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71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71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四:陛下,贩卖到倭国的物品,其利润比之我朝可翻数倍,我朝可征收到数额不菲的税赋,臣谏议陛下征讨……”毕自严朗声说道。
这小范围的商议,又是一个小波折,毕自严说的这税,可收不到户部来,那是归皇帝的。有人以怪异的目光看着毕自严。
“……虽然此税不入户部,可臣以为,如今国事开支渐隆,几乎都是靠陛下在支撑,臣以为,收到陛下那里的税也是税,每一文都值得争取……”毕自严如此说道。毕自严说的那税和户部没关系,可实际,却是有极大关系的,皇帝早告诉过他,会把一些税逐渐的转移到户部,不会一直用内帑来支付各项开支,毕自严也想过,宫中早已不再招收阉人,也就是说,太监掌控税监的日子,总还是有个头的,这税,日后总还是要转到户部来的,这税,日后迟早还是要归文臣掌控的,他虽然现在做的事貌似很无厘头,有拍皇帝马屁的意思在里面,可实际,却是妥妥的为户部着想,在毕自严看来,皇帝的钱就是户部的钱,户部的钱,皇帝花也没关系。
有不明就里的人看着毕自严吃惊不小。这到底是怎么了?一项哭穷的户部居然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平倭?难道平倭不用钱吗?
这房子里一阵沉默,连杨改革也是很不好意思的沉默不语,这话夸得……
毕自严却是没有一点不自在,而是很自在,也很自信。
“陛下,要平倭,这开销可是不少吧?”施凤来总算是问了点东西出来,如今这几个帝党在闹内讧了,一件事,反对的反对,支持的支持,若是他们这几个帝党都不能统一说法,传出去,外人怎么想?帝党们又怎么想?施凤来觉得,自己身为首辅,虽然未必是帝党中的老大,可也有必要为了帝党说些什么。
“嗯,是的,平倭的费用,自然是要的,这次和以前驱逐倭国人不一样,有可能会是全面战争,即便是没有全面战争,也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杨改革说道。
“……那,陛下,这费用……,怕是不菲啊!……”施凤来又问道,他能做的,也就是缓和一下这气氛。
“是的,若是真的出兵平倭,费用自然是要考虑的,费用必定是要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朕向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杨改革说道。
“……陛下说得是。”既然皇帝这么说,施凤来能说的也就不多了。
又是一阵小沉默。
这个帝党们内部的小商议,出现了小小的矛盾,一个支持平倭,一个要严惩袁崇焕,算是闹得有些僵硬了。
杨改革此时,已经结束了关于要不要迈出这一步的纠结,已经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那一点点“私心”。
“此事,就朕而言,朕是想出兵的……”杨改革抛开了心中的那一点点“私心”,立刻正色说道。
几个闹的有些不愉快的人立刻都看着皇帝。
“……就如同毕卿家说得那般,倭国的贸易,是朕的一个收入来源,想必诸位卿家也知道,朕办那个博览会,是为了将朕手上的那些买卖销售得更好,去打倭国,除了毕卿家说的那些必要之外,销售更多的东西到倭国,也是朕的考量之一……,说句实话,虽然朕接手了郑芝龙的海上贸易,虽然也是独霸,可实际,却是做得不甚如意的,朕是朕,不是郑芝龙,郑芝龙可以卑躬屈膝,可以和倭国藩主什么的谈笑风生,可朕却不行,朕是天朝上国的皇帝,若是对着什么倭国的藩主卑躬屈膝,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所以,朕做倭国的买卖,就势必要让倭国上下对朕臣服,对朕卑躬屈膝,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是没得商量的……”杨改革开始飞扬洒脱的起来。
几个人听了皇帝的话,都是睁大了眼睛,这确实是个问题。没想到,皇帝做买卖比一般人还难些,普通人做买卖就不用有皇帝那么多的讲究了,该说的说,该笑的笑,该恭维的恭维,该拍马屁的拍马屁。
“想必诸位卿家也知道,扩张是朕向来的心愿,而海上扩张则是必然,而扩张海上,则倭国是必定要打的,若是连倭国都不能平,都不能处理,朕这买卖又如何做下去?朕又何谈日后的扩张呢?所以说,这一次平倭国,朕是一定要打的,而且可能是全面战争,规模可能会比较大,朕需要在倭国树立威信……”杨改革以不容分辩的口气说道。
几个帝党互相看了看,毕自严倒是没什么,他如今就是一个妥妥的扩张派,凡是扩张的,他都支持,在他看来,不管皇帝花多少钱,不管战事耗费多少,日后的好处总会落到他户部,他就有必要支持。别人或许不理解他,可他自己却是心知肚明,他有足够的理由支持皇帝做的这一切,别的不说,光是户部高达一千余万两的税入,就值得他支持皇帝。
韩爌倒是生了一肚子的闷气,可也没办法,谁叫他那个楞子学生袁崇焕这么莽撞呢?如今事搞成这个样子,能怪得了谁?皇帝的心思他不是不懂,可偏偏为什么是袁崇焕来做这事呢?
听见皇帝如此说,施凤来倒是支持的。
“……当然,此事,还需的有些技巧才行,也不是大兵压境那一套,袁兵部已经跟朕说过一些了,此事,稍后会有一个详细的方案……”杨改革说道。
“……这个方案,大致的情形倒是和蒙古那边差不多,都是以少量的精锐控制皇协军,然后给倭国皇协军以贸易上的一些特权,让倭国人打倭国人,从而实现对倭国的掌控……如今确定的皇协军,大概就是萨摩藩,尔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几处,总之,不会出现那种举国大军去压境的事发生……”杨改革想了想,还是给自己的帝党们解释了一下基本的要素,免得自己的帝党们茫然不知。
几个人听了,又面面相窥。又是皇协军这一招……
难道真的是一招鲜,吃遍天?
韩爌知道的事其实蛮多,对于皇帝的想法,也知道的很清楚,至于恼火的原因,自然是他那学生,不过如今皇帝的决议已下,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他必须得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事,这是原则问题。当然,心中的恼火确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
“……当然,海上的情形和草原上会有些差别,具体的手段不会一模一样,但总的策略,却是一样的,所以,关于出兵糜费的事,诸位大可放心,朕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杨改革继续说道。出兵日本的事,杨改革谋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实际说起来,已经有一套详细的计划,如今确定要对日本用兵了,那些手段,也都该一一拿出来了。
“陛下圣明!”听了皇帝的解释,几个帝党也都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了,该怎么做,心里也都明白了。这个帝党内部的小争议,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
杨改革倒是从来不隐瞒自己对日本动武的心思,尽管这次这个事来的有些突然,可却也还在杨改革的预料之中。
送走了自己的几个帝党,杨改革却还呆在平台的,还在对着沙盘发呆,虽然是对着平台发呆,可手里却捧着袁崇焕的计划,这个计划除了关于平倭的,还有平交趾,平南洋的。
虽然这个策略未必符合杨改革的胃口,可杨改革知道,自己即将迈出很关键的一幕,海外争霸的时代要来临了,而第一个来做这件事的,很可能是袁崇焕。
打倭国,前年就在收集资料,今年和倭国直接接触,明年若是大规模开战,战争的时间,快的话可能会持续一两年,慢则持续三五年,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实在不行,打仗前的几年时间做准备,是有必要的。
杨改革算了一下,这么一波时间算下来,刚好赶在自己博览会之后的工业品大爆发的时节,也算是赶上时间了,日本虽然是倭国倭国的叫,可实际,日本并不小,也有一定的人口数量,作为一个工业品倾销地,还是有些份量的。
算来算去,杨改革还是对如今的海上交通速度很是不满意,必须要依靠洋流或者季风才能行动,这样的情形,显然是无法让杨改革满意的,到倭国一趟,动辄一年半载,杨改革实在熬不起,一个近在咫尺的日本都是这样,何况南洋?何况其他呢?
看来这海上的速度,确实是有必要提一提了,没有一个靠谱的速度,谈征服日本,征服南洋,什么太平洋,也都是妄想啊!
想到了必要处,杨改革放下了手中的计划,转而有看着沙盘,这上面清晰的标注了东亚,南亚的情形。


第787章 密议
袁崇焕不做兵部尚书,要出海去平倭国的消息,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朝堂上对这件事也是议论纷纷。
这里面,最无奈的,怕要属韩爌了。
千辛万苦,耗费了不知道多少精力,才把袁崇焕弄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可转眼间,这个傻子就自己不干兵部尚书了,要跑去平倭。
“老师,是学生的不对,不该不和老师商量,就说出这种话的……”袁崇焕诚恳的向韩爌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座师与学生的关系,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管袁崇焕做什么,是对是错,对韩爌都是有影响的。
韩爌恼火袁崇焕这么大的事都不和他商量,也是必然。
“自如啊!你实在太莽撞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唉,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韩爌依旧是恼火得很。托病在家,见到了袁崇焕,劈头盖脸的就训斥起来,可见火气之大。
“老师教训得是,老师教训得是……”袁崇焕认真的承认着错误,这些事,袁崇焕未必不清楚,可性格如此,却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自如啊!你这脾气,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啊!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会闯出大祸啊!”韩爌如此说道。说实话,韩爌都给袁崇焕搞得有些怕了,这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老师教训得是,学生的脾气确实是急躁了些,学生一定改……”袁崇焕继续承认着自己的错误。
训斥了一顿袁崇焕,韩爌的精神有些萎靡了,又躺着继续“休息”去了。
沉默了一阵。
“……自如啊!为师也是有些急躁了,想你也是兵部尚书,不该如此说你的,想自如也有自己的想法,为师想听一下你是如何想的?”韩爌躺了一阵子,又立起身子,如此询问袁崇焕。
“回禀老师,学生的想法很简单,一是为了施展个人抱负;二来,陛下向来就有平倭之意,学生也是顺着陛下的意思说的;其三,倭国对我朝也确实是个心腹大患,若是如今不乘着我朝兵强马壮,车船众多去平了,日后终究是要闹出祸事的,由倭国所引发的大祸事,第一乃是倭患,第二乃是朝鲜之战,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若是还不吸取教训,还任倭国第三次对我朝做下大祸事,岂不是说明我朝君臣之愚蠢?”袁崇焕见自己的老师终于问到这个问题,立刻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韩爌听了,半响默然不语。
“自如说得不错,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倭国确实是我朝的心腹大患,离我朝不远不近,刚好隔着海,其人口更是不少,可以供得起十数万大军征伐,现在想起这些事来,再对比以前对倭国的看法,为师也是要出一身汗的……,若是对他置若罔闻,绝对是自欺欺人,陛下的眼光确实高出我等甚多啊!……”韩爌坐在床上,感叹的说道,他未必是真的得病了,只是气袁崇焕不跟他商量,故意托病的。
“是啊!老师,陛下向来就有平倭之意,想来也是早已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如今关外东虏也好,林丹汗也罢,都已经蹦达不了几下了的,陛下又把国内治理得紧紧有条,更是对倭国探查了一两年的情报,……陛下做事,向来一步接一步,既然陛下有意平倭,此事,只怕是无法阻止的,故此,臣一激动,也就做出了那些蠢事,……”袁崇焕赶紧说道。
“这也怪不得自如,自如说得没错,陛下向来就有平倭之意,这平倭乃是迟早的事,即便是陛下不在朝堂上议论,不让文臣领兵,难道自如就以为,陛下就不平倭了?如今这海上,还不是陛下一句话就封锁了,没有陛下的允许,那个船敢出海?在海上,陛下一声令下,那船只就可以从天津一直连到三岔河,可以昼夜不息的运兵,自如莫非以为,陛下真的一定要在朝堂上争得了我等的同意才能有所动作?”韩爌绝对是个老狐狸,对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早已看得一清二楚,早已想得明明白白。
“老师所言甚是……,陛下向来圣明,早早的便把郑芝龙掌握在手中,又将东江镇的水师掌控,这一南一北,海上的事,却是陛下一言而决的……”袁崇焕立刻感概的说道。
“是啊!陛下做事,向来一环接一环,布局深远,陛下所想,陛下所见,确实不是常人所能理解……”韩爌也是感慨的说道。
两个人稍稍的沉默了一下。这个话题确实有些重了,皇帝平倭,未必真的要取得他们的同意,这绝不是说假话,如今海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