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铸剑天下 >

第136部分

铸剑天下-第136部分

小说: 铸剑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从一九三七年九月八日开始,有国民党军队发起的淞沪会战,到一九三八年一月五日正式结束,近四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华东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中日大会战。
在国民党军队即将全线溃败之际,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显示其不可战胜的力量。
用极其强横的之态,首先消灭了日军从金山卫登陆的第十军,随后由对上海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实施全面围困。
在迫使国民党军队全面接受我军改编的情况下,顺利接手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对抗的阵地,同时,通过一系列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的进攻,使得在上海地区的日军,在不知所措中,就逐渐溃败,最终日军在宝山最后阵地上,被我军全部歼灭。其三万多日军成了我军的俘虏。这也是自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最多的一次俘虏。
----------------分割线----------
今日第二更,继续求推荐


第一八六章 中日暂息兵
更新时间20101029 11:01:23  字数:3250

 淞沪会战的全面结束,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战已经进入崭新的局面,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所有中国人,都纷纷走出家门,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阵阵庆祝胜利的鞭炮声。
中华民族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和平发展的机遇。
从三八年开始一直到四二年,中华大地上,除了东北、外蒙等地区还暂时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下,其他地区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而且,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出现的极其难得和平景象,使得长期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欧洲国家的犹太人等少数民族开始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移民。
由于中华联合政府延续了一贯开放和优惠的移民政策,同时,在波涛公司和周涛控制的其他地下势力的暗中操作下,中国大陆在随后的几年中吸引了两百多万欧洲等地区的科技和技术人才移民。
使得西方国家大量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来到了中国这片神秘而美好的东方大地上,并且在东方大地上寻找到了合适的就业机会和享受起了美好的和平生活。
当然,这些人的到来,和从三五年开始就已经向中国大量移民的西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换代,中华民族各方面全面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战后,绝大多数人也选择留在了中国,成为强大的中华民族一份子。使得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再次增添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分支。
同样,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国产业工人的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为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全面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中华民族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同样,在解放军如此强大的战力面前,日本侵略者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和军队逃过解放军的攻击,而不是再次出兵中国来主动挑起战端了。
淞沪会战的惨败再次引发了日本政局和军方的剧烈动荡,内阁全体辞职,军方高层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剖腹自杀来结束自己可耻的生命。
随着一系列日本政界和军界的震荡,终于有人为这场对日本来说悲剧性的战争埋了单,在这场动荡之后,日本原海军大臣永野修身的次官,山本五十六却脱颖而出,不但没有受到这次军界动荡的影响,反而被提前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正式就任日本海军大臣兼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生涯。
山本五十六在正式出任日本海军大臣兼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时说出了一句被后世称为惊世名言的经典讲话:
“中华民国这个东方雄师已经彻底苏醒,现在,世界已经成了他的猎物,面对这只令人恐怖的觉醒雄师,其他民族要么选择臣服,要么选择死亡。任何敢于反抗的力量,都会被他的铁爪撕得粉碎。”
因此,山本五十六主张,日本应该立即和中国政府展开和谈,尽量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以求和中国政府达成全面谅解,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日本未来的出路在海洋,而决不在那片美丽富饶却永远无法企及的东方大陆上。
其实,经过了华北和华东会战两场大战,日军就损失了近八十万兵力后,山本五十六的主张已经代表了日本军方和日本政界甚至日本国民的大部分人的心态。
真正让日本惧怕的不单单是我军歼灭了日军近八十万军队,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各种让人无法想像的战略和战术手段,就能够解决日军非常精锐的强大军力,这是多么让人恐怖的强悍力量啊。
而且,解放军每战出动的仅仅是其部分力量,而远非全部力量,现在又顺利得到了国民党几十万兵源的补充,这样强大的解放军,加上庞大人口和资源的支撑,这样的中国,根本就是日本这样的资源匮乏的岛国所能抗衡的。
现在这个时候,正如山本五十六所言,若是不明智地选择和中国对抗,就等于选择了死亡。
只不多在绝大多数人,感情上还没来得及转弯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就用犀利的语言,将笼罩在日本光秃秃的身躯上最后一层薄纱给撕得粉碎。
因此,经过淞沪会战以后,原本在华北会战后,日本已经作出了部分调整的向南北发展,对中间防御的军事战略被彻底确定了下来。
等到淞沪会战结束后,就算是再狂妄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也没人再敢叫嚣要吞灭中国了。
同时,新上台的日本内阁和日本军部开始研究如何和中国达成谅解,而保证日本不被这个迅猛崛起的东方大国撕得粉碎。
再经过剧烈的辩论和多方密议后,日本高层终于达成了共识,就是有条件的满足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就算是不能和中国政府达成全面和解,也要将中国政府和日本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时间拖延的越后越好。为日本发展南北两侧的战略方针得以顺利实施争取时间。
现在,和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连续溃败不同,在和苏联交战的远东战场上,日军却取得了节节胜利,已经将战线苏联腹地推进的越来越深。
而且,苏联在欧洲,现在也面对着德国等西方国家带来的巨大战争压力,在中东和南北高加索地区也是混乱不堪,现在正是日军一举解决苏联远东战场,占领苏联远东地区的大好时机。
若是能够顺利占领苏联远东地区,就算将来东北甚至朝鲜地区被中国收回,日本也在东方大陆上找了到不错的战略点,有着苏联远东地区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支持,日本国内经济形势恢复的会相当迅速。
同时,日本海军若是能够顺利实现南下南洋,获得印尼等南洋地区大量的橡胶、煤铁等资源。那么日本将会发展成为不亚于中国的强悍力量,等到那个时候,在和中国一决雌雄,这才是日本比较稳妥可靠的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内阁和军方制定的这个南北发展、中间防御的发展战略也得到了日本裕仁天皇的批准。至此,日本开始围绕着新战略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外交行动。
从三八年初开始,日本正式派遣代表团,前往中国大陆,开始谋求双方取消战争状况,建立友好关系的和谈。
然而我方对于中日和谈设定了非常严正的先决条件。根据我国设定的条件,日本要想和我国进行正式和谈,首先应该归还我台湾和琉球群岛等地区,否则我大军将从即日起挥师北上,进入东北,彻底歼灭盘踞在我东北和远东地区的日军。
迫于我方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在双方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筹备性接触和磋商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中国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同意了我国政府的先决条件。
并且同意日军和日本侨民将在半年时间内撤离台湾和琉球群岛地区,从三八年八月一日开始,又中华联合政府恢复对台湾和琉球群岛行使主权。
而我方也同意日本撤离已经被我军围困了半年多的青岛地区五万多日军。
山本上台第一件事,就谋求将青岛地区,以日本海军陆战队为主的日军撤离中国地区,
对于盘踞在青岛的这支日军部队,寻淮洲早在华北会战发展阶段,就有考虑过安排第四野战军东兵团出兵围歼。
后来由于华北会战形势发展大好,尤其是苏日在北方正式交战,寻淮洲就停止了歼灭青岛日军的作战计划,而是改由第四野战军东兵团,对这部分日军实行围而不打的策略。
将这部分日军整整凉在青岛近半年,这部分日军过得日子也可谓是苦不堪言。
由于日军在青岛处于绝对几个兵营里,处于绝对劣势,因此既不敢对我军发起攻击,又没法掠夺粮食补充。
部队给养仅靠日军海军的一些船只补充,而且还得看围困解放军的脸色才能够不定期补充。
在淞沪会战后,日军对中国大陆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妄想。这部分日军再留在青岛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要么被人家剿灭,要么向人家投降,其他没有任何出路可言。
正是在此背景下,山本五十六才谋求通过外交和平手段,将这部分日军顺利的撤回国内。
而对于这部分日军,虽然主席也很想消灭,可是在和寻淮洲多次密议后,主席和军委还是作出了对这部分日军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
现在这部分被我军围困了多日的日军,反倒成了我方手中一步妙棋。
在日军正式承认我方提出的和谈先决条件,同时承诺不得将这部分日军调派到我东北和朝鲜地区后,我方也默许日本撤离青岛地区的这五万日军。
山本五十六随即从日本海军舰队调派一支运输队,在不安排护航的情况下,将驻守在山东青岛的日军海军陆战队五万多人紧急撤往远东库页岛地区,开始投入到了远东战场。
至此,中国领土上,原本被日军侵占的土地上,除东北、朝鲜、台湾、琉球群岛等地还驻扎有日军外,已经再也没有任何日军存在了。
有了日本第一步承诺,双方才开始了正式和谈。
在我方的刻意控制下,这次和谈从三八年开始一直谈到了四二年,最终也没能正式达成和谈协议,不过倒是培养出双方的默契起来。使得日本几乎按照中国的意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走出了一步步为符合中国需求的棋子来。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第一八七章 全军大编练
更新时间20101030 10:43:14  字数:3156

 寻淮洲永远是最忙碌的人,三七年底开始寻淮洲就从皖南来到了苏州,主持设在苏州地区的新成立的国民党军队改编委员会工作,在此之前,寻淮洲被军委任命为改编委员会主席。原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冯玉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叶剑英被军委任命为改编委员会副主席,原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左权、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树彬被任命为改编委员会委员。
为了主持改编委员会的工作,寻淮洲可谓是煞费苦心,加上殚精竭虑。加上当前中华联合政府和日本和谈的基调和谈判策略,最总目标,基本上都是他和主席通过密议商定的。使得寻淮洲恨不得自己能分身几瓣,每一瓣都没日没夜的工作,这样才能将这些事情所得更好些吧。
从三七年年底开始,寻淮洲多次往返于苏南和重庆之间。
幸好现在已经华东和重庆之间可以由飞机往返,使得他每次都可以乘坐专机,前往重庆。
因此也没有耽误多少时间,而且去重庆和主席等军委大佬见面,可不单单是商量对日方针,更重要的是关于当前苏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整编问题。
经过军委大佬们反复磋商,最终确定了,将苏南和南京周边的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改编为解放军第七野战军。
由于此番改编的重要性,军委也实在想不出比寻淮洲更适合出任第七野战军司令的人了,因此,寻淮洲再次被临时推到了第七野战军司令的位置上,
同时军委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兼任第七野战军政治委员,原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左权出任第七野战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冯玉祥将军出任第七野战军副司令,原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树彬被调任第七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从三七年年底开始,剩余的国民党军队近四十万人,在苏南地区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改编,到三八年二月底,终于全部改编完成。
在此之间,安排了第三野战军直属部队和南京地区国民党部队换防事宜。解放军进入南京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搞什么入城仪式,而是分在几个夜间,悄悄地实现了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换防工作,等到南京城被第三野战军顺利接手,城中老百姓也没听到多大风声,受到多少影响。
这也为下一步顺利改组国民党减少了不少压力。
为了顺利改编这部分国民党军队,军委安排从当时云集在苏南、南京周围的解放军,第一、第二、第三三大野战军中抽调了大量的中、高级干部和骨干战士,同时也将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将士打乱重编到第一、第二、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