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动脉 >

第42部分

中国动脉-第42部分

小说: 中国动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第104节:他的心焊在了四川油建

    美国两大公司出重金要挖走吴立斌,可他的心却焊在了四川油建二○○一年十一月,吴立斌到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埃德蒙顿市OJ公司进修。这家公司是北美第二大管道工程公司,擅长干大口径长输管道。四川油建要进口全自动焊设备,需要在那里进行全自动焊设备的维修和使用的培训。    
    吴立斌在那里呆了三个星期,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拿大人的施工组织方法和施工效率是很高的,一个机组二三十人全自动焊一天就干一公里多。焊工的待遇很高,一个星期干六天活儿,赚两千五百元加币,一个星期的报酬相当于一万三千多元人民币。    
    焊接中对工人要求最高、劳动强度最大、质量最无法控制的就是手工焊,二○○○年以前中国的长输管道全部以手工焊为主,涩宁兰工程中以半自动焊为主。西气东输工程则以半自动焊和全自动焊为主。西气东输工程上马以前,很多油建队伍都把视点瞄上了加拿大OJ公司生产的RMS全自动焊机,胜利油建、江汉油建和华北油建都买了这种型号的全自动焊机。看到四川油建也想购买,加拿大就报价四百多万元人民币一台。在进口全自动焊设备上,吴立斌负责技术,邓晓强负责商务。邓晓强毕业于内江师范学院英语系,英语呱呱叫,他们在加拿大学习时,每天早晨八点钟加方来车子接他们到工厂,八点半开始干活,一直工作到晚上六点半,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吃的是麦当劳一类的快餐。加拿大人有这样一种工作观念,干活时只要哪儿缺人,管理人员马上就能顶上去。加方管理人员工作的认真精神和多面手的能力,深深地刺激了吴立斌和邓晓强。    
    业余时间加方代理邀请吴立斌和邓晓强出去玩,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抓住一切机会多学东西。四百多万元买一台全自动焊机显然是当了冤大头,晚上回到驻地,他俩一起研究整机价格,每个部件都跟加方谈判,终于以二百多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RMS全自动焊机。    
    上线以后,吴立斌觉得西气东输工程与以往不同,以前干管道以在工地呆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工作量的多少,这回在工地上呆了十二个钟头不等于干了十二个钟头。现在机组的配置不是靠感觉而是靠计算。他们从加拿大人身上学到了一个好经验,野外施工要有一支技术工人队伍,所有的工程机械和车辆都要自己会维修保养。他们成立了保全队,七八个人到处巡视,四个作业队每个台班都要跑,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干活光靠出大力流大汗是不够的,一定要用脑子去干活。吴立斌在大学时学习了手工焊、半自动焊和全自动焊三种焊法,而现在的焊工大多毕业于技校,技校侧重于手工焊的学习。一般的基础管线和小管线,半自动焊是STT打底,所谓STT就是表面张力过度。整个四川油建有六七百名焊工,管线的成功与否说到底就是焊接的成功与否,这些焊工是西气东输的重要角色,吴立斌下决心要把他们培养成参天大树。    
    世界上焊接技术最好的是北美和西欧,他们主要以半自动焊和全自动焊为主。一般来说,钢管的直径在325—820毫米范围的适合于半自动焊,而像西气东输工程这种1016毫米直径的大口径管道最适合全自动焊。焊接对地形地貌要求很高,在双锁山他们主要还得靠半自动焊唱主角;到了西部新标段一马平川的地方,就要靠全自动焊唱主角了。    
    焊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在厂房里焊接是一回事,到了野外焊接又是一回事。西气东输对于施工管理、技术和组织都是一次革命。中国的焊接技术在世界上是落后的,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所有焊丝、焊条等焊材和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国产的份额不足百分之五。北美和西欧在焊接技术上各有千秋,我们要好好向人家的长处学习。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的锻炼,中国的焊接技术才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西气东输不仅是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一条管道,而是带动了沿途的经济发展。永和县是国家级特困县,老百姓生活很苦。双锁山原先没有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汽车根本开不上来。四川油建来到这里,在双锁山上修好了路,四川油建整个十六标段工程收入一亿六千万元,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税。当地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有的小孩跑到工地上玩,吴立斌就舀碗饭给孩子吃,谁知孩子却说:“妈妈说早饭吃了肚子会疼。”    
    吴立斌的鼻子一酸,他知道这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没钱让孩子每天吃三顿饭故意骗孩子的,天真无邪的孩子相信了妈妈的话,真的以为吃早饭对身体不好,久而久之也就把早饭戒掉了。善良的吴立斌总是想方设法帮老百姓做点事,修路、加根水管……他们租老百姓的车接送工人们上下班,老百姓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元。购买水泥、石灰、土方等工程用料,请老百姓帮助管沟回填,使乡亲们增加些收入。    
    西气东输工程救活了一批企业,给我国的钢铁工业注入了活力,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来了一次飞跃。山东泰安吊管机厂生产的吊管机供不应求,西气东输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管道人焊接工程车也派上了用武之地。宝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和宝鸡钢管厂的活计应接不暇,国产的管道对口器从滞销到畅销……    
    西气东输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而且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中国加入WTO后,劳务市场更加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管道建设技术也是一次飞跃。西气东输工程聘请外方监理,美国环球公司中标,中外联合监理,以外方为主,按照美国人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施工队伍。西气东输是一项世纪工程,过去我们在国内施工,机械设备漏点油是小菜一碟,现在不行了,外方监理说漏油不行污染环境,我们要按照国际惯例来要求你们。以前工人们在工地上渴了是有什么水喝什么水,即使尘土飞扬也照喝不误。而美国环球公司却要求我们洒水降尘,饮用水必须经过认真化验,化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美国人很少开会,外方监理来到工地专跑台班,看宿舍宽敞不宽敞,厨房干净不干净,有几个洗澡间,甚至连厕所都要检查。    
    由于经常和老外打交道,外国人对吴立斌的焊接技术和管理才能非常欣赏。美国林肯公司想聘请他去做管道焊接专家,办公地点上海和北京任选一处,年薪十多万元人民币。美国米勒公司想聘请他当ITW集团中国南方公司经理,在广州办公。尽管林肯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焊接材料设备制造公司,尽管米勒公司对他委以重任,他都婉言谢绝了。他来四川油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事业。为了赚钱他不会在四川油建干,他喜欢焊接这个专业,他的心焊在了四川油建。他在西气东输的舞台上,淬砺着自己的钢筋铁骨。    
    


第四部分第105节:攀登双锁山领教“山地王”的厉害

    在朱书二十九岁的最后一天,攀登双锁山让我领教了“山地王”的厉害    
    朱书是四川油建项目部的宣传报道员,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四川,童年在川东垫江长大。他在娘胎里很老实,母亲怀他时以为他是个女孩儿,就给他起名为朱姝。生下来发现是个小子,给他改名为朱苏。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母亲害怕犯忌讳遂改名为朱舒。他从小非常淘气,父亲说男孩儿舒舒服服不成器,还是读书能成大器,于是又改名为朱书。    
    不知道是书字起得好还是什么原因,朱书自幼就酷爱读书,什么红岩故事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他记得滚瓜烂熟。    
    一九九○年,他参军到邯郸当海军。由于从小看书多,他的文笔有两把刷子,领导把他调到宣传科当新闻报道员,开始他在报纸杂志上发些萝卜丝、火柴盒和豆腐块,后来就发表些大通讯。    
    当了几年兵,他复原回到四川油建当上了新闻报道员。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要到双锁山采访四川油建作业队,他陪同我一起前往。双锁山上有道鱼岭颇像鲤鱼背,羊肠小道勉强可以过一辆北京吉普车。在这种地方,每一分钟都是行走在刀尖上。就在这薄如刀脊的鲤鱼背上,两台大型推土机却若无其事地在近四十度的山梁上吼叫着,它是那样坦然那样从容,管线在它的履带下向前延伸。    
    汽车在陡峭的山路上爬行着,狭窄的小路只能供一辆车行驶,碰上会车就坏菜了。当我们快来到双锁前山时,一台吊管机横陈在眼前。吊管机把路挡得严严实实,朱书皱起了眉头,用四川话说:“快点让开嘛!”    
    吊管机步履蹒跚地往后退着,我说别让它退了,这家伙退不好会折到沟里,咱们还是走吧。他说这么远的路走怎么行?我说我曾经一天走过几十里路。于是我俩一人挎着一个照相机跳下了汽车,向前方走去。    
    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我说咱俩爬到双锁山上拍些照片吧,今天的光线特别好!于是,我们爬上了双锁前山,山上有一座刘金定庙,庙前有一个小亭子。亭子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万代巾帼雄;下联是:千古双锁魂。    
    双锁山古为西通秦境、东达尧都的交通要道,有些富商到山西经商赴陕西朝拜必须经过这里。当年永和县有个女侠叫做刘金定,她占山为王杀富济贫,一女当关万夫莫开,凡是过路的必须留下买路钱。一个女人能够在这里呼风唤雨击败商队,得益于天时地利,是双锁山险要的地形成全了女侠。这座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女侠而修建的,这副对联也是歌颂她的。    
    我站在双锁山上远眺,秋天的双锁山别有一番丰韵。蓝天上漂浮着白云,黑色的管道在阳光下发出黝黑的亮光,赭石色的大山和橘黄色的吊管机交相辉映,鲜艳的红旗被强劲的山风吹得猎猎招展。双锁山上本没有路,可管道必须从这里经过,劈山开路的重任便历史性地落在了四川油建的肩头。素有山地王之称的四川油建虽然干惯了高山峻岭,可双锁山的险峻还是让他们震惊不已。我们站在双锁山上拍摄了很多精彩的施工照片。    
    拍摄完照片我们要下山采访,本来打算从原路返回,可朱书突发奇想:“孙老师,原路太远了,咱们从山脊上走一条近路吧。”    
    


第四部分第106节:攀登双锁山领教“山地王”厉害(2)

    我跟随他向山脊走去,当走到山的边缘时,我心中暗暗叫苦:糟糕,朱书这个愣头青带的是啥路呀,陡峭的山崖直上直下有九十度角,足足有一百米高。我在华山爬过天梯也是这么陡,可那种陡周围却有扶手可以抓住。而双锁山完全是一座野山,平时根本没人来爬,也就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我们的管沟傍山而行,爆破时把山体都震松动了,根本没有一块牢固的石头可以抓。我问道:“咱们顺原路返回行不行?”    
    他说:“要是从这儿下来可以少走一个小时的路,要是从原路返回您今天下午就采访不到一机组了。”    
    他的话戳到了我的心窝子,我之所以跑这么远的路就是想多采访一线的工人,只要能采访到第一线的工程,吃多少苦我都乐意。可这山决不是闹着玩的。如果山的石头结实陡一点倒无所谓,可山上的石头全松动了,怎么抓呢?我面露难色,而朱书却神态自若:“孙老师,没得事情,我在前面探路,绝对保证您的安全。”    
    他像羚羊一样敏捷地爬了下去,我狠了狠心:就是他了!我抓着树根往下走,土从山上滑了下来。我急忙松掉这棵树根,再抓着另一块石头。就这样手脚并用爬下了五十米,剩下的五十米更加陡峭。最要命的是脚没有地方蹬,因为没有一块石头是牢靠的。我开始责备自己:怎么这么冒冒失失听了这个愣头青的?山下就是万丈深渊,如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退路是没有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爬了。山越来越陡,而朱书却越来越灵巧。他将手垫在我的脚下,让我踩着他的手往下爬。我说不用,你踩哪块石头我就踩哪块石头。他说那不行,我踩过的石头肯定松动了,您必须重新选择。    
    我俩正在争执,突然一辆吊管机从山前驶过。我忘记了害怕,一只手抓住树杈,另一只手按动了挂在脖子上的照相机的快门。真是有失必有得,这里虽然地势险要,可又是绝妙的拍摄角度。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脚,本来可以踏上平地。可下面的管沟就在山边,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