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国 >

第270部分

相国-第270部分

小说: 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日里,就是在这殿中,文武侯与官家进言,以除恩科不公之事,而此刻,惠王赵德芳亦是来为了这件事。

只是二人显然所为并非相同的目的。

文武侯杨璟是主张破而再取,破先帝以北地士子为优之章法;惠王赵德芳则是立挺先帝推行之举。

若不然,恩科皇榜中也不会有那般多的北地士子。

在彭雁思量时,那赵德芳见赵德昭未开口,涨红了脸又是往前走了几步,“皇兄,弟弟以为礼部并无过错,何来徇私舞弊之说?”

皇兄,这个词,待赵德昭登基后,赵德芳便不曾用过,今日道出来,显然,是心中觉得很是气恼,遂忘了平日里一直提醒他自己所要守着的礼制。

毕竟这恩科是由赵德芳全权负责,官家发出旨意严查礼部,岂不是让天下人笑他这大宋王爷办事不利?

“德芳,你且稍安勿躁。”

赵德昭缓缓开了口,继而与身旁的彭雁挥了挥手,后者自觉会意,躬身退了出去。

从龙椅上起了身,赵德昭缓缓走下台阶,“朕知晓你的委屈,不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有何为难之处,先帝在世,便曾说过南方多蛮夷之辈,况且,历来我大宋录取进士,亦是偏袒与北地,皇兄你彻查礼部,岂不是昭告天下臣弟办事不利?”

气急的赵德芳面色涨的通红,双肩抖动着,“难不成在皇兄眼中,臣弟连那外人都比不上!”

外人,自然是杨璟了。

知晓赵德芳受了委屈,赵德昭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唉……都是朕考虑的不周到。当初,想着借杨璟的在读书人中的名头让德芳你能被人推崇,虽知竟是弄巧成拙,让你受了牵连。”

说着,赵德昭又是叹了口气,“德芳,你没有错,所选的进士也都有朕亲自过目,他们之中,皆是朝中忠心追随先帝旧臣一系,我们都想着用这些人来培植亲信,并能借用那还未消失的旧臣势力,但却真的是百密一疏,思量众多,却忘记了件很重要的事情。”

闻言,恼怒的赵德芳不禁皱起了眉头,双目中露出了不解之色,“官家说的是?”

双手负在身后,赵德昭笑了笑,却是将话题给岔了开,“德芳,你还得记得那年在这殿里,先帝让我们手抄了百遍的一句话么?”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微微愣了愣,但赵德芳还是下意识的道出了这句,继而又是道,“怎么会不记得,正是那句话,让臣弟没了晚膳,还是官家夜里遣人送来了些果酥。”

语中满是抹不开的回忆。

“当年,不解其中味,即便赵师也曾不尽其烦的与我们解释过,但不在其位,始终是未能通透理会,再后来……”

赵德昭眉宇间闪出一丝的痛楚,赵德芳也随着黯然失色几分,再后来,便是他兄弟二人最为受苦的日子,先帝莫名驾崩,赵光义登基,被凌辱与压迫了十数年。

“一切都好了。”

率先回过神来的赵德昭再次拍了拍赵德芳的肩头,“此刻,朕做了大宋的皇帝,虽然是显赫无比,却不敢有丝毫的过错,生怕异端又生,你我兄弟重新回到之前的日子。”

顿了少许,赵德昭踱着步子,往高台上走去,“所以,朕要自己打自己的脸,下令清查礼部,杨璟虽然是外人,但有时候他确实眼光极为独到。自古,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既然如此,朕就不该再让南北泾渭分明,否则让读书人生了间隙,错过了治世之能臣,可就是愧对先帝。”

说着,赵德昭坐在龙椅上,脸上带着沉重之色,盯着赵德芳,“德芳,我们吃了太多了苦,比谁都知道眼下所来皆是不易,当真是输不起了。”

沉默之下,赵德昭抿了抿嘴,最终弯身一礼,“臣弟明白,日后自当小心行事,以皇兄所命行事。”

出了宫后,惠王赵德芳便就此沉寂了,那火急火燎的礼部尚书多次登门求见,都吃了个闭门羹,只得又匆匆折身朝着宫中去,可依旧见不着官家。

急火攻心之下,不过是两日的光景,竟是整个人消瘦了一圈。

朝殿上,群臣悄然而立,大抵在用余光看了礼部尚书,彻查礼部之事已经传了开来,想来很快,朝堂中又要再起风浪。

随着彭雁一声叫唤,赵德昭出现在了大殿之中,朝臣自然是跪拜,杨璟也不例外。

今日,殿试,他哪里会错过。

见过礼后,赵德昭道了些朝事,之后,竟是话锋一转,接连说了礼部数条罪行。

盛怒之下,礼部尚书罚了一年俸禄,两个员外郎成了真正替罪羔羊,被罢免了官职。

这些,杨璟都默默的看着,未道一句求情之言。

与他一样,惠王赵德芳亦是沉默不语。

挥手让那些求情的大臣止了声,赵德昭令彭雁宣中榜进士入殿。

随机,只见一群长衫士子小心翼翼的进了大殿,步履极为拘谨,更有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参见官家!”

自然又是一阵行礼,赵德昭说了几句勉励之言,接着又是语出惊人,“恩科取士,乃是广取天下有才之人,而今因有人徇私舞弊,乃至明珠蒙尘,实乃我大宋之不幸。”

说着,赵德昭在众位士子身上扫过,“所以,你们的才华,朕也是分不清楚,既然如此,便在这大殿上重新做一番考校,想要做状元,便看尔等本事了。”

在赵德昭的话音落下之时,彭雁则是吩咐内侍将笔墨低案之物派到士子身前,拿到试题的他们神色也是各不相同,榜上夺魁之人脸色大变,脸色生出让人一目了然的惊慌,也有其余之人颇为欢喜,想要借着机会,搏上一搏,鲤鱼跃龙门,争得那状元郎,获官家万千恩宠。

马亮便是其中一人。

当然,知晓这一切能够发生的缘由,马亮感激的朝着左前方看了眼,那里,杨璟正颔首而立,似乎未曾注意到他。

压着心里的欢喜,马亮打开宣纸,开始埋头苦思,却浑然不知先前瞧向杨璟的那一眼已经被高殿上的赵德昭尽收眼底。

不是结局的结局

恩科,殿试,不出杨璟所料,寇准获得了状元,而才华不逊与他的马亮则是位居末尾。

自然,从此寇准风光无限,与吕蒙正等人也相交甚好,杨璟越发觉得他所为与历史所说大相庭径。

无意之中,再次遇上了郁郁不得志的马亮,遂与他把酒言欢,后者对杨璟赞服不绝。

恩科之后,杨璟大婚,大宋官家钦赐,惠王主婚,整个汴梁随之沸腾。杨璟未食言,让萧慕春等人护送来了罗氏女父亲,罗郎中。

不过让他惊喜的是折赛花带着一众嫂嫂千里迢迢的赶来,数年不见,母子再遇,泪水涟涟,八妹更是哭成了个泪人。

大婚之后,赵德昭总是似有似无的打压着杨璟,大力扶植吕蒙正等人,杨璟送走折赛花一赶人,索性一直称病不出。

再一次进宫中,心中怨恨未散,又见杨璟娶了两个美娇娘,潘影设计陷害与他,污蔑杨璟淫…乱后宫,幸好赵恒无意中经过,将中了迷香的杨璟给搭救。

可是杨璟还是中了道,儒家宫中卧底给潘影喝了红花,使得潘影流产,如此,赵德昭大怒,杨璟处境颇为危险。

情急之下,恰好蜀地生乱,先前因禁军调动的曹彬等老将故意使坏,让杨璟入蜀。

如此,保的周全后,杨璟带着罗氏女与柴清云以及马亮踏上了入蜀之行。八妹则是交给了何钰与祝力,让他在道家与罗网的帮助下,安全的护送八妹以及身体无碍出任闽南的赵元佐兄弟南下。

杨璟走后,张谦自知处境有危,遂用何钰丢下的银子四处活动,终于得了个靠近闽南的官职,带着张婶与碧月也一道前往了闽南。

镇压蜀乱,并清明吏治,兴修水利,鼓励耕种,推行教化。马亮则是如鱼得水,两年后,初见成效,使得蜀中一改旧样,百姓安居乐业,异族相处融合。

可随即变数再生,汴梁飞鸽传来,潘集遇险,原来潘集乃是前朝周氏遗孤,而福宁殿里的秘密竟是里面关着前朝帝王周柴荣!

得知消息后,为了柴清云,杨璟前往汴梁与儒家、佛家以及赵德昭周旋,最后,潘美自杀谢罪,潘影被逼疯,柴荣见到了柴清云与潘集一眼后,身心俱疲的他与卫庄独自一番交谈后,竟也自刎于剑下。

卫庄将流沙丢给了杨璟,孤身离去,当年的事,成了谁也不知晓的过去。

赵德昭封了新后,却是儒家当年刺了杨璟一剑的净玉。这番,杨璟在朝中处境更加岌岌可危,就连久经朝堂的卢多逊也被罢免了。

好在北方告急,却是张齐贤引敌,辽人与蓄意报仇的李继迁联合南下,‘震疆旅’被杀大半,数日里连克三城,朝廷大骇。

赵德昭无奈之下,令杨璟挂旗出征。

杨璟到了北地,将道家、罗网、流沙以及何钰商会乃至云烟阁的密探全都用了上,调度兵将,在杨家其他几子相助下,打败辽军,击杀李继迁。

再次见到萧太后,耶律贤死后,其母子孤苦,契丹内部权势矛盾日益突出。助萧太后渡过危机,二国终于联手,历时近大半年,将吐蕃打的元气大伤,数百年内再无作乱之势。杨璟也趁机将还未崛起的女真一族给摸去。

吐蕃之战,宋辽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联手,交战到了后期,萧太后与杨璟便各显神通,各自使着绊子。在势力分割上,唇枪舌剑,乃至刀剑相加,好在没有破坏联手。

蜀地,王鸬鹚起义率兵攻打邛、蜀等地。且黄河决堤,濮,曹,济诸州,流民四起,萧后契丹奸细因此生事,发生小规模动乱。在此时,契丹二十万大军蜂拥而来,连克城池,剑锋直指汴梁。

危急时刻,杨璟再度挂帅,兵分五路,驻守吐蕃的高琼领一支往西,打入契丹身后。

利州路,成都府路,秦凤路三路调兵,走德顺,由石守信之子,石宝兴率军十万。

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永兴军路三路调兵,由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率领走银州,解代州之急。

河东路,京西路调兵增援太原,由大郎坐镇。

河北东西两路,京东东西两路,由皇帝赵德昭亲自率领,迎着契丹而去。

期间,因为萧后与杨璟的存在,火器运用频繁,远远的超过这个时代本该有的水平。

此时,道家与儒家暂且联手,挫败了佛家,局势很快便朝着北宋倾斜。

大军齐进,甚至打到了契丹上京城。

最后萧后请求谈判,契丹愿向北宋称臣,赵德昭同意了,而杨璟暗中派人击杀了耶律一脉。

回京之后,杨璟从净玉处得了玉箫,而赵德昭因他功高震主,联合吕蒙正等人要陷害与他。

无奈之下,杨璟传书蜀地与闽南,顿时,各路人马纷纷朝着汴梁而来,不过是十数天,汴梁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德昭脸色大变。

杀了以丧心病狂的赵德昭与赵德芳,杨璟扶赵元佐为帝,正与除去吕蒙正等人时,他们已经逃去。

北疆交由大郎等人镇守,给赵元佐推荐了马亮为相后,杨璟替赵元佐与八妹完婚后,便带着罗氏女等人前往闽南定居。

其中,萧慕春与打理云烟阁的窅娘成了亲。

闽南之后,杨璟遇见了得到了郭淮,二人结伴去了山门,那里,杨璟才知道玉虚、禅叶再加上儒家的文帝萧,有着穿越时空的功效。

无意之中,触动了三者形成的结界,一阵白光之后,杨璟眼前再无物景,浑浑噩噩之后,失去了知觉。

待他再醒来,只觉得腹部尿急的很,急忙忙的起了身,才发现卧室凌乱不堪,身上裤衩汗衫,掀开窗帘,阳光刺眼,屋外,车水马龙,吵闹异常。

这时,杨璟愣住了,竟有些不知所措,待无意回收,发现枕边有一只发着莹莹绿光的玉瓶,瓶口几片先翠欲滴的绿叶,并斜插着一只缩小了多倍的玉箫,仿若是瓶中的杨柳枝。

(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