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读档九八 >

第463部分

读档九八-第463部分

小说: 读档九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跟谁翻案,杨帆感觉国人至少要跟一些企业一些脸色看,别这么明目张胆的在大家大多数不懂的时候,瞎忽悠了好吧。

杨帆敢说,一几年之后,这些人风格还不改变,再等几年,等大家都懂了,会有人死的很难看的。

当然,这辈子会早几年的,杨帆才不会容忍这种现象存在的,在合适的时机,杨帆会把这一切都揭穿的,嗯,一切为了中国消费者!

看着杨帆一脸的无耻,刘青峰一脸无语的说道,“你计谋真深!”

杨帆那点小心思,刘青峰一眼就看穿了,他就是想把某些企业打落神坛,既然有人跌落神坛,那自然就有受益者,关键是谁最适合接着这个话题炒作?

明显是启航汽车!

论根正苗红,或许很多自主品牌比启航还合适,但是启航也算根正苗红。但是论舆论能力,别说自主品牌了,哪个车企能跟启航比?

过一些年,启航汽车有实力扛旗,BD,TX,西祠微博等肯定也有了一个更大的影响。到时候杨帆要真敢,绑架民意都够了,更别提引导舆论。真搞起舆论战,美国这边远征也能狠狠出一份力的。

综合起来,杨帆一竿子把所有合资打翻,自主品牌哪个是启航汽车的对手?

很显然,爱国名义的大旗,启航当仁不让的就让自己扛起来了。当然,所谓的一竿子打翻,不是把他们都赶出中国市场,启航没这本事。可是把大家都拉回到比性价比的道路上,谁也别站在神坛上看风景,这也完全足够了。

总不能让人一提自主就撇嘴吧?哪怕同品质,无形中就要低不少的售价。只要能把这些合资企业的价格拉下来,也值回票价了。

算算国内几大强车企,多数是国家队,没了这些合资品牌高溢价的能力,拼成本,明显像是启航,甚至是吉利这种民营企业才更占上风。

别问为什么,国情如此。

这样操作下来,启航最低目标也能消减这些国家队的额外的竞争优势,尽量让大家占到同一起跑线上,去掉这些品牌声誉,启航才更容易发挥自有的优势。

对此,刘青峰只能说,“登的高,看的远!”

这启航汽车还刚起步,杨帆已经开始瞄准国内车坛霸主准备弹药了,在合适时机就准备给他来一梭子,没错,杨帆这就是想砸人家牌子,他就是要打破人家几十年树立的品牌形象,尽量抹平启航跟这些企业底蕴的差距。

杨帆嘿嘿一笑,谦虚的说道,“我这只是学人家的套路,总不能人家用了几十年,我用就是卑鄙了吧!最关键的,很多东西是真实的吗?”

说完,杨帆顿了下,又解释道,“条件合适时,启航汽车确实会受益,可至少也会让国内消费者加速进入理智程度,到达比拼产品力的阶段,而不是把什么车都当成一个奢侈品,为那些不存在的价值支付溢价,更明确的说,这些价值都是宣传造成的错觉。”

奢饰品可以有这个溢价,豪车也可以,毕竟牵扯到面子的问题。可是经济型的车还不讲经济性,未免太没道理了,同等级的车里还牵扯到什么面子?

如果有,那也只是被误导的自认为,其实在别人眼中都是一样的。

如果是某个品牌死忠粉,你乐意支付溢价,这是你的选择,你高兴就好,谁都没办法,可问题是更大部分是属于并不懂,只是被忽悠了,花了钱根本没买到合适自己的。

把这种东西没事上纲上线很没意义的,真说上纲上线,谁有红旗有资格?

杨帆就奇怪,这时那些砸车的家伙呢,怎么就不展现他们的力量了?

伊莉莎虽然这两年锻炼的不少,可是杨帆跟刘青峰这段哑谜,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尤其关于国人心理的东西,她更是不懂,所以此时一脸的迷茫,看着两个坏笑的家伙,不解的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杨帆跟刘青峰见伊莉莎一副不解的样子,同时哈哈笑了起来。

伊莉莎,“……”

之后她就撇撇嘴,感觉这两人笑的真奸诈!

第830章收破烂的

可以说,VW在推广上,对中国市场极为重视,在产品上,确实最漠视的。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特殊地位,只能说他们的政府关系好,或者说合作企业的政府关系好,而且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摸的更准!

虽然看不惯大众,曾经杨帆也没买过两田,开始时买的是就是美系车。

什么省油,保养什么的,杨帆曾经也不在乎,从单位配车的账单中稍微走一点,什么都来了。不过跟朋友推荐车时,却推了不少日系,毕竟单位这么多老司机,听他们扯扯就明白了。

杨帆笑道,“说真的,有些时候我也搞不明白,就现在国内的情况,很多人省吃俭用才能买辆车,养车更不容易,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难道不应该怎么适合怎么来?”

刘青峰虚点了两下,“你这就是眼红,眼红VW把本来该属于自主品牌的红利吃掉了。没启航汽车,估计你也没这闲心。你就认为既然扯上爱国层面,那当然要支持自主品牌!”

杨帆这家伙的性格,说好听了,那叫独立自我,难听了,不关自己的事,操那么多闲心干嘛?

“嘿!”杨帆哑然失笑,“让你一说,看着我多卑鄙一样。”

刘青峰一听,天方夜谭的说道,“难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跟刘青峰扯了一会,便留他在纽约跟高盛,摩根大通继续进行债券的后续谈判,杨帆跟伊莉莎则去了底特律。

到了底特律,杨帆跟启航汽车过来的专家汇合到一起。

虽然时间才走过去半年,如今的底特律,可比上次来的时候,能看的出更加衰落。

哪怕曾经底特律的标志,美国三大汽车厂商之一的克莱斯勒,正是在九八年五月七日,正是杨帆重生第四天,跟戴姆勒奔驰合并。而前段时间就爆出了负面消息。

对于这点,杨帆也知道后续,双方从九八年开始长达九年年的“联姻”,说是九年,实际上好景不长,完全由戴姆勒奔驰首席执行官于尔根·施伦佩主导,并宣称为平等的合并,从一开始就隐藏着欺骗、争夺和失控的因素。

到了现在,克莱斯勒跟奔驰其实已经很僵,这也是之前爆出来的负面消息,之后,两者就这样貌合神离的坚持了五年,克莱斯勒跟奔驰分家。然后在次贷危机遭受重创,与零九年宣布破产,然后由菲亚特汽车接手。

有时候,杨帆也搞不懂,克莱斯勒怎么搞不好,不管是克莱斯勒,或者JEEP的品牌,都算很不错。尤其在国内,JEEP绝对属于情怀,虽然这个情怀多数是因为老北京212引起的,跟JEEP没多大的关系,可是后续北汽跟JEEP合资,生产的各种212的改进型,等于是把出于212的情怀,带入了JEEP这个品牌中。

说真的,在杨帆眼中,国内汽车能称的上情怀的只有两个,老红旗,老212。说什么神车,还真算不上情怀。

在后世,中国溢价能力最出色的汽车品牌,绝不是奔驰,宝马,而是JEEP,MINI!

这都是品牌塑造的关系,前者代表的是情怀,奔放,自由,野性。后者虽然一度被称为二奶车,可一向定位的是都市小资,这个定位太讨巧了,什么叫小资?谈钱太俗了,品味比价格更重要。

三大厂商之一的克莱斯勒都如此了,更别提一些小厂商,零部件供应商。

底特律,就是生长在汽车产业上的城市,所以这里等待救命的企业太多了。而杨帆这次来底特律,跟上次启航手机宣传时来底特律还不一样,当时一是时间紧,二是手里钱不多,杨帆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大。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杨帆时间不少,钱更多。

在国内金融打开渠道,高盛,摩根大通的十亿美元很快就到账的时候,杨帆手里有钱,底气自然很足。

说真的,如果不是克莱斯勒不会卖,杨帆都想把JEEP品牌搞到手。有了JEEP在手,在国内的日后SUV爆发后,绝对占了市场先机。

别说产品定位不一样,宾利都出了添越,JEEP调整一下产品线,市场定位很难?

至于汽车底盘,发动机,变阻箱,悬挂等部件的技术路线,具体如何杨帆虽然不清楚,可是结合后世国内的汽车配置,大致也能看出来一点。

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电子液压助力,后世都是电动助力,确实越来越先进,可是让杨帆来看,手感从液压助力,到电子液压助力到最后的电动助力,手感越来越烂。

至于发动机,日后在国内,小排量带套的才能逐渐成为主流,没个涡轮增压,怎么去应对排量税。要明白排量税是车价,也就是说整车加收,包括任何设备。不带套,用更大排量的自吸无形中就是抬高成本。

不是说全世界车企都没良心,到中国非要黑一把。更多是关税,排量税等政策造成的同等配置,中国价格高。

同样,不同政策下,也别说中国车简配。如果真有市场,任何一个车企都想把配置装满,那样才会赚到最多的利润。别说什么美规车,美规在美国卖的很火,可要真到中国原班不动引来过,不说两地消费理念问题,只说一个排量税就会让它死的很惨。

说实话,两地消费简直是两个极端,美国这边的消费风格是什么?

A,B级车买低配,豪车买高配。而在国内,这些却是完全反过来的,路上跑的豪车,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就是低配,反而B级车的高配很多。

车企这些人不傻,对此怎么可能没有市场调研。

有了这些印象做底子,杨帆就很容易挑选了……代表未来方向的谈,不代表未来方向的,PASS!

随着杨帆的动作,很快就在底特律就有了一条消息传出来,市面上来了个收破烂的,什么企业都有兴趣谈。这则消息下,对很多在底特律艰难度日的企业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来找杨帆的企业当然更多了。

杨帆倒不是想什么都谈,可是没办法,启航汽车的基础太差,什么破烂塞过来,专家都发现比启航的先进。

专家团也忙起来了,既要评估启航的吸收能力,也要评估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

第831章收购方式

启航汽车的腾飞QQ,很多配件都会采用外包,或者外购的形式。

在底特律,启航看好了几家零部件厂商,分别在发动机,电喷,变速箱,传动等方面有些技术。当然,这些零部件跟什么博世,电装,麦格纳等公司相比,差距还是有些远的,话说回来,这些集团也不是启航能动的。

这些公司虽然技术算不上先进,可是也足以让启航汽车在各方面进步一些。

最关键的,这些厂商,不是不能跟启航供货,反正现在的腾飞QQ要求并不高,对这些公司来说,技术条件问题不大,唯一限制的就是成本问题。

对杨帆来说,收购之后,左手换右手,可以在国内建立合资企业才是值得收购的。

这些就要跟美国政府去打交道,有些公司不是有钱就能收购的,要通过美国商务部等部门的评判。不过都是些技术相对落后,生存能力很困难的公司,也没那种体量巨大,影响很深的公司,再加上启航在美国这边影响力很大,跟美国政府的关系也不太差,这让谈判不会那么难。

为什么带伊莉莎过来,现在的她的公关公司不说多大的能力,可是凭借之前启航的东风,也发展出不少的关系,也能解决不少的麻烦。

伊莉莎看着计划书,有些吃惊杨帆的手笔之大,“意向中的企业,要全盘收购下来,肯定要超过二十个亿美金。”

要说启航自己支出所有的钱,肯定不够。

当然,企业并购当然没人会这么傻,全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

否则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蛇吞象,吉利收购沃尔沃,前前后后支付给福特十几亿美元,以及注入沃尔沃之中九个亿美元,这前前后后二十多亿美元,吉利出资才四十多亿人民币,其他的基本都是金融市场获得的。

当然,也正是因此,吉利也就只能凭借大股东的身份跟沃尔沃也进行合作研发,而在合作研发的之外,吉利不可能把沃尔沃的东西拿来就用。

毕竟其他资金跟吉利可没多大关系,你把沃尔沃的东西拿走了,等于他们受损了,没人会这么好。

不过杨帆这次的解决办法不太一样,“专家团实际上已经在底特律半年了,这些意向中的企业也就进行过深入分析,这几家基本可以合并成一个集团,大家的业务要重组,合并或者直接砍掉,然后在相关方面进行合作,很快就能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零部件集团。”

专家团已经分析过,这些企业中,谁都有一些擅长的技术,也有拖后腿的,大家组合到一起,该合的合,该砍的砍,也能形成一定竞争力的配件。

伊莉莎闻言说道,“要想这么做,启航是不是准备完全控股这些企业?”

只有所有企业都完全控股了,杨帆才有可能随心所欲的把这些企业整合,否则,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