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 >

第26部分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第26部分

小说: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升,从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将。1945年凯旋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校长。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1956年连任。任期内,他结束了朝鲜战争,但建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并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退休后,他继1948年出版《远征欧法》之后,又写了几本回忆录出版。

  1916年,艾森豪威尔与玛丽·吉尼娃·杜德结婚。玛丽比艾克小7岁。艾克在远征欧陆之时,玛丽留在美国。她1979年去世,亨年82岁。艾克夫妇有两个儿子。

            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与玛丽·吉尼娃·杜德的第一个孩子

  生于:1917年9月24日 出生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卒于:1921年1月2日 死亡年龄:3岁零4个月

  死因:猩红热

  很少有人知道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和妻子玛丽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尔只活了几个年头。他死后,艾森豪威尔一家很少提起这个死于猩红热的孩子。

  但艾克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和灾难,我无法彻底忘记。”艾森豪威尔图书馆设立时,收集了有关这个孩子的少许资料,一块小牌子标明了他最后安息的地点。一看到那标牌,艾森豪威尔就热泪盈眶。

           约翰·西尔顿·杜德·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夫妇的次子

  生于:1923年8月3日 出生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教育: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士兵,白宫助理,教师,大使,作家

  约翰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祖父母家并依祖父的名字命名。他两个月时,母亲终于克服了对热带的厌恶感带着儿子投奔了在巴拿马驻军的丈夫艾克。约翰小时候一家人迁移的记录好像是历数了美军大部分的基地。受完教育后他已经上了许多军事学校。

  约翰对父亲的记忆基于父子间的一种亲密情感。他们一同徒步旅行,上飞行课,还一块儿做饭——他们是伙伴而不像许多职业军人与孩子那样是上下级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将军从来试图直接影响儿子选择职业,但在军队中度过的日子深深留下了烙印。虽然做记者和律师对约翰也有吸引力,但他还是选择了父亲的事业。在艾森豪威尔的驻地,约翰与另外35名来自堪萨斯城的人竞争,终于被西点军校录取。

  约翰被叫做“小艾克”,他很有学习天份,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网球,读年鉴,参加合唱队,或者给低年级同学做家教。他三年后毕业,在474名学生中排名138。父亲未能来参加小艾克的毕业典礼,因为他正在指挥盟军在欧洲登陆——1944年6月6日。

  约翰的假期是和父亲在诺曼底的司命部度过的。在回美国进一步受训后,他被派到欧洲,主要为奥玛·布雷得利将军干事。战争结束,约翰回到西点教书并继续研究英语和比较文学,并于195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位。

  他作为上校在朝鲜战场作战时,得知父亲当选为总统。为了实现在竞选中提出的结束战争的承诺,艾克来到朝鲜,儿子陪同父亲视察了前线。1953年约翰回国,之后的五年里他做过不同的工作,还曾任父亲的白宫助理,直到肯尼迪上台。

  1963年约翰退役,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在双日出版社,后又到自由基金工作。虽然也做些慈善工作,但他及时将全部精力转向写作,主要记述他父亲的生平。现在约翰已是有名的历史学者和享有赞誉的作家。

  约翰婚后生有四子,一个儿子娶了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他已不再是那个“将军之子”或“小艾克”,他已在人生旅途上行了一程,不仅在父亲的领域一试身手,还在历史学界成为编年史专家。

  参考书目

  玛丽安·G·坎农著《德威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战争英雄和总统》,纽约沃特斯,1990年版。

  布兰奇·韦森·库克著《艾森豪威尔不再神秘:瓜分的遗产》,纽约双日公司,1981年版。

  艾利诺·兰斯宁·杜勒斯著《人生的机遇:回忆录》,纽约普兰蒂斯·霍尔,1980年版。

  约翰·S·D·艾森豪威尔著《总统的职业》,纽约双日公司,1974年版。

  罗伯特·H·费柔编辑《艾森豪威尔日记》,纽约W·W·诺顿著,1981年版。

  R·阿尔顿·李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尔:士兵与政治家》,纽约内尔林·霍尔,1981版。

  史蒂夫·尼尔著《艾森豪威尔不情愿的王朝》,纽约双日公司,1978年版。。

  艾尔莫·理查德森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劳伦斯市堪萨斯·里根斯出版社,1979年版。








白宫后代29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孩子






29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孩子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717。5。29—1963。11。12)是美国第35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金融巨子,也是民主党坚定的后台。肯尼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读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负伤。战后,肯尼迪29岁即当选为议员,后三次连任。1960年参加总统竞选。他提出“新边疆”的竞选口号,倡导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各个领域开拓新天地。他击败了共和党人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上台后并非一切如愿。任职开始就遇到了美国入侵古巴惨败的事实。1962年,他又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除此之外,肯尼迪政府还干涉了刚果事务,派兵越南,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侵越战争。

  正当肯尼迪踌躇满志要进一步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他遇刺身亡。

  肯尼迪于1953年与杰奎琳结婚,生有二子一女。

          卡洛琳·布维尔·肯尼迪·施洛斯伯格

  肯尼迪与杰奎琳·李·布维尔的第一个孩子

  生于:1957年11月27日 出生地:纽约州纽约市

  教育:里德克利夫学院,哈佛大学

  职业:抄写员,博特馆馆长,妻子,母亲

  配偶;埃得温·施洛斯伯格 子女人数:3人

  说到棕发碧眼的一脸雀斑的总统之女卡洛琳,人们都会说她是“全国的宝贝”。英俊的父亲,美丽的母亲,加上惹人喜爱的孩子,给美国公众树立了完美家庭的形象。肯尼迪的女儿出生后,“卡洛琳”这一名字成了许多父母给女儿取名的首选,卡洛琳是肯尼迪风格的一部分。父亲公开露面时,人们关注的是卡洛琳的举动,而不是总统。小卡洛琳的顽皮可爱和她与父亲的感情使女儿在公众心中分量大增。

  父亲遇刺后,人们见到了肯尼迪家孩子们的新形象。在大家哀悼她那受人爱戴的父亲时,卡洛琳沉静地站在母亲和小弟弟约翰身边,像个小大人。

  卡洛琳的母亲杰奎琳没守多久寡,听到她再嫁的消息举国震惊,她与比她大许多岁的希腊船王、亿万富翁阿里斯托托·欧内西斯结了婚。卡洛琳并没有逃避公众对母亲再婚的敌意。她和母亲到世界各地都是摄影师追踪的对象。母亲开始环游世界,孩子们也经常与她相伴。肯尼迪家庭的形象被抹上了黑,但他们的风彩依旧,可是,无论是欧内西斯的去世还是杰奎琳的回国定居(并且有意躲避公众的注意)都没能立即使她们母女恢复到肯尼迪当政时的盛况。杰奎琳和孩子们很快又受到了人民的喜欢,但杰奎琳还是尽量对他们的行踪保密或少被报道。

  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卡洛琳从里德克利夫女校毕业,她先是做了一阵抄写员,后又在博物馆工作。1980年她在哈佛完成了学业。

  婚后,卡洛琳生有三个孩子罗丝、塔蒂安娜和约翰。母亲直到1994年因癌症去世都避免与新闻界有过多接触。这点卡洛琳和母亲一样。虽然卡洛琳童年时在白宫的形象还留在人们心中,但那已被经常与母亲、丈夫和孩子相伴的成年少妇的形象所取代,母亲曾很宠爱她的孩子们。

  现在,卡洛琳不仅抚养孩子们成长,而且还不断参加各种慈善事业,包括与弟弟约翰一起管理母亲死后留下的约2。5亿美元的基金。虽然她试图过宁静的家庭生活,但作为一位有魅力的总统之女,她的生活仍将吸引公众关注,这不单是为纪念她的父母,也涉及她自身对美国将做出何种贡献。

            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肯尼迪夫妇的第二个孩子,长子

  生于:1960年11月25日 出生地:华盛顿特区

  教育:布朗大学,纽约大学法学院

  职业:公务员,律师

  配偶:无 子女人数:无

  肯尼迪遇刺后,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小约翰·肯尼迪站在父亲面前与亲爱的父亲道别。孩子迷茫惊愕的神情让人民更加悲痛。国家失去了总统,孩子失去了父亲,这双重的损失都体现在那站在墓边的孩子身上。

  就在几周前,新闻界刊登了年轻的总统快乐地将儿子小约翰高高举起的照片,人民都被这景象吸引,为之高兴。正像姐姐卡洛琳与父亲的亲呢关系一样,小男孩那发自内心的快乐感染了人民。

  父亲被刺后几年,母亲再嫁,小约翰也和姐姐一样随母亲环游世界。继父欧内西斯自己有孩子,对新妻子的孩子只是接受而已。小时候的约翰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并不是继父,而是叔叔罗伯特(罗伯特1968年被刺)和特德·肯尼迪。尽管母亲杰奎琳不时强调,但当特德叔叔发怒时,小约翰总是躲得远远的。这令母亲很生气,因为她希望儿子在不久的将来也参与公益事业。

  母亲再次守寡结束了约翰周游世界的日子。他们回到了美国居住。此后,杰奎琳虽然经常为双日出版公司做编辑,她还是成功地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一家人在住所和度假屋的生活很少受到公众和新闻界的干扰。

  约翰上了布朗大学,想学习表演。但后来他还是遵循肯尼迪家族寻求公益事业的传统上了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屡次参加纽约州律师资格考试,但都没有逃过新闻界的眼睛。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约翰做了纽约市区助理律师,目前他还在此任职。此外,约翰希望出版一本政治杂志,他还和姐姐一起掌管母亲的巨额遗产。

  在公众眼里,小肯尼迪无论是在责任心、财富和个人外型上都延袭了父亲。他英俊潇洒,在一次民意测验中被评为“美国最性感的男人”,有关他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公众对他父亲的记忆或许仍会使他将来成为注目的焦点。

            帕特里克·布维尔·肯尼迪

  肯尼迪夫妇的第三个孩子,次子

  生于:1963年8月7日

  出生地:马萨诸塞州奥得斯空军基地

  卒于:1963年8月9日 死亡年龄:2天

  死因:早产,呼吸系统综合症(RDS)

  肯尼迪的第三个儿子帕特里克·布维尔·肯尼迪早产了五周半,出生时仅重4磅10。5盎司,还患有哥哥约翰出生时同样的呼吸系统综合症。(RDS,是早产儿和体重过轻的新生儿的常见病,表现为空气不能在肺部停留,虽然他们也呼吸,事实上他们的肺并未长成。)帕特里克死后一年就发现了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帕特里克的名字是由祖父和曾祖父帕特里克·约瑟夫的名字,加上母亲的娘家姓而来。他出生时是难产,剖腹产后就呼吸困难。出生一天后,用以刺激他呼吸的努力失败,他被转到波士顿儿童医院治疗中心,安置在高压氧气暖箱中,母亲仍留在马萨诸塞州法尔莫斯的奥得斯空军基地医院里。肯尼迪总统终日守在病情日益严重的儿子身旁。活了39个小时后,帕特里克便离开了人世。举国哀悼肯尼迪家这个孩子的夭折。

  自1895年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小女儿马里恩之后,46年来这是第一个出生在白宫的在职总统的孩子。即使孩子病重,身为总统的父亲也未能摆脱繁重的工作。在乘车前往波士顿医院的途中,总统还签署了国会近期通过的四个小型法案。这四个法案永久记载了这个家庭的这场灾难:

  第88—90公共法:龙舌兰纤维或坦皮科纤维—免进口税

  第88—91公共法:土地交换—怀俄明州

  第88—92公共法:皮革精品—免进口税

  第88—93公共法:Heptanoic酸—免进口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