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盛世文豪 >

第74部分

盛世文豪-第74部分

小说: 盛世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刀卫更加无语。

难道不是窥伺您后宫的位置,甚至窥伺您的皇位更加胆大妄为吗?

封庭背着手来回转悠几圈,然后给余柏林下旨,绝对不能让这些人污染弟弟的视线!

余柏林和众位鸿胪寺官员接到圣旨时哭笑不得。晖朝皇室向来不和亲,不只是不嫁公主,也不会娶外族女子,甚至朝中大臣也不会。

当然,收个胡女舞姬歌姬养着作为外室这种事只是私德有亏,和和亲什么没关系。

不过显然外族认为嫁娶是个拉近关系的好事,总会时不时的撩拨一下,被拒绝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放弃。

这次他们有这种心思,也是正常。

以前还有更过分的,直接在后宫设宴之时偷偷溜出来,借醉酒的借口,去勾引宗室重臣呢。

这圣女的心思,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气什么气。

别说以德王的地位和脾气,就算是普通宗室,也没说把正妃的位置给胡女的。别说正妃,有名分的妾都不可能。

而且女子又不是鸿胪寺接待,他们能怎么对付?

余柏林想了想,道:“若是宗室女子,当由皇后娘娘在宫中设宴接待。但此次前来者并无属国宗室女子,不过臣女尔,并无资格进宫。当严令使者约束女眷,在住处等待。”

田狄斜眼看着余柏林,道:“长青啊,有没有人说你很阴险?”

人家还等着勾引皇帝勾引王爷勾引大臣呢,你根本不准人家出席,叫别人怎么勾引?

余柏林正色道:“下官只是严格按照律令办事,若田大人有何疑问,可用律令反驳。”

反驳啥?没啥好反驳的。田狄摸摸鼻子。他就是嘴贱想刺几句而已。

于是当代表团终于气喘吁吁的到了鸿胪寺时,那群笑眯眯的官员,给他们带来了噩耗。

什么?女子不准进宫?!

余柏林等人微笑摇头。不不不,不是不准进宫,而是有地位限制而已。这宫里,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那设宴,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

公主有没有?没有?好吧,宗室之女也成?什么,也没有?!都没有你还敢让我们皇后娘娘接待,反了你的!滚滚滚!

重臣之女?好吧,若是重臣之妻,有封号倒可以?什么?!不是重臣之妻不可能来,来的是女儿?那女儿可有封号?没有?!一介白身居然想进宫?!滚滚滚!反了你的!

咱们皇后娘娘凤体尊贵,不是随意阿猫阿狗就能见的!

你说歌舞?我们给你们设宴,哪能让你们劳累呢?大家安心坐着吃吃喝喝,看晖朝的歌舞就成了。

什么?你们非要跳?我们皇宫守备森严,哪能让闲杂人等入宫?出了问题谁负责?给你们恩赐还不识好歹了?要么按照我们说得来,要么滚。

余柏林一群人,先是好言相劝,劝不听直接翻脸。反正有本事你们就回去啊,慢走,不送。

待那群属国代表团终于安分下来之后,他们又换上和蔼可亲的表情,继续解释道。不是我们不接待你们的女子,但要接待,好歹得是你国贵女吧?对吧?对吧?想通了吧?

至于为什么不看歌舞。哦,陛下说,看腻了,不喜欢。你不知道每年在京城讨生活的歌姬舞姬有多少。

属国使者默然。好吧,确实,他们这次没有拿得出手的有地位的女子。虽然在他们国家而言,重臣之女已经是非常牛逼。但在晖朝而言,连个皇女都不是,谁要接待啊?

人家已经够诚恳了,说哪怕不是皇女,宗室女也是可以接待的。但不过臣女,哪能有资格入宫?他们晖朝的重臣之女,也不是想入宫就能入宫的。还得家中女性长辈带着呢。

因为本来他们进献美女就只是侥幸心理,晖朝从来没接受过,所以被拒绝了他们也不强求。

不过伽罗国的圣女殿下就不愿意了。她的一腔报复啊,怎么能就此终结?

于是圣女殿下道:“我不是普通臣女!我是圣女!”

余柏林慢悠悠的将视线转移到那衣着暴露的女子身上,然后又慢悠悠的避开视线,不去看那圣女的身体:“我们晖朝宗教并不参与政治。不过既然伽罗国有此传统,那么我们当然也要额外隆重接待的。毕竟有这个先例嘛。”

余柏林所说先例,是指吐蕃那两位活佛来,皇帝会亲自接待。

圣女也是知道这个先例,才嚷嚷自己在教中身份的。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并不是皇后娘娘派来的銮车,而是一群尼姑道姑。

此刻圣女阁下心中是崩溃的。

余柏林摊手,你国太小,你教非政教合一只是影响力大,作为宗教领袖,咱们自然也要让宗教领袖接待你。这尼姑是京中皇恩寺主持,这道姑是京中云来庵掌门师太,都是我朝佛道两界中的领军人物,连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要给其几分尊重,许其见面不用行叩拜礼。可牛逼了。接见你这个效果宗教的圣女,绰绰有余吧?

余柏林说的很有道理,伽罗国的使者团无言以待。人家宗教领袖对宗教领袖,哪里错了?

余柏林微笑,认为有道理就好。

于是这群女子之事,轻轻松松解决。

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勾心斗角纷纷没有,大家按照规定来就成。你进宫都进不了,有本事上街碰瓷啊?

不过金刀卫和京卫营对这群使者严防死守,只要有异动,那就立刻毫不留情的拎走扔回鸿胪寺。

别说女子碰瓷,一些所谓贵族想要跑去街上喝花酒调戏良家女子都不成。

出门必定有京卫营的人笑眯眯的奉上壮汉作为侍卫,咱们可礼遇你们了,每人出门必定配一个侍卫保护你们的安全呢。感动吧?

像我们这样和蔼可亲的宗主国,很难得了,你们要知足啊。

余柏林等人还没使出后手,这群使者们已经蔫了。

他们看得出,余柏林等人态度十分强硬,根本没有拉拢他们的意思。

官员的态度就表示出皇帝陛下的态度。

他们之前那么横,不是实力横,是仗着晖朝人好面子。所谓欺软怕硬,好面子的人怕横的人。

但皇帝陛下不但丝毫不给他们面子,一点也不想听他们歌功颂德,还做得面面俱到,从他们内心来看,都认为礼仪上丝毫没出差错,他们想要暴躁说晖朝侮辱他们,都找不到借口。

实在是令人憋屈。

不过他们还是不会放弃的。这不是还没遇到皇帝陛下吗?待他们对皇帝陛下歌功颂德之后,皇帝陛下一高兴,还不是什么都准了。现在对他们不理不睬,只是没见面嘛。

他们中可是有几年前拜见过文宗皇帝的人呢。当年文宗皇帝起先也是冷淡的很,后面还不是被他们拍马屁拍的喜笑颜开,还赏赐了他们一大堆东西?

可他们还没见到皇帝陛下呢,心里就快崩溃了。

余柏林等人开始笑眯眯的充当知心好谈友,为了给使者们科普晖朝规矩,以及表现出他们的善意,便拉着他们聊天了。

聊什么呢?聊你们那的风光景色吧?

哪几个月雨多,大河会涨水;哪几个月雨少,大河会退水。嗯你们那条河上有哪些地方可以靠岸,岸上有什么明显特征。

——你们研究的这么清楚,是要打过来了吗?!我们和晖朝就这一条天堑挡着!

好吧,地理咱们不聊了,聊民俗吧。

你们那是不是某某官员被某某弄死了啊,哈哈,是因为站队失败吧?对了,你们王子也被弄死了吧?还是通过某某方式弄死的。真有趣啊。

——你们怎么对我国阴私都这么了解,连我都只知道大概而已!你们晖朝到底在我们上层安插了多少人!该不会连皇宫里都有你们晖朝的眼线吧?!

属国使者们细思恐极,一番谈话下来,背后被冷汗湿透。

当余柏林等人第一天“谈心”结束之后,属国使者们各自团成一团开会。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晖朝这是看他们之前墙头草不顺眼,准备揍他们了啊!

还要什么赏赐啊!赶快派人回去告诉国君,晖朝要打过来了!!求和还是备战都要赶快!!

皇帝陛下看到截获的书信,笑得前俯后仰。他挥挥手,派人专门保护送信使者,一定要送到哦。

看,我们晖朝就是这么和善,连送信都会保护你哦。

第70章

宫宴开始的时候,属国使者们已经完全没了之前的精神气,一个个精神紧张,眼下都有了浓厚的黑眼圈。

坐到宴席上时,他们还得打起精神,换上笑脸。

设宴都是在大殿外的广场上,食物由光禄寺准备。

说实话,这种赐宴真的一点也不好吃。

其实光禄寺准备这种大型宴席的饭菜,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平时提供给部门的工作餐来得好。但现在是寒冬腊月,大家又坐在户外,虽然搭着棚子烤着火炉,端上来的饭菜还是很快就冷了——或许在端来途中,就已经冷掉了。

再来,赐宴有一套很繁琐的规矩。

皇帝要在宴会前讲话。讲话的时候,参加宴席的大臣就要站起来躬身聆听。当皇帝讲完一个段落的时候,众人高呼万岁,跪下磕头,然后站起来继续听。

一般在皇帝不话唠的情况下,众人一共要磕足三次头。

如果遇到不顾潜规则的话唠皇帝,那就继续磕吧。

待皇帝讲完话时,一般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桌上菜肴最后一丝热气都没了。

而且寒冬腊月之时,蔬菜稀少,仅有豪门才能尝到温泉大棚种植的、或者从南方运来的蔬菜。光禄寺做的是大锅菜大锅饭,显然没可能给大家提供新鲜的、绿色的蔬菜水果,干货果脯便是这个宴席上仅有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来源了。

而这些干货都是混着大肉做的。

就算现在光禄寺也常用素油炒菜,但炒过肉类之后,天气一冷,那菜中照旧会浮起一层凝固的油脂。别说吃了,看着就倒胃口。

这对大臣而言是折磨,对皇帝而言也是折磨。

所以晖朝君臣早就习惯了,在任何大宴之时,都吃饱肚子。来到这里,不过举着筷子意思意思,就着果脯干果,喝点温酒聊聊天,增进一下同僚感情而已。

虽然没人对属国使者说这些,但所有国家的宫宴都大同小异,他们也提前垫好了肚子。不会因为饥饿难堪。

余柏林看着桌上满满的菜肴,眼中闪过一丝可惜。

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长青是否觉得浪费?”赵信凑过来道,“放心放心,光禄寺设宴后的饭菜并不会倒掉,而是会在宴会之后分给宫女、内侍以及小吏。”

余柏林想起来,的确有这事。宫宴后的饭菜都会赐下去,宫女内侍和小吏都以得到宫宴上的饭菜为荣,哪里会浪费。

说起来,就算是大臣,也会以皇帝赏下的剩菜为荣。他的百香楼所做百香包子,打的招牌之一就是用楼上达官贵人吃过的饭菜做的馅儿,让普通老百姓趋之若鹜。要是放在现代,大部分人都不乐意吃别人吃剩下的东西。

“说起来,我们很久没聚过了。”赵信唏嘘道,“明明你入翰林不久,我也考入了庶吉士,都在一个翰林院,却基本没碰上的时候。”

卫玉楠也道:“我们三个虽都在翰林院,但都不在一个部门。平日事务多,上班时间也不可能乱窜,倒是见面不容易了。”

余柏林点头:“现在五日才有一休沐,忙家中杂事都忙不完,很久没出来聚过来。”

三人齐齐叹了一口气。

坐在一旁的陈磊笑道:“你们也大半年未曾见面了吧?真有那么忙?”

赵信道:“休沐时我基本都被关在家里挨训。”

卫玉楠道:“我也一样……好吧,不叫挨训,叫传授官场经验,并且不能荒废学问,还要指导后辈。”

余柏林也点头:“不能荒废学问。”还要替封蔚管家,以及教导大宝小宝。

陈磊笑着叹气道:“还好我家人还未上京。”

余柏林身跨三个部门,他想了想,自己在鸿胪寺并未挂职,在内阁又只是借调轮值,所以还是和翰林院众人坐在一起。翰林院众人除学士之外,品阶相差最多一品,因此多是相熟的坐一起,并未按照品级和部门划分。余柏林终于能和友人说上几句话。

他在众位新进士中,发展算是最好的一位。不但轮了内阁,还办了一次实事。其余进士,好一点的考上了庶吉士,也在翰林修书修典。没考上庶吉士的,就在六部实习,约三年,才会转正。

卫玉楠和赵信都考中了庶吉士,算是进士中已经确定前途的人。

只要进了翰林,再差,轮着资历,也比其余人多几分前途。

余柏林等人正在说笑,听见宫乐响起,忙收敛表情,起身垂首。现场一片安静,只有宫乐的声音悠悠扬扬。不一会儿,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皇上在众侍卫和内侍的簇拥下,走向首位。

余柏林等人立刻跪下,高呼万岁。

“众位请起。”封庭道。

内侍立刻高声喊道:“众位请起!”

“谢万岁!”余柏林等人继续垂首站立。

封庭喝了口热茶,润了一下喉咙,照着内侍递上的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