈创设的“基督教训商店”很小,但在美国零售业中,它的知名度却很高。    
    一丝不苟的创业精神是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将创业精神演变为一种习惯、一种做人处事的品质;会使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最终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有条不紊和细心认真是干大事业者必备的素质,而超乎寻常的创业精神是成功的可靠保障。彭奈之所以能由一个零售店变成连锁店遍布全美的大企业,全靠他这种一丝不苟的创业精神。    
    彭奈幼年家境寒微,父亲是个传教士,没有留给他钱财,却留给他一大笔精神上的财富,这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彭奈从小时候奉行的信条是:诚实、勤俭。彭奈中学毕业后,因无力继续升学而开始做小生意,由于他肯吃苦耐劳,对人诚实,几年下来赚了一点钱。1903年,他在怀俄明州开设了第一家零售店,名字叫“基督教训商店”。他把商店经营得很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具有一丝不苟的创业精神。    
    彭奈的经营哲学就是货真价实。对这四个字他有自己的解释:“物美价廉”这种说法显然有欺骗顾客的意味,应该说“什么样的价钱买什么样的货”,也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新店员进店工作,彭奈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讲明这个道理,以树立本店经营上的独特风格,加强它在顾客心目中的信誉。    
    比如,拿毛线来说吧,店内就有几种价格不同的品种可供顾客选择。顾客来买毛线,店员就事先要向顾客讲清楚毛线有几个品种,都是什么价格,什么质量,还要把样品拿出来,供顾客挑选。顾客听了介绍,对比了几种商品的质量,就可以确定购买哪一种更为合适。    
    彭奈说,如果不事先告诉顾客,顾客回去后,万一听到别人说,新出的一种东西如何如何好,他一定会有一种后悔的感觉;如果先说明了,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他一定会暗笑那位告诉他的人,买了一件不知究竟是好是坏的东西。    
    彭奈很善于观察和体会顾客的心理,他要求店员学会这套本领,这样才能做好生意。如果顾客到他店里来买东西,一进店门,他的外表、举止、言谈都会微妙地反映出他内心的变化,这些店员都应当细心观察,以更好地体会顾客的心理,然后把他们同要做的生意巧妙地联系起来,使生意做成功。    
    彭奈常对店员说:“如果要想做大生意,就要先在小生意上多多体会,积累经验。因为小生意是直接与顾客接触的第一线,每天接触的顾客很多,形形色色,各不一样,但仔细观察,就会从中找到顾客心理上一些共同的东西,把这些共同的东西加以提炼,用到整个商业上,做起大生意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顾客与小顾客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极其微小的。比如一个一次订10万元实物的顾客,同一个一次买1元钱货物的顾客,他们在成交额上虽然相差很大,但在心理上,对于店主的期望是一样的,这就是要求货真价实。”    
    彭奈经常到分公司去视察业务。他检查下面的工作,不像其他老板那样查问账目,甚至连经营情况也不过问,而是在营业最忙的时间到店里去作实地考察。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分公司的经理都是自己信任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业务。而他要关心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经营方针是否正确。    
    一次,他到爱达华州一个分公司去视察。下午4点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他一到那里,没去找分公司经理,直接就到店里“逛”了起来。    
    他来到食品部,看到卖罐头的店员正同一位女顾客谈生意。顾客认为这里卖的罐头较贵,店员因说话没有技巧而打消了顾客的兴致,她连已经挑好的罐头也不要了,掉头就走。    
    “请这位女士留步”,彭奈赶上去说,“你不是要青豆罐头吗?我来给你介绍一种又便宜又好的产品。”    
    女顾客不好意思走开,店员虽然不认识彭奈,但看他的气度,既热情又那么在行,也就按他的要求,从货架上取下彭奈所介绍的罐头。    
    彭奈拿起青豆罐头说:“这种牌子是新出的,它的容量多一点,味道也不错,很适合一般家庭用。刚才我们店员拿的那一种,色泽是好一点,但多半是餐馆用,他们不在乎贵几分钱,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家庭用就不划算了。”    
    “是嘛,”女顾客看着罐头,插上话来,“家里用,色泽稍差一点倒也无所谓,只要不坏就行。”    
    “质量方面请您大可放心,您看,这上面有检验合格的标志。”    
    这笔生意顺利谈成了,顾客高兴地购货回去。他又很耐心地给这位员工讲起了卖货的技巧。告诉他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推荐货物,公司的每一种产品都是好的。    
    彭奈虽然读书不多,但他却有非常可贵的创业精神,很快就赢得了顾客的心,很多顾客都喜欢来这里购物,因此也就壮大了他商店的业绩。当别人问起他的经营秘诀时,他说:“我把不可能的事当作完全可能的事情去做,所以在别人认为我根本不会做生意的情况下,我的生意从每年几万元的营业额到10亿元,这是上帝创造的财富吧!”


《蛇吞象》 全身心地投入《蛇吞象》 成功的背后是专注

    第六十八式 成功的背后是专注    
    [马化腾]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QQ的孕育者。1998年11月,和同学注册腾讯公司。自此之后,马化腾成就了QQ传奇:互联网上的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而且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赢利模式。2004年年底,马化腾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限新闻网(CNN)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捧走“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    
    “200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马化腾的身价是1。41亿美元,称他为深圳硅谷的一个精英。而一直以来,很多人将马化腾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其实在这运气之后,靠的是一种专注、务实的作风。    
    马化腾是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的。在润讯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干了5年的软件工程师后,1998年,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初成立公司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亲手做一个软件,这个软件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能被广泛使用。    
    最初的资本全是他们几位创业者的积蓄,仅三名全职员工。因为没有钱,他们没有办法大规模招人,只能凭着跟业内熟人的交情,招到了几名非常优秀的技术骨干。这些人都是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优厚待遇到这里来的。    
    刚开始他们只是想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当时,为了能赚钱,马化腾他们什么业务都敢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据说,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和张志东最大的期望就是只要公司能生存下来。    
    当时马化腾对QQ的市场潜力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可让马化腾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支撑,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当时不仅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了,马化腾四处寻求融资渠道。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在国内寻求融资无望的情况下,许多朋友都劝马化腾卖掉QQ,马化腾对QQ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他开始和一些有意向购买QQ的公司进行了实质性谈判,但最终都失败了。    
    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它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    
    2000年4月,由于AOL和腾讯域名的纠纷,腾讯更改了网站,正式把QICQ命名为腾讯QQ,将一只胖乎乎系着红领巾的企鹅形象作为QQ的图标。    
    腾讯的真正崛起是在2000年8月,仅腾讯同广东移动的合作,就使腾讯扭亏为盈,实现了1000万人民币的纯利润。此后,腾讯相继推出广告业务、移动QQ业务及付费QQ会员制。QQ品牌外包,腾讯由此获得了10%的代理费,而当时著名的卡通形象HelloKitty的代理费也不过是5%;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 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2002年腾讯的净利润是1。44亿元,比上一年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