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63部分

血染大明-第163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可臣说:“义父有心事?”

哈大全看着刀背上的自己,说:“看到你们,在看看我,感觉仿佛已经老了。”

王可臣忙说:“义父那里老了,三十而立,现在正是义父建功的大好时光。区区洋夷,义父挥手之间便可让他们灰飞烟灭。”

王可烈说:“就是,就是。”

哈大全笑道:“老子才三十岁,才不老呢。来人啊,给我去找一个二八处子来。本国公晚上要活动活动。”

“是。”马上有亲兵下去办了。

哈大全也不怕王氏兄弟知道,他讪讪的说:“这胡子该刮了,连喝烫都不方便,太不卫生。”

王可烈忙说:“义父如果刮了胡子,一定能在年轻二十岁。”

“你们两个小子会说话,知道说啥我爱听。你们明日还要赶路,早些回去休息吧。到了台湾,替我向你们母亲问好。”

“是,我们记住了。”

兄弟两退了下去,哈大全也下了城楼,坐车返回国公府。

哈大全的家很大,很大。堂堂闽国公府,想不大都不可能为。如果不是马尾内城太小,哈大全府邸的规模还要在扩大几倍。

到了府内,哈大全本想去找婉儿解决一下。

这时亲兵来报,已经把姑娘找来了,一共十个小丫头,都是城内大户家的千金小姐。都已经带到书房去了。

听说哈大全要找个小妹妹开苞,那些大户人家,乐呵呵的把女儿打包送了过来。不需要强抢,因为有人主动送。

面前站了一排面色微红,羞羞答答的小娘子,哈大全突然觉得为难了。

这群小丫头,也太小了吧。

虽然哈大全已经是叔叔了,却还不是怪叔叔,不喜好小萝莉。

这群女孩子,都十分的娇小,脸色还带着稚嫩天真的笑容。她们恐怕还不知道嫁人是什么意思,她们甚至不会理解何为爱情。

这时有个老妈子走过来,恭恭敬敬的说:“国公爷,这些小娘子,都是马尾城内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每一个都精通琴棋书画,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都是处子。”

这老妈子可是职业媒婆,给哈大全找女人,当然要专业一点的。

“都是处女?”

“当然,当然。他们怎么敢骗国公爷。”

哈大全一脸的为难,老妈子还以为他看花了眼,不知道该调那个好。忙说:“国公爷,您要是喜欢便都留下,她们伺候您,也是她们的福气。”

“都是十六岁。”

“都是十六岁,一准不会错。”

全都十六,要是放到现代,哈大全的行为足够枪毙了。还好这个时代,不限制婚姻年龄,在小一点也可以。

哈大全小心的问:“有没有在大一点的。”

媒婆说:“十七八的也有几个。”

“二十四五的呢?”

媒婆为难了,她犹豫了会说:“没有。”

“靠,这年头要找个大龄处女真不容易啊。”不过回头想象,要在现代找一个大龄处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这时,婉儿出现在书房的门口。

“公爷,要找,您也该挑个家氏好的。”从婉儿的语气里,听出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夫人,你来了。”哈大全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碗儿走进来,在这群小娘子身前走过,大略了打量了几下。书房内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战场的小娘子都感到了不安。

难道闽国公家有悍夫,没听说过啊。

小姑娘们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了担忧。

哈大全不明白婉儿要干什么,他以前娶妾婉儿都不会反对,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醋劲大发,闹起别扭来了。

难道是更年期,不会吧。

婉儿当然不是更年期,哈大全今年才三十,婉儿也才二十六岁。

见婉儿进来,反倒是媒婆最是紧张。

婉儿拿出三枚戒子,分别交给其中三个女孩子。“她们三个家氏不错,其余的人散去吧。”

拿到戒子的小娘子都羞红了小脸,越发的娇柔可爱了,她们的眼神里有着期待,也有着一丝丝的担忧。

别外七个小娘子都出去了。

婉儿拿出一锭银子递到媒婆面前。“这时赏你的,记住,以后不要带些来路不明的人到府里来。知道吗?”

媒婆一听,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

        第335章 板寸军团。

正文 第335章 板寸军团。

第335章 板寸军团。

媒婆被拖了出去,她再也没有机会进哈府了。

站在屋内的三个小娘子都一脸的惊恐,低着头都不敢出声。

婉儿温柔的说:“公也,那七个女孩子,都是他们准备好的,就等着您吃到肚子里的。”

“哦。这是怎么回事。”

“公也,您只看着外人,对自己却是太放心了。”

原来那七个女孩子,都是福建一些豪强圈养起来的,其中也有一个来自余家。哈大全并不好色,身边的女人比起大多数官员都少,很多人也看准了这一点。

哈大全身边的女人不多,而且大多都年纪大了。在当时人看来,超过二十五六岁的女人,就算是老女人了。

是男人都喜欢嫩草。

所以许多豪强买来年轻漂亮的姑娘,养到十七八岁,等有机会献给哈大全。如果过了十八岁,主人家就收了自己用。

婉儿说:“这三个小娘子,分别是朱家的,徐家的和王家的。留着用也不用担心。”

朱敦、徐士安、王八一都是哈大全的铁杆部下,没想到他们也在玩心眼,打算靠裙带关系孝敬哈大全。

最难能可贵的是王八一,这小子就是一色魔。能买个十六岁的美娇娘养着,只看不动,真的很难为王兄弟。

哈大全原本想把十个姑娘都送回去,他比较喜欢,对小嫩草兴趣不打。

不过既然是三家的出品,哈大全也不好意思往回退。

送到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

婉儿此处来的目的,是为了提示媒婆,不要带乱七八糟的人进来。

“你们这叫什么名字。”哈大全这时才想起问名字。

三个小娘子依次回答。“朱红。”“徐茵儿。”“王兰。”

“我是说你们原来的名字。”

三个小娘子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婉儿在旁说:“她们原本都是乡下出来的,家里穷,那里会给姑娘家娶名字。”

三个小娘子不说话,哈大全便也不在追问了。

婉儿说:“你们先留在书房服侍公爷,过几天我在给你们三个安排住处。”

“谢,夫人。”三个小娘子倒是乖巧。

哈大全说:“对,你们三暂时住在这里,过几天我给你们安排地方。”

婉儿往外走,哈大全屁颠屁颠的跟了出来。婉儿回头看了看,便抿着嘴笑道:“三个新来的妹妹等着呢。你跟我出来作甚。”

哈大全色迷迷的看着婉儿,说:“宝贝,我想干什么,你还看不出来。”他上前拉住婉儿的手。“你还不知道我,那三个太小了。我比较喜欢熟透的果子,熟透的甜。”

婉儿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两人手挽着手走出的小院,他们甜甜蜜蜜的表情,让屋内的三个小娘子愤恨不已。

三个小娘子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输给过气的阿姨。

她们很气愤,很快她们就会发现,哈大全不喜欢青涩的苹果,而是喜欢熟透的桃子。最好的摸起来像白面馒头的那种,千万不能是旺仔小馒头。

她们想得宠,最好先让胸部丰满起来,从旺仔小馒头,变成白面大馒头。

婉儿那雪白的肌肤,那娇喘承欢的呻吟声,都让哈大全无比的着迷。

哈大全在婉儿那里鸡情了一夜,两人已经很久不在一起了。距离产生美,在这个时代是适用的,因为高门大院内的女人们,只能等待一个男人的到来。

如果换做是现代,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

一,哈大全身心都放松了不少。

啥洋鬼子,来多少都无所谓,全部砍死就好了。

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老婆随时都可以泡,偶尔还可以吃几根嫩草。

第二天,哈大全从庙里找了一个会剃头的和尚,剪了一个板寸的造型。顺便还把胡子都刮干净了。

对着镜子,哈大全端详了一会,满意的点点头。

这一看就年轻了不少。

不过哈大全这一剪头,可把他身边的人吓坏了,还以为他要剃度出家。

在这个年代,人的思想比较保守。身体发肤为父母所赐,怎么可以随便割舍,头发和胡子是不能随便剪的。

朱敦、徐士安屁颠屁颠的跑了来。

“主公,您可不能出家啊。”

朱敦的表情像死了老爹,他是哈大全身边的老人了,从辽东到福建,没有哈大全的提携,也没有今天的地位。就朱敦的文化水平,连个童生都考不上,没有哈大全,他只能蹲在田边的土垄上数麦苗。

徐士安原本也很担忧,看到哈大全后,他便镇静了下来。

哈大全剪短了头花,换了一身笔挺的军装,显得十分的精神。虽然看起来很别扭,哈大全的打扮实在超前了一点,一下子越近了五百年。

只要哈大全不穿僧袍,徐士安就不担心。

朱敦显然没注意到。他还在说:“主公,您千万不能出家啊。洋鬼子马上要来了,你不能丢下福建和两广的百姓不管啊。”

        第336章王寡妇。

正文 第336章王寡妇。

第336章王寡夫。

哈大全笑道:“谁说我要出家了。”

朱敦问:“您不是把头都剃了吗?”

“我是想变得年轻一点。”哈大全弄了下桌子上的镜子,对新造型十分的满意。

朱敦这才放心。随后又担忧的说:“主公。身体发肤是父母所赐,不得有丝毫的损毁。您肩头剃须,恐怕会被人非议吧。”

哈大全才想到世俗观念的问题。

中国人敬重孔孟之道,讲究:“百善孝为先。”

哈大全的行为,显然是违背了常理,在世人看来是不孝的行为。

“娘的,剪个头发还这么多事。我头发已经剪了,胡子也刮了,不管了。别人爱说就说去吧。”

徐士安说:“主公,这也许是一个做宣传的好机会。”

“怎么宣传。”

徐士安笑道:“主公不是要南征吗?就对外说,主公是剃头明志,不杀退洋夷,誓不罢休。”

“嘿。好主意。”

哈大全点点头说:“下令,让所有出征的士兵都割下头发留在家中,此次南下南洋作战必定旷日持久,也给家里留一个念想。”

“是。”

哈大全的命令虽然鸡起了反对声,但执行起来却十分的顺利。很多哈家军士兵剪短了头发,弄出了和哈大全一样的头型。

一支板寸军团在福建马尾诞生了。

最近福建下起了小雪,一夜间把福建变成了一边白皑皑的世界。

哈大全早起的时,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致,特意叫来画师,画了一副雪图。这个年代没有照相机,绘画是唯一的图像记录。

虽然快到十一月末了,福建的天气却冷不起来,雪也存不住。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雪水边很快的溶化了,坐在书房内,可以听到屋檐处滴落的水声。

哈大全爬在书桌上睡了一觉,当胳膊完全麻痹后,才醒了过来。

这时王鑫挑门帘进来,小心的问:“主公,您睡醒了。”

“啊。”哈大全活动着僵硬的脖子,又活动了一下麻痹的手腕,问道:“我安排的物资都准备好了吗?”

王鑫说:“新式火药正在赶制中,粮食也准备好了。就是您要求的茶砖和豆子,还差一部分。”

“尽快筹集。在海上,最可怕的不是风浪,也不是敌人,而是疾病。大兵团作战补充新鲜蔬菜水果会很困难,多带些豆子和茶砖。我可不想让我的士兵都死于坏血病。”

当时的中国人,对坏血病没有啥认识。因为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即使出海,也会携带茶叶,和一些蔬菜水果。所以中国水手,很少有人得坏血病死亡。

从西方人来带中国后,中国人才对坏血病有了一定的认识。

王鑫说:“主公过分担心了。坏血病只有洋鬼子才得,很少有大明的船员得这种病。”

哈大全也懒得解释维生素的概念。便说:“叫你准备就去准备,士兵们为国效命,待遇也应该好一点,骨子里,哈大全依然是一个魂魂。

踢寡夫门,是魂魂的一大标准行为。所以在酒席宴过后,哈大全踢了一会寡夫门。

结果就直接踢到了床上。

哈大全家的安妮就是一个大龄女,原本有孩子,脸上还有疤痕。不过,哈大全找女人,凭的是感觉。

越成熟的女人,这种感觉越强烈。

王寡夫在朝鲜多年,一直没有找个男人。在辽东她失去了丈夫,后来的王化贞又被朝廷砍了脑壳。

儿子还小时,她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没有其他的念头。

现在孩子长大了,她的心也开始活泛起来。

        第337章 军事会议。

正文 第337章 军事会议。

第337章 军事会议。

当时的女人不算保守,改嫁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要说对女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