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 >

第25部分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第25部分

小说: 白宫后代 作者:佚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子而受到的攻击。在细细品味了人生之后,艾略特离开了人世。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五个孩子,第四个儿子

  生于:1914年8月17日

  出生地:佐治亚州新布朗斯维克市坎波白罗

  卒于:1988年8月17日 死亡年龄:74岁

  死因:不明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哈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

  职业:律师,政治家

  配偶:埃塞尔·杜邦;苏珊娜·普尔林;费利卡·什夫·瓦博格·萨诺夫;帕特西亚·欧克斯

  子女人数:杜邦2人;普尔林2人;其他无

  1933年父亲任总统时,小富兰克林已近19岁。同年他从格罗顿毕业并显示了他在学业和体育方面的才能。小富兰克林去法国、英国和西班牙旅行了一圈后,回来进了哈佛继续学习。

  由于新闻界一直在捕捉罗斯福家的消息,小富兰克林的大学生活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试图从中找到些有趣、逗人甚至是丑闻的消息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小富兰克林讨厌对他私生活的这种干预。他天生不是怕事的人,一次他抓住一个记者的相机当场摔了个粉碎,从而为缺少富兰克林的消息的报界创造了一个故事。

  1937年,小富兰克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追到了埃塞尔·杜邦。杜邦家族瞧不起富兰克林的父亲。由于这一婚姻颇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公众对其中的细节更是贪求。新婚中的富兰克林不仅完成了哈佛的学业,还在弗吉尼亚法学院获得了法学位。他开始在华尔街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年薪2000美元。这在当时也是少得可怜的,但在大萧条时期有份工作已很不错了。

  和同时期的其他人不同,小富兰克林终生坚持为社会公益事业效力,并没有在发财后就放弃。1965年他被约翰逊总统任命为机会均等委员会主席。他的社会意识促使他从事公共事业,反对种族歧视,并为提高老兵待遇而努力。杜鲁门总统任命小富兰克林为美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年轻的小富兰克林还参加过竞选,1949年到1954年他当选为纽约市20区的自由民主党议员。1966年他竞选纽约州长失败。

  小富兰克林作为海军军官在二战中也载誉而归,他指挥一艘护航驱逐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作战。他获得了银星勋章、红心将章及其他许多荣誉。

  这位美国最有名的总统之子不仅政绩出色,而且在商业上也有成就,他曾拥有莫亚特汽车公司在美国的经销权。但虽有财富,他的四次婚姻使他在美国社会认可的“蓝皮书”——社会登记中被除名。虽然有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社会“蓝皮书”一度认为他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小富兰克林回顾他的生活时说,作为总统的儿子并未影响他的生活:“美国没有贵族家庭,只有显赫家庭。”他认为每一代人都应靠勇气和才智独自成功。

            约翰·阿斯平沃尔·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六个孩子,第五个儿子

  生于:1916年3月13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81年4月27日 死亡年龄:68岁零1个月

  死因:心脏病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哈佛大学

  职业:商人

  配偶:安妮·林赛·克拉克;艾琳·波得·麦克阿尔平

  子女人数:克拉克3人;麦克阿尔平无

  1933年约翰7岁时,父亲就任总统,他和罗斯福家其他的孩子一样,很快就因调皮捣蛋出了名。他的母亲却说这个小儿子是“我的孩子中最守规矩的”,当时(1937年),他们正在欧洲旅游,约翰被控把香槟喷到堪尼斯市市长的脸上,并用一束花打了市长。

  回到美国不久,约翰便与波士顿初入社交界的安妮·林赛·克拉克结了婚。婚礼在马萨诸塞州举行,规模盛大,一路上聚集了3万观者。婚后,约翰在波士顿的一家进货店做事,周薪18。50美元。报界很赞赏这个年轻人的行动,并把他与其他富商的孩子对比。一家报纸这样写道:

  罗斯福家的小儿子约翰·罗斯福幸福地成家后独立生活。他找了份工作,并将学习经商。这远比加入纨绔子第的行列、在鸡尾酒会中荒废光阴、挥霍父母的钱财(像许多人那样)要强得多。

  美国加入二战后,约翰参加了海军直到战争结束。父亲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去世,而约翰当时不在美国。此后他回到美国又开始经商,任费连子公司下一家服装连锁店的经理。约翰的私生活不同于家庭其他成员。1947年他的名字突然出现在《生活》杂志上,伴之以一幅约翰在公司的大照片。

  除了1957年回到纽约时他试图竞选市长外,约翰对政界不太感兴趣,这不同于其他从政的兄弟们,但他在幕后支持他人。在纽约,他担任巴奇·哈赛·斯图尔特盾牌徽章公司的副总裁,他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为慈善事业集资上,包括建立小儿麻痹基金会,因为他父亲即因此而落下残疾。

  让人惊奇的是罗斯福的这个小儿子晚年却对政治更感兴趣并支持共和党。他还全力支持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里根总统以及纽约的洛克菲勒和杰维斯,与邻近的新泽西州相竟争。罗纳德·里根刚上任,约翰便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

  参考书目

  约翰·R·伯蒂格著《阴影下的爱》,纽约W·W·诺顿,1978年版。

  索菲·伯里海姆著《有地产的绅士:美国有产阶级的情感与性格),纽约G·D·普特南子公司,1978年版。

  艾伦·邱吉尔著《罗斯福家族》,纽约哈伯和罗出版社,1965年版。

  布三奇·韦森·库克著《艾利诺·罗斯福》,纽约维克宁,1992年版。

  《纽约时报》,1988年8月18日;1990年10月28日,38:5;1991年8月14日,D19:1;1991年8月14日,A3:1。

  约瑟夫·丁·布尔林著《总统的儿子们:在一个民主国度名望的优越性》,续约奥德西出版社,1947年版,纽约自由港国馆出版社,1971年版。

  艾略特·罗斯福和詹姆斯·布图夫著《母亲:艾利诺·罗斯福不为人知的故事》,纽约G·P·普特南子公司,1977年版。

  克里斯汀·萨得勒著《白宫的孩子们》,纽约G·P·普特南子公司,1967年版。

  格罗得·科尔比·兹尔格著《杜邦:尼龙窗帘后面》,纽约普兰蒂斯一霍尔,1974年版。








白宫后代27 哈里·S·杜鲁门的孩子






27 哈里·S·杜鲁门的孩子

  哈里·S·杜鲁门(1884。5。8—1972。12。26)是美国第33任总统,生于密苏里州。父亲是骡马商。杜鲁门没有上过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杜鲁门参加了炮兵,在法国作战。退役后逐步进入政界,1922年任县法官,1926年后又任首席法官、县长。他得到民主党领袖汉尼根支持,于1944年获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并在竞选中获胜。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病逝后,杜鲁门接任总统。杜鲁门于1948年谋求连任成功。杜鲁门执政后国内政绩平平,但国际上却有许多大事要他处理。他上台不久即对制定联合国宪章做出安排。部署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事宜;参加波茨坦会议;签署命令在长崎、广岛投放原子弹;提出遏制政策,与苏进行冷战;提出并推行杜鲁门主义;批准并推行“马歇尔计划”;订立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中央情报局;发动侵朝战争。1953年1月,杜鲁门离开白宫过起退休生活。他有若干著作传世。

  杜鲁门1919年与伊丽莎白·维吉尼亚·沃雷丝结婚,生有一女。

            玛格丽特·杜鲁门·丹尼尔

  哈里·S·杜鲁门和伊丽莎白·维吉尼亚·沃雷丝的独生女

  生于:1924年2月17日 出生地:密苏里州独立城

  教育:冈斯顿厅,乔治·华盛顿大学

  职业:主妇,母亲,歌唱家,作家

  配偶:克里夫顿·丹尼尔 子女人数:4人

  玛格丽特出生时正是父亲在密苏里州一家男士用品商店苦干的时候,她在父母的精心爱护下长大。作为独生女,她被唤作“我的宝贝”、“玛奇”甚至“小瘦干儿”,因为她很挑食。虽然她同一般的独生子女一样被关爱,但她并没有被宠坏。杜鲁门说到女儿时讲得很对:“她是个好孩子,我很高兴她没长成像艾丽丝·罗斯福或是威尔逊的女儿们一样。”这是哈里的最高评价。她一直脚踏实地,事实上她和母亲贝丝都一贯如此。当杜鲁门因自己的职位而沾沾自喜时,她们会提醒他。

  杜鲁门因积极反对密苏里州腐败的政治机构而当选密苏里州的国会参议员,他们一家也搬到了华盛顿。很自然,母女二人都害怕华盛顿的社会。华盛顿的上流社会并未注意这位密苏里参议员的到来和他家里的赤贫情况,直到杜鲁门当上总统,人们的印象也没什么改变。钱一直是家里的大难题,即使在杜鲁门当上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时依然如此。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刚连任第四任期就去世了。杜鲁门便如他的远亲约翰·泰勒一样接任总统。泰勒是第一位因总统去世而接替总统职位的副总统。现在,玛格丽特有机会从事音乐事业了,她认为自己可以成功,而父亲却说她和玛格丽特·威尔逊差不多。玛格丽特虽然注意练习,经常让父亲弹钢琴她唱,但她的努力并没有多少效果。人们之所以能记住玛格丽特是因为一位音乐评论家的轻蔑话语和她父亲的尖锐回应。当时,华盛顿的一位评论家保罗·休姆对玛格丽特的表演、音乐及演唱很不客气地批评了一番,父亲哈里大怒并公开向全国发表了对那个评论家的看法。几年后回想起此事哈里仍耿耿于怀,“第二天,这个休姆写下了最肮脏可耻的东西。我回了他一封信,告诉他要是让我抓住,我会敲掉他的下巴,踢出他的肠子。”

  因为哈里曾险遭波多黎各民族主义分子刺杀,可以理解他对女儿的保护是如何的严密。安全措施限制了玛格丽特浪漫的机会。偶尔她晚回家一次,父亲就派出秘密警察,使玛格丽特觉得特别不快活。这样看来当总统的女儿也有不利的一面。她曾给报社编辑写信指责评论界对乔西·克林顿过于刻薄,她也谈及了做总统女儿的不利之处:“父亲一成为总统,我就被软禁到了白宫。”但小玛格丽特住在白宫自然也有许多好处,父亲经常派她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周游欧洲。她真可谓一个好大使,杜鲁门曾开玩笑说我们应该开除所有大使而让玛格丽特就任。

  父亲卸任不久,1956年,玛格丽特回到密苏里老家。她和新闻记者克里夫顿·丹尼尔结了婚,开始过平静的生活,抚养四个儿子长大。1974年她写了一本书,描绘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和杜鲁门一家在白宫的岁月。

  玛格丽特写了许多的书,主要记述了她所了解的华盛顿的神秘事件。她还频频在电视上介绍她的新书并回答有关这位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之女的生活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她像父母一样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参考书目

  约翰·郝利斯特·海得雷著《哈里·S·杜鲁门:密苏里来的小个子》,纽约伍德堡*拜伦的教育系列”,1979年版。

  罗伯特·H·费柔编辑《记录中没有的:哈里·S·杜鲁门随记》,纽约莫罗,1979年版。

  哈里·S·杜鲁门著《杜鲁门自传》,罗伯特·H·费柔编,科罗拉多州伯德联合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回忆录:在考验和希望的年代中》,纽约双日公司,1956年版。

  玛格丽特·杜鲁门著《哈里·S·杜鲁门》纽约袖珍丛书,1974年版,《贝丝·W·杜鲁门和玛格丽特·杜鲁门》,纽约麦克米伦,1986年版。








白宫后代28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孩子






28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孩子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是美国第34任总统,生于得克萨斯州。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半生艰难,最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是个虔诚的教徒。艾克出世时,双亲除日常穿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必需品外,一无所有。艾克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以优异的成绩以少尉军衔毕业。艾克的军事天才受到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他在部队中步步高升,从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将。1945年凯旋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