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557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57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饭咯……”门外传来让人振奋的一句话,原来今日成家的儿子们衣锦还乡,成树根为了搞得热闹一些,杀了一头猪来款待这些亲戚和乡亲们,故此,今日也才有这般热闹,否则,要冷清得多,想这年头,吃饭都难,更何况是吃肉?故此,听说成家有免费的饭,还有肉吃,全村的人几乎都跑过来了,亲戚们更是早早的赶过来,为的就是吃口肉。
要开饭了,堂屋里的人才意犹未尽的散开,虽然打听八卦很重要,可是这吃肉更重要,也就都一一的出去了,这难得吃一次肉,要是去晚了,怕是连猪毛都没了。
很快,堂屋里就剩下几个人了,成树根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几个老者。
“爹!这次我和老二回来,就是有件事,想跟您老商量一下。”身为捕快的大儿子见人散了,便开始说正事了,这里的几个人,也都不是外人,他自己的爹,还有几个爷爷辈的人,估计是被他爹请来做参考的。
“嗯,什么事?”成树根严肃的问道,先前他就得信,大儿子和二儿子有重要的事要回来商量,他才特意杀猪,请了族中的老者,为的就是参详参详。
“爹,我和老二想了想,都觉得,该把咱们家老三送到新军里去,咱家老三好歹也认识字,刚好十六岁,年轻壮实,正是去新军的好时候,如今陛下的新军,待遇好得不得了,将来咱们家说不准能出个将军呢!”成家老大说道。
成树根陷入了深思。
“大娃,可是皇上的新军?”那个先前被称作幺爷的老者发话问道。
“是啊!幺爷,正是陛下的新军,我打听过了,如今新军的待遇好的不得了,日后退役了,听说还有退役钱发,听说,陛下说过,凡是新军退役的,都要让他买得起几亩地,让在乡里当个乡绅什么的,如今想进新军的人是多的不得了,估计能绕北京城几个圈……”成家老大说道,身为顺天府的捕快,对于京城里的各种消息,自然是灵通,有好处,自然会钻营。
“大娃,这可是去当兵啊!俗话说……唉,给陛下当兵,我成树根是自信皇上不会亏待咱,可这心里还是不踏实……”成树根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不是不知道皇帝的新军是什么待遇,可他心里舍不得,大儿子,二儿子都出去,三儿子如果再出去,那他家的人可就走空了。
“爹,我知道你想什么……”成家大儿子立刻拿话堵住自家老爹的话,这个问题,以前他也提起过,可他老爹老是犹豫,他老爹心里想什么,他这个做儿子的,也猜到了一些,这次,是准备万全了才回来说服自家老爹的。
“根娃啊!你幺叔就说句话吧,你大娃二娃都一个劲的往外送,为啥到了三娃这里,你就不肯往外送了?你这不是耽误三娃的前程吗?如今皇上圣明,办的事,件件都是不得了的事,三娃子要是能到皇上那里去当兵,那可不光是你根娃脸上有光,咱们整个成家脸上都有光哇,是不是?根娃,你幺叔可是把话撂下了,你要是敢耽误三娃子的前程,你幺叔可跟你没完……”这个自称幺叔的老者,开始教训起成树根了。
“幺叔,我没那么想……”成树根开始为自己辩护,他之所以犹豫不决,有很多原因,第一就是他实在是舍不得这个他最疼的小儿子去当兵,万一战死,那该咋办?二来,他也逐渐的老了,前面两个儿子都远在京城,身边没个儿子,心里也着实不踏实,三来,他也舍不得放弃这家业,他成树根打拼几十年的来的家业,如果三个儿子都出去了,这家业岂不是荒废了?种种心思参杂在一起,成树根变得犹豫起来,不似先前送大儿子和二儿子出去那般果敢了。
“爹,我和老二想好了,把您和娘接到京城里住去,刚好咱们一家团聚,您和娘也不会孤单,您看怎么样?”成家老大说道
“……啥?搬到京城里去?你们谁养得起啊?京城那地方,什么都贵?……”成树根连连问道。
“爹,我和老二在京城给您合计了一个事,有工钱拿,工钱还不错,包准您喜欢,……”成家老大说道。
“什么事?”成树根问道。
“爹,咱们京城里最近在弄那个公共马车,一下子要一千多的车把式,爹,您赶车最是拿手,绝对没问题,这样,你到京城里也就有了活计,咱们一家也可以团圆,在京城里生活,包准没问题……”成家老大连忙说道。
“什么活计?怎么要这样多车把式?不会是征发徭役了吧?”成树根不解的问道,更是有些担心。
“爹,看您说得什么话?都说了是公共马车的车把式,就一直在京城里转,还徭役呢,这是那跟那的事?这个事,是陛下弄出来的新鲜玩意,可不是什么害人的东西,如今好多人都抢着去做呢,家事不清白的还不要呢……”成家老大连忙解释。
“哦,那个什么公共什么的,什么马车是皇上弄的?那感情没问题,……这,那每个月能拿多少工钱?”成树根倒是有些动心了,如果能在京城里生活,大儿子,二儿子都在身边,他倒是觉得安稳多了,一家团圆,每天都能看到,是他最大的愿望,当然前提是,在京城过日子,自己要能养活自己,成树根可不想吃儿子们的,吃别人的嘴短,尽管他是老子,可光靠着儿子们供吃供喝,这日后说话的声音显然不能太大,那可就没现在这般自在了。
“爹,我都打听好了,每个月两个银币,包一餐中饭,每年还有衣服发,每个月还有三天的假……”成家老大连忙说道。
“这倒是不错,算起来,一年也有二十几个银币,十几两银子,倒是比在家里种地划算多了,不过,京城里开销也大……”成树根开始盘算起来。
“爹,咱们家里还有几亩田,还有些山,都佃给别人,每年收些租子,也够吃些日子了,我,老二,您老人家都有银钱进账,还怕日子不好过吗?您算算,咱们一家人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十两银子呢?可比得上县太爷了……”成家老大继续劝自己的爹。
“唔,这倒是……”成树根动心了,确实,他们家三个拿钱的,如果算上他家老三,那就是四个,每年的收入可是有几十两银子呢,这样多的银子确实可以在京城里过日子了,一家团圆,聚在一起生活,可比什么都强啊!


第536章 皇帝的意图
四月初九。
杨改革经过连续多次的批改刘懋的“作业”,觉得正式把邮政马车和公共马车推出的时机到了。
一大早,杨改革就在穿戴衣裳,准备去上朝。
“大伴,如今外面那个儒字新解的情况如何?”杨改革一边接受小太监们的伺候,一边问王承恩。
“回陛下,如今士林,坊间也都有议论,坊间倒是说陛下好的居多,不过,士林中的议论,则激烈得多,算是毁誉参半,但要说最出风头的,莫属那个黄宗羲了,他倒是很能领悟陛下的意思,倒是常常把很多士林中人辩得哑口无言,如今,倒是名声鹊起了……”王承恩没有多想,就回答道。
“呵呵,是吗?黄宗羲?”杨改革听了,笑了笑,这个黄宗羲果然是有思想解放者的天赋,自己只是稍稍的提及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并且给他一个舞台,他就立刻开始散发光芒,他的很多言论,杨改革也在邸报上看过,虽然有些稚嫩和局限,但是放在明朝这个时间里,绝对算是领跑者。
“回陛下,是的!”王承恩肯定的回答。
“给樊维城传个信,关于儒字新解的辩论,要更深入些,可以多采访和追捧一下黄宗羲这样的人,另外给黄宗羲也传个话,告诉他,辩论这个东西,除了言辞犀利之外,更要有干货,话语也要尽量的使用白话文,他们辩论,不仅仅是辩论给士林中人,不仅仅是辩论给读书人看,也是辩论给老百姓看……”杨改革吩咐道。
“遵命,陛下,……这,奴婢敢问,何谓干货?”王承恩不解的问道。
“干货嘛,就是撇去水分,多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多举些实例,用实实在在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可以做得到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从古人的话里截取一段文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是随意的揣测……”杨改革说道。
“奴婢记下了,这就去传旨……”王承恩回答道。
杨改革点点头。这次在儒字头上动刀,可算是极为冒险的,即便如今聚集了如此之高的威望,即便是自己有帝党,有自己的喉舌,更是有黄宗羲这样的主力打手,可在读书人之中的反响,仍然只能说是毁誉参半,这还只是王承恩告诉自己的结果,实际还可能没有这样好,实际结果可能更坏。
杨改革发起楞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冒险的事,是一件对自己伤害极大的事,如今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声望,在这次儒字新解当中算是被削去了不少,平白的给自己树立了不少障碍,可杨改革却是觉得这件事值得,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如果拖着不办,可能拖到清末,这事也依旧是同样麻烦,同样没好时机,同样是没有改变。这种事,如果按照历史,那得到清末民初,华夏经历了种种悲惨的遭遇和种种磨难,才会有所改变,那是整个民族在亡国灭种这种极大压力之下才产生了解放思想的动力,而如今,自己想依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扭转这种态势,这压力和麻烦,可想而知,可杨改革却也不怕,也是有相应的对策的,更是有杀手锏,即便是没有黄宗羲这样的主力打手,自己在这场辩论中失利了,杨改革依旧有一锤定音的法宝。
沉思的杨改革见王承恩再次走进来,才停止了思考。
……
等待早朝的大臣们,也是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谈论着一些实时的话题。
“韩阁老,陛下这次的儒字新解,可是在咱们儒字头上开了一刀,将儒字一分为二啊!这事不知是福是祸,阁老如何看?”吏部尚书何如宠借着等待早朝的时机,和韩爌交换一下对于儒字新解的看法。
“那何大人是如何看的?”韩爌比较郁闷的反问到。
“下官觉得,陛下这是要对我圣教动手了,或者说,唉……,下官这也说不出那个滋味啊!总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动我圣教,就是自毁根基啊!……”何如宠皱着眉头,有些烦躁的说道。
“何大人倒是多虑了,要说陛下对圣教动手,那是不可能的,陛下在彝伦堂,还说过,我圣教乃是治国之本呢……”韩爌有些郁闷的说道。
“……唉,阁老,不是说那种动手,而是说,曲解我儒家的经典,改写我儒家的释义,扭曲圣人的言论……,这,怎么说呢……”吏部尚书何如宠想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说得清楚一些,可又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词,毕竟事关皇帝,如果说得太过火也不好。
“何大人是担心,儒还是那样写,但意思完全不一样了?会伤及我圣教根本?进而动摇国本?”韩爌眼睛转了几圈,明白了何如宠的意思,简练的说道。
“唉,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下官总是在想,为何陛下好好的,忽然要抛出这样一个事来?如今这事在士林中的清议,可是对陛下很不利啊!既然如此,陛下又为何执意要这样呢?想必不是猛然间就决定这样做的,陛下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必定是有所指,陛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声望?可如今陛下的声望已经够高了,这件事,倒是没给陛下增加一点声望,平白的丢了不少声望,为了银钱?可陛下如今刚刚抄了盐商,得了不少钱,也不缺钱,这事也榨不出几个钱来啊?那陛下到底是为了什么?”何如宠一边说,一边皱眉头,更是一边问,一边自己答,皇帝忽然闹出这样一出,着实把他搞糊涂了,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皇帝绝不是忽然就在彝伦堂上想起这事来,必定是早有准备了,那么,皇帝的目的?
“……”韩爌比何如宠更加的老,被何如宠接二连三像是跟自己说,又像是问自己的话给弄晕了。
“……如果说陛下自毁根基?何大人,你自己信吗?”韩爌思考了一阵,总算捡到几个问题,反问到。
“不信……”何如宠立刻回答道,什么叫自毁根基?这样聪明的皇帝如果要挖朱家的墙角,他是绝对不信。
“如果说陛下没事闹着玩,何大人信吗?”韩爌是个老狐狸,对于很多东西倒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绝对不会……”何如宠立刻肯定到,要是皇帝没事闹着玩,那那些盐商该找谁哭去?
“唉……,何大人,说句实话吧,咱们这位陛下,心那可是大得很呐,不能按常理揣测,更不能拿以往的事来对比,陛下不是你我能揣测的,可惜,韩某太老了啊……”韩爌本来就有些郁闷,和何如宠一说,倒是生出感慨来,这个老狐狸倒是闻到了不少东西,可惜,这些东西,他或许永远没办法看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因为他太老了,很多东西,他都不敢往下想,也不愿意多想,越想,越是徒增伤怀。
“阁老,这……,可否详解?”何如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