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77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77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砸出来的?中间那个记号?”杨改革心烦意乱,没有听清徐光启后半段说的话,只听清了前面一段,也看见了,银币中间,是一个字母“M”,不过却不念出来,问徐光启。
徐光启很郁闷,又一次被皇帝打算,自己的话又没说出来,看了看盘子里的银币,道:“回禀陛下,这确实是砸出来的,这银币的一面,有一个记号,形似两座连在一起的小山,在西洋的叫法里,称作‘M’。”徐光启看了一下银币,就解释道,顺便发了个音。
“M?”杨改革跟着徐光启念了一下。
“是的,陛下,M。这个,就是洋人用的银币了,这银币,陛下别看他制作得不如我朝的铜币精美,可是,这里面,确是有大学问的……”徐光启解释道。
“这个,是啊!远不如我朝的铜币精美啊!更别说字迹什么的了,这也能叫银币?也能用?”老外银币美好的形象在杨改革的心目中倒塌了,原来这个时候的老外,用的货币,就是这个鸟样吗?自己还打算从老外那里引进造币机器的,看样子,是搞不成了,如果学老外用锤子在银币上砸一个记号,这个,怕老百姓是不会答应啊!自己能砸,老百姓就不会砸吗?自己想从银币里赚钱,怕这银币的制造水准,起码也得和袁大头差不多啊!这袁大头可是成功的典范,自己得向他看齐,否则,事没办成,可就亏大了,杨改革不住的惋惜。
“回禀陛下,这个确实能用,这可是银子啊!”徐光启又解释,银子还不能用?那我大明朝用剪刀剪开银子的做法,那该叫什么?徐光启很郁闷,怎么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开口跟皇帝解释呢?
“朕知道他是银子做的,可是……唉……朕想说,它的做工实在不咋样啊!”杨改革郁闷了,这个银币实在不能说有多好,只能说,它确实是银子做的,当然,比中国那种小额交易还要用剪刀剪碎的情况要好。
“……得……徐师傅,你还是说说,这里面有什么赚头吧……”杨改革纠结于这银币的精美程度,造不出精美的银币,要想赚钱,很难!唉……只要造出来的能过得去,过得去……,自己就可以从中赚钱……,杨改革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有空了,搜一下造币的机器是怎么弄的,捣鼓一个水利的压币机,捣鼓一下练钢的高炉,出点特种钢,也许,这造币的机器,也就能被自己提前N百年造出来呢,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用精美的银币代替银锭,从中赚一笔了。
徐光启本来是信心满满的办这件事的,不知道为啥,皇帝一看到这些银币,就没劲了,不住的叹息,不住的打断自己的话头,连听自己讲解这银币里的赚头的事,也不怎么积极了。
“启禀陛下,这银币,要说它的赚头,就得从铸造铜币说起,陛下可知,朝廷铸造铜币,是能从中获利的?”徐光启想了想,决定还是从赚钱这个由头说起,估计只有这样,皇帝才有兴趣。
“哦?徐师傅说说,怎么个赚头?”杨改革也没少看小说,知道这个所谓的赚头,大概就是指铸造钱币的时候,铜钱里含铜的比例和规定的不一样,从而省铜的做法。同样一枚钱,币值和成本不一样,所以,就有了赚头一说,估计这银币是一样的。知道归知道,但是却不能表现自己有多英明,这皇帝整天都呆在皇宫里,那里会知道这些事,自己不能太过于“妖异”了,还是等徐光启慢慢道来。
徐光启纳闷了,皇帝好像还是不怎么感兴趣啊!难道皇帝对赚钱也没兴趣了?
“回禀陛下,朝廷铸造铜币,一般来说,是铜六铅四,或是铜七铅三不等,……比如说,朝廷规定是按照铜七铅三的比例铸造铜钱,实际则是按照铜六铅四的水准造的,那么,实际的,每一枚铜钱则可节省一成的铜,如此,我朝每年铸造十九万贯的铜钱,按照千钱重八斤八两算,……每年可省十万斤铜,如果陛下铸造银币,那么,按照每枚银币节约一成银来算,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也是相当可观的……”
“徐师傅是说,我朝每年铸造十九万贯的铜钱?徐师傅是说,让朕用铸造铜币的办法铸造银币?……”杨改革对这个数字十分的感兴趣,十九万贯,再乘以一千,我靠,那岂不是说,每年铸造一两亿的铜钱?这个数字,相当的NB了。即使有些铜钱的面额较大,那也可以肯定一件事,明朝的年铸币能力,轻轻松松过亿没问题……,这个数字再结合铸造银币……这一下子,打开了杨改革心中的那个结,原来,银币,他可以不是机器直接压出来的,他可以制作得和铜币一样精美的!
“回陛下,这只是臣做的一个比方,实际,则有多又少,不一定每次每年都是按照十九万贯铸造的,这个,得根据情况来看,十九万贯,这个,是太祖年间的铸钱数,至于铸造银币,确实……”徐光启解释着,很懊恼,又一次被皇帝打断了……
“真的这样多?”杨改革很惊讶!心结彻底的打开了。没想到,明朝的铸币能力,如此的强,要这样,自己和朝廷好好商量一下,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彻底的把大明朝的银锭变成银币进行流通,这一个银币节约一成的银子,这得是多少钱啊?这怕是没有比抢钱更加快的了。杨改革的心跳急速攀升,激动啊!这就是抢钱的感觉么?当皇帝,原来是很爽的啊!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的多,千真万确啊!”徐光启回答道,徐光启觉得奇怪,这皇帝怎么对赚钱不感兴趣了,却对这个感兴趣呢?想对皇帝开口说自己的“计策”,可惜,皇帝一直打岔,他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皇帝解释完这铸造银币是何如如何的赚钱,挺懊恼的。
杨改革这个时候也明白徐光启的意思了,有点眉飞色舞了,这徐光启的意思,是让自己学习老外铸造银币,然后每个银币贪污一成银子,这……按照大明朝的铸造能力,完全可以铸造得很精美,一年可以铸造过亿枚的钱币,这种恐怖的能力,……那岂不是说,如果铸造一亿枚银币,自己就可以从中落下一千万个银币?这……?杨改革这回是有点疯了,心脏早已不争气的狂跳起来……
“呵呵,呵呵,……哈哈哈……朕知道了,知道了啊!徐师傅的意思是说,让朕学习洋人,铸造银币,让后禁止银锭,散碎银子流通,只准银币流通?如此,我整个大明朝上下,必定需要数以亿计的银币,如此,以我朝每年的铸币能力来看,一两年,就可以铸造一两亿的银币出来,如果每个银币节约一成,那么,岂不是说,一两年里,朕就可以节约出一两千万个银币?朕没算错吧?徐师傅是这个意思吧?”杨改革稍稍的算了一下这个数字,就被自己震惊了!这……这得是多大的一笔钱啊?
啊!
啊!!
……
除了徐光启,孙承宗和毕自严两个人,吃惊的望着皇帝,再吃惊的看着徐光启,这,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这得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啊!这个办法,得是什么样的一个办法啊!
徐光启还在郁闷自己心中的计策,一直没有办法跟皇帝很好的、完全的沟通呢,现在皇帝自己想通了,徐光启点点头,欣慰的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只要陛下按照铸造铜币的办法来铸造银币,想来,这问题不大,再规定,朝廷的赋税什么的,都必须使用银币,禁止直接使用银锭,散碎银子,如此一来,大明朝上下,必定需要数以亿计的银币,陛下再在每一个银币里,留下一成作为火耗,这就是一大笔银子啊!”徐光启终于把自己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啊!哈哈哈……好,好,好!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妙啊!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一两年之内,就可以筹集到一两千万个银币啊!这,徐师傅简直就是财神降世啊!”杨改革想通了,不住的称赞徐光启。
杨改革知道这铸造铜钱,他有猫腻的,如果朝廷规定的是铜七铅三,那么,实际铸造的时候,能有铜六铅四就不错了,这一成,明显就是额外的收入的,这就是铸造铜钱赚钱的奥秘。
杨改革之前之所以对这铸造银币不太感冒,忧虑重重,那是因为,杨改革记得,这银币好像是压制出来的,就是说,是机器造出来的,杨改革看过了老外们的银币之后,感觉以现在的机械水平,怕是制造不出像样的银币,造不出日后那种精美的银币,如果朝廷铸造的银币和老外们的一样,是这样粗糙烂制,即便是下圣旨,要求大明朝都用银币来作为支付的货币,怕老百姓也不一定会用朝廷铸造的银币啊!因为随便弄个东西制作出来的银币,他就和朝廷的一样,那为什么又要用朝廷的银币呢?这里面的钱,又何必让朝廷赚去呢?
杨改革一直担心这种情况,银币的制造工艺不过关,不能有效的阻止老百姓使用外国,甚至是自造的银币,要这样,自己即使下达这使用银币的圣旨,怕自己也赚不到多少钱啊!这也是杨改革纠结的地方,这个完全就是给二十一世纪的思想给害了,二十一世纪,什么都是老外们的先进,到了明朝,这思维的惯性,一时间还停不下来,却那里知道,这明朝的时候,老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精美的银币,而这个,对明朝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能铸造铜币的明朝,对于制造银币,是没有一点压力的,而明朝的年铸造能力,稍稍弄一下,就可以轻松的过亿,这,不得不说,明朝很NB,这几下一结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可以顺利圈整个大明朝所有人银子的利器。
古代铜币的精美程度,杨改革还是见识过的,要说铸个字啊什么的,一点压力没有,要说搞个图案什么的,更是轻而易举。这铸造钱币的能力,加上改用银币的思维,再加上皇帝给的政策,朝廷强力的推行,这个,就是合理、合法的抢劫整个大明朝啊!
杨改革心潮澎湃,这做皇帝的,来钱也太容易了吧,随便捣鼓一两个政策,就可以抢劫整个大明朝的人,这是在没有比当皇帝更给力的职业了。
这个平台里,很安静!
徐光启见自己的办法被皇帝接纳了,皇帝搞懂了自己的意思,十分的欣慰,微笑的看着皇帝,今天自己才彻底的证明了自己,证明自己是有 用的,才对得起一见皇帝就叫的那声“师傅”。
孙承宗在内政方面,还是比不上贯通中西的徐光启,听皇帝的解释,才明白,这个徐子先,出的这个主意,价值可能数百万,而且是一两年内能筹集到的,这个,深深的震撼了孙承宗,让孙承宗对徐光启的印象,大大的改善,这和他平起平坐的“帝师”,果然有两把刷子啊!孙承宗这回,是彻底把徐光启摆在和自己同一个高度了。真正的认同了徐光启这个“师傅”的称号。
毕自严则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尽管对这银钱方面比较在行,但是说到贯通中西,说道有创造性、启发性、前瞻性,则远远不如徐光启了,看到徐光启给皇帝出的这个主意,只能深深的对徐光启表示佩服,这个,除了佩服,只能是佩服……上千万个银币啊!!
杨改革则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中,有了这一两千万个银币的钱,自己还怕什么野猪皮,李自成之流?自己可以训练多少新军,造多少大战舰?这太平洋岂不是自己家的内湖?
【说声抱歉,昨天写的关于鹰洋一事,失误,鹰洋到十九世纪才出来,已经修改成“银币”了。另外说一下铸造银币的事,有些书友可能觉得一两年造过亿的银币是吹牛,世纪上,袁大头造得比这个更多,据说,民国初年某个造币厂,两年就造了三四亿的袁大头。】


第216章 历史的滚滚车轮依旧
平台里,喜气洋洋的,徐光启出的这个铸造银币的办法,让君臣都看到了巨大的利益,这件事,确实是值得做。
“徐师傅果然厉害啊!如此,可从中获利无数啊!好计策,好计策啊!”杨改革由衷的称赞其徐光启来。按照徐光启的办法,用铸造铜币的办法铸造银币,每个银币节省一成银,然后昭告天下,禁止银锭,散碎银子流通,如此一来,整个大明朝所需要的银币,得数以亿计,这其中的利润,大到足以让人涎水直流。
“臣也是尽本分而已,当不得陛下赞誉……”徐光启虽然嘴上谦虚,但是,心里实在是高兴得很,自己的办法被采纳了,这个,才能显现出自己的价值啊!
“对了,徐师傅,此策确实好,那朕该如何做呢?还有,我朝如今的铸币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朕如果铸造银币,该需要注意哪些?”杨改革准备铸造银币,开始向徐光启讨教其这具体如何的操作起来。
“回禀陛下,……我朝如今铸币,……”徐光启说道铸币的情况,就皱这眉头,苦着脸,连下文也没有了,斟酌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跟皇帝开口介绍这铸币的情况。
“如何?”杨改革一心的要发行银币,要铸造银币,自然就得把这铸币的情况搞清楚,如果连这个都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