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月待圆时 >

第178部分

月待圆时-第178部分

小说: 月待圆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桂退出去,叶文心对着宋荫堂做了个请字,一桌上的菜摆在她眼前的,都从碗沿开始挟,空出一半来,宋荫堂同她一道吃过饭,原来过年过节都聚在一处,原来哪一样不是丫头从碗里挑了最好的给她,这会儿连吃菜都这样小心翼翼。

宋荫堂只当闲谈:“你在这儿可住得习惯?屋子是浅了些,只这儿离田庄远些,没那许多人能嚼舌头,若是住不习惯,我再看看哪儿还有合适的。”

叶文心摇摇头,咽了口豆腐:“再没有不好的,不必麻烦了。”

“再不能提麻烦这两个字,照顾你是应当的,不为着母亲,难道凭我就不能照看你了?”宋荫堂搁下筷子:“若是丫头有欺负你的,你也只管告诉我,我替你打发了她。”

叶文心一抬眼儿便看见宋荫堂的目光落在绣箩上,知道他说这话是为甚,干脆道:“我是求着她学的,不独学了铺床叠被,我还想学洗衣做饭,等学了洗衣做饭,我还要学怎么种菜浇园,难道一辈子就靠着姑姑,不能自己活了?”

宋荫堂一时怔住,反答不上来,叶文心替他挟了一筷子菜:“表哥不必忧心我,若是实办不出来,这儿呆着也很安稳。”

宋荫堂反吃不下了,他在叶氏跟前反复答应了会照顾叶文心,叶文心却根本没想着要靠他,想跟她说护得住,又没这个能为开口,太子病重,太子妃肚里这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朝上一日不安宁,老太爷又被圣人压着不能致仕,倒让他生出些退意来。

宋荫堂原来便不爱这些,他既好老庄,爱的便是逍遥,科举是为着老太爷这些年的心血,当官又是为着叶氏体面,要替她挣一个诰命,想了一圈竟没替自己活过。

两个谈诗谈文谈琴谈棋,还从没说起过这些话,叶文心比原来还更纤弱些,生了病又关了一年多,身子还没养回来,可精神却大不相同,头一回来的时候她譬如秋风落叶,缩在枝头瑟瑟发抖,这回看她脸盘还是尖的,两颊却有了红晕。

宋荫堂缓缓吁出一口气来,执起酒壶给叶文心添了满杯:“为了这一句,当浮一大白。”先干为敬,一杯喝完了又倒一杯,甜水入喉却有几分辣意。

叶文心以袖掩杯,一口饮尽了搁下杯子道:“原来我说表哥不再想着老庄就是对姑姑尽孝,如今才知道是自己错了,姑姑心里,只要表哥高兴了,她自然也就高兴了。”

宋荫堂良久不语,冲她微微一笑,可他实不知道叶氏到底高兴不高兴,科举榜上有名她也没多笑一笑,后来当了官,也没见她多笑一笑,母亲太吝啬了,叫他根本就摸不清楚她是喜还是忧。

两人一时无话,宋荫堂草草用了饭,心里还想着叶文心那一句为着自己活,知道她是尽过事,这才说这样的话,同告辞的时候在门边叫住了石桂,给了石桂一个荷包袋,里头俱是他带出来的碎银子:“我还会让高甲再送些来,别让她受委屈了。”

叶文心不是没钱,叶氏给的,宋家给的,可她要的是自己能赚钱,石桂收了荷包谢过宋荫堂,一路把他送到门边去,咬咬唇问道:“有句倒想替姑娘问一回,她自家不好开口,总不能没个身份就这么住着。”

不论她嫁或不嫁,没有身份都没法子出门去,难道就在这小院里头住一辈子不成?要往穗州去,就得有路引名牒,可不是走到码头就能上船,到了城门就能远行的。

宋勉皱一皱眉:“家里正在办,你让她安安心,年里总能办出来的。”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没底,家里想先替他定下亲事来。

上回偷偷过来被宋老太太知道了,叫他过去问了几回,告诉他纵是叶文心脱了籍,也再不能娶她进门,不求着他找个高门大户的人家,怎么也得身家清白。

这是家里的意思,宋荫堂却不想草草定下亲事,要过一辈子,总不能像父亲母亲一样,两个这辈子只怕加起来都没说过多少句话。

想着就叹息一回,也不知道要怎么打消祖母的念头才好,他转身出去,眉间紧锁,坐到车上把叶文心打的结子拿出来,拿在手里看一回,对这个表妹喜欢是喜欢,要说生死相许,那再没有,情浅缘浅,远没到那份上,可除了她,也再没有心里喜欢的姑娘的了。

石桂送走了宋荫堂,再回屋的时候叶文心已经替她盛了饭,指一指桌上的菜:“这一边是没动过的。”分着边吃,就是为着给石桂留菜,怕她吃不饱。

石桂咬着筷子笑,拿豆腐皮蛋拌饭吃,扒拉了一大碗,这才道:“山那头来了军户,刘妈妈说那头许多活计都要人做,我打听了一回,却没咱们能干的。”

大营里头也有伙夫,做饭用不上,一营里百来人,种了三顷田,收出来的东西自给自足,余下的还能卖钱,再没这样无本的买卖。

手上宽裕了,洗衣补衣做冬衣冬鞋的活计便肯花几钱让人代劳,做得了再送进去,按件计价,眼看着就要换夹衫,再过些日子就得换冬衣,农忙之后有的是功夫,一庄头的妇人都有个赚钱的新门路了。

石桂说的不能做,是叶文心不便做,她却没什么顾忌,哪知道叶文心咬咬唇:“你能干的我就能干,就是做衣裳罢了,有什么难的。”

石桂把她看的脸上发红,叶文心抿抿唇儿,扭过身去不理会她,结子帕子都做了,还差鞋子衣裳不成,伸手看看自己的指尖,青葱也似的一双手,指尖都磨出茧子了,可她却笑,想起颜大家写过的,指尖成新茧,田头绽新芽。

叶文心倚着门看石桂菱角在门前种了茬菜瓜,这个夏日里最解渴,味淡水足,晒干了还能当拌菜,种下去没一会儿就生枝冒叶出芽开花,结的瓜一波接一波,到了晚间摘两个来,对着月亮啃瓜也能作一首瓜田赋。

“再有两日就能摘了,咱们种得晚了,别人家的都收了,明岁该早些种才是。”可没等到瓜全熟,一夜之间全没了,光杆光叶,全被人撸个干净,菱角拿着箩儿要哭,刘婆子挨家去找,哪一户都没说透,一茬地十来个瓜,又不能真个闹翻了去,气的直拍大腿,便是村里头的孩子偷瓜吃,也没有把杆子都拔走的。

石桂看菱角看着遭殃的瓜田叹气,就看见小道那头有个人一只手拎了篓一只手牵了个孩子,一路往宋家来,叶文心赶紧避到门内去,那人直直走到瓜田前,问那孩子道:“瓜可是在这儿拿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

有点晚的二更

我的老毛病就是写着写着心软了

不过我打算这次不要软太久

按着大纲来吧

怀总最喜欢的男性角色是大白啊

好少人猜出来,伤心~~~~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34章 相逢

问话的是个年青男子,生得又高又壮,边上领着的孩子却又细又瘦,两人身上都穿着兵丁服色,一个衣裳显得短了些,绑腿儿只能缠一半,一个衣裳太长,鞋子踢踢踏踏拖着地,脸蛋脏乎乎的,犟着头不肯认,连看都不看地头一眼。

年青男子看他一眼,知道这就是认帐了,冲着刘婆子笑一声,指指瓜田:“对不住,瓜钱多少我赔给妈妈罢。”

两个都背光站着,看不出面目,刘婆子鼻子里头哼哼出一声来:“还有带着儿子当兵的。”她声儿轻轻的,不敢同这军士相争,总归人家要赔钱了,却不防那人耳朵很灵,一字不差全听了去,笑一声:“这不是我儿子,我可没成亲呢。”

两个人绕过来,瓜藤瓜苗全在篓里,刘婆子看着就抽气,里头还有些瓜没长成,白糟蹋了东西,两个人都蹲着,孩子就挨在男子身边,看他把瓜一个个拿出来点过,按着一个五文的价给刘婆子钱。

这瓜卖得贱,哪家地头上都会种一茬,好生好长,不必侍弄自己就长起来了,一个五文还卖得贵了些,刘婆子喜的合不拢嘴儿,连声问着:“可还要不要了?若是还要,我送过山去。”

一篓儿二十个瓜,竟卖了一百文钱,刘婆子大方一回,那小的没长成的就不算,还让菱角进屋去,拿了水瓯儿出来给这两个倒碗水喝。

三两句话就熟识起来,知道要在这儿呆几年,刘婆子拿眼儿打量他,嘴边的笑意就越发掩不住了,倒问他有没有说亲,又想着自家这头可还有没说亲的闺女。

菱角往厨房去提水,在门边碰上石桂,她先一步已经去拿,看他们翻了山过来就为着几个瓜,又看那孩子瘦巴巴的,看着不过六七岁,缩手缩脚的跟在后头,低头只盯着脚面,看着很有几分可怜,便给他倒一碗水喝。

石桂提了水壶出来,那孩子还垂了头,眼睛盯着瓜,都已经给了钱,却还不敢伸手去拿,石桂弯腰拿一个递给他,他背了手退后两步不肯接,眼睛却时不时瞥上一眼水瓜,咽了一口唾沫。

那男子轻笑一声,推他一把:“吃罢。”

孩子这才接过去,小兽扑食似的咬起来,那瓜还没洗过,他也不在意,把泥巴往身上蹭一蹭,也不管干净不干净,两口下去半个瓜就没了,吃得襟上都是汁水。

男子“哎哎”两声:“你这个吃法,我可不给你洗衣服。”皱了眉头看着他,那小孩儿一句话都不曾说,这会儿却从半个瓜里抬起脸来,冲他笑了一回。

石桂一怔,总觉得这个孩子熟悉得很,伸手想要碰碰他,他已经看了过来,身子一闪缩到男人身后去了,只听见“咔呲咔呲”的吃瓜声,就是不肯探出头来。

男人伸手揉揉他的头,对着石桂赔不是,才刚不曾看见,这会儿一抬眼,眼睛便落在石桂身上,盯着她看个不住,石桂有些恼意,却发作不得,眉头一蹙瞪他一眼,那人眼睛一亮,竟笑起来,咧了嘴儿盯住她:“石桂。”

石桂还不曾说话,刘婆子已经啧起舌头来,拿眼儿不住打量她,菱角翻翻眼儿,一把拉了刘婆子:“娘你灶上还蒸着饭呢。”

刘婆子被她拉的一个踉跄,拍了她一下:“你这个丫头作甚。”话还不曾说完就被菱角推进门去,把门打开着,不叫刘婆子在后头碎嘴偷听。

母女两个在屋里吱吱喳喳的吵嘴,石桂却冲着男人笑起来:“怎么是你!你甚时候回来的?真个当了军户?”

明月已经大不一样了,他走的时候就比石桂高了些,这会儿石桂更得抬头看他,原来的还有些稚气模样,如今骨架子都长开了,生得有棱有角,再不是原来那个赖皮小子。

石桂许久没有这样开怀过,想伸手拉拉他的,又不好意思伸手,只看着他笑个不住,又有一肚皮的话要问,问他在燕京如何,怎么会回金陵来的,如今过得怎么样,话到了嘴边却只有一句:“你等着,我进去拿吃的给你。”

“我早就不叫明月啦。”他跟在后头急急一声,眼看着石桂转身进去,冲那个孩子伸伸手:“过来。”那孩子赶紧张开手,知道这是他高兴了,果然把他拎起来揉头揉脸,嘿嘿笑了起来。

他还想着等安定下来就去宋家找她的,没成想竟能在这地方碰见,心里想一回孙师兄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把那孩子抱着满怀,也不管他脏不脏,两个就挨墙根坐着,大的支着腿,小的有样学样,也跟着支起腿。

石桂却开了门引他们进去:“我问我主家了,这儿寻常没人来,你们进来往屋里吃去罢。”引得他们往屋子里去,快手快脚炒了菜出来,刘婆子围着她打听,石桂只是笑:“这是我家乡人,早些年遭了灾,我出来当丫头,他作道士,没成想在这儿竟又遇上了。”

刘婆子咂咂嘴儿,眼见得明月生得俊,竟拿了一段腊肉出来:“这是过年的时候腌的,拿这个炒菜吃罢。”

石桂接过来笑一回,自家摸出钱来,不给刘婆子给了菱角:“烦你去庄头上问问,收只鸡来,请人替我杀了拔放血。”

菱角飞似的跑出了门,刘婆子还来不及吩咐她,人影儿都没了,她再看看石桂,倒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有钱的,不姑娘半个家,少爷还塞钱呢,平日里省得这样儿,竟是装穷。

有鸡有鱼再炒上两个素,端上桌去也很像样了,整只鸡炖得酥烂,里头还下了面条,东西一端出来,香得整个屋子都能闻得见,那孩子还脏兮兮的,一双眼睛却亮,眼巴巴看着盆儿,石桂给了他一整只鸡腿。

跟着是明月的,问他道:“这个……是谁?”总归不是兄弟,明月的娘再嫁便不知道音讯,又不可能是他的儿子,军卫所里难不成还收这么小的兵。

两个人把一锅面分了,一人分了半只鸡,那孩子就拿在手里头啃,啃得一手是油花,明月人长大了吃相没改,笑起来也还是那个模样,冲着石桂挤挤眼儿:“总归不是我儿子。”

楚地大水,流民许多灾民许多被拐出来卖的也有许多,这个孩子就是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的,别人倒还能说上几句家乡在何处,偏他说不出来,翻来翻去只有一句话,他是出来找爹的。

问他家里还有谁,半日才答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