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130部分

万历中兴-第130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皇帝的步伐有肉吃,但不代表着他们会无条件地服从于皇权,相反,只要步伐停下来,被利益蒙住眼睛的士大夫们马上就会重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恶心皇帝,限制皇权。

抛给勋贵和豪族世家们的利益显然已经不多了,不像蒙古草原可以放羊,不像辽东黑土地肥沃,不像美洲和澳洲广袤无垠,不像鲜卑利亚鲜有人迹,碎叶不能迅速地体现他的价值,陆地丝绸之路已经被海上丝绸之路所取代了。

吃饱了的大地主官僚阶级已经满足了,只要和西班牙人争夺到美洲,那么所带来的利益也已经不用发愁了,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用得着继续不休止地战斗下去吗?

毫无意义,石见银山中勋贵们所占得份额也已经不值一提了,没有必要和占大头的皇帝站在一起和士大夫们作对。

没错,这应该叫做封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欧洲的贵族和大明的勋贵以及士绅,某种意义上算是一个尿性,最终被资产阶级取代也不是没有理由,虽然他们有进取心的时候很强,但进取心之后的惰性却也太容易产生。

李成梁把话说的大公无私,一切为国的模样,都掩饰不了,他其实和勋贵们一样,已经满足战争所带来的红利了,辽东最大的将门世家已经得到足够的收益了。

除非现在还有像澳洲那样,只有‘袋鼠’,但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的土地,不用花费功夫就能占领,一般的小蛋糕已经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了。

请辞卸职固然有李成梁自己所说的那些原因在里面,但是要说没有其他小心思,可能吗?东李西麻,东李西麻!两个优秀的将门世家,麻贵今年五十出头,李如松四十出头,固然现在不能推荐李如松当大都督,但麻贵之后机会确实很大的。

戚继光站队的水平不高,但可不要真以为他只比俞大猷强上半分了,这点他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打得一手好算盘。”戚继光冷笑一声,手中的笔停顿下来,想到自己老友的心思,为公的同时又达到自己的目的,李成梁这方面当之无谓是老狐狸,即懂政治又有军事水平的典范。

以一切为国为朝廷的样子做事,但他自己都说这是为官的选择,是一种投机,那么显然,不知不觉中他也已经站队了。

“真可惜。”戚继光摇了摇头。李成梁什么都没有搞错,但惟独漏掉的一点,戚继光不是将门世家。

戚继光是将门,但不是将门世家。

为什么?

根基浅,比起辽东李家和大同麻家来讲,戚继光虽然同样世袭到父辈的军职,但简直就是进士和穷秀才的区别,一个有宅有府,一个家徒四壁。

人丁稀薄,没有家族可言,哪里来的什么世家,也自然不会有多少家族的利益。

尽管现在来讲,他戚家也已经因为几个儿子的成器,可是有点将门世家的样子了,但是却依旧和李成梁家有些区别。

区别在哪?

李成梁的儿子太大了。

李如松和李如柏等人在万历登基之初,就已经是将领了,而他戚继光的儿子,那个时候还只不过是个小孩子。

倘若是原本的历史,万历自然器重李如松这样的青年将领,但是现在嘛,野路子出身的将领很快就不值钱了。

幼官舍人营培养的军官都是大明未来军队中的种子,而且他们对于皇帝的忠诚程度也远远超过那些维护自家利益的世家子弟们。

戚继光的几个儿子都是幼官舍人营出身,除了戚兴国应为在京城里呆久了,沾了繁华所带来的浮躁气息之外,其他的都是优秀的军官。

年轻的军官和旧式的军官有所不同,若是以万历的称呼方式来讲的话,那么,他们可以被称作为少壮派。

除了幼子浮躁需要沉淀一下之外,戚继光的其他儿子都是少壮派,而李成梁,他的幼子李如桂同样浮躁,其他诸子当中,仅仅只有李如梅一人可以算作在少壮派的范围之内,其余的要么不是军人,要么就是旧式军官。

尽管戚继光自己可以明确,他效忠的不是皇帝,是朝廷,是由皇帝加内阁以及六部等等权力机构组成的集体,而不是单单的某一个人。

但是他的儿子不一样。

“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原,重新制定礼法,我们现在才重新成为文明之国,而不是那些只知道放马啃羊腿的野蛮人的三等、四等奴隶的!”

“得位之正,未之有也!”

这些事戚祚国等人的原话。

倘若戚继光能够见到一个来自后世的医生,那么肯定可以告诉他:“对不起,戚继光先生,你的儿子已经被严重地传销洗脑了。”

不过可惜,戚继光不可能遇到这样的医生,作为一个将军和父亲,只能用鼓励地目光看着自己的儿子,为皇明,为了大明皇帝陛下战斗。

自己的儿子全都是皇帝的死党,自己要当个公正无私的人?

戚继光可做不到这样的事情,他长子戚祚国因为政见问题纠缠不清,和他关系不好,他二子戚安国和他大哥一样,好一点的是不怎么顶撞他,但也一样申请调往鲜卑利亚了,为了这事老戚已经被家中母虎给气的要死要活了。

“我才是老子,你们都要跟着我的脚步走。”戚继光嘟嘟囔囔地说道。让他承认他被自己的儿子所改变?这岂不是太丢面子!

他儿子效忠的不是朝廷是皇帝,他戚继光效忠的不是皇帝是朝廷,一家人就此闹翻?老戚家怎么可以丢这样的人!

他儿子效忠于皇帝的思想,是因为他这个老爹!是他这个老爹一直以来忠君教育的结果!

不能改变自己的儿子,那就只能改变自己了,年纪已经六十岁的戚继光偶然向许多老人一样,耍起了小孩子的心态,死活不会承认他为自己的儿子改变自己的信仰。

调整好心态的戚继光,继续拿起笔,写起自己的‘辞职报告’。

在大明和西班牙的战争爆发之前辞职告老,这点是必须的,李成梁说的也没错,他们的身体估计难以撑住接下来的战争了,倘若他们其中之一在战争激烈时病逝,重新选取大都督,显然对战事不利,现在退下来,还能够对后背有所指点,显然利大于弊。

只不过,有一点李成梁要猜错了。李成梁为了世家而做选择,而他却必须站队,像曾近投靠张居正那样彻底地站队,所以要推荐的下一届大都督,绝对不会是李成梁所想的那样是胡守仁。

因为胡守仁只忠于朝廷,不忠于万历。

即使皇帝用人喜欢公事公办,但现在显然不是不计较公私的时候,等到倭国动手,士大夫们纷纷被打脸的时候反击,显然时间上有些滞后,为了期间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把这些跟不上时代的家伙们扇下朝堂,还需要更快一点才行。

举荐谁呢?

戚继光停住笔思考起来。

沈有容?

不行,戚继光摇了摇头,沈有容是名副其实地少壮派,但年纪太年轻了,三十一岁的大都督?而且他虽然有本事,但由于一直驻守大明的近海,没有机会立下战功。

吴惟忠?

这个同样不行,这个老部下最擅长的其实是陆战,海军虽然不错但算不上出色,而且他的效忠的对象也是朝廷而不是皇帝。

效忠皇帝的勋贵国公朱应桢又在扶桑洲,并且年纪小,同样不可行。

那就让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吧!戚继光叹气口气,在纸上写上林凤的名字。

把这个倭寇头子给调回来吧!

效忠于皇帝,和官僚商贾和大地主们不对付,甚至是有仇,所以绝对不会反水,只不过倭寇的底子太过敏感,要不是少壮派都没有长成,戚继光才不会选择这样的人物。

第234章 官僚资本的老对头

“你和这帮老家伙们玩心眼吧,玩不过他们,若是不理他们,又自己屁颠屁颠地凑过来。”万历看着戚继光递交的辞呈,摇了摇头放在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

一直顶着忠于朝廷帽子的戚继光,临老退休又突然跳槽,大有一副潜伏敌营多年,身在曹营心在汉,实为大明皇帝鹰犬的派头,做出的决定完全超出皇帝的预料。

“真是麻烦。”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万历无奈地说道。

勋贵和士大夫们背后的传统大地主和官僚膨胀到一定程度会堕落满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真要是以为依靠这帮人就能大明一直昌盛下去,那才有问题呢!

战争所带来的利益不过是延续着封建王朝的寿命而已,海外的利益也只不过是让这帮人在彻底腐朽之前来点回光返照,大力丸的时限时有限的,吃的越多,效果越差,对于官僚来讲,现在唯一还有兴趣的大概就是扶桑洲的‘无主’之地了。

无论是勋贵还是士大夫以及他们背后所站的集体,都会全力支持大明赢得和西班牙在争夺美洲中的胜利,但万历不难想象,即使战争胜利,这帮人最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和西班牙那些依靠殖民掠夺满足自己需要的贵族们比起来又会好到哪里,唯一的优势大概是西班牙的财富促进了欧罗巴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而大明的财富只能刺激大明的,不过那些只把工坊当做摇钱树的家伙们到底会把工业搞成什么样子,万历也一点不抱希望。

新的血液让老家伙们了解他们已经落伍了,快要出局了,这也是万历从登基之初就有所准备的事情,最成功的就是军营里的少壮派军官了。

皇明皇明,效忠皇室及效忠大明,反之,效忠大明同样指的是效忠皇帝,很有一种爱国爱党,爱党爱国的感觉。

这种势头已经从幼官舍人营军官开始传播向已经开始普及义务教育的军户子弟身上去了,没办法,即使秀才、举人再不乐意皇帝让他们当教书现身,他们所教授的,也是传统儒家的忠君报国等内容。

少壮派们的发展很符合万历的期待,忠诚并且有活力,把皇明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考虑家族和集团,远远比现在万历手中的这帮勋贵子和书香门第子可靠多了。

只要到了合适的时候,少壮派就会登上舞台。

不过有一点和万历的预料有所不同。

那就是这帮被利益诱惑的勋贵和官僚集团能够爆发出的潜力的大小问题。

国库一年只有二三百万两收益的时候,听到海外有银山,勋贵们立马疯狂了,当羊毛能够带来利益的时候,又果断地把蒙古给撂倒了,要知道,俺答汗在嘉靖年间还能兵锋直指京师呢,到了万历自己手上,大明的骑兵直接挺入归化城了。这固然有万历设计的新战术所带来的优势,但战争所需的物资和装备,勋贵们可一分没少出。

短短地十五年的时间,这帮只认利益不认皇帝的家伙们,在万历的指引下,已经把大明的疆域扩张到令人恐怖的地步。

这个时间比万历想象中的要早的多,因为他所器重的少壮派们,除了少数之外,还没有成为大明主力,远远还达不到成功接过接力棒的地步。

所以万历只能看着士大夫和自己扯皮,毫无办法,当然,把这帮吃饱了就忘恩负义打倒的机会也有,而且也是这帮白痴们自己放出来的。

没错,不理会皇帝私人在倭国的利益,认为国家应该优待自己的藩属国,士大夫通过指责皇帝的失德从而挤压皇帝,并且还有皇帝在英西战略上的误判,让皇帝老老实实回宫里陪老婆生孩子的打算。

不过可惜,这次士大夫们失算了,在倭国利益上的退让换不来平秀吉的感恩戴德,这个道理万历晓得,但士大夫不晓得。虽然按照常理,藩属国敢和宗主国叫板的逗货翻翻历史书也就几个而已,在天朝上国的辐射范围内,能够做出如此不理智判断的国家真少。

只要再等上个两年,倭国在大明家门口大逆不道的行为会怎么样扇烂现在这帮人的脸,之后又会怎么样地黯然出局,可想而知。

万历到不介意等上几年,腾出手来教育自己儿子也是两世为人的一种乐趣,不过戚继光的投名状倒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也让他的目光投向另个一个阶级。

林凤是什么身份?

倭寇。按照东方的传统,不光彩的经历估计会影响人一辈子,若是再残酷点,甚至影响一家几辈子。

东方可没有把自己自己的祖宗当过海盗等职业当做荣耀来给人看的习惯,一日从贼,一辈子都有这个案底了,这种事情就是放到后世,也没有改变,某些地方,出身依旧很重要的。

但是倭寇可不单单要归纳为海盗那么简单。

戚继光尽管会因为对方曾经是贼而心里有些疙瘩,即使向皇帝推荐那也是迫不得已地结果,但是从万历的角度来看,戚继光所推荐的人选却非常有意义。

大明朝海上走私的两个集团,官僚集团和民间资本集团,没错,打了这么多年的倭寇,其实说白了官僚集团通过手中的权力清理民间走私集团的结果。

无论是五峰船主汪直还是现在的‘海贼王’林凤,都是民间走私集团的代表人物,原本他们的失败死亡实际上大明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