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72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72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稍稍的沉默了一下。这个话题确实有些重了,皇帝平倭,未必真的要取得他们的同意,这绝不是说假话,如今海上,南边是郑芝龙,北面是从毛文龙的东江镇脱胎而来的水师,不管是封锁海上也好,还是打倭国也罢,真的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动手了。
“……唉,陛下眼光确实高明,做事的手段确实不是我等所能企及的,……早早的就把郑芝龙掌握在手中,掌握了此人,算是将大明的万里海疆掌握在了手上,掌握了海上……,唉,此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韩爌的记忆,又回到了以前皇帝和大臣们做生死斗的时候,想到了他华丽的转身,这些事也没有发生几年,可韩爌却觉得,好似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一般,好似那些都是遥远的事情,唯独如今重新回忆那些事的时候,那些记忆的清晰程度提醒着韩爌,那些事也是刚刚过去而已。
“……老师说得对,却是小看了郑芝龙,……很多事的成败,却是系在了此人身上……”袁崇焕说道,这种深层次的对话,他也是很少和外人这么交流。
“算了,此事就不要再提了……,此事,说起来,其实,还是件好事……”韩爌收拾起心中的情怀,转而以坚定的口气说道。
“老师的意思是?”袁崇焕问道。
“……为师观陛下的意思,却是有意让自如去去平倭的……”韩爌说道。
“……老师的意思是?”袁崇焕追问道。
“自如啊!既然陛下无需我等的同意就可以平倭,那为何还要让自如去?这其中的道理,难道不值得推敲?陛下做事,向来深谋远虑,如此多费周章,多费口舌的办事,岂能是没有道理的?”韩爌开解着自己的学生。
“老师的意思是,陛下故意让臣去平倭,是为了……”袁崇焕虽然你有时候犯傻,可能做到兵部尚书,也绝对不是真的傻了。
“……不错,永乐皇帝之时下西洋,用的是太监,为何不用文臣呢?还不是防备文臣海外自立?如今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陛下为了防止武人自立,自然要派更信得过的文臣去了……”韩爌以肯定的口气说道。
“这……”袁崇焕呆立了一下,这种算得上诛心的话,听着,着实有些让他心惊肉跳。
“……此事,自如不要到处宣扬,心里明白就可以了,明白了这些,对自如办事是有好处的……”韩爌淳淳教导着,对于这个有些傻气,有些楞的门生,韩爌也是无可奈何,他和袁崇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多事,他是不得不多操心,这话,实际是不该说出来的,绝对要烂在心里的。
“是,学生记下了,多谢老师教导……”袁崇焕认真的说道。
“……唉,这也是为师一直看不透陛下的原因,按理说,陛下该用宦官来代替文臣出海的,防备武人自立,难道就不需要防备文人自立?……可陛下又偏偏不再招收阉人,这阉人算是要断了根的,……昨日毕尚书力争自如去平倭,看来,却也是明白了许多东西的,……也就是说,日后都是文人领兵海外,或者是驻守海外……,陛下所思,陛下所想,确实远大,确实不是我等所能企及的……”韩爌感叹道。想到昨日毕自严出乎意料的力挺袁崇焕,韩爌明白了很多东西,对毕自严又羡慕起来,看来,真正的帝党和他这个帝党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袁崇焕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这些话,确实说得上诛心,讨论研究陛下的心理,可是大不敬。
“……此事,实际,站在文臣的角度来说,却是件好事,自如这次领兵出海平倭,虽然有些风险,可却也是开了一代先河,日后文人领兵海外,驻守海外,也算是从自如这里开始的,这对自如是有好处的……,唉,说起来,还是为师急躁了些,不该急匆匆就把自如推到兵部尚书的职位上的,自如太年轻,并没有太服人的功绩,年纪轻轻就出人兵部尚书,实在让人眼红,如今外出平倭,去锻炼一番,去挣些功绩,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唉……”韩爌又叹道,前面说了一大堆话,后面的话却实在是说不出来了,袁崇焕这么容易当兵部尚书,如今看来,只怕也是皇帝早就想好了让袁崇焕当这个去平倭的楞头青吧,平倭这事除了他这个楞头青学生还有谁能干得出来?
“老师教训得是,学生记下了,多谢老师教诲……”袁崇焕是相当诚恳地说道。
“……这事既然陛下早有准备,自如去平倭,怕是一定能去的,……哼哼,就是不知道,陈于廷那个狐狸能不能看透其中的关键,会不会出来阻止陛下,若是他出来阻止陛下,只怕又是一场笑话……”韩爌想到这一层,倒是自己笑了起来。
“老师说得是……”袁崇焕立刻说道。
“对了,自如对平倭有多少把握?”韩爌又问道,刚问完,就觉得自己问错了。他学生的难耐和皇帝比起来,那可真的不是差了一星半点,问自己的学生有多大的把握,还不如问皇帝有多大的把握呢。既然皇帝要打倭国了,那自然是有了把握了,既然皇帝有把握,那就够了,文人去领兵,实际,更显示的是皇帝的姿态,真的打仗,却未必要一个文人去指手画脚,也就是说,实际去袁崇焕也好,去张崇焕也罢,结果都差不多。
“回禀老师,说实话,学生对平倭之事,并无太大的把握,所做的计划,只怕也是不如陛下意的,……倒是陛下那里,只怕是早已有了完备的计划了……”袁崇焕尴尬的说道,他的计划,确实没让皇帝看中。
“……唔,说得是,如何平倭,只怕陛下早已有了准备,陛下向来不做无把握的事,既然已经决定让文臣领兵出海,自然是准备好了一切,自如只管听陛下吩咐就是,倒是要多看,多问,多学,倒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栽培,自如能脱颖而出从一城守将做到一部尚书,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陛下的看重,切不可陛下失望……”韩爌又道,他和皇帝也算是利益共同体了,皇帝给他的承诺,他和皇帝达成的协议,以及他这一派人马从陛下那里获得的好处等等都说明,他和皇帝是一条船上的人。
“学生明白,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袁崇焕说道。
“好,为师能说的话也就只有这些了,自如回去之后,要把这些话埋在心里,不好到处说……,若是能从中有所得,那是更好……”韩爌说道。
“学生明白了……”袁崇焕答应道。
“……好了,为师也就不留你了,自如身为兵部尚书,在为师这里呆久了,只怕会引起非议……”韩爌又说道。
“那学生就告退了,老师多保重……”袁崇焕以学生的姿态跟韩爌告别。
……
袁崇华走了。韩爌却陷入了深思,皇帝那边,虽然如今还在大规模的用宦官掌控钱财,还在用宦官掌控事物,可皇帝也是不再招收阉人了的,也就是说,实际阉人的根是断了的,日后宦官所掌握的那些东西,只怕都得回归到文人掌控。
而文臣掌控这一切,皇帝就真的放心?就真的不用太监来平衡文人了?皇帝就真的有那么大的信心能掌控好文人?皇帝的信心来源又在哪里?
韩爌想得有些出神,日后这大明朝,到底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明朝?韩爌很期待。


第788章 平倭
确实是年关将近了。
大雪过后的紫荆城,如同往年一样,有着和平时不一样的美丽。白雪掩盖了红墙绿瓦,掩盖了金壁辉煌,让这群象征着权力的建筑变得柔和了许多。
踏出乾清宫。杨改革深吸了一口气,让凛冽的冷气直透心底。
“好冷啊!”杨改革呼出了气。
“陛下,还是坐步辇吧,这刚下的雪,地上湿滑得很。”王承恩说道。
“不,还是走着去吧……”杨改革否决了王承恩的提议。
……
文华殿。
众臣早已在这里等待皇帝了。
杨改革看了看,人还是到的很齐的。
一番简短的见礼之后,却是开始议论正事了。
“关于袁兵部带兵平倭的事,诸位也就议论议论吧。”杨改革开门见山的就说起来。
朝臣们立刻异样着讨论起来。
实际平倭的事,在朝堂上早已不是议论一回了,先前因为和倭国有冲突,就议论过相关的事。不过这一次,却是和以前有些区别,这一次,算是要正儿八经的打仗了,和以前那个摸摸擦擦可是有很大区别。
群臣的目光和神态,很多都是异样的。
陈于廷也是很无奈的。这事早先就议论过了,实际皇帝该怎么干的依旧怎么干,即便是大家不同意皇帝的想法,可能耐皇帝何?皇帝一声令下,说封航就封航了,说帮琉球复国,就帮琉球复国了,他们这些大臣能管得了皇帝?皇帝一声令下,江南那些和皇帝不太对付的又靠着海外贸易吃饭的人,立刻倒了血霉,一年产出的东西,除了低价卖给能出海的人,就只能烂在家里。
那些人也不是没想过辙,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可事实就是这么无情,朝中的大臣听说了这事,就是摇脑袋,根本就是爱莫能助,以前还能忽悠皇帝,还能欺皇帝对海上的事不了解,上下其手,摁着皇帝按照大家的想法来,可现在,谁敢跟皇帝提那事?皇帝几句会把你问的站不住,皇帝对于海上的了解,绝对超出了绝大多数人,海上的那点猫腻,皇帝比谁都看得清,也比谁都捏拿得准,以前对付皇帝的那套说辞和办法,在这里根本不管用。
皇帝手里掌握着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又掌握着从毛文龙那里脱胎的水师,这两伙人,都是只听皇帝的话的主,皇帝叫他们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若是闹得不愉快了,干老本行出来封航他们更乐意,奉旨抢劫,没有比这更爽快的事了。
皇帝一出手就打在了这件事的七寸上,根本不给你挣扎的机会,如今在江南那地方,凡是和海上的事相关的人家,那个不是屁颠颠的到税监缴税?那个敢对皇帝说个不字?那个不是服服帖帖的?如今这事,貌似需要好好的争一番,可陈于廷知道,这事不用争,争了也没用。
当然,他这个钦定的反对派,少不得还得出来装模作样一番,谁叫他是干这个的呢?这也是他烦恼的地方,为什么是他说这种绝不会成功的事呢?
“启禀陛下,陛下可是要大举征伐倭国么?”陈于廷站出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是的,如今腾出手来,朕想把倭国平了……”杨改革毫无顾虑的说道,其霸气已经在不经意间漏了出来。
“……陛下,倭国可是不征之国……”陈于廷只能捡这些陈年烂谷子来敷衍一下。
“呵呵呵,好了,卿家就不要用这些借口来说事了,不征之国那是在太祖之时定下的,若是倭国对我朝一直恭谨,也就没今天这事了,可惜,事与愿违,想太祖也不会想到,倭国会对我朝做下那么多的恶事吧,若是太祖知道倭国是这种货色,只怕头一个就要灭了倭国……”杨改革晒笑道。
“陛下言之有理……”陈于廷暗叹一声晦气,怎么就是他来做这事呢?这凭白挨顿说,实在没道理啊!
“……陛下,臣以为,若是大军压境,只怕是糜费颇多……”又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这个大臣的语气,也没什么威力,好似也是极为不情愿的出来敷衍的。
陈于廷见有人为他说话,心里安心不少,他这总宪没白当,至少还有几个听话的人帮他,不至于让他太尴尬。
“糜费的事,朕通过这一两年的摸索,也已经有了大致的预算,不会对关外和国内的事产生什么影响的……”杨改革又说道。平倭所做的准备,杨改革确实做了很多。
那个出来帮陈于廷解围的人帮陈于廷解围了,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就不打算多说了,拱拱手就告退了,表示自己没话说。
“陛下,平倭之事,臣以为,对付小小倭国,没有必要非得兵部尚书亲自出马,小小倭国,却是不配我朝如此兴师动众的……”一个大臣如此说道。
这个大臣的话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这是要怎样?这是要争着去平倭了吗?这风水转得可真快啊!
韩爌倒是焦急起来,没料到,这事居然还会有人出来争,这可是给他那个学生量身定夺的差事啊!是专门为他学生刷履历用的啊!这怎么能有人来争呢?这怎么就有人来争呢?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袁崇焕心里也是一楞,这是怎么搞的?他不出面的时候都不说这事,他出面把这事说破了,就来抢了?恶人自己做,好处别人拿?
杨改革倒是笑而不语。
朝堂上的气氛,立刻变得怪怪的了。
陈于廷倒是有些侧目了,这事怎么就争起来了?他还准备就袁崇焕带兵平倭的事好好反对一下的,现在这就争起来了?那既然如此,他也就没必要出来当这个恶人了。
朝堂上的气氛尴尬而有怪异。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有人打破了这个“平静”的气氛。说话的人却是毕自严。
“哦,卿家有何话说?”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虽然我朝一直把倭国倭国倭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