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247部分

顺明-第247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这田庄建立还不过半年,老当当领着将近三万人过来。田庄居然也动员了五千多人迎战,核心自然是那两千山东的“流民”。

战斗很短暂,就打了一上午,三万流民被两千职业士兵和三千多初具规模的武装农民打的落花流水,居然有一万多人被俘虏,老当当带着几百个手下跑回了开封府一带,这个战斗在官府的档案中没有记载。

若是想要细查,恐怕也只能在某些非官方的纪录中找到。说某时某地归德府有民众械斗。

经过这一场战斗之后,归德府大大小小的势力都知道现在归德府到底是谁地实力最大,李振海也是目瞪口呆,按照和老当当那一战显示出来的战力,这两个田庄的兵丁要灭掉他真是易如反掌。

想起从前自己打的主意,真是心惊胆战,不过灵山商行却好像是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继续给李振海提供兵器和各种他需要的物资。

屯田田庄的武力虽然强大,可并没有什么侵略性,武力仅仅是用来自保。那一万多俘虏也被编为奴户,在田庄和田庄之外那些土地上耕种。李振海还是归德府最大的势力,周围依旧有官兵和流贼窥伺。

李振海这边需要大批的兵器和给养来维持他的武装,灵山商行的胃口太大,归德府地无主土地大部分都是变成了田庄的田产,既然是无主土地换兵器给养,那价钱自然是很低,贾家能活动下来的田地很快就不够用了,那些无主的田地还好,总不能动那些土豪地主的产业吧。

没有土地。灵山商行开始要求人口,大批的无主土地,即便是有那一万多的农奴和招募的大批流民,人力也渐渐的不足。灵山商行和李振海这边的条件是。如果把流民抓到屯田田庄上来做屯田户,也能折抵银钱换取他需要地各种产品。

河南从来不缺流民,李振海听到这个之后,先是把整个归德府肃清了一下,很多中小的流民队伍都是被他击溃送到了屯田田庄之中去。

屯田田庄是个大熔炉,流民进入其中,会成为守规矩的半农奴,会为了温饱努力的耕作。在若是在外面流窜。随时都有饿死地可能,这些半农奴和农奴。出色的会被选为护庄队的成员。

在辛苦的军事训练的同时,待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而进入护庄队的庄丁,已经是死心塌地的效忠于屯田田庄。

屯田田庄地实力是滚雪球一般地增大的,但对外征战地事情却都是让李振海这边来做,李振海这伙人到处的抓捕流民,送进屯田田庄,很快的,流民们主动就去找屯田田庄投奔。

不管是把无主田地办出地契卖给灵山商行,还是抓捕流民折抵金银,李振海一伙都没有什么明显实力上的增长,那些兵器给养都是在对外对内的大小战斗中消耗了。

而且李振海发现,就连自己手下控制的农民都有跑到屯田田庄那边去做佃户的,这等于让他的实力越发的缩小。

但他缺不敢对归德府这两个庄子有任何的不满的,对方的实力现在已经膨胀的很大,要吃掉他李振海,实在是轻松无比。

问题的关键是,李振海还要跟灵山商行去购买兵器和给养,对内对外的战斗,让李振海和各方的势力都是结仇,他也有自己在拓城的家族和家业要保护,现在要放手,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归德府外的那些流民大队也瞧出了便宜,只要不从那两个田庄的方向过,在其他的地方过来攻打,屯田田庄是不管的。

河南的流民团伙许多,但这些团伙并不是一条心,也谈不上什么团结,有的是穷苦人抱团,有的则是地方的豪族聚众自保,还有的则是和白莲教等教门相关,彼此互相的攻伐吞并。

李振海势力不大,这归德府因为地面还算是平静,又被看作有油水地地方。特别是距离漕运的运河较近,而且和山东、南直隶两省毗邻,不管是地盘还是位置都很有价值。开封、汝宁两府的流民团伙都是盯着这里。

既然屯田田庄碰不得,那吞掉李振海这伙,在归德府有个落脚点,也是好地。尽管李振海从灵山商行买来了精良的武器,但面对凶狠的敌人还是步步败退,何况官兵也是要剿贼的。

无可奈何的李振海只得是去和灵山商行求救,说是能否让屯田田庄的护庄队给予支援,灵山商行负责和这李振海联系的掌柜皮笑肉不笑。最起码当时李振海是这么感觉,掌柜的说那屯田田庄和商行地关系并不大。

这句话说出来,李振海差点要抽刀杀人,当然,那掌柜的领着的伙计各个杀气森森,也不是什么好人的模样,抽出刀来还不一定谁被谁杀了,那灵山商行的掌柜拒绝了李振海的请求之后,却“好心”的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你手下的兵丁民壮没有战力。我灵山商行里面有些从军伍之中退役的老卒,派来给你训练如何?

明知道这是毒药,也得闭上眼睛吞了,要不然可就是家业覆灭,只得是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些年纪不到三十的“老卒”。

这些老卒进入他地军中不到两月,情况大为不同,李振海发现自己手下的这些庄丁民壮,陡然间居然有军队的模样。

从这以后,李振海在外面作战就从来没有吃过亏,几次的胜仗打下来。周围府县的那些流民盗伙,再也不敢来打归德府的主意了。

不过,的确是毒药,李振海发现自己已经是掌握不住手下的武装。灵山商行开始以“建议”的方式给他下达命令,李振海不敢不听,断绝给养还是小事,睡觉的时候被人把脑袋砍下来都是难免。

整个归德府慢慢地变成山东的附庸,差不多是一年左右的时间,灵山商行在这些地方上的豪族眼中并不是什么好人,而是一个怪物,这个怪物可以卖给你任何违禁地物资。但你只要和这个怪物发生一点关系。

灵山商行就会逐渐的渗透进来。到时候灵山商行给你的东西还是灵山商行的,你的东西也会变成灵山商行的。

这种通过经济来控制地方的办法。李孟在私盐的买卖上有所应用,却被灵山商行给学了去。

在最开始地时候,这李振海心中并不服气,总是打算隐忍,等到有机会地时候再作打算。

归德府和开封府紧邻,这消息也是流传的破快,等到传来李孟两万兵大破闯贼十万兵地消息之后,李振海当即是全无异心。

陆路的消息总是比水路稍微快些,在李孟的山东兵马坐船南下的时候,赵皮寨渡口前面官道,两侧那被架起钉死的几千名左军士兵,这事情也是传到了李振海的耳中。

闯王、左良玉,这可都是李振海需要仰望的存在,却被李孟手下的山东兵马如此的打败,这个结局让李振海的异心全消,战战兢兢。

眼下对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保住自己的实力,而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现在才知道,山东要想对付他,就好像是捏死一只蚂蚁一般。

所以在李孟回师山东的半路上,李振海就急忙的跟灵山商行说自己想要投诚招安,不过却不是跟归德府,而是向山东总兵投诚。

先不说一名流贼的头领想要招安居然是和商行联系,这件事实在是荒唐,不过双方却都是觉得理所当然,立刻是快马沿着黄河和漕运追了过去,很快就是联系到了在船上的李孟。

李振海,招安之后,应该是叫做贾大山,他的势力虽然说对胶州营微不足道,灵山商行的文报李孟看过,贾大山手下号称是兵马万余,但编练之后,能达到胶州营普通士兵标准的不过千余人,也就是个营的规模。

这样的实力,胶州营在山东招兵,几个时辰之内就能从一个屯田田庄中召集起来,但贾大山在归德府毕竟是豪族,有他的投诚,说明归德府已经是完全的进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中。在河南这种复杂地形势下,有这么个前出的桥头堡,极为的重要。

李孟对自己地属下很满意。他曾经提过,大军行动倚靠水运,山东兵马去往四方,所倚靠的无非是漕运还有长江和黄河,同时也要防备对方从这些地方杀过来,控制住归德府,正好是掐住从黄河入山东和两淮的道路,所以这归德府应该想办法控制才是。

他这句命令下完。本以为是等待归德府生乱,山东兵马借平乱之名进入,就如同现在的两淮之地,谁想到灵山商行和屯田田庄居然不动刀兵,用这经济之法就办成了这件事,实在是让人惊喜。

贾大山比李孟早一日到达了济宁州,贾大山也是河南豪强,算见过市面的角色,但来到这济宁州之后还是感慨了下,河南如此的纷乱。山东却这般的太平,济宁州更是繁华富庶的有些不像话。

同是大明地天下,为什么这山东有如乐土,而这河南地有如地狱,真是让人不平衡,贾大山和灵山商行还有屯田田庄打交道的字数颇多,也隐约听他们说道,在这山东地面上,什么巡抚、布政使,甚至那些藩王统统是不作数的。唯一说话管用的就是他们总兵李大帅。

贾大山常想,若是自己向着这位李孟投降,招安之后,这归德府能不能变成自己进入山东之后所看到的样子。

毕竟自从屯田田庄在归德府设立。纷乱的地方上已经是安宁了许多。

想想第二天就要见到李孟,这贾大山心中还真是有些不安,第二天一早就有人过来领着他去清军厅那边等待,这里原来是济宁卫的衙门,后来裁撤,等到胶州营的兵马驻扎过来,就把这里当作了官厅。

在偏房等了两个时辰,那边就说是李大帅到了。贾大山连忙和过来招呼的亲卫一同前往。走在清军厅的走廊之中,贾大山突然间有些心灰意冷。他今年四十多岁地年纪,也该是回家好好过日子,何必又那么多的想法,乱世之中能有个太平已经不容易,再奢求其他未免太过了。

官府招安,被招安的人有一万人,真正能被收编的能有五百人也就不错,而且这被招安的头目都是给个不要紧的官职打发,贾大山也不图什么了,只求对方不要胃口太大,一口气把自己吞下去就好。

一进正厅,那名亲兵闪在一旁,低声说道:

“贾员外,我家大帅就在上首。”

贾大山向上一看,却发现一名年轻人坐在当中,两侧各有些武将站立,这李大帅这么年轻吗,那些武将也都是年纪轻轻,但看这些武将的服色打扮,站在最末的一位应该是个千总。

千总在其他地方不值钱,大明军中这千总差不多烂大街了,但山东兵马能做到千总统领一营已经是了不得人物,在归德府的屯田田庄之中,也有一位千总在,地位极高,屯田田庄和灵山商行那些见了自己牛气万分的人物在这千总面前都是恭敬异常。

这样地人物都要站在下首,看来这中间的年轻人的确是李大帅了,看看对方如此年轻却有这样的地位,而自己四十多岁还不过是个流贼地头目,贾大山更是有些心灰意冷,边上的人又是低声催促了一句。

他这才是猛然惊觉,连忙的跪了下去,口中一边赔罪,一边报上自家的名号,并说鬼迷心窍,罪该万死,只求大帅开恩,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云云。

贾大山的这些说辞,不过是招安的常见套路,该说那句话早就是有人指点,既然是能在这正堂上磕头,那肯定是官府接受招安,走个形式罢了。

接下来就该李孟说几句了,无非也是当今圣上慈悲之类的话语,贾大山跪在上,却听到上面那年轻人温声地说道:

“归德府拓城贾某,有忠义之心,朝廷理应重赏,以示大明天威恩赏,本官觉得,就做个守备吧!”贾大山跪在那里,听到这个“守备”两个字,再也不顾不得什么礼数,愕然地抬头望着那年轻人,守备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有那领着五万兵马被招安地大头目也就是给个守备的官衔。

眼下自己手中兵马,差不多都是在山东的控制之下,那有什么实力可言。为什么居然给个如此高地官衔。

但不管对方的用意为何,给出这个官衔来,等于是自己一步登天,贾家虽然是大族,但却一直没有什么人有官身,文武两途上都是没有族人为官,所以规模再大,也就是个土豪而已。

但贾大山做了守备。说是光宗耀祖也不为过,贾大山愣了一会,却是泪流满面,只是砰砰的在地上磕头谢恩。

李孟这个任命一说出去,在正堂上两侧侍立的武将们也有些错愕,王海担任亲兵营统领这样的要职,也才不过是个守备的职位,这“李振海”贾大山不过是个势力弱小的降将,怎么就有这样的高位。

那边贾大山拼命磕头,带着哭腔谢李孟地恩赏。本来这些事情应该是文官或者是内监主持,但在山东地面,这些事情其他人怎么敢伸手,既然是李孟招降授官,那这贾大山则就是承李孟的恩情。

“贾守备家中乃是归德府的望族,本是良善之辈,之所以走入歧途,只怕是心里一时糊涂,如今河南地纷乱异常,南直隶淮北一带也是如此。这等缙绅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