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220部分

盗宋-第220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比起高怀远以前的设计,还要快上一些,大大超出了高怀远最初的估计,让高怀远颇为兴奋,两千人的兵马,其实已经算是他的麾下了,只不过现在暂时披着红袄军的伪装,迟早有一天,都会成为他的部队。
所以这次高怀远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要到扬州,仔细关注一下付大全这边的情况,看看有没有需要,加大对付大全的资助。
所以经过数天的航行之后,高怀远舒舒服服的便赶到了扬州码头。
官船在这里停靠之后,就要转入运河航道南下了,高怀远以上岸游玩的借口,带着自己的人登岸进入了扬州城之中。
扬州历来是南北运河在长江的交汇处,这里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泊之地,在南北宋时期,这里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靖康年间的时候,这里还被徽宗当作陪都,可见这里的繁华程度了!
所以当高怀远进入扬州城之后,发现这里果真是个十分繁华的城市,水陆交通都十分发达,城中人流熙熙攘攘,以它目前的城市规模,扬州城之中至少要有数十万居民,这放在后世,也算是个不小的城市了,走在街上的时候,到处都是南北商贩经商吆喝的声音,勾栏酒肆更是入林一般商业极其发达。
高怀远颇为欣赏扬州这个地方,但是他没有过多在街上转悠,而是找人打听了一下之后,径自来到了地处扬州城中央靠南的醉仙楼之中。
扬州醉仙楼建于半年多之前,经过半年多时间之后,这里的醉仙楼也已经是扬州生意最好的酒楼之一了,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神仙醉的美酒,就无人能出其左右,加上扬州城商业繁华,这里的买卖想不好都不行。
而当初高怀远要黄真在这里设立醉仙楼,看重的倒不是这里的生意好坏,而是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可以收集北方情报的桥头堡,别看宋金两国现在打的跟什么似的,但是商业上的来往却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
特别是两国的榷市在受到战争影响关闭之后,各种走私的买卖就大行其道了起来,而且北方的京东一带又是乱糟糟的一片,红袄军各方势力都要养兵,所以没钱不行,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相互争夺地盘,自己打的也十分热闹,各方红袄军的头领们又利用各自身上披着的宋军身份,出入宋境颇为便利,所以金朝和宋朝的贸易来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两国的各种特产最终的交易大多数都在扬州进行,所以这里也是南宋走私贸易的一个重要集散地。
这些情报都是高怀远从这里的醉仙楼搜集来的,所以别看他一次到扬州这个地界,但是对这里的情况却早已是了如指掌了。
这里的醉仙楼掌柜的叫周清泉,也是周昊的远房亲戚,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读过几天书,但是不是那种材料,但是做生意倒是有点头脑,所以后来周家投靠了高怀远之后,也被黄真笼络到了手下,被派到了扬州打理这边的生意。
但是周清泉主要是负责生意上的事情,真正负责这里情报收集的却是这里的账房,叫做王三成的人。
王三成乃孤儿出身,他才是高怀远的真正手下,掌管着扬州醉仙楼的钱财还有情报网络,所以真正的负责人,还算是王三成。
当高怀远迈进醉仙楼的一时间,这里的前堂一个少年便立即认出了高怀远,立即抛下手头的事情,将高怀远带到了楼后面的密室之中,这里也是王三成的住所,王三成一见到高怀远,便立即上前跪拜施礼,被高怀远搀扶了起来。
“不必多礼,我这次是路过扬州,特来你这里看看,另外想听一下有关付大全那边的情况!”高怀远立即开口说道。
王三成马上请李若虎把守住外面,然后站在高怀远面前答道:“回禀少爷!付大哥两个月前已经离开了扬州,到了京东一带,小的为他调拨了一万贯,作为他的启动费用,并且买通了时青的商队,将付大哥所需之物转运到京东一带,帮付大哥初步在莒县以南站住了脚跟!
现在付大哥的兵力已经又有所扩大,并且将莒南一带的几个镇子攻克,获取了不少财物,还刚刚收编了几百临近的一支红袄军散兵,现在实力已经扩大到了三千人左右,短时间假如有人想要吃掉他的话,基本上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说付大哥那边,基本上已经在京东站稳了脚跟,这个事情小的也是刚刚收到从楚州发回来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给少爷传回去!请少爷恕罪!”
高怀远听罢之后,真的有些想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真是乱世出英雄呀!平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付大全,在有了施展的天地之后,发展居然如此迅速,这让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假如照他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恐怕一年时间,就能成为红袄军之中实力强劲的一支兵马了。
这可比他当初的计划提前不少,于是他便立即接着问道:“你做的已经很好了,除了这些事情之外,付大全那边还有其它什么消息没有?特别是有关他和其它那些红袄军头领们之间的消息呢?”高怀远最关心的还是这个事情。
王三成摇摇头道:“这倒是没有,从消息来看,付大哥现在也刚刚在莒南站住脚跟,可能是实力尚浅,还没有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目前没有人主动找他联络,假如过段时间的话,付大哥和金兵再打几仗之后,名气会大起来的,眼下可能是时日尚短的缘故吧!”
高怀远听罢之后,稍稍有些失望,但是马上就暗笑起了自己,觉得自己太心急了一些,这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付大全已经发展的相当神速了,但是他再怎么快,也还是在京东时日尚短,没有太大的名气,估计假以时日之后,以他的发展速度,一定会引起李全等人的注意的。
于是高怀远笑道:“三成说的不错,是我太过心急了一些了,这才多长时间呀!不着急!我这次路过这里,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见一下你罢了!
大全那里的事情,我就不去关心了,你在这里,要时刻注意大全那边的情况,有什么事情,立即派人送消息给我,现在我马上要到临安去赴任,以后消息就传递到临安贾奇那里!
至于大全那边的需要,你执掌着这边醉仙楼的钱财,不必吝啬,大全只要有需要,就尽可能的支出,帮他发展起来,花多少钱不重要!
同时,你这边还要和经常来往扬州楚州一带的红袄军结交好关系,从这边北上,要经过他们的地盘,保证不断绝对大全的支援!必要的时候吃点亏也不怕!”
王三成一一记下了高怀远的吩咐,连连点头称是,安排过这里的事情之后,高怀远算算时间,也已经离他赴任的期限不远了,所以没再在扬州多做停留,而是见了一下扬州醉仙楼的掌柜周清泉一面之后,夸奖了一番他,便再次登船,朝南进入到了运河之中。
第十一章 临安
运河乃古时南北最重要的通道,比起陆路交通来说,运河可以说要更重要一些,南北货物以及粮食的转运,大部分都要靠运河承担。
自有宋以来,为了沟通南北运河交通的便利,宋初朝廷便大力开掘修复运河,形成了从汴梁到杭州贯通南北的一条特大型运河,史称汴河,汴河将长江、淮河、黄河沟通,修成之后,形成一条波涛浩瀚的大河,繁华时期汴河上舟船如织;往来日夜不停;两岸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城镇林立;构成了北宋一道特异的风景。
但是自从金军南下北宋覆灭之后,长江以南的运河便淤塞了下来,因为南宋为了防止金国利用运河南下,在败退之后,将汴河沿途用沉船淤塞,并且挖开河道,使用土石填塞河道,最终使这条大河自楚州以北基本上完全废弃,不复使用。
而南宋建立之后,虽然曾经多次北伐,但是最终都未能成功,放下军事的原因不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北方遭遇兵祸之后,人口大减,土地抛荒严重,宋军后勤补给不易,往往发兵之后,后勤跟不上,以至于宋军出征不久,便因为物资供应问题,无力再战,最终导致兵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怀远一边坐船南下,一边听船上的人聊起运河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他这些年已经研究过了一些,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望着滔滔河水,以及河面上来往穿梭不停的各种船只,高怀远为汴河的兴衰而感到惋惜,中国古代曾经创造过多少个令人瞠目的宏伟工程,累死汴河这样的工程,最终都未能留下什么遗迹,战争对于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造成了多大的灾难呀!
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暗中琢磨一个事情,他知道金国覆灭在即,而且对于南宋来说,光复中原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假如南宋在后来灭金之战中,发挥的好一点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光复中原故土,并且为南宋争取到一大块战略防御纵深,如此一来,在以后和蒙古大军对抗的时候,也不至于只能据江而守,不敢说一定能遏制住蒙古大军的南侵,起码也能大大延缓蒙古人南下的进程!
现在看来,南宋有南宋的苦衷,除了战将作战不利之外,宋军看来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失去了水道纵横的水运补给的便利之后,纯步兵组成的大军,对于后勤方面的压力之大,是他以前没有过多进行估算过的事情。
以现在一个士兵,要想维持作战,抛开水运不提的话,起码要有三到五个民壮为其提供给养,所以宋军的战斗力的发挥对于后勤补给的依赖性将会非常巨大。
和蒙古骑兵一比,宋军不用打,单在后勤补给上,便已经处于了绝对劣势。
而蒙古大军和宋军不同,他们每个人拥有两三匹战马,机动能力超强,而且蒙古军是以战养战,往往是在别人的国土上开战,不用有太多顾忌,能抢则抢,靠着劫掠便可以维持他们的战斗力。
何况蒙古军的骑兵各个吃苦耐劳的能力非常强,他们自小便生活在环境异常恶劣的草原上,每个人都习惯了严酷的环境,能依靠很少的食物,维持他们的体力和战斗力,实在没吃的话,他们甚至只靠喝自己战马的马奶也能继续打仗,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和机动性。
甚至高怀远还从食物结构上考虑过宋军和蒙古军的不同,蒙古人基本上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食,这两种东西属于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可以给人提供的单位热量比较高,而且这些食品蒙古兵可以提前制成熟食,在马上不用停下休息,就能吃饭,所以蒙古人的机动作战能力,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天下无敌,这也是他们横扫西域几乎所有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那些国家的军队差,而是蒙古军的机动能力强的太变态了。
而汉民族的老百姓和军人,主要食品来源却是依靠的米面等物,这些东西的单位热量低,一个精干士兵,假如想要维持作战的体力的话,一天至少要食用一公斤以上的食品,才能保持他的体力,继续进行作战,假如摄入食物过少的话,士兵所获营养便无法维持他的消耗,战斗力很快便会下降。
再加上宋人食用的食品在制作方面也很麻烦,他们所吃的东西,大多都是生东西,往往需要大军停下来埋锅造饭,将原料做熟了再吃,一天即便是吃两顿饭,最快也要花两个时辰,大军要停驻两次,如此一来,想要保持机动性,就更是困难。
要不然了,即便是汉唐初期的时候,在没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之前,他们也拿北方的匈奴人和突厥人没有一点办法。
高怀远往往一想到这个事情上,就有点头疼,到现在他也没想出什么解决这种问题的好办法,除了靠人海战术维持宋军的进攻能力之外,他真的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也许运河是个办法,宋军假如想要在北伐有所作为的话,一边打,一边恢复运河系统的功能,这才能维持宋军的日常给养运输,所以高怀远这几天在船上,经常暗中琢磨运河的这个事情。
官船一路在运河上南下,路过镇江,过常州又经无锡抵达了苏州,高怀远没让船只在苏州做过多停留,而是补充了一些所需之物之后,便再次启航,继续沿苏杭运河驶向了临安。
这次旅途对于高怀远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好几年时间了,但是像这样一路乘船,走水路前往一个地方,还真是一次,沿途看尽了大好风光,也尽尝两岸美味食品,大大的过了一把坐船的瘾,总算是为这次穿越时光之旅又减去了一个遗憾。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用了大概十天的时间,走完了全程,终于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三天,到达了杭州临安。
当踏上临安码头的坚实土地的时候,高怀远好半天都没适应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走路总是感觉有些深一脚浅一脚的,坐船的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持续了很久,小脑才终于将这种感觉调整过来。
站在临安码头上,看着运河上如林的舟楫桅杆,高怀远微微叹息了一声,十天来的好日子,走到这里,基本上画上了一个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