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经典诵读教育与艺术创作灵感 >

第3部分

经典诵读教育与艺术创作灵感-第3部分

小说: 经典诵读教育与艺术创作灵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家,常常就没有注意到将自己的创作,升华到那种高的境界,而表现的是浮燥,表现不出内涵,所以难以真正地诞生艺术大家。
      很多画,很多鉴赏家都能够看出来其中的高下。比如说,这两幅画,一看、一对比,赝品就可以看出来,就仅仅从这个篮子的留空处理技巧上面,就可以发现真伪。从这个篮子的右侧留空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真正有底蕴、有才气的画家和不具备这种才气而只有模仿能力的画家的区别。功力差一点的这幅画作,一看就给人一种零乱、不真实的感觉。另外这个篮子底部左边的写意,为什么显得那么淡淡的?是留空处理,所以就给人一种空静的感觉,真实感、立体感就出来了。
      实际上,在艺术界,特别在绘画界,中国画留有很多如何启迪我们右脑思维、启迪我们创造力的一种引导性。这个引导性,就在国画当中广泛存在。比如说,李可染的画牛,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在国内也是有名的,他的牛跟齐白石的虾有异曲同工之妙,未画水而显水,水就显在他的画作中,这就是一种空灵的境界。他们的慧性思维、灵感和直觉的捕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并且用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的结合体,来充分表达这种意境,所以诞生了最好的作品。然而,这些艺术境界其实都是我们可以达到的一个过程,只要去走进我们的传统根文化,那么这些现象都可以捕捉到。
      比如说,在古代著名画家有“马一角”、“夏半边”,他们为什么叫这些名称呢?都是因为体现了道家那种空灵的思想,跟现代画家是不同的。西方也是在研究这些内容,但是还没有达到我们东方这个系统性和高度,他们常常是在局部的导入性的研究方面领先,但是在整体和大系统的整合方面,还是不及于我们祖先早就确立起来的系统论、一元论。他们再系统方面上是要差一点,而我们祖先给我们制定的一元论、系统论,都是需要我们左脑和右脑同步作用,智慧同运以后,才能整体地把握住。所以,我们在艺术这个殿堂当中,去创造、去探索的时候,要把自己根文化接续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优秀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祖先的东西连接起来。
      德文当中的一个Gestalt格式塔 的模式、形状、形式,是虚拟的三角形,无形但是又构出了有形的形态,都是利用视觉差的反应。这方面,在我们祖先的文化当中,早就揭示过了。老子就曾经说过:“为学者日益”,要将大脑皮层的意识,布满善、正、德的正确内容。“闻道者日损”,就要把不是善、正、德的内容清除掉。大脑皮层就像电脑整理一样,进行空间整理,把不用的文件删除,大脑皮层就腾出了空间。一清除掉,空间一腾出来以后,大脑质层里面的内容,就能通过这个空间透发出来,就诞生出智慧。这些学习的方法,在老子五千言当中都进行了介绍,也是老子思想当中的一种“损益之法”。“损”的是什么?损的是对开发自己大脑深层次生理功能的障碍,要把这个东西损掉。“益”,益的是大脑皮层有序化的整理,将有用的知识,进行空间整理,使其有序化、条理化,倒出更多的空间。
      就像这一幅图一样,我们如果单纯使用一侧的大脑,不进入右脑当中,特别是我们搞艺术的,对右脑的启发、开发出来,在左脑里面拼命地苦想,那么这一辈子可能就没有创作力了。因为就像是一个办公室的职员,就在那个电脑工作间里苦苦地打工一生。但只有把右脑的功能启发以后,那么就进入了一种天地自然遨游的境界。这样,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就全部同时调动起来。那么我们的创作能力、灵感思维、直觉捕捉全部都能启动,并且与左脑的有序化和语言转换化整合在一起,产生集约性的作用。根据现在医学研究的特点,大家可能知道,左脑负责语言,用语言来处理各种信息,把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说到的,把眼耳鼻舌身五根所获得的资讯,进行有序化的整理和逻辑化的归纳,左脑只起这个作用。而右脑质层的深层次功能,要强大得多,是一种宇宙自然的全息库进行同频振动的一种生物波。这种生物波一旦启动以后,右脑的创造力明显地迸发出来。
      在左脑和右脑的开发应用方面,要想具备创造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则要同时使用。只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使用以后,我们的智慧才能同步启动和开发。这些内容,我们不作过多阐述,只借用一个图来表述一下【图示】,就知道了。如果我们把一个鸡蛋煮熟了,打开鸡蛋壳,第一个见到的是鸡蛋皮,鸡蛋皮下面是蛋白,蛋白下面是蛋黄,人一生如果不开发自己的慧性,那么就只是在使用一个鸡蛋的外皮层而已,这是很有限的。中国古代文化,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净化自己鸡蛋皮上的单元,腾出大量的空间,让蛋白质上的信息透发出来。指导帮助自己的事业。这样,就是一个高级自我生命的完整调整,也就是性命再造过程。这个再造过程,在古代既有复杂的方法,也有简单的方法。总体来说,就是要有一个内求法,而且这一现象,不运用任何方法在社会上也是广泛存在的。
      譬如说“左撇子现象”。所有艺术殿堂里面的佼佼者、政治界出名的人士、以及艺术界、科学界大部分明显有巨大成就的人中,可以说左撇子几乎占了95%以上。为什么呢?因为“左撇子现象”反应的是这些人在主动使用自己右脑的生理功能,而不是被强迫性使用右手,只使用左脑的生理功能。恰巧我们国家的礼仪制度当中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发生在汉朝时期,后来儒学兴起以后,归根结底,就是强迫人们使用右手。这一现象,就把中国人主动使用右脑的功能给压抑了。像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贝多芬、毕加索、莫扎特,他们都是左撇子,也是流芳百世的著名艺术家。
      德国做了一个统计,德国的左撇子人数占22%。在中国,据说到现在为止还只占4%-5%,因为父母都强迫自己的孩子用右手拿筷子,用右手拿笔。但是,美国奥巴马总统签字的时候,就是用左手签,很多政治家都是这样,包括科学界的牛顿也是左撇子,爱因斯坦也是左撇子。也就是说,左脑的开发应用在我们的创造力方面,占有绝对的作用性和主导性,必须要服从这种生理机制。我们不服从这样的生理机制,就没办法展开。
      我们看一下这个动画,可以测试一下用脑情况。看这个图的时候,这个图像是往左的方向旋转,还是往右的方向旋转?可以自己测试一下。看到向左转的人有多少?有一部分人。看到向右转的人呢?人数基本上是对等的。实际上,这是耶鲁大学大脑功能研究的一个测试。它是测试人们在观察一件事物的时候,首先使用的是左脑还是右脑。再看一看,旋转的方向变化了没有?发生改变了没有?有的人可能开始是左转,后来又右转;然后,有的人开始是右转,后来又左转,各种现象都有。别看这个简单的图,它通过我们的视觉而反映出大脑的思维模式。一睁开眼睛发现它是右转的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使用右脑,第一启动区域是在自己的右脑。第一眼看到它是在左转的人,是在使用自己的左脑。有的人是看了一会儿,发现图像左右都转,说明在置换性的启动,一下子是逻辑分析、一下子是立体思维,这种现象也有。有的小孩子,比如7岁左右或八九岁的小孩子,他们的先天慧性比较厉害,以及某些修身者,都可以把这个女性看成不动的。既不左转,也不右转,就只是在原地晃动,那就说明他们左脑和右脑的使用协调功能,比一般的人要强得多。所以,我们在如何对待自己的智慧,如何对待自己创造力的使用上,也可以用这个图来检测一下。譬如说,当我们用右手写字改换为左手写字,写一段时间以后,再来看这个图,如果原来看到的是左转,主动使用右手,五分钟以后肯定就开始右转。因为主动去调动了自己右脑的启动,也就培养了自己的先天慧性。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测试。在中国,却是有具体提升的方法和开发的方法。
      中国开发每一个人的先天慧性,启动右脑功能的方法,就是经典诵读。它启动了,就是要“恭,熟,忘,合,灵”去诵读经典。这个经典,是指老子所说的经典。要根据“恭,熟,忘,合,灵”这么几个阶段,恭恭敬敬读,要建立一种信念。当然,孩子们诵读的时候比较容易,成人就强调要建立信念,一种对道德的信念和信仰,相信它能帮助自己开启慧性,这个时候它才能真正产生作用。第二个阶段,就是“熟”。达到熟练,不假思索都能够背出来。因为它要对后一步做准备,为了“忘”,做准备。不假思索能够背了,达到了“忘”的境界,才能内观,在背诵的时候内观。这一内观,就激活了自己的精气神,达到了修身的目的。这个能量冲上来,激活了右脑和左脑,如果左脑和右脑同步运行,这个智慧就容易打开了,这就是“合”。每一个经文的字、文,能够跟自己的身体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容易激活自己的智慧。“灵”,实际上就是慧智同运的阶段,也就是能够达到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一种图文思维能力,就是“灵”的阶段。在中国古代,就用一个“灵”字来代表了,就是开发大脑生理,达到了一种不仅具备有线型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而且有一种图像整理各种信息的这样一个能力,构成这样的一个过程。
      像“恭”,我们中国人现在很难做到“恭”。在德国,我就遇到一个非常恭敬的人。有一位女性,她花了十五年,将老子五千言用铜丝把它拼成一部完整的立体三维的五千言,就在自己的工作间里面作出来了。这十五年的努力,她自己得出的结论:我走进了老子,老子也走到了我的心里。她已经开启了自己的智慧,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看人、观人,还是她的工作,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达到了一种智慧同运的状态。我总结她的成绩时,就认为:她这十五年,锲而不舍,恭恭敬敬在那里,一丝不苟用铜丝编成字母,编成字母以后,又来编成老子的五千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她开发自己右脑生理功能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她来说,完成了她本身内在的创造力,慧性也好,智能的融合也好,几方面都融合起来了。这一个“恭敬”,它包含了一个道德和素质、素养,内在的道德、内在丰富的五德,就使她具备了这个本领。
      我们要想真正全面应用古人的方法,启迪我们的智慧,达到一种慧智同运,首先,要重视我们内在的“修之身”,用老子五千言来内修。因为它完全是靠我们体内各种生物能量的启动、调集、升华,而达到开启右脑深层的功能。没有体内能量上升的支撑,没有天地能量进入体内的激活,无法实现这个过程。像古人在讨论内在五德和健康的关系、性格的关系以及创造能力关系的时候,都非常全面和细致,包括五德——“仁义礼智信”在肝臓、心臓、脾胃以及肺臓、肾臓里面,对我们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会不会生疾病,将来生什么样的疾病,从我们的五德和五行上都能进行综合分析。真正的中国中医也好,修身之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好,开发我们智慧能力、创造能力的这些系统也好,它们都是完整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要展开讲,内容非常丰富。当缺乏某部分能量的时候,想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自己的慧性都会受到抑制,难以迸发出来。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只能干那一项工作,想改行都不可能,因为自己内在的五德能量和品格所决定,以及金木水火土属性决定了性格取向和能力的局限性,等等,都是有一个内在机制,有生理机制的制约,而不是完全人为所能改变的。
      包括我们的艺术创造,有的艺术家创作出作品来,我们一看,就知道他的内部缺什么,可以给他看病。就像有的人写几个字,来给我们看一下,从他字的结构、笔划、深浅、轻重,也可以分析他体内有什么毛病。像这幅图【图示】,就可以看出:这个画家肯定肝臓受损了。为什么?这幅画的绿色少了,只有红色,红土地虽有水气居下,但所缺的就是暗含生机的绿色。实际上,任何事情在中国文化当中,也是全息一元论,只要把慧智同运去进行研究,那么就能够告诉自己很多的信息,启迪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真实地认识很多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