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75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75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了也不算少,将近四千个小时,我们读到的不单单是方先生所说的高等哲学,我们现在读起来,这里面有高等的科学。科学跟哲学不二,这是世间里头也找不到的。所以大慈悲心等众生界,这个众生界不是一个佛世界,不是一佛土,就像总结的话一样,「十方世界悉亦如是」,这个众生界是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里面的十法界。
  下面都从表法上来说,「又如来入殿,即觉智现前,忽然广博,则身心无际」。完全从表法上说,这个意思好!能够看得出这个意思,你学经教才真有受用。如果看不出这个意思,只看佛经表面上文字,那是什么?那是小说,天方夜谭、神话、故事、小说,写得实在太美了。你懂得教育,懂得里面的意义,你才知道它是高等科学、高等哲学。不但解决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所遭遇的这些小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现在这个混乱的局面,无数的冲突、矛盾,遇到《华严经》就烟消冰融,全融化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能解决我们地球上所有问题,能解决十方世界十法界情与无情的问题,遇到《华严》全解决了。它用什么方法解决?无尽的慈悲,这是总说,无尽的智觉。『忽然广博』是什么?是身心一如、一相。心没有边际,心包太虚,身也没有边际,这是什么身?法身,法身跟法性一如,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十方已下,通结无尽」,就是末后两句,「十方世界,悉亦如是」,无量无边无尽。末后说「唯结后四」,这个地方总结,这十大段结后面的四段,七、八、九、十。前面从一到六已经做了总结,这前面我们学过了。清凉的开示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李长者的《合论》,在这个地方非常之好,等於说把我们这品经做一个总结,前面没有听到的,听这段也等於说听了全文。《论》,「随文释义者」,这段是解释全经,这品经全经。「云不离菩提树者,明菩提体无去来远近处所可离可到故」,用菩提树来表法。菩提之体是什么?是法性、是自性,真如、本性、自性、法性,这是菩提之体。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语是觉、智,前面讲的觉智现前。如来入殿就是觉智现前,菩提现前了,这是本觉。这个智就是世尊为我们说的如来智慧,通常我们讲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这是菩提。释迦牟尼佛在这棵大树底下示现成正觉,就是自性般若智慧现前,这棵树就叫菩提树。所以菩提树也不是一定是什么样的树,用它作表法,这要知道。
  法性,我们在这个经上常常说,佛告诉我们,法性里面有圆满的大智大觉,所以「出现品」里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我们要肯定,我们要完全接受。智慧,大智大觉是平等的,一切众生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智慧平等。德能平等,这个德就是德用,我们或者讲它作德行。这个德行怎么说法?我们用中国传统的讲法,五伦十义、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再说得细一点,像现在我们鼓励大家学习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大藏经》里面的律藏,戒律,这是德行,具足,自性里头统统具足。要不要学?不要学,你明心见性了一切具足。释迦牟尼佛没学过,六祖惠能大师没学过,你把《藏经》里面所有的戒律翻出来,他哪一条没做到?他犯了哪一条你找不到,为什么?见了性的人性德自然现前,所以戒律圆满了,这是佛门所说叫道共戒,道是你开悟了、证果了。自然具足,智慧是圆满的,你看德行是圆满的,德里头还包括能力,我们现在讲技能,没有一样不具足,没有一样你不会,万德万能。还有个相好,相好我们通常讲福报,也具足。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统统具足。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在往生经里面,往生经就是净土宗的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后来祖师又加了两种,《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现在号称五经,我们称它作往生经。往生经里面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是我们每个人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享受德相,那个德相从哪里来的?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不是外来的,还是心现识变的,那是什么心?纯净纯善。极乐世界大家知道有四土,为什么会有四土?因为你的净善有等差,净善不纯,没有做到纯,还带著有业,不叫带业往生吗?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一个道理,没有两个道理。带的什么业?带的执著,执著没放下也能去。但是经论、祖师都提醒我们,只带种子,不带现行。
  前面我们讲了三垢,三垢是现行、种子、习气;换句话说,不能有现行,有现行不能往生。你念佛的功夫不错,现行是什么?不发作,你有贪瞋痴慢不发作,控制得很好。一句佛号控制得很好,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压下去了,七情五欲统统压下去,这叫会念,这个念佛功夫得力了。不能说一面念佛一面喜怒哀乐就现起来,这个不行,这不能往生。最低的功夫,是你这句佛号把你的烦恼习气全控制住,这个可以往生。所以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生凡圣同居土。如果真的执著放下了,执著放下不等於阿罗汉了吗?脱离六道。凡圣同居土是六道,这个功夫叫事一心不乱,能够控制烦恼叫功夫成片,这是一心不乱的下品。能真正把执著,对於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了,但是还有妄想分别,生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提升了,他不在凡圣同居土,升级了。如果再能分别也断了,破一品无明,这样的人往生生实报庄严土,是这么回事情。达到上上品的理一心不乱,常寂光土就现前。这是把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说出来。
  所以不管怎么样讲,这个法门比其他的法门容易,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把见思烦恼断掉,你才能证果。净土见思烦恼可以不断,伏住就行,伏比断容易太多!极乐世界的殊胜,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极力提倡,告诉我们像极乐世界这种殊胜的世界,在宇宙里头,法界里头,找不到第二家,唯此一家。这个很特别,特别在哪里?特别在它那里是平等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有,真有,可是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四土三辈九品平等的,在一起上课。是有分别,但是在一个讲堂,这是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找不到的,所以他成就快。古人讲的一句话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开悟是讲明心见性。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蕅益大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的品位他就满足?蕅益大师说: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足了。这个话说得好!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在极乐世界享受的待遇是平等的。所以十方诸佛赞叹,无比殊胜!你要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再求别的净土,你不会再修别的法门,你会肯定真的没有比这个殊胜。《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证明。
  所以懂得菩提体是法性、是自性,《坛经》上讲的自性,「何期自性」,自性是菩提体。在自性里面,空间跟时间没有了,所以无去来,去是过去,来是未来,没有过去跟未来,诸位想想,这是什么世界?远近是讲空间,没有远近。远近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去来没有了,先后没有了。所以它没有可离,也没有可到。不是说不离菩提树吗?没有可离的,到忉利天宫没有可到的。这里头就是讲的高深的科学跟哲学,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哲学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可是现在科学家在最近发表一些论文,我们看到介绍,跟佛法里面所说的靠近了,很接近。
  这些发现距离我们现在年代很近,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家带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一项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主题是「客观现实是否存在,或者宇宙是一个幻象?」,跟《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份报告很了不起,网路上可以查到。它主要的理论,一个是讲超弦与多维空间,宇宙怎么发生,是什么?它是种波动现象。就像我们弹琴,琴是弦乐器,你在弹动的时候这一根弦它振动发出声音。宇宙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他说那是振动产生的。产生的这种现象,现象是有,存不存在?不存在,刹那生灭。所以现在科学家真的发现了物质,物质是无中生有,那个物是能量,他们的说法:能量在集中的时候会发生物质现象,它的缘就是动,这个动发生现象。跟佛经上说的是一致的。佛经上说「迷唯一念」,那一念是动;「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那个不觉是动。所以只要有一念动,现象就发生,这个科学家还没有见到,科学家的发现距离实际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佛说这一动是什么?这一动就是整体宇宙现相,整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方世界亦复如是,同时现前的,一念现前的。这一念现前,存不存在?不存在,立刻就消失了;像你弹弦一样,你弹一下它发出声音,一会儿它就没有了。那要怎么样?继续不断的弹。所以我们这个现相,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常常提醒同学们,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假的、是虚幻的,不是真的,是一种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我们用电影的放映机,来解释这个现象,我们电影放映机打开,它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也就是镜头开的那个快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它开关二十四次。我们在银幕上看到这个画面,一秒钟是二十四张的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不一样,大同小异。换句话说,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动,这个一念不觉,念念不觉所造成的。如果我们要是见到事实真相,那你这一念觉,觉也是一念,迷也是一念,一念觉就是一心。一念觉是什么?不动,不动是觉,动是不觉,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你一念不动,幻象就没有了,整个宇宙都没有了。一念觉之后,什么境界出现?大光明藏,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净土。这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一片光明,跟诸位说,不是黑暗。
  现在科技也算是相当发达,美国人发射太空探险的无人太空船,无人驾驶的太空船,现在有一个这样的卫星飞向太空,距离地球四十亿公里。四十亿公里,地球上科学家依旧能够操纵这个卫星上的摄相机。他们把它的摄相机的镜头对准地球拍了张照片,拍成功了,传回来。地球很小,一颗蓝色的星,很小很小,因为周边都没有蓝色的,只有那一颗蓝色的星,四十亿公里之外看地球,你看那么渺小。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像什么?像微生物一样,还不好好的过日子,还天天打架,成什么话?很值得我们去玩味。所以这张照片我把它拷贝放大,将来我们挂一张,让大家常常看看,提醒我们。地球在太空无依无靠,像我们看月亮一样,它在空中旋转,在运动,它要不动,不动它就没有了。所以就我们今天讲靠动力,波动现象。底下一个问题,菩提体没有去来,没有远近,就是没有时间跟空间,所以它也没有可离,也没有可到。佛如是,我们都如是;佛明白,我们糊涂!
  下面又说「如来智身无表里,体遍周故」,智身就是菩提身。《华严经》上讲佛有十身,这是讲菩提身,智身。实际讲就是智觉,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所以它周遍法界。我们是迷失了自性,因为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产生了局限,这个局限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有局限,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局限就没有了,确确实实是周遍法界。法界没有大小,法界它不是对立的,它不是相对的。爱因斯坦发表的相对论解释宇宙,那是解释什么?解释我们六道里面的凡夫境界可以。宇宙真实相它不能解决,无法解决,因为宇宙真实相它并没有对立,它不是相对的。不是相对的,当然也没有法子说绝对的,绝对跟相对还是对立的。所以佛讲什么?他怎么说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来,你说就错了,你想也错了,不能说、不能想。他用现相,「毫刹相容」,毫是什么?毫毛。讲毫毛都是讲毛端,我们身上汗毛,汗毛的尖端,很小!刹是什么?刹是讲宇宙,通常我们讲刹土,佛刹,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跟毫毛端它能相容,毫毛端里面有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在这个地方就不止大千世界,十方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在哪里?在毛端。十方世界没有缩小,毫毛里面的十方世界没有放大,没有大小。
  这桩事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