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月待圆时 >

第177部分

月待圆时-第177部分

小说: 月待圆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琴棋,车上还塞了两盆白玉团旧朝衣的菊花盆景:“我看你这院子里头也没甚个景色可看的,给你带来两盆子花,且将就看看,这一向预备着二妹妹的婚事,一时腾不出手来。”

余容除了服就预备着要出嫁了,她要远嫁燕京,沈大人在燕京官声不错,过了三年竟又收了半级,写了信来催婚事,偏偏叶氏又病着,余容怕羞,泽芝面嫩,这事儿就交到了宋荫堂的手里。

叶文心早早想着了,度着就这些日子要出门子的,她虽不能到贺,总要送些东西,此时身无长物,一饮一食俱是宋家给的,便跟石桂两个打了老大一对儿双鱼结,只鱼眼睛上还差两颗珠子。

两个人在妆奁里翻了一圈,都没找出合适的来,倒是有一对儿白珠钗,可旁的还罢了,鱼眼睛用白珠子,看着就不吉利,哪里是用来贺新婚之喜的。

那结子拿出来给宋荫堂看了,他拿在手里便笑:“这个倒好,二妹妹必然喜欢的,我拿了去配两颗黑的,再添个礼盒,面上就说是我送的。”

“我们原来也一道吃酒吃茶的,如今她要嫁了,竟不能到贺,总有些可惜。”叶文心在宋家是个不能提起来的人物,都说已经送得远远的,除了上头几个,也就只有宋荫堂知道了,叶文心也知道宋家收留她已经是冒着险,便不再多说:“多谢表哥了。”

宋荫堂既要远行,便问他何时出发,心里算着,怕要到年前才能回来,总要等送了余容过去,再把亲事办了才能回来,里头没几个月功夫,也是办不成的。

“加加减减总得有四个月,这段日子不能来看你,等我回来,给你带燕京的玩意儿。”面上虽带着笑,心里却忧虑起母亲的病症来,一日不比一日,原来煎的药,总还能喝下去,这些日子连药也喝不进,败坏了胃口更吃不下东西,只能吃些粥汤。

叶文心看他眉间有忧色,犹豫着问起叶氏的病来:“姑姑身上可好些了,我心里一直惦念着,偏又不能去看她。”

宋荫堂微微敛住了笑意,叶氏身上不好,几年里早已经把身子拖坏了,病症反复发作,好的时候行动如常,心痹症一犯,连口热汤也喝不进去,当面却不告诉叶文心,怕她担心太过:“吃着药便好受些,到冬日里就得好上些。”

分明操心的事都完了,她的病症却没能好些,也不单是为着叶家,这病痛都有二十年了,在她心上扎了根,要好只怕不能够,就盼着能心中开阔些,少添些痛楚。

叶文心听着便叹一口气:“若是能去,必要给姑姑侍疾的,三表妹也是个妥当的,你去了也不必太过忧心。”

宋荫堂将要远行,干脆便留下来一同用饭,两个临窗对坐,下起棋起来,石桂带着菱角把花摆到窗台下,赶车的就是高甲,石桂收了寿礼,给淡竹葡萄几个一人打了一个结绳,再加一块绣花帕子。

石桂把东西给了高甲:“这是给我院中姐妹的,烦请高家大哥替我带去。”

高甲点头应下,还想跟她说几句话,她却已经张罗着倒茶拿果碟儿,只得坐在外间,眼睛不时往院子里头瞥,看石桂一个人忙进忙出。

院子里头还传出琴音来,流水一样淌过去,响了一回又断了声,高甲看见石桂手里捧着洗衣盆,听见琴音站定了步子回头去看,等琴声停了,这才抿了嘴角往外去,挽起井绳打水浸衣裳。

他放下杯子跑出去,也不说话,只把袖子一挽,翻起井轨来,力气总是比石桂大得多,打上两桶水又问她:“够不够用了?”

石桂谢过他,倒同他攀谈起来,想问一问葡萄几个过得如何,这些日子也只有她们几个传信过来,高甲看着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张嘴。

郑婆子在家里气得仰倒,又看锦荔那得意的模样,对着高升家的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只当她们是把石桂挤了,就跟上回去幽篁里一样,空出位置来,好把锦荔提上去。

心里愤恨,也说了许多闲言碎语出去,让葡萄求一求大少爷,好让石桂能赶紧调回来,心里认定这是再没有的事,真个有钱问她要,哪里这样一分几厘的给。

郑婆子气得在家跌足,碰见高甲还嘀咕过几回,真个对着高升家的她不敢开口,却知道高甲的脾气,就住在夹道里那许多年了,谁还不知道谁,就差当面啐几口,跟她的老姐妹却哭自己苦命的干女儿。

葡萄还真个动了心思去求大少爷,宋荫堂自来是个好脾气,求他必应,只要大面上不错,是非有个论断,在他跟前都能便宜行事,没成想这回却碰了钉子。

葡萄苦求一番,把叶文心都抬了出来,说石桂跟着她识文断字,心里最有道理的,再不会办这样的事,必是受了冤屈,求他给作主。

宋荫堂这回却是一句话就给回绝了,房里的丫头还讥笑起好葡萄来,葡萄闷在屋里哭了半日,只当石桂这辈子就在庄头上了。

她替自己跳出远翠阁就是一桩大恩德,只看看钱姨娘如今的景况,葡萄心里就没来由的害怕,她是知道事的,三少爷快开蒙,钱姨娘没去找太太,反来找了大少爷,这个兄弟到底是血脉,大少爷看他病病歪歪可怜的紧,到了五岁上还没读书,心头一软,便答应了要教他识字。

葡萄原来还有个石桂能说的,走动得越来越多,葡萄先还没想到这些,宋慎堂都已经五岁多了,若不是生的时节不好,也是家里的三少爷,纵要读书那也是该的。

可钱姨娘却求了大少爷,说学里的子弟哪有一字不识便进学的睁眼瞎子,求大少爷略教上两个字,不叫他进了学吃师傅的打骂。

她来一回便罢了,第二回第三回还来,守在院前,等着接儿子回去,葡萄这才觉出不对来,都过了这许多年了,难道她还不死心?

葡萄无人可说,闷在心里正不知如何是好,宋荫堂待她们这些丫头很好,虽底下也有些明争暗斗的意思在,可谁都知道大少爷的心思不在她们这些丫头身上,便也无处可争,钱姨娘往门前一立,大丫头玉兰先就坐不住了,把这事儿告诉了春燕。

宋慎堂五岁没开蒙,一个是身子弱,一年要吃半年的药,风一吹便要病一病,生的时候就艰难,生下他来也一直不曾养好。

叶氏病着他病着,面子上的嫡母庶子,一年也只年节那几天抱出来,还怕他受不住烟火气再病,开蒙的事,叶氏提过一回,钱姨娘自家抱了儿子怕他受不住,还想等把身子养壮实些再上学去,哪知道后来宋家叶家有这许多烦心事。

叶氏记不起来,春燕有意不提,钱姨娘抱着孩子找上宋荫堂,宋荫堂也惭愧自己没想起这个弟弟来,跟宋敬堂这些年里还时有书信,一个在金陵一个在甜水,兄弟两个竟比隔院住着要亲近许多。

因着这个,对小弟弟倒生出些愧疚之心,哪知道没念上两回,宋慎堂又病了,课程暂时歇下,叶氏也吩咐他去给余容送嫁,他是大房的长兄,自然该他去。葡萄松一口气,心里想到石桂说的太太心里头都有数,这下越发相信了。

合了手直念佛,才刚消停了两日,钱姨娘身边的丫头松香便来找葡萄,说要托了她给大少爷送些东西,就当是谢礼了。

葡萄哪敢收,松香同她不熟识,只知道她原来是钱姨娘院里的,这才来找她,可葡萄光听她的名字就想松节来,缩了手就差要跑,这一脑门子的事,若是石桂在,总能替她出出主意。

高甲说不出里头人如何,只二姑娘要出嫁,石桂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旁的来,捧了盆儿搓衣裳,那头刘婆子升灶做饭,因着宋荫堂来了,特意做些乡间小菜,炒的蒸的炸的都有,满院子的喊菱角,菱角一早上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气的她跌了脚:“生个属猫的不成。”

石桂甩甩手去帮忙,高甲的眼睛就跟着她进去,心里头又懊恼起来,怎么就没能跟她多说几句话,听见里头刘婆子跟石桂你一言我一语的,支着耳朵垂了头,回去还得找石菊,把包袱给她。

石桂在厨房里挽了袖子炒菜,既是宋荫堂来了,刘婆子便想做个荤,石桂赶紧拦了她:“妈妈歇歇罢,大少爷的规矩我知道,必得一桌子素才能下筷子的。”

“这是什么道理。”刘婆子心里宋荫堂要比叶文心金贵得多了,石桂笑一声:“他同好姑娘是兄妹,怎么也该全了礼数,妈妈要真个送上肉菜去,那是什么?”

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刘婆子啧一声,提着刀还没把鱼头剁下来,放了它一条生路,往水缸里头一扔,又去田间摘新鲜的菜,嘴里还咕咕着要把菱角揪回来。

不必她揪,菱角蹦蹦跳跳的回来了,看见石桂炒菜赶紧过来帮忙,手上抓了一把野花,兴兴头头的告诉石桂:“山那头来了一队兵。”

作者有话要说:  不行我不休息半年了

我还得找工作去

就光今天上午,就是一堆的八卦砸过来,表哥又去跟外婆借钱啦,姑姑家的女儿不肯结婚非要单身于是家里又打了起来,堂妹家的前婆婆跟后婆婆又起争执,这都是什么鬼……

光是听听我都觉得自己简直岁月静好(此处是哭脸)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33章 偷瓜

石桂听见当兵的心头一紧,叶文心的身份见不得光,虽知道有宋家护着,到底身份未明,听见兵丁军士先捏了一把汗,跟着才缓过气来,哪有为着拿一个逃犯就派出一队兵来的,抖了锅铲放盐,随口问上一句:“是来作什么的?”

菱角摇摇头,快手替她往灶眼里添柴:“我也不知,就看见许多人进进出出,还有烧火作饭的,急着回来,怕姆妈骂我呢。”她是拎着篮子出去挑菊花脑的,野菜没挑多久,在山上跟伙伴追着玩闹,又看见山那头来了人,这儿有个大营,这些年空了一半,没成想今儿又进人了。

石桂听见是驻军更不担心了,看看篮子里头没几根野菜,点一点菱角的鼻子:“这可不好,你娘等会子要骂你了。”

菱角却眯了眼睛笑起来,把那几根菜洗干净切了,又央着石桂把豆干切成碎丁子,拌在一处点上香油,盛在碗里也不多,却尽够吃了,石桂还教她拿个小圆碗填满了再倒扣出来,还能当个看菜,菱角捧了碗笑:“这下我娘可没法骂我了。”

她是从后门溜进来的,刘婆子回来的时候看见已经做了两三个菜了,也没法骂她,只瞪她一眼:“见天就知道疯跑,脚都跑大了,往后怎么嫁人!”

这会早就不兴裹脚了,□□的时候就把这规矩废了,皇后长公主还跟着打过仗领过兵,全是小脚怎么跑得动,先时还不曾下严令,后来见民风难改,还有爱好此道的,自诩为雅士,写了《品莲谱》,把裹的小脚比作莲瓣,在掌中赏玩,还分作九品,给这些小脚按名头。

不行重刑禁不得,干脆捉起来杀了头,这风气才煞住了,此时说的大脚不好嫁,是大脚姑娘显着不文静,这才难嫁。

菱角冲她翻眼睛,刘婆子摘菜这点功夫就把后山那一批兵丁的来头给打听清楚了,家家都这时候做饭,田里摘一回菜,七句八句一说,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说是从外地调回来的官儿,咱们这头的佃户又能开集了。”天下太平,圣人重武,风调雨顺却没几年,一时旱一时涝,处处都要钱,收上去的钱在军费上就有一大笔的开销,开国的□□皇帝起就有屯田养兵的祖制,人一多便能开集,虽是军户,平素除了练兵,同普通农户也没甚个分别。

刘婆子已经想着生财,手上忙着嘴巴也没停,一时说军户人家不必缴田税,一时又说得亏得天菩萨保佑不打仗,打仗的时候一甲一里都得遭殃。

石桂倒听住了,她还记得明月那会儿跟着那位吴千户大人去了燕京,那会儿就怕他真成了军户,落了籍可就再不能出脱了,也不知道那个贼精的小子长得什么模样了,石桂还欠了他二十两银子呢。

正支着耳朵正听着,院子里头又响起两声琴音,刘婆子一咂嘴儿:“姑娘真个是神仙人物,才会这许多东西。”

刘婆子一面说一面又去拌豆腐,做了两碟子,拌了虾油的是给宋荫堂的,灶上摆了七八盘菜,问起石桂来:“可要给少爷姑娘端到房里去?”

石桂取了个托盘来:“我来罢,里头也不用人,你们在外间吃罢,我进去侍候着就是。”菱角取了酒盅酒杯,开了一坛子桂花素酒,说是素酒水,实则就是往桂花水里添些蜜,当成酒来喝,吃上一坛子也不会醉人。

石桂端了菜进去,宋荫堂坐着稳稳不动,叶文心却已经习惯帮忙了,伸手就来端菜,还先抹过桌子,取了碗垫来垫在汤碗底下,宋荫堂看着皱眉,这屋子连个帘儿都无,到底浅了些,一眼看到底,床上摆了绣活结绳,篮子里头还搁着许多打好的,宋荫堂先就猜测着是不是叶文心跟着一道做活计,此时一看果然如此。

石桂退出去,叶文心对着宋荫堂做了个请字,一桌上的菜摆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