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246部分

顺明-第246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气势惊人。

不过一上官道,后队就看着官道两边好像是种上了不少地树木。而前队的声音却小了许多。等这大军全上了官道之后,整支队伍都是鸦雀无声。

官道上弥漫着一股尸臭的味道。两侧全是十字的木架,木架上钉着在兰阳城内为恶的那些左军人马,那张游击属下六千多人全都是禽兽,全部都是为恶,自然是一个也没有放过,全部钉在这木架的上面。

左良玉骑在马上看着两侧钉在木架上的尸体,里面不乏有他认识的军将,远远的望去,两侧的木架竟然好像是望不到头一般,朗朗晴空,太阳当头,但这大道上却阴气森森,犹如鬼域。

左良玉这支兵马先前地气势汹汹已经全然不见,整个队伍都是沉默着朝前移动,脚步却是越来越慢,被亲兵环绕之中的左良玉开始还是神色镇定,走了不远,左良玉在马上开始幅度很小朝着两边看,有些不安。

差不多走了三里,整个队伍与其说是前进,倒不如说是蠕动,不管是前队后队都是左顾右盼,每个人脸上都有畏惧的神色,开始谁窃窃私语,军官还要大声的呵斥,可到了后来,整个队伍地嘈杂声却越来越无法控制。

嗡嗡的声音在整个队伍里面回荡,但想要仔细听到底说什么,却听不清楚,这样的情景,配合周围的阴气森森,更显得不对劲。

实际上,现在整个队伍是跟着左良玉的马匹一起向前移动,左良玉马匹也是走的极慢,走出去差不多三里,左良玉也是停住了坐骑,脸颊上的肉可见的抽动几下,咳嗽了几声,开口大声地说道:

“那李闯还在南阳府,我部兵马理应以此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耽误了朝廷地大事!”

这番话说的义正辞严,边上地几名亲信部将连声的符合“大帅以国事为重,真是宽宏大度”“这李闯才是我军的大仇敌,先灭了闯贼,再说山东”“大帅英明……”

听了这番话,左良玉的脸色总归是好看了些,朗声的说道:

“全军听令,回师开封!!”

下属都是轰然的答应。全军立刻是转向,这速度可比方才向前地时候要快了很多。

他们走的不远,如果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到赵皮寨渡口。还能看见一块硕大的木牌,上面写着几个已经是变成紫黑色地大字“纵兵为害,禽兽不如者戒”。

崇祯十四年五月,王绍禹、郑崇俭两人在京师因为失陷亲藩的罪责被斩首弃市,其中王绍禹的确是责任所在,当日间手下士兵反叛鼓噪,导致洛阳城门被打开,让闯营的兵马乘势突入。倒是福王失陷。

而这郑崇俭则完全是冤枉,自郑崇俭统领陕西三边兵马以来,对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部队胜多败少,只不过在玛瑙山大败张献忠之后,和督师杨嗣昌的意见相左,这郑崇俭也是明白人,知道和杨嗣昌若是不对付,在朝中凶险无比,索性是辞官回乡。

虽想到辞官是辞官,可杨嗣昌却没有放过他。上奏说郑崇俭对崇祯皇帝的决定心存怨望,有不敬之词。

崇祯皇帝对督师杨嗣昌向来是言听计从,又是刚愎自用的性格,听到对方这样地上奏,立刻是大发雷霆,把这郑崇俭下狱。

到杨嗣昌因为失陷亲藩自杀,崇祯皇帝心中大怒,却想起来这郑崇俭当日间就对朝廷心存怨望,而且玛瑙山那一战虽然是大胜,却没有把张献忠斩草除根。导致又有事后夜入襄阳,襄王失陷。

归根到底,崇祯皇帝就是想把这罪责归结到郑崇俭身上,杀他泄愤……

这一次河南巡抚、总兵等文武官员。以及山东巡抚、总兵联名的上奏,说是洛阳陷落,福王被杀并不是河南文武的责任,而是在湖广、四川追剿张献忠、罗汝才部兵马的督师杨嗣昌所率领五省兵马的责任。

如果五省兵马围堵得力,李自成怎么会从四川穿越湖广来到河南,到今日这不能控制的规模,而且闯贼入河南,河南的大部分兵马却都在湖广和四川剿贼。兵力空虚被人趁虚而入。才酿成如此大祸。

而河南巡抚李仙风、总兵陈永福以九千之众,在闯军几万精锐围攻之下。坚持到援军到来,并且大败援军,这可是莫大的功劳。

尽管外面的官场士林传扬的是崇祯皇帝圣明无比,明辨是非,不怪罪有功之臣。可京师某些和内廷关系近地人传言,当日来自河南的这封奏折放到崇祯皇帝的案头,尽管崇祯皇帝当时心情不错。

可看了这奏折之后却勃然大怒,把书案上的东西都是扫落在了地上,不过却有内廷随侍的太监开口说道:“若单是这河南省的文武官员上奏,还可以认为是脱罪之辞,可这山东巡抚和总兵一同上奏,他们只是救援的客军,和河南没什么利害的关系,想必是公允之言。”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怒气就弱了三分,心想果真是如此,河南兵力空虚,不是被抽调在北直隶防守鞑子,就是在湖广四川追剿闯贼和张献忠。

然后第二天朝堂之中,内阁学士和某位尚书出来侃侃而谈,说是开封城情势如此危急,而河南巡抚和总兵却以寡敌众,逼退强敌,把闯贼打到豫南之地,等于是盘活了整个中原的局面。

如此危急地局势,还能得到如此良好的后果,真是有功当赏,但洛阳城失陷亲藩福王,作为河南守土之臣,无论如何也是有罪,所以功过相抵,就下旨勉励几句是了。

崇祯皇帝一边是刚愎自用,一边又是对文臣的话语言听计从,这是很古怪的矛盾,或许是天启皇帝对于魏忠贤地信用,在他这里有了反作用,但这朝堂之中的势力,勋贵武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能说话的都是文臣和宦官。

在这朝中,崇祯皇帝不愿意听宦官的,那也只能是听文臣的意见了,不过这两伙人都是收到了重礼。

山东巡抚颜继祖就在中枢,担任过枢机最重要的职务吏部都给事中,对朝中的这些勾当颇为的清楚,河南上下凑出一大笔银子来,经他指点,该给某某人送,该在什么时候送给某人,果然是有奇效。

崇祯皇帝一直还以为自己是明辨是非。臣下必然是感激涕零。

实际上这次地上奏,天下间许多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地不对劲,自从崇祯登基以来。不管这位皇帝如何的刚愎冒失,但在台上却是君权独裁,独断专行。

他听信谗言也好,脑子糊涂也好,下面地大臣赏罚都是由他心意而定,尽管对手握兵权的武将要心存顾忌,但面子上都是恭谨异常,可这一次。地方上的督抚武将联名上书,为自己抗辩,朝廷仅仅是不轻不重的申斥了几句,居然没有责罚,这风向或许有些变化了。

这件事情或许是十分的重要,不过天下人的眼光瞄了一眼之后迅速的投向了关外,四月末,满清大军进围锦州。

锦州是大明在山海关外的唯一据点,没了这座孤城,大明地防线就只能是收缩到山海关一线。而山海关被打开的话,满清骑兵就可以在华北平原长驱直入,直逼京师。

关外的锦州必须要救,崇祯皇帝还没有下旨之前,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经开始调集蓟镇的各支兵马,准备出关救援。

诛杀了郑崇俭、熊文灿,孙传庭瘐毙在诏狱之中,还有各地的督抚大臣或者是获罪或者是被杀,崇祯皇帝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无人可用了。现在代替杨嗣昌去督师剿贼的是丁启睿压根不懂军事,许多人在丁启睿赶往湖广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他的失败。

无奈的崇祯皇帝只能是放出了年初被捉拿入狱的兵部尚书傅宗龙,派他去陕西收拢边兵。

五月十八那天。李孟率领手下地兵马到达了济宁州,李孟在济宁下船,而其余的兵马还要从水路和陆路返回自己的驻地。

从河南回来的胶州营士兵已经比出发前大有不同,虽然并没有太多激烈的战斗,但这些艰苦训练的士兵见到了战场的血腥和残酷,他们的手上也或多或少的沾上了敌人的鲜血,这鲜血对他们来说极为地重要。

这经历对他们来说极为的重要,经过这些残酷和血腥。这些经过军事训练的农民青壮才变成了真正的战士。

而且这次地战斗一是和横行中原的闯军作战。打的对方没有还手之力,二是和号称大明强军的左良玉部交手。砍瓜切菜的杀了几千人。

和这两支军队交战,都是绝对优势的大胜,这给这些差不多首次上战场的新兵们莫大的信

李孟停留在济宁州,当然不是为了享受着山东首富之地地繁华,而是等待一个人,这人是河南大寇,当年和“老当当”“宋江”等人齐名地豫东流贼大伙的头领“李振海”。

按照官面上地文章,就是河南流贼李振海一伙,感怀忠义,不愿对抗天威,特率众投诚,以地理远近论,山东总兵李孟酌情接纳整编。

而实际上,李振海这伙人早就是归属于陈六统属,在陈六率军入淮南之后,则是归李孟直管。

这李振海真名却是姓贾,名叫贾大山,是拓城乡下的一名豪强,属于那种横行乡里的角色,不过好歹有点乡土观念,贾家在当地又是大族,所以在归德府南边这一带属于土霸王的存在。

河南大灾,处处皆乱,这贾大山先是聚众结寨,组织民壮自保,结果那拓城的县令糊涂,居然上报归德府说是贾大山蓄意作乱。

贾家在这拓城无孔不入,关系盘根错节,这上报的文书还没有出拓城的范围,贾大山就知晓了内容。贾大山本就是个狠辣的角色,知道这县令怕是贪图自己的家产,就算这次躲过去了,今后也是麻烦不断。

结果当日,贾大山就领着人开了拓城县,杀死了县令,聚众作乱,既然做了杀头灭族的事情,这名就不用了,改了个李振海的假名。

他这伙人和河南其他地界的流民不同,本身就是乡绅地主组织的民团,民壮都是本地人,守土观念极强。

屡次官府进剿都是被这李振海打败,不是实力问题,而是这李振海本就是归德府的地头蛇,每次官兵进剿,倒是有一半的军将士卒是熟悉的人,哪里打的下去。

因为这李振海护着归德府一带,这里居然还能保证勉强的安稳,结果许多人都是过来投奔,慢慢的也是人数过万的大势力了。

这李振海受到的威胁并不是官兵,而是河南其他的流民势力,宋江、老当当、老袁营、一条龙这些势力都是裹挟了几万的流民,并且攻掠一地,就食一地,吃光了这地的积储之后,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而李振海的手下则是那些勉强维持的佃农和平民,平日里还要耕田养家,两帮人可是有根本的矛盾。李振海这边出于明显的下风。

归德府临近山东兖州府,不知道从什么途径,灵山商行主动的找上门来,说是愿意和李振海做笔买卖,李振海这些年闹腾的太大,家中也没有什么余钱,灵山商行很是“体贴”让李振海用土地来换。

而且还答应李振海,只要是能拿出合法的地契,无主的土地也可以作数,对于作为地头蛇的贾家来说,虽说已经是作乱,可在归德府把无主的土地变成有主的土地还是轻而易举,至于那无主的土地,归德府虽说勉强安宁,但这无主的土地却是要多少有多少。

  第三百一十六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来

有这么两个田庄在归德府立着,一切情况可就大有不同了,开始的时候李振海还以为这山东的商行是不是傻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手里面多点金银才是正理,怎么去买田地耕种。

谁想到山东过来了两千行动统一,森然肃杀的“流民”,分别在黄河南北两岸的田庄“种田”,同时吸纳河南的无地流民为庄丁。

官府对这样的田庄自然是乐见其成,但却无法提供什么保护,李振海这伙人虽说归德府的土豪,但也并不是能镇住整个归德府地面,有很多人都要过境来捞油水,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而且李振海这帮人心里面未尝没有等外人打开了这两个田庄,自己再过去拣便宜的心态,毕竟耕牛、农具在这时候可都是紧俏的物品。

灵山商行把大批的兵器卖给李振海这批人之后,李振海打败了两股意图进入自家地盘的流贼,也以为自己的实力变强,心思也渐渐的野起来。

在李自成重返河南之前,老当当曾经想进入归德,首当其冲的两处就是那两个田庄,按照所谓的道上规矩,老当当还派人知会了李振海,说是要入你的归德府求食,还望兄弟行个方便。

李振海对这个明面上给予拒绝,私下里却安排使者去找对方,说若是范围只局限在那两个田庄的话,李振海这边不会干涉。

那老当当地目的就是这两个田庄。在纷乱穷苦的河南,稍微恢复了些地这两个田庄已经成了让人垂涎的大肥肉。

此时这田庄建立还不过半年,老当当领着将近三万人过来。田庄居然也动员了五千多人迎战,核心自然是那两千山东的“流民”。

战斗很短暂,就打了一上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