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1192部分

将血-第1192部分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张培贤着实令人生厌,这个事儿要早办。

杜年岁也不小了,是让他回京任职呢,还是让他直接退下来?

杜山虎下来,又该有谁能到河中继任?

而西北的李驰勋,郭猛也都老了,河东的精兵强将也该分一分了。

之前留他们在那里,一来是稳固大同地方,二来,威慑草原诸部,三来,也有趁机窥伺辽东河北的意思。

但现在看来。蒙古人南下。有在辽东立国的意思。声势好像还不小,已经跟着胡人提出的,汉人耕地,胡人牧马放羊的思路狂奔而去了。

但无论是人口,还是蒙古人和汉人间的矛盾的问题,就算那位成吉思汗再是雄才大略,刚刚离开原始社会的他们,怎么才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

他们之后的做法。赵石都替他们想好了,继续南下,掳掠人口,然后,设立简单的官职,来管理他们初生而又充满了战乱和起义的乱糟糟的国家。

这样的一个国家会持久存在下去吗?当然不会,这样一来,延长它生命的,只剩下了一条路,继续征战。扩大疆域,用刀枪和鲜血来维持它的统治。

这个时候。赵石其实已经隐约的明白,另一个时空中的蒙古帝国,为何建立了那么多的汗国了。

那已经不能用帝国初生之后的惯性来形容,更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群人的野心在作祟。

而是越来越庞大的蒙古帝国需要战争,用不间断的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盾,用无数的胜利,来掩盖帝国的混乱和虚弱,用更多的外来人口来弥补他们大肆杀戮造成的后果。

再等等,这头猛兽已经开始步履蹒跚,当他们锋利的牙齿开始陆续崩断的时候,就是给它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酒越喝越多,神智却越来越是清醒。

从家事,来到朝廷人事任免,从人事任免又来到军事变革,从军事变革,又来到天下大势。

这样的发散性思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能看的多远,决定因素是你能站的多高。

就像现在,在安静的洛水之畔,一个人的思维,便涵盖了千山万水,他在这里的决定,在之后也定然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甚至于,一国之兴亡,一族之生死,好像全在他一念之间。

不过,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安静的在家陪伴妻儿老娘,又怎么可能呢?

赵石终于呆的有点无趣,想要回到帐篷里,看看琴其海是不是还睡着的时候,一条人影出现在篝火旁边。

赵石抬头瞅了瞅,伸手邀客道:“坐。”

女人笑笑,微施一礼,便来到赵石对面,盘膝坐下。

实际上,赵石耳目聪明,知道女人来了已经好一会儿了。

女人看上去有点憔悴,剑南烧虽称佳酿,但实际上,酒性过于浓烈,并非修身养性。

女人白天喝的有点多,没吐出来算是好的,过后这份难受怕是怎么也免不了。

不过女人不是来了只有一会儿,从琴其海和达达儿真轻歌曼舞的时候,便已经来到了左近。

她知道,这两个女子都赵石妾室,而且都是胡人女子。

当然,她也知道,两个胡女的身份怕也不会那么简单。

大秦上将赵柱国北略草原,所建功绩,虽不为南唐权贵所刻意宣扬,但几年过去,这样的消息,还是在江南之地传了开来。

虽然多数说辞都是酸溜溜的,但也无法掩盖此乃盖世功勋的事实。

而大将军赵石身边,出现胡人女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但能在赵石身边有一席之地的胡女,在北方朔漠,定然应该有着极为尊贵的身份。

而且,两女姿容如此靓丽,又是满身的异域风情,即便出身不高,怕也是南北权贵眼中的恩物了。

不过,女人注意的不是这些。

胡舞粗犷欢快,胡歌悠远苍凉,而汉地歌舞,或讲究华丽曼妙,或讲究细致典雅有着极大的区别。

女人自然见猎心喜,驻足观瞧了良久。

等到两女陆续离开,她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当她看到赵石在篝火旁独坐饮酒时,此情此景,对她又有所触动。

平常人若是这般,估摸着在那里呆的时间再长,也只能说是故作深沉,但赵石身份不同,独坐于月下,身畔又有洛水相依,那意境在女人心里,自然也就不同了。

女人看了半晌,心间其实已经有了两曲的眉目。

连名字都想好了。

一个就是胡歌夜舞。

一个名字有点长,洛水之畔赵将军独思夜饮。

要不怎么说呢,艺术家这种生物,平常人你理解不了。

就像一个老头推着碳车卖炭,冻的鼻涕邋遢,到了诗人这里,就成了千古传唱的卖炭翁。

而一个疯疯癫癫,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来送行的老男人,到了李白这里,就成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

毫无疑问,女人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艺术家,其实听听这两个名字,你也就知道,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会从平淡中,寻找到难得的意境,并将之展现在人前。

而以曲系情,却比直白的文字更要难上几分。。

其实直到女人坐下,她的手指还在不知不觉间不停的弹动,而没有这样的沉溺,便不会有如今的陆归琴。

赵石看了看女人,随手拿起个杯子递了过去。

女人有点神思不属的接过。

赵石一把拎住身边的酒坛,二三十斤重的酒坛,在他手中,轻若无物,酒水倒入杯中,不多不少,正好满杯而止。

这才是赵石真正的本事,但可惜,女人只是视作无物,在她此时此刻看来,这个男人已经是一幅画,一个音符,在她脑海中不停旋转,让她激动振奋,恨不能现在就能奏上一曲,将自己所思所想,全部付诸于琴弦之上。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的兴致。

赵石觉着这会儿有人能陪自己喝上几杯,也算不错,说不说话都无所谓。

女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说什么做什么也都无所谓。

月光之下,一男一女默默对坐,一杯接一杯的饮酒,看上去怪异无比,却又让人感到唯美而又和谐。

有人在给篝火添柴,声响有点大,火星字也向四外溅射。

女人不由自主的瞪了那边一眼,赵石挥了挥手,添柴的人灰溜溜退了下去。

月上中天,篝火渐熄。

女人无声无息的倒了下去,这回醉的分外彻底,却还在梦乡之中,构筑着那幅画,她奔跑在画中,乐声为伴,其中有胡歌隐隐,有胡女盘旋,最终,这些渐渐隐去,只剩下了一片黑暗。

黑暗中,有亮光闪烁,她追了过去,天下渐亮了起来,那是一个人,独坐于苍穹之下,明月依稀,星光闪闪,而那个雄壮如山的身影,占据了这一方。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老僧

赵石瞅瞅左右,心想,没看出来,这女人还是个酒鬼,白天没少喝,晚上自己又喝倒了,不过和这样不多话的人喝酒,还算舒服。

遂举起酒杯,朝醉倒的女人示意一下,“敬天下好酒之人。”

一仰脖,一杯酒又进了肚子。

喝完了,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学那些穷酸干什么?

到这个时候,再喝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站起身,弯腰把女人抱起来,也不管黑暗中有多少人瞧着,径自来到女人暂居的帐篷这里,顺手掀开帘子,就进了帐篷。

帐篷中有着淡淡的脂粉气息,灯火还点着,不过帐篷里的几个人却都已进入了梦乡。

把女人放下,也没细瞧,找准一个最健壮的妇人踢了一脚。

妇人惊醒过来,第一个先就到腰间摸上了剑柄,待得看到是赵石,愣了半天,这才慌忙起身,拜倒在地。

“国公”

“行了,睡的这么死,也亏你们能走到这儿。”

教训了一句,转身出了出了帐篷。

帐篷里却一下闹腾了起来,虽说长途跋涉,确实让人疲倦,而这里又有大将军护卫在,安心下来的他们,也确实懈怠了许多。

但让个男人摸进帐篷,还毫无所觉,这事传出去,可不怎么好听,香侯府的脸面也不用要了。

不过,进来的是这位晋国公。。。。。

赵石名声不好,那要分哪方面。在香侯府的女人眼中。这位重诺。而又不好女色的大将军,信誉可是好着呢。

赵石不管那么多,回到自己帐篷里,一觉睡到天明。

第二日一大早,便收拾了营地,奔寿安而来。

寿安这地方没什么说的,县治,县城也不算大。

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就是这里人信佛。别看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寺庙可不少。

周遭林林总总,怕不有数十家庙宇建在这里,香火还都不错。

这样的地方,想闹出什么像样的乱子来也不容易。

就像去年河洛大乱那会儿,寿安虽也受了兵灾,但从匪的人真心不多。

汝州战火烧的挺旺,其他几个方向,都闹的不善。唯独临近汝州的寿安,有着诡异的平静。

这里家家几乎都是善男信女。朴实良善没的说,也确实让寿安这方水土少受了战火荼毒。

但这样的地方,说人们的血性还能剩下几何?

不过,只就当前情势看,寿安山清水秀,百姓平和良顺,对于大秦在河洛的统治是有

而去年年末,寿安县几位主官,也是纷纷升转。

现任的寿安县令,就是当初的寿安主簿。

不必多说,冷不丁听闻晋国公一行巡游到了寿安县,并要在寿安暂居一时,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终,赵石一行并没有进寿安县城。

而是安置在寿安城外一处园子里面。

这处园子属于当年后周一个官宦人家,秦人攻取河洛时,这家人已经举家南迁,剩下的产业都被发卖。

而这座园林被人买了之后,送给了这里的一间佛寺,成为了佛寺私产,一直至今。

园子里本来住着几位和尚,这里也是佛寺招待贵客的所在。

但赵石一到,除了一位想结个“善缘”的老和尚之外,其他人都没了踪影,里里外外,都是县中官吏的家眷在操持了。

确实没弄出多大动静来,但招待起来,却有隆重至极的感觉,寿安的几位主官,可谓是煞费苦心。

和大将军赵石谈佛,那是扯淡,但人家这个老和尚还是位良医来着。

而且,进了园子没多大工夫,这位老和尚就带给了赵石一个大大的惊喜。

“阿弥陀佛,恭喜国公,夫人这是有喜了,夫人脉象颇健,滑润如珠,胎儿已然足月,而且,很可能是个男婴。”

听了这个,没等赵石怎么样,已经是一屋子的恭喜之声。

全都聚在这里,忐忑的准备聆听晋国公教诲的寿安主官们,心中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样的喜讯,晋国公就算再是令人生畏,怕也不会在寿安地界大发雷霆了。

赵石自然欣喜,之前的那些担忧也是一扫而空,但还是摆了摆手,板起脸来道:“这事不要外传,先借这园子几天,闲杂人等,一律不见。”

他这里一句话,园子立马就清净了下来。

不过,几日之后,还是接到了几份恭喜的贺贴,可见,在有些事上,就算以他如今的地位,还是不能一言九鼎,这就是人心。

之后赵石就问老和尚,“这要是长途跋涉,应该不打紧吧?”

和尚长着一张老脸,却也算得上是慈眉善目,有那么点得道高僧的意思。

“夫人身强体健,之前嗜睡多眠,正是好事,妇人,可要遭些罪呢。。。。。要说现在受点跋涉之苦,也是无事,但过上两三个月,怀抱渐显,就要小心些了,老衲这里给国公开几个安胎方子,其他的。。。。。。怕也只能为夫人母子在佛前祈福了。”

赵石莞尔一笑,老和尚说话到有点意思。

虽说寿安这里的光头们,私产多了些,也远不如少林寺那边的光头慈悲,但自己这里算是承了个情,也就不为己甚了。

实际上,他来到寿安地界,还真想给这些光头些好看,让他们再安分守己一些。

而琴其海腹中的胎儿,算是帮这些光头们一个大忙,连带着让赵石看着老和尚也顺眼了。

在园子里呆了几天。赵石就明白。老和尚和吐蕃的那些和尚不太一样。

和尚很健谈。而且,不论高低贵贱,和谁都能说上几句。

要说吐蕃那边,应该是中原佛教的源头,最虔诚的佛教信徒都在那边呆着。

事实其实也是如此,吐蕃佛徒虽说已经腐化堕落了很久,但他们对佛祖的信奉却多数不会动摇,非常坚定的信仰。

当然。这与吐蕃地界的艰苦以及风俗习惯都分

而赵石接触的汉家和尚其实不多,头一个恐怕就是传授他般若劲儿的了然和尚了,这位大和尚不用说,除了女色之外,可谓是百无禁忌,是正经的花和尚,连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俗谚套在其人身上都算是夸奖他了。

之后在长安也见过几位,香侯府的女人信佛崇道的不少,而石头娘也爱和菩萨什么的唠叨几句。和香侯府中的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